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叫田慧(化名)的女记者她最近制造了一个大新闻,让各大媒体都在关注。
媒体普遍报道的标题是这样的:女记者年前被裁员去海底捞打工,时薪比过去高,但不敢告诉家人,买年货谎称公司福利。
这位女记者被她所在的新闻网站裁员了,她说她有预感会被裁,但还是祈祷能不能晚一点,因为还没有找到新工作。
27岁,没有工作,没有存款,没有爱情,被房东赶走,说着说着就哭了,投了十几家公司简历,都石沉大海,最后就找了海底捞的服务员工作,时薪21元,管两餐。即便她委身于海底捞,她说很可能也要被这家餐馆解雇了,因为这家店长发现她之前当过记者,就怀疑是不是来卧底搞调查报告的。
对于这样一个新闻,谈谈两个方面的评论:
1、首先对国人来讲过年回家团圆是一件大事,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讲,过年总像是一种期末考试,因为只要是年轻的,没有成家没有孩子的,回到家都是小孩,作为晚辈,遇到长辈都会被问工作怎么样啊?收入怎么样啊?有没有对象啊?什么时候结婚啊?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啊……,这一系列的问题,所有中国年轻人都逃不掉,包括一些在海外的华人,到过节的时候,年轻人也要接受长辈的这种盘问,非常普遍。
个人感觉并不是太好,但似乎这又是一种传统,关心你啊,爱你啊,不关心谁会问你这些事。
但是一问到这些事,就牵扯到一些年轻人低婚啊,工作遇到一点小挫折啊等就不好交代,就得说谎,让父母长辈放心。但愿开明的家长父母在过年的时候给这些年轻人多一点空间。
2、这种等级社会,这种对职业三六九等的认知根深蒂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码,团圆饭座次上,除了长辈坐中间,当官的往中间坐,有钱的往中间坐,没钱没权的只能往边上坐……
这是一种文化,鄙视劳动者的文化根深蒂固,中国人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有意思的是,很多中国人出国后,也鄙视劳动者,甚至自己是劳动者,自己鄙视自己,这种对职业的歧视,仍然存在而且你也看不到有进步积极变化的迹象。
最后我还是认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有多少收入,亲情还是第一位的,相互尊重还是第一位的,但愿未来我们能够摒弃这种歧视,让社会处于一种更积极更鹭港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