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们虽然天天嚷嚷着自己是农民工,体力劳动者,吃青春饭,35岁失业危机,但你让时光倒流,八成他们还会学计算机当程序员。
这个工作,猛地一看,不用过多与人打交道,纯靠技术吃饭,是非常符合当代大学生不爱社交的性格以及部分普通家庭家长信仰的“掌握一门手艺”的观念的,再加上这些年出现的大厂程序员高薪情况,程序员几乎成为了“理想主义”大学生和普通家庭家长的第一选择。
十一在家参加了同学聚会,同学在各行各业,说实话没有后悔选择程序员,我们那群人都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很多其他岗位比如警察还需要节假日值班,医生昼夜颠倒很正常,还有一些生物制药化学专业每天跟有毒物质打交道,除了这些我觉得程序员还是挺好的。
我选择了不加班的互联网,离家近,35岁即使失业积累的财富也不少,到时候随便找个工作能有收入就好了,算是给我们穷苦人家孩子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吧。
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会面临选择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混的问题。有的人没得选,只能在体制外混。有的人背景强大或个人能力强,可以选择体制内,也可以选择体制外。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只有一次,定下来以后,你再想换,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很多聪明人羡慕大厂码农年入百万,高考时选择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工作996,虽然辛苦,但是收入颇丰,烧烤自由,车厘子自由,租房自由,网购自由,高铁飞机自由,感觉风光无限!但是花无百日红,35岁以后就面临中年危机,如果不能升级为管理层或技术大拿,仍然是基层程序员,技术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学习能力不如刚出校门的年轻人,被淘汰的几率非常大!一切自由戛然而止。这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沙滩上。
在体制内工作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刚入职时收入确实低,工作也挺忙,但是过了35岁,很多人混到一官半职,成为管理层,工作相对轻松得多,人脉也宽广很多,收入也提升上来了!这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社会交往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利益交换或资源交换。
市场经济时代,日常的衣食住行可以用钱来解决,钱多用好的,钱少就用一般的,大家各取所需。但是社会上还是有很多非市场化的资源,比如孩子上学、家人就医或买房等,有的人不用钱也能解决,有的人用钱却不一定能解决,这个大家都懂。
关键时刻就显示出体制内人员的优势了,这些事他们办起来要比体制外容易很多!
在体制外混的人,要想获得好的资源,只有一种方式:花钱、砸钱、使劲砸钱,肯定能获得比较好的资源。但是非市场化的东西,跟钱没关系,砸钱也不一定能拿到!即使得到了,性价比极低,很不划算!普通打工人能有多少钱做这种华而不实的操作?
这时候,很多自我感觉很成功的打工人就会产生失落感:聪明如我,混来混去,还是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自由境界。
甘蔗没有两头甜。做码农就是选择从啃甘蔗根部,开始很甜,得到的好处很多,但是越到后面越是寡然无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选择体制内的这些人是从顶部啃,开始肯定没滋没味,但是越到后面越甜,这就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人生模式。
这几天看到一种观点,正好印证上面的说法:
GWY有权力资源,教师有教育资源,医生有医疗资源,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帮忙,互通有无,彼此受益,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当然他们并不拒绝与圈外人交换资源,很多圈外人认为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小事!所以这几年有资历的师医公在社会上比较吃得开!作为其中一员,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那是你水平不够,经验不足,回家好好反省工作中哪些地方没有做到位。
码农依靠技术吃饭,收入比较高,自己感觉不错,社会上也有很多人羡慕他们,但是不会奉承他们。因为吹捧他们没有收益,码农的技术大家用不上,也不会把手中的钱分给别人。用得上码农只有公司,如果公司不用了,他啥也不是。
现在办事,要么用钱来解决,要么交换资源来解决。码农手中的资源不如师医公,财富也没有到达富人级别,砸钱砸不起,所以办不了什么大事!而且码农还面临35岁以后走向下坡路的窘境,因此很多人认为,拉开时间距离来看,码农真不如师医公。
所以,无论怎么选择,都会留下遗憾,也许不完美的人生,才是正常的人生。
一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发帖求助,他说自己是做软件开发的,是技术渣,现在手里头有4个工作offer,不知道应该选哪一个,所以就发帖请教一下大家,这四份工作薪资待遇如下:
1、西安中兴,月薪18k,肯定不去
2、西安工行,年薪平均21w,第二年才开始这个薪资,会等违约
3、深圳华为财经数字化15级,不太了解这个部门,但是15级还是很有吸引力,不过自己技术不行,担心在华为干不下去,而且深圳太远了。这两天华为要签两方然后等违约,很纠结。
4、西安邮储软件研发中心,年薪26-30w,要不要等邮储?邮储发体检大概五月份了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去西安邮储软件研发中心,因为这个工作薪资比较高,而且还是央企,算是体制内的工作,可以当成是能养老的工作。你们觉得他应该选择哪一份工作呢?
