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新华医疗(600587)

基础研究: 公司概况新华医疗成立于1943年,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02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600587),是集医疗器械、制药装备的科研、生产、销售、医疗服务、商贸物流各领域一体的国内

基础研究:

公司概况

新华医疗成立于1943年,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02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600587),是集医疗器械、制药装备的科研、生产、销售、医疗服务、商贸物流各领域一体的国内领先的健康产业集团,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全国感染与控制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中国放射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理事单位。

从公司发展来看可以将公司历史分为4个部分:1943-1949年1950-1979年1980-1999年2000年-现在

1943-1949年:公司1942年组建,1943年军区后勤部组建18人器械组,公司正式成立;1948年公司迁至淄博。

1950-1979年:公司1953年正式挂牌”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1960年被批准使用”新华“牌产品商标;公司1964年人工喉获全国发明二等发明奖;1970年钴60治疗机、200mAX线机研制成功;1973年血管吻合器研制成功;1975年动态喉镜和显微血管吻合器研制成功;1978年300mAX线机、800mAX颅脑X线机研制成功;1979年铯137放射治疗机研制成功。

1980-1999年:改革开放后,公司于1980年从美国AMSCO公司引进灭菌技术;1981年公司铜座注射针获得国家质量管理金纸奖;1983年公司脉动真空灭菌器研制成功;1991年蒸汽灭菌指示卡研制成功;1993年公司设立了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公司研制的FCC-7000型钴60远距离治疗机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公司1995年与意大利伊马公司合资成立淄博伊马新华治疗设备有限公司;1997年与德国蛇牌公司合资成立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同年,研制开发的SL-I型模拟机定位机通过国家技术鉴定;1999年PSM系列水浴灭菌器、高质量率遥控后装治疗机通过技术鉴定。

2000年-现在:公司2000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企业,全球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并于同年通过了ISO9001、ISO13485和EN46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公司的XHA600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也在同年研制成果。2002年公司股票在上交所上市;公司200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6年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研制成功;2008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2011年与解放军后勤部签订军民融合药材保障体系建设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投资了昌国医院,开辟了医疗服务板块;2014年进军电子商务;2015年与台湾联合骨科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2018年与山东大学医院合作的感染与控制培训实践基地投入使用。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四块,医疗器械板块、制药装备板块、医疗服务板块及医疗商贸板块。

医疗器械板块:目前主要有感染控制产品线、放射诊疗及影像产品线、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产品线、手术室设备和外科器械产品线、口腔设备及耗材产品线、实验动物产品线、透析设备及耗材产品线、医用环保产品线。

制药设备板块:主要围绕无菌制剂、固体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药四个制药工程板块打造制药装备资源整合和技术平台,主要业务是面向制药行业提供无菌注射剂、固体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药的制药工程及设计、整体解决方案、单机设备及制药领域内的工艺研究及技术服务,产品结构由制药装备类向生命科学领域拓展,重点发展中药制备、生命科学相关工艺装备。专注为化学药、生物药、植物药的工程建设提供从概念设计、工艺验证、厂房规划、设备选型、到竣工验收、人员培训的总包服务。

医疗服务板块:重点发展与公司产品具有协同作用的血液透析专科医院。

医疗商贸板块:围绕医疗器械板块与国际一线品牌进行合作并依托公司营销、配送及售后渠道进行发展;拓展线上营销渠道、开发定制互联网产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医疗器械行业

2021 年 12 月 28 日,《“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发布,系首个国家层面的医疗装备领域产业发展规划,将利于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未来发展。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技术进步及配套产业链的成熟、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政府支持政策的不断深化,从而推动医疗器械市场的持续扩容。

制药装备行业

2020 年7 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新内容全面加强了对药品微生物的监管、控制和检验要求,预计后续的持续动态监管将推动我国制药行业的标准提升、技术成熟及管理规范,整体监管体系持续完善。

医疗服务行业

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以来,政府加大支持社会办医力度、推进“放管服”简化准入审批服务、支持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协同合作、优化运营管理服务、完善医疗保险支持政策,为社会办医提供了持续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促进了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医疗商贸服务

