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鱼跃的并购之路

行者平头哥: 我从15年开始持续跟踪鱼跃,时间长了,有个好处,对企业的认知理解就不仅仅是在报表上,会多一些感性的东西。当然,我还是更喜欢拿数据说话,因为没有数据的论断就是耍流氓。

行者平头哥:

我从15年开始持续跟踪鱼跃,时间长了,有个好处,对企业的认知理解就不仅仅是在报表上,会多一些感性的东西。当然,我还是更喜欢拿数据说话,因为没有数据的论断就是耍流氓。

从上表分析,国内医疗器械从08年到21年年均增长是23.13%,鱼跃是25.45%,还是不错的。但是鱼跃08年到11年快速增长,12和13年滞涨,14年到17年快速增长,18和19年滞涨,如果看季报,则更加明显。也就是说,鱼跃经过4、5年的快速增长会遇到瓶颈,需要对企业进行理顺,调整和新一轮布局。符合非线性增长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即使没有疫情,鱼跃也会在20年开始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后面进一步说明。

按照时间和大事件我将鱼跃分为四个时期:

1、08--14年上市积累时期,此期间,我感觉鱼跃有点浪费了,没有为未来的发展更好地布局,行业的深耕细作下的功夫不够;

2、15--19年并购扩张时期,15年老吴(非上市公司)花了11.42亿收购万东医疗,后期又联合收购意大利百胜医疗,15年6.9亿收购上海器械,16年和18年共花了14亿收购中优,17年花了1170万欧元收购普美康,期间还花了上亿进入眼科赛道。这些收购对当时鱼跃40亿的营收,5亿的利润来讲,套用当时媒体对鱼跃的报道“蛇吞象”。加之这些业务分属不同细分赛道,与鱼跃原有业务也不搭嘎,又造成了较大的商誉,那几年鱼跃的负面新闻居多。我自己是理解并赞赏的,回归当时鱼跃的处境就能大致理解。院内市场规模大,增长快,政策扶持力度大,但是鱼跃原有产品中却没有重磅产品针对这个市场,自研的底蕴又不足,只能像馋嘴的猫看见鱼儿在眼前游来游去,同行个个抢的欢,自己一个都捞不着。同时针对家用的如轮椅、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之类,好像还可以,但是这些品类一来市场规模很小(比如鱼跃最重要的产品制氧机,现在一机难求,但是在18、19年也只能为鱼跃贡献10来个亿的营收,而且在专业的院内市场也鲜见鱼跃制氧机的身影,多被外资垄断),二来以性价比为策略的中低端红利已快到头了(这些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国产都在这块混),高端市场以及相关技术话语权又在外资手上,以鱼跃当时的品牌溢价和品质也很难和外资争抢高端客户,但是没有高端,企业也没有没来,是谓进退艰难。时不我待,故并购,鱼跃即是主动为之,也是不得不为。至于我赞赏这种并购,是因为常识告诉我,在行业蒸蒸日上,机遇远大于风险的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大的风险,犹如那些年的房子。现在回头来看,这些并购几乎都赚欢了。

在上述两个阶段,我对鱼跃的信心是不足的,加之老吴的内幕交易,总感觉老吴的投机大于对鱼跃自身内在价值的投资。一通并购也表明企业的纠结:主攻院内市场还是家用,以及到底将宝压在那些品类,一句话,最大的问题是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不明确。这个时期的鱼跃更多的是借助了行业发展的东风,而非自身有多优秀。鱼跃在此期间除了并购,还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16年募资25.6亿建设丹阳4.0智能工厂,对上游供应商进行调整,对销售渠道进行调整,尤其是取消了京东和天猫的中间商,改为直供直销,以及花费资源和时间进行滞销库存货源的清理,这些都为20年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否则就算天上掉馅饼,也没能力接得住。所以,即使没有疫情,鱼跃在20年也会开始新一轮增长,只是力度和速度的区别。

3、20--22年11月,疫情时期。新厂建好了,品类扩张了,小吴掌舵了,哈,急需的订单从天上掉下来了。社会责任、品牌效应、经济效应、渠道扩张、院内院外、国内国外市场齐活了。

4、22年12月疫情放开的后时代,故事正在进行中,鱼跃开始迈向营收100亿,利润30亿的步伐。

从人物上,19年以前可称老吴时期,19年后为小吴时期。我个人内心更认可和赞赏小吴,88年生,12年24岁进入鱼跃,从无到有亲力亲为组建电商部门以及电商平台的入驻谈判,现在与京东和天猫形成战略合作,主导及参与了鱼跃的相关并购,启动了鱼跃抗击新冠的相关防控工作,鱼跃也成为首批抗疫物资重点保障企业,2020年打造了针对全球客户的B2B平台上线,21年收购浙江凯立特,保证了鱼跃在血糖前沿新技术的不掉队,22年与前沿生物就雾化器达成战略合作。21年明确了鱼跃的发展战略:血压检测、体温检测、手术器械、中医设备为基石,聚焦呼吸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道,积极孵化眼科、急救、智能康复等高潜力业务。25年愿景进入全球医疗器械30强,能否达到另论,但是一个战略明确蓬勃向上的鱼跃不就跃然纸上了嘛?一个富二代,没有绯闻,不纨绔,给人以务实、进取、儒雅的形象,对行业的理解认知、个人格局、战略规划不弱其父,35岁当打之年,鱼跃在其带领下前程可期。