去银行科技岗算不算上岸。这位网友在互联网行业工作,成天担心自己的稳定性问题。最近和同学聊天,了解到银行会下属一些科技公司,用来做软件支撑,也算是体制内。本来有点放心了,想着先在外面闯,不行还有这种单位兜底。没想到去官网一看,要求也是35岁以下,瞬间懵逼了。
首先,银行科技岗本来就不能算是体制内。银行之所以单独设立一个科技公司,就是为了节约成本,相当于把软件业务外包了,整体氛围和银行主流业务根本是两回事,流动性其实挺大的,也有考核压力。另一方面,这种单位又沾染了一些傲娇的气质,各种门槛还挺高,就像年龄和学历等等,并不是想进就进的。最后,这位网友自己也挺搞笑的,人家要求35岁,你不能32岁就尝试上岸吗,偏要等到35岁后各种抱怨?各位网友的看法呢?[灵光一闪]
#互联网##程序员##职场##大学生就业##职场干货##职场感悟##职场微头条##职场达人说##职场直言#
#人生都有低谷期,你是怎么度过的#
大学学的电气信息相关专业的,毕业后半年,一直没找着工作,毕业即失业,老家是三线城市,工作机会真的不多,都是工厂,工资不高,并且说出来大学毕业进厂很丢面子。
本人性格比较内向,有轻微的社恐,没有出去的勇气,一直待在家里,半年没有任何收入啃老,看着父母每天的辛劳,几十万培养我读书大学生而我却没有任何回报,后来觉得面子不要也罢,想想还是进厂吧,后来就找中介进了上海的一家电子厂。
为啥进上海的电子厂,第一厂里包吃住,这对于没有收入的我,是很有诱惑的。第二我可以以此为跳板,在上海找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因为我大学学过c语言,有一些软件开发的语言有些基础的了解,在后面的大半年里,下班后,我在B站搜一些软件开发的相关的视频教程看,学着敲代码,搜软件开发需要掌握的技能体系去学习。终于在一年后找到了一份软件开发的工作,工资勉强过万,虽然在这个行业工资并不高,但比之前没有收入的窘迫处境好很多。这里说一点,我面试的时候编造了一年半经验,因为没有经验实在太难有面试机会了,简历都没人看。目前已经适应工作了还算稳定,后面再看看长远的打算。
我想说的是,低谷也不要灰心,实在不行大丈夫能屈能伸,办法也比困难多,然后有决心能坚持,一定会度过低谷的,新年加油。
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数亿人口前赴后继涌入城市,从事建筑、快递、保洁、车间生产装配等工作,改变了城乡面貌。还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成为工程师程序员创业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种人口红利不仅仅是数量的,还有身份转变的。如果不是从农村到城市,人口红利不会这么大。当城镇化达到一定比例,虽然人口数量仍有增加,但拥有小康生活的人口就没有那么有干劲了。另外,从农村到城市,环境的变化有利于激发创新。今天很多知名的创业者都来自于小城镇。当大部分人从小就在城市长大,一切都是熟悉的,并受到不当教育的摧残,还有多少人有创造力呢。这可能是下一个阶段发展的隐忧。
程序员已经是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了,突然觉得我们这个职业立马变得高大上了,成为了最热门的职业,对年轻人这么有吸引力了吗?很多人说码农就是农民工,农民工能是年轻人最喜欢的职业吗?看清楚,我这里说的是最,没有之一。程序员的高薪已经成为00后找工作时无法拒绝的理由,一定要看到最后,看到最后你就全明白了。
农民工是指农村户口进城打工的人,这里农民工的含义是有两方面:第一、需要是农民,也就是说户口是在农村;第二、在外地从事非农业行业。对于程序员来说,从事的是IT互联网或者软件信息行业,肯定是属于非农业了,但是第一个条件需要是农村户口,这一点就不好说了。