医药物流行业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行业。根据商务部市场秩序司于 2021 年 7 月发布的《2020 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20 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但增速放缓。商务部药品流通统计系统数据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 24,149 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 2.40%,增速同比放慢 6.20 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 5,119 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10%,增速同比加快 0.20 个百分点。

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互联网医院配送模式兴起与医药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防控疫情的医药物资供应保障任务落实,医药供应链物流配送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新政策及新市场的驱动下,医药物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打造以供应链协同发展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综合实力已成为行业共识。

公司收入体量规模较大,2018-2022年收入分布在80-100亿元,较之前分析的联影医疗、开立医疗及万东医疗等都高出许多。2019年公司由于战略调整,医疗商贸板块的上海方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威士达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故收入较2018年下降15%;2020年后公司业务在医疗器械板块中感染控制系列产品、实验科技系列产品以及制药装备板块中制药装备产品等业务增长的推动下,营业收入整体向上;2022Q3年化收入较2021年有所降低,主要系公司子公司上海泰美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导致。

净利润方面,公司2019年出售了子公司长光华医和威士达的股权,投资收益增加导致的;2020年由于2019年的高基数以及研发投入影响,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较2019年下降较多;2021年公司商业模式较2020年未有显著变化,由于2021年收入较2020年上涨了3亿元,公司净利润也随之上升;2022年公司子公司的收入结构变化未显著影响公司的商业模式,2022Q3的年化净利润与2021年基本一致。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收入稳中有升,2019-2021年收入增长率基本在14%-17%之间徘徊,由于2022年子公司收入结构调整,公司该业务收入增长下降,20221H年化收入为36.58亿元;毛利率方面公司的毛利率在35%以上,且整体向上。

公司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为感染控制产品,占比为70%,在公司官网中可以看到该业务线条产品多为消毒器械产品,且种类众多。

我国消毒灭菌设备市场发展良好,新冠后迎来一波较大的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233亿元,较2019年增长25.3%;2021年更是上涨至256亿元,增长率为9.8%。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医疗器械灭菌消毒的占比达到了64.87%;其次空气消毒的占比达到了19.56%。

除消毒器械外,医学影像产品线也是公司涉足的主流业务之一,2021年国内装机超400台。

国内医学影像设备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增加迅速。2020 年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达到 537.0 亿元,在临床需求增长叠加政策红利下,国内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快速发展,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将接近 1100 亿元,CAGR7.3%。

总结:公司医疗器械行业涉足领域较为宽泛,其中消毒灭菌设备市场由于新冠疫情对行业的提振,公司的收入受行业影像总体向上攀升;公司体量较大,且对外投资子公司较多,故受子公司业绩负面影响导致2022年收入受到影像。

公司制药设备收入始终保持增长,公司2022年1H年化收入达到15.02亿元,其中核心子公司成都英德的收入从2020年的6亿元增长至20221H年化收入的16亿元,净利润用从2020年的891万亏损增长至20221H年化净利润的1400万,增长表现显著;毛利率方面公司2020年成本结构较去年调整较大,从11.7%增长至22%,2021年公司制药设备线条毛利率达到26%。

制药装备指用于药品生产、检查、包装等用途的机械设备,制药企业最为基础的设施之一。按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备和包装两大部分,不同的产品和剂型要求对应的设备和产线各有不同,因此制药装备属于非标准型产品,往往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特别定制。

我国制药设备市场规模呈上涨趋势,市场规模由2016年212.1亿元增至2020年35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04%。

数据显示,我国制药设备行业中,药品包装机械设备占比最大近六成,原料药设备占比达25.4%,制剂机械设备占比达5.8%。饮片机械设备、药物检测机械设备、药用粉碎机械设备、制药用水设备占比较小,分别为2.3%、0.9%、0.3%、0.2%。

