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按照学习进阶时间进行排序,不知道怎么学习的可参考一下大致方向
相关具体萌新们可通过相关书籍、视频、财经自媒体等自学或者参加教学,关注我也行:
1.全面学习基础知识
①K线、k线形态、k线周期、技术指标、均线等
②财务报表及专有词汇、研报、主营产品及市场占有率及分布、竞争力等
③控股方、核心人才等
④季报、半年报、年报业绩及影响因素
...... ......
2.研究各种战法(凤还巢、瀑布线、老鸭头、茶杯柄、龙回头、三角量、海龟、直升机等)
①通过研究战法,了结背后的逻辑,透过逻辑研究本质
②通过历史数据验证战法有效性、成功率
3.研究技术指标
在以上几个月的学习中有所感悟,回过头来再深入研究各种技术指标的,特别是配合各种战法中提到的技术指标,以及参数设定,为何如此设置,代表的波动与含义,有什么优缺点,特定场景下如何正确应用
4.总结规律
回顾所学,回顾每支股的10年历史数据,融汇总结出一套可用于指导选股、指导持股、指导卖出的交易方法
此方法经得起历史数据的一定推敲
5.验证规律及定性
小资金,小仓位对总结出的交易方法进行实战验证
可通过交易次数进行成功率统计
可通过拉长时间进行成功率统计
通过交易验证成功率,并通过实战经验总结经验教训
确定规律是否可用,是舍弃寻找总结新的规律还是继续改进
6.认清大盘
大盘走势对个股走势有很大影响,一旦暴跌,泥沙俱下,所以买在稳定期和上涨期,卖在下跌期
7.认清个股
有无业绩亏损风险
行业有无未来成长性
处于上升还是下跌还是震荡逻辑中
有无重大影响的核心成员离世或者离职
有无重大利空或者利好
8.认清自己
把认清自己放在最后,因为这是最难得,大多数人都很糊涂,对自己的耐心、智商过高估计,造成误判!
理性、冷静是必要因素
耐心是必要因素
稳定抗压是必要因素
认知与格局是最重要因素
四大因素缺一不可!可通过后期训练获得!
9.开悟
量产到质变得过程,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些人悟性好,半年就开悟了,有些人炒股十年也不开悟
开悟了,你就知道自己开悟了,说不清,但看股市心理透亮!炒股轻松快乐!
股市逻辑有很多,不必统一,能赚到钱的就行,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综述:
炒股最终炒的就是对市场的认知,对人性的认知。
格局不够,终是小道!
我们从3月份开始正式使用钉钉打卡,现在已经习惯了。
每天到了办公室楼下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钉钉软件,然后极速小助手就会自动打卡。
然后每天下班前现用钉钉手动打卡,以免出了办公楼软件不给力或者忘记漏打卡。除此之外,我们每天下班前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在写日志,其实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做一件事,就顺手在Excel一边干活一边记录。但是如何让看日志的人觉得能体现工作思路而不是流水账,这需要技巧或者说得用心去考虑措辞。如果是疲于应付,是很难想太多的。所以得静下心来。研究高大上的各种通知和政策用语。
不过呢,这些并不是关键的,关键在于通过这些记录,要总结出来规律,知道哪些是日常事项,哪些是非常规事项,哪些是需要日结比如现金存入、哪些需要月结比如汇率发布,哪些需要季度处理,比如计提利息、支付利息,哪些是年度必须考虑的,比如汇算清缴,比如工商年报。
目前经常使用的信息分享运维工具有新浪微博,主要是用于免费课程链接分享。而头条因为有十几万人的头条圈子,一方面是为了小数点位数的收益以及根据喜好推荐的信息浏览。美篇主要是用于发布照片或者制作视频。偶尔分享一些公益课件。
三个软件各有利弊,近期又在用微信公众号这个工具,目前只知道可以发原创文章或视频或文字动态仅仅是一条,其他公众号能发布多条或者是用了一些工具,或者是因为流量主放开了更多权限吧。
