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2年云南省各州(市)
主要统计数据出炉
其中
楚雄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7%
位列全省第二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4.6%
位列全省第四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7.5%
位列全省第二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5.5%
位列全省第二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4%
位列全省第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
位列全省第二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
位列全省第三
#吉林发布# 【喜迎党代会 建功新时代——吉林振兴这五年丨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过去一年,我省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留下有力的足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增速居全国第四位;喜迎党代会 建功新时代——吉林振兴这五年丨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中国吉林网
复苏的展开——点评2022年12月经济数据
事件: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12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就业数据以及四季度GDP数据。
点评如下:
生产上,环比企稳但受去年基数影响同比承压。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前值2.2%),同比增速连续三个月回落;但从工业增加值定基指数来看,由于2021年12月是年中最高值,较高基数压低了12月同比增速;而环比增长0.06%(前值环比下降0.31%),表明工业生产短期企稳。
投资上,前12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同比增长5.1%(前值5.3%),回落0.2个百分点;根据累计值折算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3.1%(前值0.7%),回升2.4个百分点。分大类看,前12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同比下降10.0%(前值下降9.8%),根据累计值折算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下降12.7%(前值下降19.9%),跌幅较上月收窄。另外,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1%(前值9.3%,上年全年13.5%),增速继续回落;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4%(前值8.9%,上年全年0.4%),仍在持续发力。
消费上,社零同比增速降幅收窄。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前值下降5.9%),增速回升4.1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当月同比下降14.1%(前值下降8.4%),跌幅继续扩大;商品零售同比下降0.1%(前值下降5.6%),增速回升。
就业上,城市就业状况明显改善。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5%(前值5.7%),回落0.2个百分点;另外,25-59岁主力就业人群失业率4.8%(前值5.0%),回落0.2个百分点;16-24岁失业率16.7%(前值17.1%),回落0.4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失业率6.1%(前值6.7%),回落0.6个百分点,反映了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城市就业状况明显修复。
从经济增速来看,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与前三季度增速持平;四季度按不变价格计算,GDP同比增长2.9%,较三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
第一,12月经济数据反映了“复苏展开”的特征。伴随着11月底12月初,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对经济基本面进行“松绑”,为经济修复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我们认为,11月份经济数据已经触碰底部,进入复苏;12月经济数据体现了“复苏展开后的不均衡”特点,以就业数据为代表已经展开修复进程,工业生产环比增长也体现了企稳特征,但另如地产数据、餐饮数据仍然偏慢,需要等待后续政策发力。
第二,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偏弱,根据累计值折算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下降12.7%,较上月回升7.2个百分点,但从年内表现来看,降幅并不低;作为前置观察指标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根据累计值折算后当月同比下降31.7%(前值下降32.8%),整体仍然偏弱,难以指向销售端企稳。而下游需求端又面临购房预期的变化,70大中城市房价仍在环比下降,能否稳住购房需求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第三,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1%,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也低于2021年全年13.5%的增速水平,表明企业加杠杆积极性仍然偏弱。制造业投资受下游需求影响更大,尤其是面对外需压力,本月海关公布的出口同比增速也呈现回落态势;在此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尤其是针对重点产业、重点品类的发力,仍然值得关注。
第四,基建仍在拉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回升的主因或在于,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另一方面基建投资仍在拉动。但从高频数据上观察,包括水泥、螺纹钢等数据都存在下行压力,待春季开工后,2022年部分基建项目或将陆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再叠加新增基建项目,或仍然是拉动基建投资的重要载体。另外,基建投资还包括两个层面、三个方面的拓围,第一个拓围是从传统经济领域的基建向社会民生保障类基建的拓围,例如医疗新基建、养老新基建;第二个拓围是从传统基建向上向下向外的拓围,例如向上拓展到空天卫星网络的构建,向下拓展的城市地下空间的构建,向外拓展到海洋层面的基建,都有望成为“泛基建”投资的抓手,也有利于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为良好的基建基础。
第五,社零增速降幅收窄,但餐饮跌幅继续扩大,原因或在于11月底12月初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部分居民存在“主动居家”的可能性,导致实体餐饮消费场景承压,伴随着疫情逐步消退,餐饮有望进入修复通道。与此同时,会否对消费的修复予以一定的刺激,例如对针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相应转移支付或刺激政策,进而加快消费修复的速度,或是观察重点。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疫情反复超预期风险
黑龙江省安装工程公司
位于哈尔滨市动力区动源街8号,是国家一级安装施工企业。
1952年6月在黑龙江省第四、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的基础上和从黑龙江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抽出部分力量组建的。现有职工2699人,固定资产2256万元,流动资金1912万元,年施工产值3500万元。具有独立承担大中型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轻工、建材、矿山等整体生产装置及成套设备安装能力。
公司组建以来安装了西林钢厂、安达硫酸厂、浩良河化肥厂、黑龙江涤纶厂、哈尔滨水泥厂四号窑、大庆“八三”输油管道、大庆油田引进的美国原油稳定装置、意大利油田气增压脱水装置、压气站、球形罐等,以及国外引进的高精度自控机床、重型工作机等2000多项安装工程项目。
什么是心机?儿子收7100元压岁钱,妈妈写收条“巧取豪夺”:抹掉俩零,全“不”归还。据《九派新闻》报道,长春一位妈妈在大年初二给自己一年级的儿子写了一张收条,看完之后,我哭笑不得。
这位妈妈“坑娃”的“套路”并不新鲜,无非就三招:别字、大写、小数点。“别字”是把“全部归还”故意写成“全不归还”;“大写”是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金额后面加上汉字表示的大写金额;“小数点”是在7100中间加小数点,7100元变成了71.00元。
话说回来,就为了把孩子压岁钱要来代为保管,出手这么重,合适吗?
