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收到前任老总抛来的橄榄枝,心里一阵欢喜,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快感。前两天还因为是否请婶帮忙照顾父母外出工作而纠结,可不曾想还未等我开口,婶直接来电打破了我的希望。希望之火瞬间被浇灭了,这会儿又重新燃起。
陈总邀请我去天津工作,新开了一家物流公司,说活比较少,创业初期,工资没有那会儿在北京待遇高,是否能接受异地工作?
陈总是我四年前北京一家家族企业公司的老总,离开这个公司也快两年了。陈总是北京燕郊人,长的牛高马大,特别魁梧,一脸的横肉,一脸抹不去的痘痘,脖子上永远带着一副特别粗的黄金项链。初次认识,感觉就是黑社会的人,印象特别不好。不过为人豪爽仗义,就是脾气太大,不太好相处。记得刚开始进入公司没多久,因为陈总的急脾气大嗓门把我吓倒了,发生了一些误会。我坚持提出离职,直接不来公司上班。后来董事长(陈总的亲姐)亲自打电话给我,解除误会,一个星期之后才回公司上班。
由于我的工作比较出色,董事长非常信任我。因为我把他们公司近两年的乱帐,在三个月之内全部清理完毕,所以董事长非常器重我认可我,也赢得公司中高管的信任和尊重。
陈总是个热心仗义的人,朋友多资源多。他曾经发起号召一些企业人士,捐助了内蒙一个贫困地区的小学,送去爱心物资和资金。陈总有个朋友身患重病,他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又主动发起水滴筹,帮助朋友筹得医疗费,度过难关。
由于是家族企业,也有它的弊端。因为董事长非常信任我,我掌握着公司财务的核心数据,我只需要对董事长负责,汇报工作。财务部直接由董事长领导,势必影响我和陈总的关系,久而久之,我们俩之间有了间隙。
有一次六月份的早上,我要去北京站接车,接我的父母来北京。因为我们是早上十点钟上班,而父母的车是大概九点钟到。我直接跟公司行政部的负责人请了一个小时假,因为董事长陈总他们一般不坐班。谁知那一天,陈总来了办公室,见我不在,向董事长打了个小报告,竟然遭到董事长的一顿质疑。董事长质问我为什么不和她请假?我连忙解释说,因为你们不经常坐班,我看这事情也不大,就和行政部的人说了。但董事长可不这么认为,说我眼里没人,目中无人。我觉得挺委屈的,就这样我和陈总他们,逐渐有了芥蒂之心,彼此少了一份信任。毕竟这是家族企业,他们是亲兄妹,在关键时候他们还是相信兄妹之情,胳膊腿不能往外拐,这也是许多家族企业的诟病。
在这家公司,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公司倾力打造企业家文化,推出企业合伙人机制和绩效奖励机制。在公司两年多,公司安排我和一些高管经常外出学习和旅游。去苏州天津珠海学习,去河南嵩山少林寺山西五台山海南三亚旅游。开阔了眼界,愉悦了心情。说实在的,还挺留恋这一段美好时光。
一顿吃饭的功夫,我认真考虑了一下,还是应该拒绝陈总的好意。一来不喜欢陈总的脾气,不能长期共事;二来工作地在外地,虽然天津和北京还是挺近的,但是我还是想呆在北京的;三是我婶已经在她的家乡找到了一份玩具厂的工作,暂时不会出来找活干了,也就没有人替我照顾父母了。
我侧面给陈总一个建议,让他把这一套东西交给外帐公司去处理,比他请一个兼职会计还省事。陈总回复我,他交给外账公司不放心,宁愿相信我。
权衡之计,我只能辜负陈总的一片心意了。放下这个念头,专心致志的照顾父母。朋友们,你们觉得我这个决策做的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