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晒出“斯人”版教材证据,越来越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并非“群体记忆偏差”,也就是很多媒体所说的曼德拉效应!
如果说,我们人类的记忆无法客观还原历史,尽管这段历史,也许还不到一个世纪,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相信我们今天的计算机的记忆能力!
以本世纪初才开始兴起的输入法和搜索引擎为例,我们不妨去输入“tianjiangjiang”或“天将降”,得出的结果,难道是在告诉我们,计算机也有群体记忆偏差吗?
要知道,这些数据库,绝大多数,可是建立在对本世纪的各版本教材进行智能读取的技术层面!
事实上,“斯人”和“是人”,学术差别并不大。专家也说,两个字完全可以通用;网友(家长)也表示,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如今持续不断地讨论、热议,远已超出了学术的范畴!甚至让我,也不禁开始怀疑,为何有人要对这件“小事”如此“遮遮掩掩”、“瞒天过海”了?!
不需要阴谋论!这些人究竟想“遮”什么“瞒”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这些人仍在习惯性地捍卫一种自上而下的治学态度和教育方式!
教材“勘误”,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小事!某种意义上,引起此次舆论讨论的网友(家长)反应本身,也是一种教材勘误!只不过,在某些平时习惯了自上而下思维的专家学者眼中,这种勘误是自下而上的,多少有些挑战了自己的学术权威,于是就会用一些并非解决问题的手段或者说辞,来否定这种自下而上的行为,以示自己的权威!
记得我的高中语文任老师(市特级语文教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语文”?正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看见他在黑板上写下了“语文是生活的外延”!
如果语文真的是生活的外延,那么,我们这些教育专家,是否有认真考虑过,在今天,我们的语文教育,更应该注重“自下而上”这个问题?
网友(家长)的参与,何尝不是一种现代语文的全民教育?!
全年级唯一的一纸勘误说明,也是我教书10年来第一次遇到。我看到一个男生在玩弄,所以就拍照发头条了。人教版的九年级物理教材,在第100页讲授焦耳定律的内容中,演示实验插图出错,结果给了一纸勘误说明,我想问:为什么不直接换一本书呢?唯一的一本出错的书还要销售派发给学生。
呼吁:翻译行为遵循“真实”原则
去伪去虚去再创造!
许多国外语言、文字、内涵经过翻译后改变了原意和内涵;使原文的上下衔接、内涵转换和含义延伸被“翻译”人为的截断、改变、篡改;使本意与翻译结果大相径庭,更是误导国内被翻译作品读者和学习者,使之产生文意、文化、内涵的误解和错误认知。
在翻译行为中存在“皈依西方”的意识,特别是所谓“精英学生”,在当时国际强制环境下文人尊强文化意识的产物,对外美化讨好,对内怨愤不满。以强为尊,弱肉强食,强者无过弱者有罪,列强欺凌不是帝国之过而是中国之弱国家之罪。
在其内忧外困,生死存亡之中,羡慕列强愤恨国家政府民族,欲通过学习列强归化列强依附列强拯救自我拯救民族拯救国家而诞生了“学习、翻译、追赶乃至依附”列强的各种文化运动和行为。在此类文化运动中诞生了翻译的“信雅达”原则,也产生了“全盘西化”运动和“依附、归化”等等意识和行为。
致使,在对外的文化翻译行为中对国外的文学、文化、意识形态的表述失真、虚假、美化和再创造(加入翻译者自我对其他国家的自我想象、愿望乃至改变叙述)误导了受众和学生及阅读人员。
致使翻译人员翻译作品参差、稂莠不齐,在文学、文化和民族自尊和自强意识上对外谄媚、对内贬损自我否定的倾向和意识。
以“信达雅”为例:其本质就是再“创作”,根据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改变原著的用语、用词和原意,用“近意词、同义词”取代原著中部分“原字、原词”,或者对字句段落进行“意译”、“再创作”,可能美化了原意也可能篡改了原意。如“知道与领会”都是确认获得信息的含义,但二者的区别由外在的“对话、沟通”输入和内在的“自我思考领悟、认知”有极大的区别。
由逐字逐句的简单字译,到领会贯通的逐句逐段的“意译”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但其中的问题既: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理解,特别是文学、诗词、人文哲学、意识概念等等因人而异;对名词、术语、概念不清则错漏、篡改、混淆充斥其中;尤其“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跨行者多无知”,由文科专业学生为主的翻译者对数理化学、哲学、专有名词只知其名不知其意,生搬硬套,一错再错且无人勘误无人能勘误,致使贻害无穷。
再言“信达雅”原则,其同时是“歧视”意识,在文化的体现。什么是“信、雅、达”,如何标定如何判断?其标准就在“唯心、唯我”,以自我感受为准绳,如果原文原著字词句“不雅、不达”则要改为译者所欲所愿的“雅、达”,这就是篡改;另有“信”,译者本知识与学识有限、专业有限如何确认自我能“信”而非对原著字词含义的“微改动、微虚构、微创作”致使小错成大错,译文、译词与原著南辕北辙。
其歧义在于,对外对列强对欧美皆是美化、谄媚、赞美;对弱者、对内则皆是“教师爷”以上对下以强对弱,蔑视轻视其表达表述,灌弱者(国)以不达不雅不信“丑、恶、鄙”等标签以谓自我“高上尊贵”。对内傲慢、对外谄媚;对弱自大、对强自卑。致使,阅读其译作、文章者皆是“或自大或自卑而无平等人格”!
其贡献有之,其错误亦有之。
因此,呼吁:翻译“去伪去虚去再创造”!
建议:
1.真实。不美化,不丑化,不改,不创造。
2.特有、专有名词“音译不意译”不生搬硬套。不混淆中文文化特有含义与“国外文化特有含义”。特别是宗教用词、称谓用语、文化用语等等。
3.重新编撰专业翻译用词和书籍,纠正过去的因译作或片面、主观、浅薄的概念、专业书籍、专业读本。
觉得《举一反三》太简单,“大白本”还看不懂,有功夫跟别人谈育儿经,不如踏踏实实的读读这本书。
不管是线下书店还是线上营销号,带给我们太多误导信息,以至于我看着这套书好久都不敢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