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安基金王斌:非典型的消费基金经理

专注核心成长股: 消费里面基本就看看可选消费,可选消费供需格局比较好,弹性好的感觉就旅游酒店,航空,传媒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杭州亚运会前后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段。首旅酒店,锦江酒店,中国国航

专注核心成长股:

消费里面基本就看看可选消费,可选消费供需格局比较好,弹性好的感觉就旅游酒店,航空,传媒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杭州亚运会前后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段。

首旅酒店,锦江酒店,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光线传媒,中国电影。

养基者说:

王斌是业绩排名第四的基金经理。

他管的华安安信消费服务在2019-2022年涨了285.7%,而且这只基金在2019-2022年连续4年同类排名前30%。

一、基金经理背景

王斌,2011年7月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毕业后加入华安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2018年10月开始管理华安安信消费服务,任内基金涨了299.46%,同类排名前1%。

二、2022年业绩

王斌的业绩也非常好,

2019-2022年,连续4年华安安信消费服务同类排名都能排到前1/4。(这个数据和文章开头表格中数据有出入,主要是统计软件不同)

2022年,华安安信消费服务跌了16.68%,跑赢沪深300指数5个点,跑赢同类平均4个点。

具体来看,

王斌的业绩非常反人性,二季度、四季度反弹的时候没跟上,反倒是一季度、三季度下跌的时候把差距拉开了。

原因嘛,自然还在持仓上。

王斌并不重仓赛道,一季度他重仓的浙江医药、京沪高铁、中国核电、华海药业跌幅都是个位数。

三季度,重仓的茅台、南航、海尔、锦江酒店、京沪高铁跌幅也是个位数,华电国际逆势大涨60%,浙江医药也涨了1.58%。

四季报中,王斌说2023年看好内需和安全。

内需就是消费,先必选消费,再可选消费。

安全主要包括信创安全、供应链安全、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粮食安全。

在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火电端、油气端的投资值得关注。

三、持仓风格

王斌的持仓还是偏均衡的,不押注某一行业。

仓位也能根据行情做调整,2021年以来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降到了30%。

所以,王斌的回撤还好,最大回撤只有23%,跑赢沪深300指数。

四、投资理念

王斌的投资理念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华安基金王斌:非典型的消费基金经理》

(1)我的投资框架也可以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寻找被低估的成长性行业和公司。我把成长性分为两个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时间维度代表一个公司持续成长的时间,比其他公司更长。空间维度代表一个公司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我来说,买股票的出发点,核心就是从时间或者空间维度去挖掘股票。大家都在说机构抱团买白马股,关键是需要甄别这些公司是否有足够强的竞争力维持住高ROE。

(2)我也把公司分为几类:1)苦学生成功类;2)拆迁户类(比如说去年的口罩公司,本来回报率平平无奇,突然出现了需求爆发);3)有个好爸爸类(比如说物业公司,会有大股东爸爸持续注入好的资产)。

在我的选股框架中,主要是找“苦学生成功”类型的公司,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获得比较高的ROE,后面两类是可遇不可求。

(3)大消费主要有三个环节:1)生产端;2)渠道端;3)需求端。就像一瓶水,先要生产出来,然后再放到渠道里面,最后卖给终端消费者。

我是2011年进入华安基金,一开始是看汽车行业的研究员,后面又接了家电和建筑,再到后面成为消费组的组长。可以说,我做研究员的时候,最早接触偏制造类的公司,也塑造了我的方法论。

我对于制造业和消费品两个大行业都有自己的理解。对于消费品企业,我更善于把握一个企业制造端的优势,不是只看品牌消费。我觉得把消费和制造结合起来,对组合管理的帮助也比较大,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解能够更加融会贯通。

(4)我在买入和卖出的时候,一个重要原则是估值。我并不是看今天的估值,会根据公司长期的成长性来折算回来看,但是估值如果超出我的理解范围,我也会选择卖出。

(5)作为一个基金经理,构建组合的目标是给投资者比较好的体验,承担的风险小一些,收益率稍微高一些,尽量把组合的回撤控制好。

(6)在构建组合的过程中,我比较关注资产之间的非相关性。我尽量让组合中保持不同类型的资产,这样就能比较好的分散风险。持有同一类资产,涨起来当然很爽,但是跌下来也会压力很大。

风险提示:

股票和基金都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号主要是梳理一些知识点,以及自己投基之路上的感悟,看做个人笔记就好,公开主要是方便自己查询,也希望对他人产生那么一些帮助,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所提的基金、股票也不作任何推荐。

另外,文章观点也只代表写文时的想法,可能对,也可能错,未来还可能改变,欢迎探讨~~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寻找热爱基金的你##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今日话题

