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退休我拒绝了返聘,只是坚持到了学期末。因为疫情,我是隔着栅栏领取的退休证,薄薄的小小的,用36年的心血换取的,没有祝福没有鲜花,转身离开的刹那有些黯然。我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把多年积累的所有的教学资料全部放在我用的电脑的D盘里面。尽管现在距离退休两年了,我来到天津继续教学,依然爱学生爱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因为是无缝对接,所以失落感不是那么强烈,也不后悔自己的付出。
终于决定彻底休息,过年以后不来上班了。过年就六十五周岁了。二十岁从插队的农村考大学,医学院五年大学毕业以后,选择科室的时候选择了妇产科,从那时候起虽然辗转换了两个地方,但是一直没有离开妇产科。五十五岁更年期遇到医院最忙的一年,那个时候每天都焦头烂额,我觉得我是抑郁了。所以选择写申请退休。退休后隔壁的部队医院聘去上班,每周上班三天半,觉得轻松很多,人的状态也慢慢调整过来了。在部队医院干了三年,我们原来医院准备开设生殖中心,医院新调来的科主任亲自来请,希望我回去。因为我走了以后别人来上不孕不育门诊,一直门可罗雀。他们觉得开展生殖中心连病人都没有怎么开展。主任说你走了以后不孕不育病人断崖式下跌了。希望我回去。说实话当年从北方小县城调来这里,当年医院还分配给我一套50平的两居室,虽然房子不大,但是已经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所以很感激医院的。当时退休没有留是医院的政策,都不留,现在需要我,我就回来了,每周上班两个半天。这一干又是七年了。
疫情以来一直这么坚持着,但是最近阳了以后突然不想来上班了,人这一辈子不容易,从25岁大学毕业至今我也该休息了。回顾自己从业的几十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妇产科医生。脑子不聪明,学习东西慢,但是肯吃苦,愿意千方百计的想办法给病人解决问题,尽管有时候可能会落一个吃力不讨好,但是天性,还是很喜欢给病人解决难题,越难越喜欢死磕。所以选择了不孕不育这个专业,先生也及时给予我帮助,我那一墙的中西医妇产科书籍有国外最新版本的,国内最古老的中医典籍都是先生给我买的。虽然那时候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刚100,但是买书他毫不吝啬。虽然老公女儿有时候嘲讽我是滥好人,但是他们还是欣赏我遇到问题的那种钻劲。由此每攻克一个难题我会由衷的高兴、和老公女儿分享我的快乐。退休以后这一干又十年了。科室年轻人有时候聊天说你准备干到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我想疫情结束我要去旅游了,去一个地方住下来玩够了换一个地方继续玩。过去出去开会急急忙忙只不过机场火车站路过一下,现在我想好好玩。
前几天我也阳了,终于想明白了,我不干了,我要下决心不干了,出去玩,再晚几年走不动了。这两天大学同班同学经常一起聊天,说起来我过年后不想上班了,天津的同学说他元旦起不干了,他要去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仿朋会友。另外一个同学六十岁退休就没有返聘,而是潜心研究中医,对于中医佩服的五体投地[呲牙],我给中医硕士毕业的女儿说阿姨现在退休研究中医,把她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我的弟弟和我同一年考的同一所医学院,毕业后他继续深造,后来博士毕业留军医大学工作,元旦前刚辞职,现在海南去渡冬去了。哎呀,这些同学们就是我的榜样。说实话现在老了,没有多少花钱的地方了,退休金够了。前几天网上说起来我返聘,有人留言退休就休息吧!给年轻人留出位置来。现在我想通了,休息,给年轻人让路,享受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不管怎么样我的能力有限,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一辈子下来无怨无悔。[玫瑰][玫瑰]
我朋友说省部级退休老干部亲家是天津的,因两家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假期往来频繁,她作为老干部住家保姆自然得跟随
。老干部亲家住一楼带大院的房子,院子里除了亲家公自种的黄瓜茄子等应季蔬菜,还有各种名贵花草:有根叶粗壮大木本,擎擎欲盖,也有巧夺天工小绿植。亲家公事业单位科级退休,偏爱兰花,此种类花色繁多,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亲家母则从事石油化工研究,退休后被重新返聘回单位,薪资过万。有年工作需要,她还远赴非洲,她说在非洲治安不好,国人专家都有当兵的保护,她就曾和扛枪保护她的黑人大兵合过影。她热情地拿出影集,翻出来给我朋友看,她的影集有个显著特点,每张都标明拍摄年月日 ,于是她们一家及女儿成长史便一目了然
在她们家男人为官为仆,女人为民为主,娘俩皆被宠成公主,厨房家务活老公一概包揽,妈不用下厨房,女儿也不会做饭,看来传统家风造就性格习惯
我朋友说老干部儿子也从来不舍得媳妇下厨做饭,他出差不在家,两个年幼孩子早上都是吃面包喝牛奶,很小的时候就锻炼自己学着穿衣服。大儿子今年还不到十岁,可每每犯错,夫妻俩就开车把他送去酒店宾馆,开好房间丢他一个人在那以示惩戒,我想这可不是任何家长敢做的事
