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 你被挤出了厦门!
一直以来,厦门这座城市在各方面以优异表现屡获殊荣。不过,最近的一份榜单,却有些尴尬且扎心。
近日,贝壳研究院发布了一份《2021返乡置业报告》。该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出了当前返乡置业的热点城市,以及全国重点城市的月供收入比。
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深在月还款金额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众多购房客户因无力承担高额房贷而被挤出。
在月供收入比上,福建两座主要城市显得比较尴尬。作为二线的省会福州,其月供收入比排名全国第五,超越新一线的杭州,紧跟一线城市北上之后。
厦门则更为突出,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
01房价全国靠前
说到房价,厦门是绕不开的话题,很多人说厦门是“二线的城市,一线的房价”。过去数年来,厦门房价始终位于全国第四。以至于坊间也一度有了“北上深厦”的称谓。
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全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中,厦门以49803元/㎡排在第四。从涨幅来看,环比上涨了0.09%,同比则上涨了6.69%。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份权威的数据则显示,截至去年12月,厦门房价已连涨了8月之久。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涨幅情况,去年12月,厦门新房与二手房在同比与环比上,实现双双上涨。
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全国第3;同比上涨4.5%,涨幅全国第28。这样一来,新房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8个月!
至于厦门房价为何居高不下处在全国前列,市场上所认可的原因无外乎这么几个:
一是厦门是海上花园城市,环境好,宜居度高;二是厦门城市治理优越而精细,三是经济总量不高,但发展优势明显;四是影响大吸引力高,全省的人都爱来。
总得来说,尽管厦门有很多优点,但房价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02收入稳步上涨
说完房价,再来看看工资的情况。
坊间很多人吐槽厦门的,除了房价,还有工资,即房价高工资低。但事实是怎样的呢?
前段时间,智联招聘发布了2020年冬季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厦门最新一期的薪酬情况曝光。
根据该报告,2020冬季求职期,厦门平均薪酬为8823元/㎡,排在全国第10位。相较2020年秋季上升0.8%,同比增速达到1.0%。
排在全行业第一位置的,是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行业,平均月薪12222元/月,且有着15.5%的环比增速和16.9%的同比增速。
总体来看,位次并不算太低。不过,跟房价比起来,确实有些尴尬。
以去年12月的厦门均价49803元/㎡算,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打工人需要不吃不喝近47年!对于很多工薪族而言,这太难了。反映在月供上,着实压力不小。
03月共收入比多少合适?
看完房价和薪酬,最后跟大家唠唠如何在厦门贷款买房。
如果要维持正常生活,一定得划定房贷月供和收入的比例。否则一旦比例过高,压力太大,甚至有断供的风险。
这个月供收入比,以家庭收入为计量单位,房贷月供占收入的比例应该有这种集中情况。
一是月供收入比20%,这种比例对买房家庭而言,是最舒适的;二是不超过35%,如果能稳定对生活不会有较大影响;三是40%以上。月供收入比一旦超过40%,会对买房人家庭的生活造成影响,最直接的当然是生活质量的下降。严重时可能造成不良贷款。
所以,买房人应该根据自身家庭情况来确定自己的月供收入比。比如你是未婚单身人士,月供收入比可以适当高些。如果你是有孩子,月供收入比则不宜过高,尽量控制在30%左右。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厦门买房需要提供收入证明,一些银行需要根据你的收入情况进行放贷,如果月供超过收入的一半,需要将父母纳入共同还款人,否则可能贷款不到。
总之,买房人应该量力而行,清楚的知道自身的情况以及厦门的信贷政策,做好财务规划,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房子和贷款
铁饭碗保不住了?我半年上了15天班,照样拿工资,一年大概有14万。丈夫更快活,他连课都没有。突然,听说要取消编制![笑哭]
丈夫天天打牌、打球,在抖音看美女。就这样,他还抱怨,领导派给他一点工作,他就想跳脚。
我和丈夫都是大学老师,这个工作说轻松也轻松,说累也累。纯粹是个良心活。
其实吧,我猫在家里,活也不少干。这学期,我也很伟大、光荣、高尚,大脑袋快累成空壳了。
我挺认真负责的,我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很爱我,个别不及格的除外。不把我逼急了,我都是笑容满面。
我上了三门课,教十几个班。每天不是备课,就是上课。可惜总上网课,人和名字对不上号,总把小红认成小绿。
再说说做科研,领导天天吓唬我们,完不成任务,要扣工资的。好吧,不是吓唬,真的要扣工资!
我这个人比较逆反,爱扣不扣!有时候,真想摆烂。
为了挣仨瓜俩枣,不容易!查阅资料,整理数据,写论文,写报告,双眼熬得通红,感觉眼睛快瞎了。
同时,还指导着大学生竞赛,互联网+呀,三创赛呀,挑战杯呀,花样挺多,很锻炼学生,就是太烧脑细胞。
就这样,我还忙里偷闲,写头条。每天愉快地挣烧饼钱。其实吧,也没多少,写作成了习惯,一天不写,就浑身上下脑袋疼。
丈夫说是闲着,天天看报表。他原来的视力是1.5,半点不近视,就是花得很厉害。离开老花镜,就是个瞎子。
他当了个破主任,学校要购进一大批设备,天天开会。今天制定这个方案,明天制定那个方案。后天,又被领导推翻了。
他急上来,就在家里跳脚骂,“这些人脑子有病,整天折腾,朝令夕改!”
骂也好,蹦也好。骂完,蹦完,戴上老花镜,接着干活。
元旦之前那几天,他差点吐血。上面下了个通知,说让报账,必须马上报!半天之内,报几十万、上百万。
他就心急火燎地跑去学校,找院长签字,副校长签字、正校长签字,再去财务处排队。幸亏他是个飞毛腿,我真怕他的小心脏承受不了。
@杯水明月 说这些干啥呢?就算你很辛苦,饭碗也不一定能保住!
听说厦门教招取消编制了,改成了参聘制。教师不再是铁饭碗。
就算考上编制,也不能高枕无忧了。每天躺平的话,可能会转岗,离岗,甚至会解聘。
2022年,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达到了1144.2万,大家都觉得铁饭碗很香。这三年,教师旱涝保收,让人羡慕死了。
这样的政策一出来,人们都炸了锅!铁饭碗变成了瓷饭碗、泥饭碗,一摔就碎。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报考?
其实,我不是太害怕。第一,往往是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第二,我没有彻底躺平,半躺不躺。第三,我不是没能力,只是有点懒。
不管怎么说,好日子到头了。教学科研还是我的主业,我还是打气十二万分的精神,努力干活吧!
毕竟搞自媒体,太不稳定,还是每月拿工资香啊。每天就等着发钱,欢天喜地过大年了。
你们那儿的教师招聘政策改了吗?
你想不想让儿女当老师?
#2022职场年终盘点# #天南地北大拜年#
这四座城市都是我国非常好的宜居生活地方!为你选择精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