华安安信消费混合(F519002)华安精致生活混合A(F011128)华安聚嘉精选混合A(F011251)

股舟悠扬:

自2022年12月初“防疫新十条”发布,到2023年1月8日内地与香港恢复正常通关,再到1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通知将于2月6日起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不到2个月时间,跨省游、赴港游、出境游都在有序恢复。

记者采访了旅游业产业链上包括国内旅游景区、连锁酒店、在线旅游平台以及出境游运营商,对2023年旅游市场的展望。多家企业认为,旅游复苏整体向好,预计2023年暑期能够更加明显地感受到出入境旅游市场的变化,“诗和远方正在回归”。

泸沽湖

暑期将迎来“火箭上升般的波峰”

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旅文联席总裁,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中国首席执行官徐秉璸表示,近期,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三亚·亚特兰蒂斯等度假村及旅游目的地均呈现强劲复苏势头。截至2023年1月7日,地中海俱乐部中国业务春节假期(1月19日-1月26日)预订量与2022年春节同期相比增加了近四成,较2019年春节同期还有所增长。

2023年元旦期间,Club Med Joyview安吉度假村和黄金海岸度假村接近满房,反映出上海及北京周边游保持较强的增长态势和需求。三亚·亚特兰蒂斯也以不断升级的内容体验,保持着对国内度假消费者的强大吸引力,进入2023年后,入住率始终保持在九成以上,元旦假期平均入住率达97.4%。地中海俱乐部在普吉岛、民丹岛等东南亚地区都有度假村,受到当地友好政策影响,预计很快复苏。

随着中国出入境政策基本恢复到疫情前,业内期盼出境游整体迎来“报复性”复苏。徐秉璸认为,目前出境游是一个逐步恢复的状态,真正的航班恢复会在第二季度,而真正的出境游高峰——火箭上升般的波峰,应该会在暑期。

徐秉璸认为,对文旅企业来说,最大的机遇莫过于大浪淘沙之后的快速且大量的市场需求出现。对我们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更需要拿出高品质的旅游度假产品和完善的旅游地接服务。

众信旅游表示,旅游行业目前主要以国内旅游为主,春节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回暖态势,目前众信旅游春节预订主要以国内旅游目的地产品为主,出境方面以商务拜访、出国探亲、出国留学为辅。国内春节产品的预订呈现出“一冷一热”两个方向:去冷的地方感受冰雪,如去崇礼滑雪感受冰雪,亲子冰屋、滑雪等冬令营类产品较为受到关注;另一个方向是去暖的地方避寒,如去三亚度假,去广东康养等。

众信旅游预计,未来旅游市场将通过国内游拉动出境游,周边游带动长线跨境游的趋势,循序渐进的复苏。因此在放开初期,出境目的呈现出多元化、定制化需求,短期内主要以商务拜访、出国探亲、出国留学等长期出境需求为主,海外健康医疗也呈现出新的需求量,预计2023年五一黄金周或暑期能够更加明显地感受到出入境旅游市场的变化。

据春秋旅游统计,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出游人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跨省游长线目的地的出游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以上。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虽然只能提供单项服务,但境外目的地毕竟重新出现在业务榜单上,而且目前的跨省出游人次、方式、目的地等数据,基本能够感觉到期待许久的“诗和远方”在逐渐回归。

黄山风景区

旅游上市公司提高业绩目标

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率先释放,多地为抓住元旦春节假期的旅游“窗口期”吸引游客,纷纷发出“免”门票邀请,更有省市推出全年首道优惠门票,大撒千万文旅消费券。其中,云南旅游势头正猛。

上市公司云南旅游表示,云南的旅游市场正逐步恢复。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随着疫情感染的风险增加,短期内对出行及游客心理会有一些影响和压力。从目前的监测情况看,还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不过,复苏肯定是一个趋势,只是短期内还没有特别明显的体现。

云南旅游方面认为,短期来看,旅游市场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压力,长期而言正逐步恢复。公司具体的经营情况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来体现。

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盈利的天目湖认为,旅游整体趋势是向好的,和往年相比的春节预订情况也恢复得不错。同时,天目湖响应全国5A景区免票的活动,预期春节旅游情况比较好。

西安旅游表示,随着政策逐步放开,公司旗下旅行社及酒店都在准备迎接疫情后旅游复苏、经济复苏,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有待时日,但一切都在回暖。

据新华财经1月17日报道,海昌海洋公园执行总裁张建斌介绍,公司在建的郑州海昌海洋公园预计在2023年开园。此外,公司会加速打造精品海洋馆。据悉,目前公司旗下精品海洋馆数量接近20家,预计到今年底可以达到40至50家。此外,位于上海临港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二期建设正在进行中,将于2024年开业。