我朋友说俩孩子可懂事了,小小年纪兄妹俩便知道相互扶持彼此守护,并且看见爷爷手里提东西,就赶紧上前问能不能帮爷爷提着,爷爷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孙子孙女健康成长,乖巧可爱
俩孩子还上各种兴趣班,整天忙的跟小陀螺似的,所以也别太羡慕含着金汤匙出生,在啥位就有啥要求,累!普通人家的孩子起点虽低,可拥有自由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就算一生平庸,波澜不惊,但放到历史长河中,谁不是那一朵朵小小浪花,能泛起骇浪响彻云霄的名人能有多少?,大家说是不是[呲牙][呲牙]
反中医的人一直有,可这帮人鸣锣响鼓组织联盟还开“大”会,还是第一次。
结合自己经历我说两个事:
1、我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进了一家省级的中医专科医院,内科有个返聘老中医姓马,八十多了,一口浓浓的天津话,出个门一准儿骑上自己那辆二八燕山自行车,一阵烟绝尘而去,劲头不输年轻人……这些都是铺垫,马老中医家传,没上过大学,但厉害就厉害在“望闻问切”。有一次马老到我们办公室闲聊,大家就起哄让老头给切脉,到一位女同事了,马老环顾四周说:方便索(说)嘛,女同事大大咧咧:没事都自己人,马老于是说了一堆气血啊里急后重这些听不懂的术语,最后问了一句:你当姑娘时大概是十七八岁,有没有过一次小产……女同事脸腾地就红了,也环顾四周然后扭捏的点了点头。
这是本人亲历的真事,那个年代像这样的中医大神很多,不一一列举;
2、因为有这层关系,平时少不了有亲戚朋友找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西医院治疗结束,听从西医医生建议到中医院寻求中医疗法的。
这说明,反中医从来都不是主流学术界发起的,其实质就是一场反智的意识形态斗争。
中医是祖国医学,几千年古人智慧结晶,这可是咱中华民族的一张名片,反中医的人真的是反中医吗?不过是假借反中医之名,带节奏、泼脏水,行反华之能事而已。这几十年西方对咱们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渗透还少吗?!
照片里这些人,人模狗样,肚子里有多少糟糠。#媒体人周刊#
《河南日报》报道:16岁的少年到医院就诊,被医院返聘的医生诊断为白血病,经过半年化疗诊治,病情不但没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家属起疑后,先后到国家权威医疗机构复查,均被确诊为一般性贫血。返聘专家诊出白血病2005年6月11日,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陈村乡的张朝文带着16岁的儿子张刚明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病。一附院接诊后,退休又被医院返聘回来坐诊的72岁的女检验师张益霞在检验报告单上报告为M2a型白血病。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醫院按白血病多次對張剛明進行化療診治、使用藥物。就這樣,一個平時活蹦亂跳的少年開始臥床不起、頭發脫落、四肢無力。權威部門認定是貧血面對越治越重的孩子,家長起了疑心押莫非診斷有誤?2005年11月2日,張朝文從一附院借出了原始的骨髓片,帶孩子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一步核查確診。
該院王姓大夫復查后嚴肅地告訴張朝文押“一看便知這是巨幼細胞性貧血,也就是一般性貧血,哪是什么白血病。”為慎重,張朝文又帶孩子和骨髓片到天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診斷,經過20多天的詳細檢查,3位專家會診后出具了檢驗報告押張剛明為“巨幼細胞性貧血”———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診斷一致。一天驗糞竟達501次張朝文對記者說,既然診斷有誤,他們就要求院方給打印化療、治療用藥清單。不查不知道,一查查出醫院多次違規重復收費項目,單是8月2日,清單顯示當天化驗粪便就達501次,收費2505元。另外,對照清單發現收費單多處出現重復收費現象穴相關多收費用已退回雪。
孩子已半廢妻子變瘋針對誤診、重復多收費現象,醫院方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張朝文曾向洛陽市衛生主管部門電話咨詢,并到河南省衛生廳上訪。2006年1月10日,一附院出具了一份协議,称“出于人道主義考慮借給患方2萬元供患者治病所用,以后雙方可以對具體賠償金額進一步協商”。據張朝文反映,他家現在的情況是,張剛明整日頭疼,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恢復學業;妻子因孩子誤診、花去巨額費用,精神上受不了變得瘋瘋癲癲,操持不了家務。張朝文說,他要求院方赔偿50萬元的補償金,院方只同意10萬元。
今天我休息,我去城阳小姑子家去玩,一到她家看到她家里茶几上的青萝卜,我就想起来我在网上买的天津的水果箩卜,我买了10斤,好多的,忘记给她拿一些了,真是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啦!