我们都知道,以前上大学的时候,一般都是把户口从农村迁移到了学校,毕业以后户口就不再是农村户口而是城镇户口了。在大城市打拼的程序员中,绝大部分都是大学生毕业,不管是985本科还是专科,起码都是大学毕业,所以基本上很少有农村户口的程序员。当然了,个别人可能上大学时没有迁移户口,户口一直还是在农村老家,保留了农村户口,这种人也是有的,不过不是太多。只有一小部分农村户口的劳动者从事程序员工作并不等于所有的程序员都是农村户口,所以更准确地说,程序员不能统称为农民工。
其实,很多叫法都是程序员自嘲的说法,比如称呼自己为码农或者IT民工等等,这都是很正常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工。再比如在金融行业的朋友,金融行业算是所有行业工资最高的了,比如银行、证券、保险等等,他们就说自己只是个金融民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叫“金融民工吉胖子”的视频,他是做金融领域的一位创作者,平时也称自己为金融民工。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自嘲为农民工呢?其实,这些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金融等行业的人,往往都有着明显的特点,就是高学历、高收入、高强度的工作。这些人从来不提自己的高学历和高收入的问题,只是经常调侃自己工作太累的问题,认为自己的工作跟农民工的工作强度差不多,所以才自嘲为农民工。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未来农民工这次使用的频率会越来越低,因为真正的农民工越来越少了。据@北漂程序员创业 所知,除了极个别的特大型城市以外,其他城市对于户口慢慢都放开了,绝大多数城市是只要你想落户就可以落户,不管你以前是不是农业户口。现在的情况是,城镇户口人数越来越多,农村户口人数越来越少,所以,未来真正的农民工会越来越少。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程序员自嘲为什么,还是人们给程序员什么标签,程序员的工作内容不会变,还是过着每天敲代码改Bug的日子。虽然程序员们工作时间长了以后脱发比较严重,虽然程序员的工作时间比较长,虽然程序员的工作比较累比较伤身体,虽然程序员岁数大了以后可能会失业,但是程序员的工资在各个行业中依然还是属于排名前几的工作,依然还是全国大学毕业生最向往的工作,这就是现实,不服不行。比如这两年比较惨的教培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由于岗位大幅度收缩,被裁的人中最多转向的是互联网行业。据智联招聘发布的相关数据得知,2022年春季房地产从业者有52%意向领域为互联网行业,59%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意向互联网领域。
据智联招聘的调研数据以及比较受年轻人喜欢的B站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程序员成为00后在2021最关注的职业,这里说的是最,不是之一。虽然这两年经历了很多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给人的感觉好像程序员不是一个稳定的工作,这只是表面现象,真实的情况只有问问真正做程序员的朋友你才会知道。
其实程序员能成为第一大热门,在@北漂程序员创业 看来,一方面是程序员的高薪确实吸引人,另一方面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互联网大厂的工作环境,成为00后找工作时无法拒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