至于说鱼跃正在成为霸主级家用医疗龙头企业,则请看下列各品类销售数据:

1、制氧机(数据来源,京东天猫不完全统计):

2、呼吸机(数据来源,京东天猫不完全统计):

3、雾化器(数据来源,京东天猫不完全统计):

4、血糖仪(数据来源,京东天猫不完全统计):

5、血压计(数据来源,京东天猫不完全统计):

从京东天猫2022年11月、12月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市场的竞争格局和鱼跃的竞争态势:鱼跃的制氧机、血氧仪(未断货前)在双平台一家独大,份额50%以上;呼吸机三强鼎立,鱼跃份额第一,且增长最快;雾化器鱼跃欧姆龙两强争霸,12月份份额超过了欧姆龙,数量占比更高;血压计鱼跃欧姆龙两强争霸,数量占比第一38%,金额占比第二35%;血糖仪的竞争格局是三诺携手鱼跃共同抗击罗氏、雅培、强生等国际品牌;其他如轮椅、体温枪等产品也是第一第二的存在,洁芙柔更是手消免洗的代名词。这两年鱼跃进攻性十足,市场销量和份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前两年,呼吸机还是瑞思迈、飞利浦两强争霸,占据70%的份额,怡和16%,鱼跃7%;血糖仪前两年鱼跃的份额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两年增速远超市场,21年增长70%,22年半年报显示增长35.29%;雾化器21年增长113%,22年半年报显示增长近50%;至于三核之一的消毒感控,营收从16年收购时的3.24亿,到21年的8.93亿,6年增长了1.76倍,22年半年报显示增长40.94%,放开后,家用市场也在快速放量,关键这玩意儿,毛利净利都高啊(毛利58%,净利22%),是鱼跃各板块中仅次于血糖。20、21年鱼跃都有不少国内外大单,但是今年12月之前可没有相关的报道,鱼跃能在前2年的高基数得以维持,依靠的就是常规业务以及市场零售的快速增长,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可持续性内生成长。从球友@后知后行的电商数据,鱼跃电商平台10月增长了10.39%,11月增长了15.05%,初步表明鱼跃已经消化了前2年的高基数,开启新一轮升势。

这几年鱼跃有钱了,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研发绝对资金和占营收比例在国内医疗器械也在前列,研发团队人数不断增加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1年年报显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20%(硕士博士为主),收购凯立特,也带来了行业顶尖人员和团队。自研带来的成果是品质不输于外资,产品迭代越来越快,新品不断推向市场,终端的竞争力不断提升。鱼跃逐渐摆脱了科技含量不高,品质不高的市场印象,在统计中,我发现在各品类中鱼跃都有高端产品,而且有相应份额,个别品类高端产品份额还不低,是目前国产品牌高端产品做的最好的了。鱼跃将院内院外市场高效的连接,以院内医疗级的品质为家用市场赋能和背书。鱼跃正在形成高研发、高品质、高销量、规模效应高、新品迭代快的良性循环。下表是鱼跃历年研发投入数据:

新冠对鱼跃的发展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但是我始终认为这只是助力和催化剂,而非一次性疫情股,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医疗行业的政策利好、中国人口的健康红利、人口老龄化才才是核心推动力和长期逻辑。放到第一张表格,可以看见鱼跃占中国医疗的规模还不到1%,即使老大迈瑞也不过3%,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鱼跃们顶天了算少年,如果你在宏观上确定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医疗巨头,无疑鱼跃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23年将是鱼跃的高光时刻,制氧机、血糖仪、呼吸机铺遍了全国的大小医院、村镇角落,爆炸的业绩、蚂蚁的上市、GDR发行后的并购、国际市场的开拓(鱼跃在21年建立了泰国分公司,2020年上线了针对国际市场的B2B平台,表明鱼跃对国外市场已从被动接单的做商改为主动出击的行商),这些都值得期待。

本文有点啰嗦,欢迎有价值的交流和指正。我是一真诚的人,大过年的,为骂而骂就没必要了。长期的跟踪,见证了鱼跃从中等生到优等生,再到学霸的蜕变,也祝持有鱼跃的球友和自己兔年有个好收成。备注:文中数据资料来自鱼跃各年年报、网上查询以及京东天猫的不完全统计。鱼跃医疗(SZ002223)三诺生物(SZ300298)怡和嘉业(SZ301367)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3202/
1
上一篇会计中级报名单位盖章(中级会计报名盖章是什么章)
下一篇 2016年初级会计实务表格大总结(中级会计实务或有事项的笔记总结)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