①妈妈“处心积虑”
接受采访时,这位妈妈透露了四点信息:
第一,他想有个委婉的方法,让孩子心甘情愿把压岁钱交给她;
第二,孩子跟她强调交出压岁钱可以,必须留视频和图片作证,不能耍赖;
第三,孩子一年级,不认识数字大写,小数点是啥也不懂;
第四,她打算开个账户给孩子把钱存上,过几年孩子有了理财意识,再让他自己保管。
②看法“大相径庭”
媒体对这件事报道之后,网友们的看法针锋相对。支持派认为,孩子太小还不懂,妈妈这么做可以接受,以后还可以拿这件事教育孩子,勉励他好好学习,注意书写规范、证据留存,不要轻易被坑。反对派认为,妈妈在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演绎什么叫做欺骗,孩子有可能因此而失去相信别人的能力。
你是支持派,还是反对派呢?我借此来分享一下我的做法,你觉得好不好用?
③我的“以策万全”
我家孩子四年级,从小到大,他的压岁钱管理,我总结出七个要点。
第一,由于孩子名字开的银行卡只能存取款,没有别的功能,所以用我的名字开一张卡,专卡专用,只存他的压岁钱;
第二,跟孩子明确,他收的压岁钱(来自家庭成员内部的部分)归他所有,但我作为监护人,要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孩子的手机上下载网银APP,他可以随时查看这张卡的收支状况;
第四,他可以用自己的手机进行网络支付;
第五,我们约定单笔消费的上限,超过这个金额,就需要我们一致同意才能支付;不足这个金额,他可以自由支付;
第六,每个月固定日期对账,在这一天我们会一笔一笔核查本月的收支,看看收入多少利息,消费的性价比高不高;
第七,不断拓展他的边界,从教给他什么是收入和支出开始,拓展到资产和负债的概念,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直到最近两年跟他交流有哪些类别的不同产品可以投资理财,以及从哪些角度筛选产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对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我们偶尔会在一起探讨如何赚钱,比如上一个月我很认真地告诉他:你的想法很好,如果动手把模型做出来,可以去申请专利,有了专利就能赚钱啦。出门在外,我也会鼓励他在一定限度内支配金钱,比如请我吃吃喝喝,比如参加活动我们各自交纳自己应该承担的费用等等。
④红包“来龙去脉”
压岁钱身边总是围绕着两个问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该归谁所有”?