近两天改为小公园遛弯健身的方式,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如果是日复一日,是没什么意思的。如何提高呢,只要思考,有所精进,就是一种升华。比如说以前我不会去想一年的十二个月份里原来法定假日除了3月、7、8、11、12月,基本上都有各种假期。所以说回家除了抢不到票,还有顾虑耽误孩子的补习班,有很多机会,排除疫情的影响。之前找了好多理由,仿佛回家就只有十一和过年的长假。而当你想去特别想的去看望一个人的时候,估计有动力,也有时间了就。所以无形中我们心中有了排序,娃,家人,还有老家的爸爸和妈妈。
索性他们还年轻,想起来之前有人说如果用画方格的方式,我们跟父母一起的日子其实特别少。看着孩子长大,然后放手,最后他们有自己的生活。
没有个性的是会容易被遗忘的。所以要有调性。
接到美篇客服用手机号说新闻发布一般都是企业认证的时候,开始以为是骗子,后来才明白你用的任何app只要不是自己开发的,你想着利用app去免费变现是不太现实的,而应该是相互依存,或者说他们也需要绑定责任,万一出了问题个人是否可以承担,所以才有敏感词汇检索。
而个人是最无力的,比如哪天封了文章,比如哪天可能就停用了。我在思考以后如何既能看到阅读量又能体现传播的效果呢?其实阅读量又有啥意义?知识在于被分享者能受益,要不然信息太多反而是干扰或打扰。
就像微信公众号的发布,一旦发出去,所有关注者其实不一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也会收到。我现在喜欢看的公众号也是有所选择的去看一些文章,或者有时候看到那个未读消息会忍不住去点,所以全部都手动改为信息免打扰方式了。
生活不平静,有时候是因为生病或者谁不健康而烦忧。
生活恢复平静,是因为时间久了,你找到了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并且慢慢的去习惯。有时候不能做到心静如水,那就交给时间,人和物就都像一个鱼缸里的小鱼,或者它的记忆真的只有7秒,波澜不起伏,一切又归于平静。
刚才那个帖子,说捐献器官是默认就合法,其实我跟@数知实验室 有很不一样的观点。
确实构建法制社会,大家要讲法律。但是法律不代表公平。
西方国家法系,其实有一个系统性不公平:其复杂性---复杂性产生了对穷人的壁垒。
咱们就说税法,美帝税法是大英百科全书的三倍长,里面可以找出很多避税方法。富人可以找到很多系统性避税方法。
他们可以通过雇佣律师,审计,财务,对几亿几亿的税,大规模避税。
但是老百姓找不到。你不可能靠自己,读一套是大英百科全书三倍长的东西,还能找到系统性避税方法。
所以税法越简单,老百姓越能理解。不需要很多报税中介又割一层。
但是税法越简单,就越不利于食利阶层。
海外的器官捐献与安乐死的法律文件,你也不知道有多长,条款藏在第几页,用了多么难的词汇。
我告诉你们,我有时候签法律文件的时候,我词汇量这么大,我有好多地方都看不懂。
这就是不公平性壁垒。
#孩子上小学了应该不应该给零花钱# 谢谢你邀请。
你的观点我已经逐字阅读完。根据我最近对“少儿财商教育”的重视,对财富价值观的培养不可忽视,这关乎到孩子未来能不能在财务上实现自由(财务自由:被动收入大于支出),实现财富自由,就不需要依赖上班或自己经营耗尽精力和时间,而兼顾不好家庭(婚姻、育儿)和身心健康。
财商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花时间学习。我也只是读了《小狗钱钱》、富爸爸系列青少年财商书籍而已,正在边学边做,指导我十一岁的女儿,哈哈。
正确财富观:
1.用爱帮助别人,同时获得自己想要的财富;
2.零食、玩具方面,学着延迟满足,先以自己目前的经济实力理性生活,即使家庭富裕,也学会不奢侈浪费,多用钱办提升能力和为社会做贡献的事情;
3.借用“零花钱”,给培养孩子关于“资产”“负债”“现金流”“成本”“利润”等财务知识词汇,从小在生活中指导,长大交“学费”就少。
粗浅见识,请你指教,谢谢你的积极互动,这样我们都会学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