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
七哥聊财经证券企业投资顾问2023年国企改革的大幕又要拉开,中字头企业种类繁多,层次叠加繁杂,国企改革势在必行,一旦压中,一字板走起,后市爆发不容小觑国企板块大家都知道是大题材,历史上的大妖一般也都出自国企改革,当前估值处于低位,配置性价比凸显,后续容易出大黑马的主营地之一今年我国重点就是大力发展经济,一方面扶持民营经济,另外就是整合国有企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期,高层对于央企整合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12月30日中钢与宝武合并,1月11日,成飞集团借壳中航电测整体上市,1月13日周五三峡集团中下属公司划转中交集团,在短短半个月央企就有三起大动作,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央企被战略性组合
快出业绩了,国电电力终于涨了
这段时间,资金对国电电力的业绩预测一直在博弈,搞得很多人又是期待又惊慌的。国电电力整个四季度都是走势来推测业绩而不是业绩推测走势,很恶心人。
之前国泰君安预测国电全年55亿不到,那我也来凑个热闹,通过今天涨跌幅预测估计,涨停80亿以上,5%;70亿以上,3%;60亿以上,3%以下。
若今日国电收盘再来个一分钱玩一天,就吐血了[吐血][吐血][吐血]。
不过从今日q4亏损11亿的粤电力领涨态势看,国电这走势q4不亏个15~20亿对不起观众。
最后,若国电业绩预告在70亿以上,超预期了,估计年后会迎接50%的估值修复,但本人更倾向国电全年大概率在60至70亿。
长江电力投资分析记录,仅供自己参考,但欢迎专业人士批评指导。
目前盈利260亿,市值4640亿
23年注入水电资产 新增年利润60亿
隐藏利润:
1)自由现金流部分,折旧每年110亿 大部分可以做投资,有投资收益
2)每年利润,扣除分红后还剩近100亿,有投资收益
3)折旧期后,继续运营,等于无负债运营,折旧期后增加利润平滑折现到全周期,有雪球大佬计算过,相当于每年增加隐性利润约50亿(我觉得无法入账,但可适当提高PE估值)
4)电价潜在上浮,预计年1-2%
以上,预计年利润增长率8%。
以三年后利润(260+60)x 1.08*3 =403亿,按PE15,市值6046亿。按过往十年该股平均PE17,市值6851亿。
目前市值有较确定增长空间。
一年内卖点:5400亿市值
两年内卖点:6500亿市值
该股永续经营回报确定性高,PE可以参照十年国债收益率,适当加成,(100/6.5=15.4)
风险:
收购新水电资产,增发股票,摊薄收益 股价折损,好像约14%
上游来水减少,气候变化影响
新投资资产回报率不及预期
德国电力中风电居然占幅28%,中国风电却只有3.9%,所以我给明阳智能三年内估值1800亿,也就是每股80块钱不过分吧
目前处于低位低估值的最具翻倍潜力的5只低价龙头股名单来,涉及到中药,绿色电力,新基建,酿酒,医疗器械等,会很快翻倍吗?
新故事:电力股开始价值重估了!今天华电国际和中国能建两只权重电力股涨停,为市场带来新气象。看龙虎榜数据,都是机构资金在抢筹!
刀锋认为,新能源正在进行划时代的革命,电力有望彻底取代石油天然气,成为唯一主流的能源!在电力需求仍将高增长的全新预期之下,行业整体的合理估值,是不是可以从10倍20倍的公共事业,向30倍50倍的“高成长”过渡?
风光储、石油、天然气,煤炭轮动爆发之后,电力股有望“击鼓传花”接过接力棒!
股林漫步
每只低估值优质股票都有极大的投资机会
这类股票都有那些呢。首先是派息稳定的绩优股,银行高速公路电力都是,无论大小盘股,皆如此。现在买入五大行和绩优高速和地板价的电力股,怎么可能会赔钱呢?其它的如上海汽车之类的低估值蓝筹股,都是长期送股派息的成长股,这时候买入持有,不赚钱才怪呢。其它的如中国铁建之类的基建绩优股,大秦铁路之类的运输股,中国联通,长江电力之类的低估值大蓝筹,都是非常不错的标的,即使中石油也是到了关注的时候了。诸如此类的国企股,尤其是中小盘超跌的绩优股,空间更大些。这类股票,是中国实体经济的脊梁,估值从没有如此之低,现在买入持有正当其时,只会赢不会输。机构们抱团取暖股,估值高的离谱,除了赚取差价,没有任何的长期投资价值,它们当中只有极少数的股票可能有高成长并且同时给予你投资回报。有人总是拿美国的几大科技股说事,可是我在网上看到的资料是,苹果之类的估值都很低,我们A股抱团取暖的股票估值高的吓人。你也许会说特斯拉估值不是也高的吓人吗?但是人家的高速成长的龙大低位摆在那儿,还没有看到谁能和他一决雌雄!我们的低估值绩优国企股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产业升级,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都给与了它们极大的成长空间,尤其是在它们估值如此低的时候,人弃我取,恰逢其时。
股林漫步
能源危机,电力紧张,限电限产,那么能源危机过后,世界又会出现啥情况呢?是不是那些受能源电力影响而被迫减产限产的基础原材料和资源又会出现短缺?尤其那些希缺资源和原材料,恐怕又会大涨价。投资价值的机会,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如果我们多一份思考,可能会找到更多的投资机会。就拿煤炭来说,希缺性煤炭品种股票大涨了吗?既然没有,机会常在,煤炭股现在全线崩溃,那么,希缺性的低估值品种,割肉还是逢低吸纳,岂不是明明白白的摆在我们面前。股票市场,最大的获利机会是在大盘暴跌或者板块暴跌时出现的,只不过机会仅仅属于那些沉着冷静而善于观察并且做好准备的人。有色钢铁的行情结束了吗?没有!地板价的股票怎么可能没有行情,坐一会儿冷板凳怕什么,年初买电力股油气股的人寂寞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这一两个月的火爆行情,还不是爽歪歪的啦!今天我的重仓稀土股还是涨的不错,不卖!其它涨跌各异的有色钢铁煤炭股,没有看到它们放量大涨的起爆点,我暂时都不会操作,即使T一次,涨幅大于5个点以上,才会动手,否则观望。
