2

开店宝支付福州分公司45%股权被罚超6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开店宝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下称“开店宝支付福州分公司”)因“部分业务风控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被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罚款超6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开店宝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下称“开店宝支付福州分公司”)因“部分业务风控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被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罚款超600万元。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支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支网站

谈及开店宝支付福州分公司被罚的原因,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跟往年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处罚依据,比如未按规定停止为连续1年未发生交易的受理终端或收款码提供收款服务。

王蓬博指出,“这说明央行在持续对支付行业严监管的态度延续下,也在根据新的规定更新检查内容,不断与时俱进。”

1月底,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发布行政处罚,开店宝支付福州分公司因多项违规,被没收违法所得18.22万元,并处罚款628万元。

具体而言,开店宝支付福州分公司涉及的违法行为类型包括:部分业务风控制度不健全;未按规定真实、完整地发送交易信息;未按规定停止为连续1年未发生交易的受理终端或收款码提供收款服务;为不符合条件特约商户提供T+0资金结算服务;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未按照要求反馈投诉处理情况等。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支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支网站

此外,时任开店宝支付福州分公司总经理的曾云燕,对上述部分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19.5万元。

资料显示,开店宝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开店宝支付”)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1.2亿元,2011年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获准开展全国范围的银行卡收单业务。2017年,其支付牌照续展成功,并增加了区域性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是在反洗钱和商户管理上存在漏洞,这两方面依然是支付机构需要注意的,也是该处罚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可以看到跟往年相比,有一些新的处罚原因出现,比如未按规定停止为连续1年未发生交易的受理终端或收款码提供收款服务,这些都说明央行在持续对支付行业严监管的态度延续下,也在根据新的规定更新检查内容,不断与时俱进。”

值得注意的是,开店宝支付的股东层面曾经出现上市公司的身影。

2016年,上市公司吉林亚联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联发展”)(SZ002316,股价3.45元,市值13.56亿元)曾斥资9.45亿元购买开店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开店宝科技”)4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开店宝科技间接控股持牌支付机构,即开店宝支付。

不过,上述45%股权已于2022年11月25日进行司法拍卖,并以3.41亿元拍卖成交,接盘方为大连永利商务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大连永利”)。值得一提的是,大连永利同时是亚联发展的控股股东,持有其13.29%股份。亚联发展表示,2022年12月起,开店宝科技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据亚联发展2022年2月18日披露,第三方支付是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且占比较高,对公司的影响较大,但随着第三方支付交易量下降及收入的下降,第三方支付业务近三年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也在下降。2021年1—9月,第三方支付行业收入占亚联发展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3.43%。

据披露,2021年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开店宝科技第三方支付业务累计处理交易金额为1.70万亿元(支付+结算),较2020年下降44.17%;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81亿元,同比下降43.26%。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深交所针对亚联发展2021年年报下发问询函,相关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在回复中提到,由于无卡支付与人脸支付的兴起,银行卡支付的内涵已从有卡形式扩展到基于无卡形式的支付,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主流交易模式发生改变。同时,我国提供第三方支付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较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新技术的出现、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主流交易模式发生改变”,王蓬博指出,这一说法主要指移动支付的兴起,特别是线下扫码支付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产业链格局和各家银行卡收单机构的盈利模式,但原有的线下三方支付机构也在积极“拥抱”产业变局,比如开展与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宝等公司的合作、承接线下二维码收单服务等。

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网站

此外,记者注意到,2020年,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开店宝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因多项业务违规,累计被罚58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永恒滴守望:

*ST亚联(SZ002316)亚联的优势是卸下包袱向北轻装上阵,作为华为的金牌供应商,在自动驾驶的感知层“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传输层都有多年的技术和产品积累,将来如果借助深商控股、一汽红旗、吉林省辽源新能源车产业基地这多方的力量,深度参与到智能车的自动驾驶产业链,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中重振雄风,发挥感知和传输技术的深厚本领。
树挪死,人挪活。凤凰涅磐,亚联接下来是注入什么资产,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王总和一帮搞金融出身的高管带领下将发展,拭目以待!

Morley2015:

*ST亚联(SZ002316) 亚联,逆大盘而涨,够强势。

中国网财经:

  3.15期间,中国网财经履行媒体监督职责,联合啄木鸟投诉平台(tousu.china.com.cn)推出《2023年3·15金融曝光台》特别策划,切实推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网财经2月7日讯(记者安然 朱玲)日前,央行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开店宝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店宝支付”)福州分公司因七项违法违规行为,被没收其违法所得18.22万元,并处罚款628万元。

  业内分析指出,反洗钱和商户管理上存在漏洞,是开店宝被处罚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则注意到,其中明确提到“未按照要求反馈投诉处理情况。”而在黑猫投诉平台,开店宝的投诉总量高达6.1万条。

  一边是被用户屡屡投诉,一边是多项违规领央行高额罚单,在业内人士看来,背后指向的都是相关支付机构的“风控不力”。在被剥离上市公司体系的大背景下,开店宝后续仍面临着如何解合规难题。

  平台投诉量高达6.1万条

  来自河南濮阳的宋先生在啄木鸟平台投诉称,其在2022年6月接到推销电话,对方自称POS机售后推销,以“更换新机”的名义为其推荐了开店宝POS机,并承诺没有机器不产生任何费用和押金。