小姑子已经退休了,她50岁办的退休,她在城阳的一家日资企业里面当工人,是做服装的,她问我退休金有多少,当她听到我的退休金后,一个劲的说不错不错!因为我的退休金比她多不少!
她工龄短,缴费基数也少,肯定拿得少,她又知道我被返聘了,听到我的返聘金额也说可以不错!
我就再干半年,我不想再干了,有时间外出旅游去,到各处观光一下,品尝一下各地的美食也是不错的。
小姑子在做箩卜馅的丸子,我又鼓动小姑子做自媒体,让她拍视频,拍做饭的,她也不干,说不动她,没有办法啦!这个又不能强求的!#青岛头条# #退休# #我要上微头条#
【从小学到大学都教过,提及人生经历,85岁的魏清法激动得泪流满面】昨日,#洛阳2022年高考# 首日,记者应邀来到魏清法老人家中,听他讲求学和工作的往事。今年85岁的魏清法,大学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40年。他教过的学生中有多人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洛阳高考故事#
两次参加中考 他以社会青年身份考入洛一高
“我曾两次参加中考,第二次以社会青年身份考入洛一高。”魏清法说,两次参加中考的背后,有着曲折的经历。
魏清法的老家在今伊滨区庞村镇。1952年,他考入原洛阳县第五中学。1955年,他初中毕业,第一次参加中考。
“当时,学校动员我参军,到位于陕西西安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炮兵学校学习。”魏清法说,征得家人的同意后,他决定参军。不幸的是,他连续两天被测出低血压,不符合军校招收条件。就这样,他与军校失之交臂。
随后,学校建议魏清法报名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母亲不同意我去新疆,我赌气出门,等我步行回到洛阳时,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新兵已从洛阳东站出发了,我再次错过了机会。”魏清法说,他只得回家,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中考。
1956年,魏清法以社会青年的身份报名参加中考。考完,他觉得考得不错,自信能考入洛一高,结果却收到了“成绩未达到录取标准,未予录取”的通知。
“我不相信这个结果,就跑到招生办,询问洛一高的录取分数线。当时,一个中年男子帮我查了考试成绩,说我已经被洛一高录取了。”魏清法说,原来,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在填写录取通知书时,把他的分数看错了,招生办在复核时发现了这一错误,并已补发了录取通知书。
在洛一高任教 他的学生考上北大、清华
“1956年9月1日,我到洛一高报到时惊讶地发现,帮我查考试成绩的男子竟是我的班主任李荣甲老师。他毕业于北平大学,是洛一高的名师。”魏清法提及此事,很激动。
魏清法说,经历了查分数事件,李荣甲老师对他印象很深。得知他的家庭经济困难,李荣甲老师鼓励他努力学习,克服暂时的困难。在洛一高就读期间,他享受了学校设立的助学金,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
1959年,魏清法考入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1963年,他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洛一高任教,担任语文教师。
“我在求学的路上吃过苦,也得到不少老师的关爱。因此,成为教师后,我传承师德,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魏清法说,最让他自豪的是,他教的1980年毕业班,一个班40多名学生,有5名学生分别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1984年,魏清法被调入洛阳广播电视大学,教授基础写作、古代文学史、现代汉语等课程。1989年,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在全省电大率先开设公共关系专业,委派魏清法负责教学工作。
坚持读书看报 他退休后撰写个人回忆录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魏清法在洛阳广播电视大学被评为副教授。1998年3月,他光荣退休。
“我退休后,被一些学校返聘,继续工作至2003年。”魏清法说,他曾在家乡的小学任教,还教过初中,算下来,从教40年,他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生涯。让他欣慰的是,虽然离开了洛一高,但他的一些学生依然经常给他打电话或者上门看望他。