总结:公司制药设备整体成本机构逐年向好且收入逐步攀升,核心子公司也扭亏为盈,未来预计该业务先将带动公司整体业务增长。

公司医疗服务主要为血液透析专科医院,且正在清退医疗服务板块中的不良资产;该业务线收入2018-2022年逐步上升,2022年1H年化收入达到8.78亿元,收入增长率为19%。毛利率方面,该业务线的成本主要为运营医院的成本,随着运营医院成本的上升,该业务线条毛利率逐年下降。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从血液透析行业的参与者看,无论是血液透析行业上游的血液透析机、透析器等设备或耗材,还是中游的连锁血液透析中心,均有较多的国际巨头的参与,主要包括费森尤斯、百特等。血液透析产品技术壁垒较高,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仍有一定差距,但是部分产品的国产化率正在持续提升。

公司产品处于行业中游,经相关研究推算,根据中国登记的透析病人数量并设定规律透析人数约为80%、而不规律透析人数占比20%,同时设定规律透析病人透析频率为3次/周、不规律透析病人透析频率为2次/周,每次透析的价格为350元测算,2020年中国血液透析市场规模约为353亿元。

根据血液透析代表性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广东和山东的代表性企业数量较多,广东有宝莱特、海普瑞等,山东有威高股份、新华医疗等。除此以外,江苏、河北、江西等省份也有一批血液透析行业的重点企业。

公司的医疗商贸业务主要是围绕医疗器械产品与国外公司合作;2019年由于公司战略原因调整,上海方承医疗器械和威士达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医疗商贸服务的整体收入降低较为明显,从2018年的63.29亿元,下降至43.63亿元,较上年降幅达31%;2021年由于上海泰美与强生器械终止了业务代理合作,公司该业务线条收入持续走低,2021年及2022H1年化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和-26%。毛利率方面公司毛利率较为稳健,收入的回调未对公司该业务的成本结构造成较大影像,2018-2022年毛利率始终保持在13%左右。

医疗器械流通行业主流业务形态可以分为直销、分销、物流平台业务、配送服务四大类。

医疗器械流通行业连通上游工业企业与下游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企业产品营销与服务的有效延伸,是维持各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准的坚实保障,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流通市场飞速发展,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流通市场规模达9154亿元,同比增长18.56%,预计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流通市场规模将达到10646亿元。

其中,2021年我国医疗设备规模为5242亿元,占医疗器械流通整体规模的57.26%,占比非常大;高值耗材规模1505亿元,占16.44%;低值耗材规模为1185亿元,占12.95%;体外诊断规模为1222亿元,占13.35%。

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行业受医改与监管政策影响巨大,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企业间竞争极为激烈,但随着以中国医药集团为代表的专业化集团型大健康服务业公司开始在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布局,以及GSP、飞行检查及“两票制”等政策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国内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在近年开始持续整合,行业已现分化态势。从目前行业企业的业务覆盖范围与经营策略定位两个纬度进行分析,可以将国内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分为全国型网络公司、全国型专业公司、区域型网络公司和区域型专业公司四大类。

总结:公司医疗商贸板块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流通业务,由于历史期间收入结构多次调整导致公司收入持续走低,成本结构方面公司得益于结构调整,公司尚能维持历史成本。

新华医疗现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感染与控制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中国放射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放射治疗技术子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理事单位等。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医用加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肿瘤治疗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肿瘤放射治疗设备工程实验室”等多个省级技术研发平台,“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被中国合格评定国 家认可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认可实验室。“十四五”期间,新华医疗将积极贯彻“调结构、强主业、提效益、防风险”的工作方针,坚持技术创新引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具备影响力的综合性医疗健康产业集团。

公司研发费用逐年攀升,2022年Q3年化的研发费用为3.24亿元,占收入比的4%,接近2019年的两倍;研发人员数量在2018-2021年普遍维持在900人以上。公司采用了三级产品研发体系,一级研发密切联系市场,由生产经营单位的技术部门直面市场需求,对形成销售的产品进行快速升级换代、工艺改进、技术支持和延伸开发;二级研发由重大专项部、新品部和项目部组成,有针对性的研发二至三年内要上市的重点新产品,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新产品孵化器”;三级研发是由上海生物医学材料和微创器械研发中心组成,重点开展先进技术研究和中长期战略新产品,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产品储备。