  然而当宋先生下载了APP,并且刷了399元后,却发现金额并没有到自己的银行账户。“当时跟我说都是秒到,但我刷了之后并没有到账。”

  于是,宋先生找到业务人员询问399元资金的去处。业务人员回复称,“首刷扣的是履约金,只要使用满半年,且半年内刷满20万,399元就自动返到绑定的储蓄卡里。”

  “这简直就是欺诈。”宋先生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宋先生的要求,业务员在数次推脱后最终拉黑其微信。此后,宋先生多次拨打客服热线要求退还押金,直到目前仍未得到反馈。

  另有来自河南济源的琚女士在啄木鸟平台投诉称:“当时一直给我强调399元是一笔流水,说激活以后退给我,但到现在都没有给我。”

  事实上,在黑猫投诉平台,大量用户都遇到与宋先生、琚女士相似的情况,即在收到推广的机器后,服务商以各种名义对首刷款项不予退还,金额多为299元、399元不等。而截至2月6日,开店宝的累计投诉量达6.1万条,要高于多家同行的数据。

  苏宁金融高级研究院黄大智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用户首刷的押金没有到账,应该是被代理商扣留以抵冲POS机硬件成本。支付机构的线下收单业务,涉及到代理机构,层层下放至业务员后,原有的合规举措效力较低,从而出现这类欺骗、诱导用户开通POS机的行为。”

  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坦言,押金不到账有可能是代理商虚假宣传所导致,其为了诱导持卡人办理POS机,增加销售业绩。但这些问题的背后,也反映出相关支付机构风控体系不健全,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合规展业等方面有待提升。

  中国网财经记者就“对网友投诉的押金问题作何回应?”等问题联系开店宝支付进行核实与采访,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业务违规被罚62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开店宝支付首次收到罚单。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其成立以来至少18次被罚。从金额来看,本次的628万创下了其最高罚单记录。

  罚单信息显示,其主要因其涉及七项违法行为类型,具体包括:部分业务风控制度不健全;未按规定真实、完整地发送交易信息;未按规定停止为连续1年未发生交易的受理终端或收款码提供收款服务;为不符合条件特约商户提供T+0资金结算服务;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未按照要求反馈投诉处理情况等。

  中国网财经记者就“此次被罚具体原因为何?”、“目前是否整改到位?”等问题联系开店宝支付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王蓬博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在反洗钱和商户管理上依然存在漏洞,也是被处罚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有些新的处罚原因出现,比如未按规定停止为连续1年未发生交易的受理终端或收款码提供收款服务。

  “这说明央行在持续对支付行业严监管的态度延续下,也在根据新的规定更新检查内容,不断与时俱进。” 王蓬博表示。

  记者还注意到,这是开店宝被剥离上市公司体系后的首笔罚单。2016年,上市公司亚联发展曾斥资9.45亿元购买开店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开店宝科技”)4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开店宝科技间接控股持牌支付机构,即开店宝支付。

  去年11月25日,开店宝科技的45%股权,被大连永利商务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永利发展”)竞得。亚联发展表示,2022年12月起,开店宝科技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而这场关于开店宝科技的股权拍卖,也外界解读为“自拍”。天眼查显示,永利发展是亚联发展的大股东。而永利发展的实际控制人、最大股东,与亚联发展的董事长、法人,均为王永彬。对于外界的“自拍”评价,记者亦未收到开店宝方面的回应。

  一位支付人士指出,无论如何,在剥离上市公司体系后,开店宝面临的仍是合规难题。

*ST亚联(SZ002316):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2月3日讯,有投资者向*ST亚联(002316)提问, 请问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目前还在经营吗?具体有哪个子公司在操作?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心和关注!公司智慧专网领域主要为电力、交... 网页链接

证券之星财经:

2月6日*ST亚联公开信息显示,吉林亚联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采取监管措施。

详细违规行为如下:

2022年8月31日,你公司披露《关于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2021年度财务报表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导致你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调减1,499.01万元,流动资产调增2,295.71万元,流动负债调增5,626.84万元。

处罚决定如下:

监管措施

*ST亚联财务数据及主营业务:

*ST亚联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16亿元,同比下降35.4%;归母净利润-2602.64万元,同比上升66.54%;扣非净利润-2820.32万元,同比上升66.86%;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15亿元,同比上升15.8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87.56万元,同比上升119.8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13.46万元,同比上升116.87%;负债率99.48%,投资收益823.43万元,财务费用3670.51万元,毛利率15.88%。

*ST亚联(002316)主营业务:公司智慧经营领域主要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及金融科技业务,公司智慧专网领域主要为能源、交通等行业提供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ST亚联(SZ002316):

*ST亚联:监管函:上市公司 网页链接

*ST亚联(SZ002316):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2月6日讯,有投资者向*ST亚联(002316)提问, 董秘你好!公司目前商誉还有多少没有计提?亦或自开店宝资产剥离后已经不存在商誉计提?目前跟华为合作主要是哪方面?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 网页链接

何处西风凉:

*ST亚联(SZ002316)这个子公司投标中标还挺多的。

*ST亚联(SZ002316):

*ST亚联(002316)02月0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 请问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目前还在经营吗?具体有哪个子公司在操作?谢谢。 *ST亚联董秘: 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心和关注!公司智慧专网领域主要为电力、交通... 网页链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6533/
1
上一篇簿一波(簿一波怎么样)
下一篇 注会成绩(注会成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