作为中文系毕业生,魏清法喜欢读书看报,他已订阅《洛阳晚报》20余年。在阅读之外,他还坚持写作,曾在《洛阳晚报》副刊发表作品。
现在,魏清法正在撰写个人回忆录。“我经历过旧社会,吃过不少苦,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想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让子孙后代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魏清法说,他还整理了自己创作的文章和诗歌,打算结集出版。
这里,向您分享魏清法写的一首《咏洛阳八大景》:
天津晓月伴晨星,
马寺钟声静夜空。
铜驼暮霭烟笼雨,
洛浦漫步浴秋风。
龙门山色千载秀,
邙山晚眺万家灯。
金谷春晴非夸富,
平泉朝游胜兰亭。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魏清法老人一直称“我的一生平凡,不值得报道”。在交流中,他提及人生经历,激动得泪流满面。坚守平凡,成就不凡。在魏清法老人身上,我看到了坚守和奋斗的力量。
《记者串门》栏目面向全市老年朋友征集线索:也许是您和老伴儿的“神仙爱情”,也许是您和老友的深厚友情,也许是一件令您终生难忘的小事,也许是近些年的收获与感悟,也许您需要记者帮忙跑腿,也许您在生活中有了烦心事……欢迎您与我们联系。#洛阳24小时#
●记者 余子愚 15194553610
●记者 谢娜娜 15637966566
(洛报融媒记者 余子愚 文/图)
(图一:魏清法爱看《洛阳晚报》,图二:魏清法年轻时的工作照(记者翻拍))
在事业单位上班,有编制和没编制有什么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自己是有编制的高中老师,我们这边越来越多老师都不给编制了,学校新进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合同制、聘用制,还有走劳务派遣的代课老师。
虽然我们很多编内老师都喜欢吐槽老师的工作怎么怎么钱少事多压力大,但是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编制内可至少比没有编制好多了!
1.工作稳定性不一样。
编制内意味着非常稳定。
以我们老师为例吧,只要你不犯校外补课被抓到、收受学生家长礼金被抓到、暴力殴打辱骂学生被举报等非常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
那么这份工作你基本上可以干到退休那一天,退休后说不定还能被返聘。
并且在校期间你可以拒绝当班主任、拒绝参加学科比赛、拒绝讲公开课、不用看学校领导脸色,只要你不想往上评职称,可以任性躺平。
但是合同制等编外就不行啦,每天要担心如果自己工作出了错,会不会被领导换掉丢了工作,每天都要很努力地工作、好好表现,一点儿也不能划水摸鱼。
2.工资待遇不一样。
同工不同酬是肯定的。大家干一样的工作,甚至没编制的干的更多,但是有编制的朋友们工资肯定会多一些的,毕竟人家是亲生的。
编制内五险一金是买的最高的,公积金都是双边12%,像我们这儿、还有天津等地区的编制内还有一笔很高的补充公积金。
而没编制的,五险一金往往不会交到最高,比如公积金可能交个5%就不错了。走劳务派遣的基本上都没有公积金呢。
3.福利不一样。
编制内到传统节日等会有一定的工会福利,红白喜事单位也会来看望给慰问金,医保改革前生病还可以报销,全方位感受到体制的温暖。
但是没有编制,也就没有太多福利啦,好的单位也会象征性地给所有职工发福利,但是比起编制内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4.工作地位不一样。
有编制,意味着是自己人,有发言权、有表决权、有参与度,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作上的决策决议都会想着你。
没有编制,那就是编外人员,核心的、重要的事项往往与你无关,不需要你的参与。
所以,没有编制的人员,大家虽然表明上和和气气,但是呢在心里却并不会把你视为真正的同事。
你自己也会感觉到低人一等,活没少干,钱拿得最少,还得唯唯诺诺,如果心态不好、比较敏感会过得很不开心的。
5.社会地位不一样。
比如相亲时,女方问:“你在哪工作呢?”
你答:“我现在在xxxx单位/学校/医院......”
女方心想,哇哦,不错啊,有前途,可以考虑。遂继续问:“是有编制的那种正式员工吗?”
你低下了头,悻悻答道:“不是,目前是合同工/临聘人员......但是我会努力哒
结果,你懂的........