据悉,近期海昌海洋公园经营加速恢复,其中海洋度假酒店目前入住率达到70%,春节期间已满房,公司内部设定2023年业绩指标将高于2019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1月8日在重庆举办的“长江三峡文化旅游发展论坛”上说,预计2023全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恢复至疫前的70%至75%。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判断,让旅游从业者尤其是小微企业重新恢复信心,需要一个“融冰”的过程。另外,国际航线恢复还需时日。如果这些修补工作能够在上半年完成,下半年中国旅游市场有望迎来报复性反弹,值得期待。他认为,当前的挑战是国际航班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些有价值的热门目的地、热门航班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携程正在做好积极应对。

途牛旅游网认为,旅游行业已迎来了复苏,大家的出游需求在逐渐释放,国内航班数量快速恢复,国际航班也在稳步恢复。途牛旅游网2022年12月度假产品预订额环比增长一倍,2023年1月日均又比去年12月增长两倍。我们相信,2023年旅游行业会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出入境交往的增加进一步释放出这两年压抑的需求和巨大的潜力。

经过三年的“大考”,当前途牛正处于稳步复苏阶段。为了更好地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途牛正在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公司资源包括旅游资源、人员和资金等融合、聚焦在旅游主业,以迎接行业的长远发展。

去哪儿CMO黄小杰表示,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国内旅游业正在有序恢复。“我们看到,春节期间旅客出行平均半径增加,酒店连住订单的占比在增长,经济型、舒适型酒店预订量提升明显,这意味着大众旅客出游、消费信心的恢复。对于2023年,我们是乐观期待的,虽然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是积极的。去哪儿作为在线旅游平台,我们希望能面对这些变化,给旅客创造更好的体验。”

三亚千古情

“只要市场给机会,我们就一定能够一跃而起”

春节将至,基于休闲度假、回乡探亲等需求下的人口流动,正推动酒旅行业加快复苏。美团数据显示,使用日期为春节期间的住宿、景区、交通等旅游订单迎来预订高峰,截至1月11日,周环比上涨超过350%。预订周期、出游时长、酒店停留时间等同步变长,成为这个春节旅游的新特点。

同程旅行指出,2022年,尽管复苏进程频频遭遇疫情扰动,但国内住宿业的创新发展从未停步,住宿业依然是旅游出行行业“皇冠上最亮的明珠”。2022年度,在本地大休闲消费的推动下,“住宿+X”的业态创新方兴未艾,“酒店+X+Y”的套餐营销风生水起,新消费与新供给的良性互动成为驱动住宿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在供需互动之中不断涌现的住宿新业态是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力量,也是新消费的重要驱动力。同程研究院认为,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以及防控政策全面优化调整,2023年国内旅游出行行业将保持稳定复苏态势,从而将为住宿业的复苏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向好,预计2023年度国内商务旅行将进入复苏区间,而国际商务旅行、会议会展需求的加快复苏也将为国内住宿业复苏带来新的助力。

锦江酒店(中国区)数据显示,随着民众出游热情逐渐走高,旅游产业链开始持续复苏。自元旦小长假以来,全国酒店入住率稳步提升,迎来2023新年开门红:1月第1周入住率环比净提升9%,1月10日满房酒店为2021年同期3倍以上,复苏势头强劲。预计春节小长假,伴随新一轮旅游高峰的到来,全国酒店入住率将进一步提升。

亚朵集团副总裁康韦表示,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出行需求得到较大幅度的释放。春节后,整体上商旅需求会超量恢复,因此大的层面上是乐观的。

华住集团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各地酒店预订数据均有较明显的提升,尤其热门旅游目的地更为显著。以春节7天假期为例,海南万宁的预订率超过80%,西双版纳的预订率已超过75%,普洱、北海预订率都超过60%,广州沙面、上下九等热门商圈预订率超过73%,北京天安门、哈尔滨市中央大街预订率也超过65%,预计将会持续增长。

其中度假酒店备受欢迎,花间堂品牌新近开业的丽水云和花间堡推出了初二到初四 3天2晚精品旅拍团活动,目前,华住会APP显示该酒店初二到初六均已订满。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孙坚表示:“2023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无论是探亲返乡、休闲旅游还是出差商务,从目前春节期间的预订情况来看,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市场、消费者都正在陆续恢复。目前集团旗下已有多家酒店预订情况赶超2019年同期。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2023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社会的变化,我也相信这种变化将会给中国经济,尤其是给酒店旅游行业带来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市场正在向我们走来,首旅如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要市场给我们机会,我们就一定能够一跃而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3281/
1
上一篇天津会计网继续教育考试答案2015(会计继续教育网课考试答案)
下一篇 四川万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四川万盛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