“正方”认为,压岁钱都来自于成年人之间的人情往来,没有家长掏钱给别家孩子,别家的家长也不会掏钱给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压岁钱理应归家长所有。
“反方”认为,压岁钱是风俗,既然收钱的是孩子,就该归孩子所有。钱到了孩子手里,家长可以去教孩子如何使用,借机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你对这位妈妈的“套路”怎么看?你是支持派,还是反对派?你对我们家的压岁钱策略怎么看?你是“正方”,还是“反方”?来评论区聊聊吧。
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看更多教育观点。
#母亲保管压岁钱 收条写“全不归还”##大有学问# #长春头条#
“ 河北的考生刚刚据此【下文】反馈2021版《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分析》案例6-8的第四问答案有误应修改如下:
第1合同段(主线工程)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6400+480+210)+800×(6400+480)÷(8180+600)+(1500+980+20+60-24)×6400÷8180
=7090+626.88+1984.16
=9701.04(万元)。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玉溪高质量发展走出向上向好节奏】日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全省2022年1至6月经济运行情况,玉溪市多项主要指标靠前: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排名全省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排名全省第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增长态势……
从这份半年答卷可以看出,玉溪市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持续走出向上向好的节奏。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承压前行,经济恢复增长取得“好”的成效,高质量发展保持“进”的态势,产业能级、城市能级实现双跃升,为持续推动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网页链接
#如果你有20万,你是先买房还是先买车# 必须是先买车,做为一种有效投资,可进行扩大再生产。
第一,从经济角度上说,买房是个负债,买房不能再投资,只是增加固定资产,而且一般来说,二十万就是首付,后续需要不断投资,买车虽说也是固定资产,但一般一次到位,后续只付少量油费保养费,它可提高效率,开展各种形式创收,以车养车。
第二,从效益角度来说,买房效益太低,周期长,只是解决和改善居住,买车一次投入,可立马开展各种有效益活动,迅速见效。
第三,从心理承受来说,买房压力太大,分期付款,装修,配套家电家具,环境物业,上学,配套设置涉及许多问题,一旦某一方面不到位, 烦恼的事太多。买车就简单选车,开好车,遵守交通规则,事涉及不大。
第四,从成就感来说,购房感觉亚历山大,想着二十万最多就是首付,还有那么多事和分期付款,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始终压着抬不起头。买车很潇洒,车一选,一开就很爽,往院门口一放,很气派,很满足,这个实实在在。
2023年度如何规划,五个步骤《年度规划思维导图》:
第一步:《定目标》;
第二步:《定方法》;
第三步:《定计划》;
第四步:《定执行》;
第五步:《定预算》;
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定目标》
1、营销目标:制定2023年度营销目标,包括:销售目标、完成率、增长率、回款率、市场占有率、新客户开发数量、新渠道拓展、新市场开发、用户增长、客户满意度等营销相关的目标。
2、经营目标:利润目标、利润率、人均贡献、费用率、团队流失率、利润增长目标、品牌价值、市值、新员工招聘数量、股东回报、股权分红等跟经营相关的目标。
第二步:《定方法》
1、目标分解:将目标分解到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团队、每个客户、每个渠道、每个市场、每个区域、每个店、每一周、每个月、每季度、每一天、每个产品、每个品牌、每个品类。
2、营销策略:为了完成目标需要制定针对性、有效落地的产品策略、品牌策略、渠道策略、市场策略、营销策略、管理策略、推广策略、传播策略,再将策略细化,比如新产品开发策略、新渠道拓展策略、市场布局策略等。
第三步:《定计划》
1、管理计划:将方法转化成计划,团队考核计划、团建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假期安排计划、员工福利计划、年度会议安排、团队晋升计划等管理计划。
2、营销计划:年度推广计划、年度营销计划、促销活动计划、新品上市计划、品牌传播计划、平台直播规划、内容营销规划、市场拓展计划、新客户开发计划、会员活动计划、行业展览计划,招商会计划等。
第四步:《定执行》
1、过程管理:每日、每周、每月业绩完成情况跟踪、渠道、市场、客户动态跟踪、新产品上市跟踪、用户消费习惯跟踪、品牌传播跟踪、市场变化跟踪、竞争品牌跟踪等。
2、结果考核:营销目标和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考核、日常管理计划和营销计划完成情况考核、新客户、新渠道、新市场开发完成情况考核,工作完成效率考核,团队协同情况考核,活动考核。
第五步:《定预算》
1、预算策略:年度整体投入、费用率、投入产出比、预算分解、现金管理计划、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预算制定、预算执行计划表等。
2、预算执行:建立全员预算机制、预算审核流程、费用报销流程、费用考核制度、预算跟踪制度、预算分配表、每月考核预算执行情况,跟踪实际情况进行预算调整。
说明:具体内容和文件资料请参考专栏文件。
广发郭磊:#瑕扯#
四条线索和四类资产。网页链接
第一条线索是海外货币政策退出。这影响着我们对于全球流动性环境的看法。
第二条线索是地缘政治和能源缺口。它影响着我们对能源价格全球通胀环境的认识。
第三条线索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上半年受疫情的扰动,三季度以来又叠加地产基本面的一些影响,这会影响我们对中国经济走势以及企业盈利等基本面的认识。
第四条线索是宏观政策。它会影响我们对于流动性环境、信用环境的看法。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四条线索分别又影响着成长类资产、周期类资产、消费类资产
和价值类资产。
出口有韧性但中枢难再提升,基建不太容易继续维持高增速,一般实际消费略高于实际GDP,所以消费的贡献每年会增加一点,但不会增加太多。
所以,未来经济的再均衡,实际上就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再均衡,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再均衡,又涉及到基建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