6.职业发展不一样。
编制内,可以正常晋升,无论是职级职务的晋升,还是评职称,只要你努点力、只要你时间够长,总是会有机会的。#公务员# #事业编#
【吴为山委员:推动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代表委员面对面#随着国家对德育、美育的重视以及公众对美育需求的增长,全民美育方兴未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我们在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同时,推动美育与体育的协调化共同发展也是重要一环。
吴为山指出,近年来,全国各个学校积极落实美育和体育的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评价机制不完善,缺少教学场地及基本器材,美术课、体育课被挤占等问题。
对此,吴为山建议,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
一是统筹社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的优化,教学场地及器材的完备是学校进行美育、体育建设的基础。然而一些学校仍然面临着师资短缺,教学场地及器材不足的棘手问题,这直接导致地区、城乡、校际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改善办学条件也是工作重点,可以统筹社会资源,聘请校外专业人员,如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进入校园,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和启蒙教育。还可利用高校专业资源,积极举办中小学美育、体育专业教师培训工作。推进博物馆、美术馆与中小学的联动机制,使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学校的“美育课堂”,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设立校园美育馆。大力支持大学生艺术、体育专业教师支教计划,弥补偏远地区学校美育、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不足。鼓励学校合理返聘退休美术、体育教师。
二是提升学校优势,优化课程开发。取消中小学生的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在学校开齐开足美育、体育课程。大力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体育活动编入课程,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锅庄舞、瑶族的竹竿舞,陕北的剪纸、苏州的版画、天津的泥人等。制定不同年级的培养计划,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课程领域,有机增加课时,通过“教会、勤练、常赛(展)”,使学生从小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三是在美育中融入体育精神,在体育中贯穿美育思想。中小学美育课程设置应充分融入体育类艺术作品的内容,如观赏表现体育精神的美术作品,聆听表现运动节奏的音乐作品,在舞蹈编排中结合体育类的动作,观赏体育类的经典赛事、电影等,使学生对于身体美、运动美有更为艺术化的理解和领悟。在体育教学指导中,向学生传授与运动美相关的知识,增进他们对身体美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引领他们在运动中发现美、享受乐趣。(记者 林焕新)
#夏日大作战#
这个夏天的感悟:海景房很需要
今年夏天,异常炎热。天气预报,南方经常红彤彤的一片。有报道说,是60年来,最炎热的夏天。我们庆幸海边有个房子,能够避暑。
从北京过来,正好40天了。
来银滩之前,北京感觉也很热。从2008年开始。我们每年夏天都从北京,来乳山银滩避暑。
我原来买的房子,开发商送了一个柜机空调。有五六年从来没有开过。最近几年感觉天气越来越热。由此想到海边的房子,买的很有必要。
多亏我们2006年8月,第一次来乳山银滩。当天就买了一个九十多米的房子,三楼。当时装修好的房子,2500元一平米。2008年收房以后,我们当天晚上入住。从此开始了,在威海乳山银滩的旅居生活。
我在中石油单位上班时,每年有两周的休假。年年过来度假。几年后,退休了,在乳山银滩待的时间从一个月,两个月,四个月,最多到了七个月。
有一年,一直住到小年,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因为天津,北京有老人和孩子。这些年,越来越感觉,当时的买房决策,很英明,很果断。
使全家有了一个休闲度假的地方。使我们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一个好去处。乳山银滩的房子,带给我们许多快乐。
我们观海听涛,沙滩漫步,下海游泳,抽空赶海。家人都很喜欢海边的房子。十多年来,我们的两处房子,接待过60多位亲朋好友度假。
我北京工作单位有五位同志,在乳山银滩买房,一位83岁的老处长,癌症手术后,在乳山银滩定居,他心脏还做了几个支架。他家搞了壁挂炉取暖。
后来,我中学的同学,在我的鼓动下,也在大拇指附近买了一个房子。装修好的二手房,96平米的二楼,前几年他买的时候只有26.5万。他很感激我,说多亏买房,不然,股市赚的钱,又没有了。
他只买了一个床垫,花了300元,就入住了。两口子非常满意。有一年,他还在单位返聘时,曾经五次坐大巴,从北京来银滩。
前年,我北大荒同一个连队的兵团战友,也来乳山银滩买房,我劝他买个三居,结果,买了一个二楼两居的二手房,一个月后,他的大哥,带来了五个人,只好去住宾馆。
乳山银滩是个养生的好地方,很多人在这里三高得以缓解,身体更加健康。今年夏天我突然感悟到,大城市的人,尤其南方各省市的人。非常需要一个山东半岛海边的房子。
地球在变暖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需要有一个海边避暑的房子。给家人们一份凉爽,给自己的老年生活,一个调剂,给晚年生活一个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