股林漫步
调整就是上车低估值板块的机会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本轮行情,就是低估值板块的行情,背景是行业复苏,大宗商品涨价,低估值板块行情就是轮流转换着涨,领头羊板块是汽车整车板块,龙头品种是新能源汽车。主板走的快,还是靠汽车板块带,今天上午汽车整车板块大跌,就是再一次给你上车的机会。特斯拉昨天又涨了,再创历史新高,A股的新能源汽车板块,会不涨?逢低买入就是,只是分批买入为好。银行涨了,电力能源股在涨,港口也在涨,说明什么也呀?低估值品种轮流涨。科大国创今天大涨,启明信息涨停,低价优质小盘高成长科技股,科技股里的低估值呀,所以它们大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高估质股票没有戏,不要碰它。今天一只小票开盘后涨停,另一只一度涨停,现在还有7个多点涨幅,涨停估计就是几个板,超跌低价小盘电力股,周一买了几手挣个1000元左右就走,用点碎银子做短线,去完成每天500元收益的任务。汽车股银行股继续持仓不动,再跌加仓做T。天气越来越冷,合肥这几天气温低,今天我在家里开了暖气。能源股继续看涨。
可参考的今天香港《东方日报》文章,分析科技创新和新能源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宏观剖析:投资宜聚焦科技创新能源转型
元宇宙是将物理现实和数码虚拟现实结合在一起的3D世界。
利率上升和以往的昂贵估值,拖累科技股在2022年大幅缩水,目前仍不能排除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即使股价表现欠佳,但数码科技革命并未出现逆转。事实上,这些科技正愈来愈深入地融入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在估值急剧下降之后,或是时候在投资组合建立对这变革性主题的长期持仓。
随着联储局货币政策紧缩可能逐步打击楼市、制造业、企业盈利和就业,美国2023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70%,全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或仅0.7%。
随着通胀消退,联储局有机会从加息转向减息,市场届时将焦点转向2024年复甦,为投资者释放更多潜在机会。利率可能在2023年见顶,将使投资者有条件重新部署增长型股份,更加关注科技行业的长期前景。
元宇宙价值2030料百万亿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半导体、机械人和自动化,以及元宇宙主题,同时维持对金融科技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正面看法。半导体是数码发展的大脑,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小芯片无处不在,成就每一项不论细小还是复杂的科技任务。从网络安全到机械人技术再到人工智能及元宇宙,不可阻挡的数码化趋势中,任何方面都高度依赖这项科技,预示半导体的作用在未来几年只会进一步扩大。
假设创新不断取得进展,未来的机械人将能够独立或与人类一起承担比现在更多的任务。有研究机构预计到202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从928亿美元增至1,653亿美元。元宇宙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是一个身临其境的3D世界,将物理现实和数码虚拟现实结合在一起,到2030年,元宇宙经济价值可能达到7.7万亿至12.8万亿美元(约60.06万亿至99.84万亿港元)之间。数码科技发展势不可挡,任重而道远,目前行业股价疲软可能提供建立长期持仓的潜力。
除了科技发展外,向更清洁和更安全的能源转型,亦正在重塑世界。世界正处于能源危机之中,多个地区的消费者和企业已经承受着更高的电力和天然气成本。危机震央在欧洲,俄罗斯几乎停止了天然气出口,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对化石燃料能源的依赖不仅加剧了气候变化,而且威胁到经济和国家安全,这加强了向清洁能源转型和相应在投资组合部署的理由。
实现净零排放需巨额资金
在寻求更清洁和更安全的能源方面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分析指,接下来30年中,可能需要125万亿美元才能实现净零排放。为了符合进度及目标,2021至2025年期间每年或需要调动2.6万亿美元。
自2021年以来,上市的绿色基础设施行业被抛售,整体表现不及传统基建设施投资行业。然而,跟科技行业一样,这并不反映清洁能源转型的基本因素,相反抛售可能是一个潜在长期切入点。加速转型将涉及各种各样的公司,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储能、电动汽车和热泵、可持续材料和碳捕获方面的专门企业,这些公司很可能在中期成为重要赢家。
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环球财富策划部主管 廖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