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自2020年期保持在较高基准,20221H的专利数量已达到204个,今年的授权专利有望比2020及2021年再提升一个台阶。根据20221H报告披露,公司中长期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智能环形加速器系统研发项目开始进行型式检验工作;“85cm64 排大孔径螺旋 CT 项目”完成样机组装,开始进行整机联调;智能化内镜中心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内镜对接机器人、自动对接机器人、自动对接平台开始进行样机组装;“旋转式 BFS 项目”完成主机关键工位方案设计。 “连续式塑料瓶吹灌封一体机”和“基于多模式引导的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评价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 2022 年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公司创新成果层出,彰显核心竞争力。

2021 年公司严格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管理。截止 2021 年底,公司共起草国家标准 40 项、行业标准 84 项和团体标准 14 项,新华医疗过氧乙酸低温灭菌技术标准化试点被评为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公司通过了 ISO 9000 和ISO 13485 质量体系认证、美国 ASME 压力容器认证和欧盟 PED 压力容器认证。核心产品均取得了欧盟 CE 认证,并取得中国首张透析领域 MDR 认证证书。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均实施了 UDI,落实注册人的主体责任。

公司连续三年申报并取得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2021 年公司获得中国第一批医疗器械标准实施标杆企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认证为“泰山品质”认证产品,公司质量管理经验被评为山东省工业企业“质量标杆”典型经验。

迈瑞医疗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公司融合创新,紧贴临床需求,支持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帮助世界各地改善医疗条件、降低医疗成本。 公司主要产品覆盖三大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拥有国内同行业中最全的产品线,以安全、高效、易用的“一站式”产品和 IT 解决方案满足临床需求。

历经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总部设在中国深圳, 在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约 40个国家设有53家境外子公司;在国内设有22家子公司、 30 余家分支机构;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十大研发中心,分布在深圳、武汉、 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美国西雅图和欧洲,形成了庞大的全球化研发、营销及服务网络。

万泰生物

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从事生物诊断试剂与疫苗研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为追求,致力于将生物技术成果转化为优质产品服务于社会大众。随着公司近年IVD板块快速发展以及二价HPV疫苗上市后的高速放量,公司近年取得快速发展。

乐普医疗

公司是致力于泛心血管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平台型企业,目前主营业务覆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块,分别对应医疗器械、药品和医疗服务三大细分行业,其中医疗器械是核心业务。

医疗器械板块:公司核心业务为冠脉植介入医疗器械,同时布局结构性心脏病、心脏节律管理、电生理、体外诊断、外科麻醉等细分领域;

药品板块:公司主要从事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心衰、抗血栓五大类心血管疾病仿制药的研发和销售工作;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公司依托专科医院、体检中心、独立第三方医检所等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医疗服务,同时销售家用医疗器械、以AI-ECG为核心的生命体征监测产品为客户提供居家健康管理和生命指证监测服务。

新产业

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致力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和配套试剂自主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化学发光仪器及配套试剂的企业,于2010年推出了国产首台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并在该领域深耕多年,逐渐拓展到海外。从早期的酶免产品到半自动化学发光产品,再到目前主营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产品,历经20多年成功建立了纳米免疫磁性微球研发、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研发、全自动化学发光试剂研发、试剂原料研发四大技术平台,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国外厂商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体外检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已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哥伦比亚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确立了合作关系。根据各公司年报,2021年公司在国内化学发光市场占有率约5%。基于稳定批量生产与出货的能力及国内、外销售渠道的成功拓展,公司已成为免疫诊断领域重要的全球竞争者。

安图生物

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制造、整合及服务,经过20+年的发展,公司产品从早期的免疫诊断逐渐拓展到微生物、生化、分子、凝血、质谱等多个检测领域,可以为医院、第三方实验室、体检中心、科研机构等客户提供丰富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整体服务,是国内稀缺的平台型体外诊断企业。

公司收入表现较其他可比公司较低,主要原因为公司体量较大且历史较长,已进入企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寻求突破,故业务增长指标较其他可比公司较低。

以上,欢迎各位多多讨论,你们的建议是我进步的阶梯。#医学影像#新华医疗(SH600587)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2979/
1
上一篇将设备投入安装怎么做会计分录(购入设备安装费会计分录)
下一篇 天津会计从业继续教育查询(天津会计继续教育记录查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