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回收-成本】三元锂电池的回收主要按镍钴计价,即以镍钴的市场价*折扣系数,一般为6.5-8.5折,磷酸铁锂电池则按锂计价。
其中,镍钴的回收率一般在98%-99%左右,损耗非常小。锂的回收率,据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的数据,也已经达到了91%
镍钴的回收率一般在98%-99%左右,损耗非常小。锂的回收率,据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的数据,也已经达到了91%。
提取出来的镍钴、碳酸锂可按市场价出售,而其成本即为原料成本加上加工成本。原料成本为上述回收电池的价格,加工成本一般在2万元/吨。
通常情况下镍钴回收毛利率在20%左右,而由于三元锂电池中锂不计价,因此只有2万元/吨的加工成本,即便以碳酸锂10万元/吨的价格计算,加上各种费用和折损,利润率也不低。
职业打假人王海称,根据钟薛高对外公布的雪糕成分进行逆向制作,一根标价18元的钟薛高实际成本为1.32元。成品与钟薛高相似,也是高温不融化。
首先我得跟打假人抬个杠。一件产品的成本绝不能对等于原材料成本。不提房租、机器损耗、卫生消防之类必须花的钱,人力、能耗和包装运输都是必须算到产品直接成本里的。
要是能这么算账,一块钢制的机械表,原材料只有钢铁和玻璃的那种,原料成本能值几毛?做成表凭什么卖几千几万?
谁要是觉得一块钱卖的土豆炒成醋溜土豆丝能卖十块,开饭馆就是十倍的暴利,这人做买卖一定得赔死。
咱们其实更应该算的是另外一笔账,薛钟高一年营业额是多少,其中投在宣发上的钱占多大比例。我记得当年央视新闻联播的天气预报有个“标王”,卖酒的,一年六亿多,买广告时段就花三亿。等于一瓶酒半瓶广告费。这就肯定是噱头了。
土曲培菌前后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经培菌完成的成品土曲重量比原料轻。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下料大米粉100斤,再放8斤左右种草药粉,再裹母曲粉2斤左右,原材料总共重量达到110斤,最后做出来的土曲重量只有90斤左右。也就是说前后有20斤左右物料损耗,损耗率达到18%。
如果我们不去可以去留意,也就感觉不到多大变化,认真去量化计算下来,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物料损耗。确实感叹自然微生物分解营养物质的神奇力量。下100斤料,损耗18斤左右,18斤大米大概够一个人10天的米饭量了。
损耗的大米粉都跑到哪里去了呢?大米粉是被微生物细胞吸收消化,最后以二氧化碳、水等形式挥发掉了,而且这个损耗过程没办法避免。有的人会问,能想办法降低这个损耗吗?土曲制作过程也是微生物培菌发酵繁殖的过程,繁殖越充分,被吸收的淀粉等营养物质越多,物料损耗越多,
最后土曲中生成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越多,酒曲质量越好。
所以说,土曲前后物料损耗是一件好事,是判断土曲培菌质量优良与否的一个标准,如果土曲前后重量相差不大,这才是一件头疼的事。#土曲##土曲制作#
#螺纹钢会跌到3000一吨吗#很多人根不了解钢材的基本情况,只凭自己的想象发表意见,其实现在的冶金钢铁生产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从钢坯到成材就百来块的加工费,就够人工工资,设备损耗,水电辅材消耗,税务开支,工厂还有点利润,而且现在的钢企在节能降耗上也很是下功夫,基本上都是一火成材,高炉铁水直接到转炉电炼钢,炼钢直接加入30%废钢铁,浇铸的连铸坏趁热送往轧钢厂成材,科学发展技术进步,中国冶炼钢材的水平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什么4000元每吨的钢材,钢厂还在亏本经营,主要是上激原材料不断提高,几年前原煤是3一5百元每吨,现在是一,二千元每吨,铁矿石价高下,现在都是卖方市场,加上美西对中国的钢材反侵销,加收24%到36%的反侵销税,现在的钢企举步维艰,产能500万吨的今年基本上要倒闭关门,800万吐产能的钢企,也在生死线上挣扎,优胜劣汰,顶不住长期亏损的倒闭一批,转行部分,实力雄厚顶压力的,今后的蛋糕会更大,要想钢材降价,必须上游原材料降价,待钢厂倒闭一批价,铁矿石,动力煤焦煤供大于求时自然也会降价,一切都是自然法则。
不过我的看法目前3800,3600的钢价己够钢企拼个你死我活的了,降到3000元?还是白日做梦。
1969年,赵梓森加入“大气激光通信项目”。他将光大气传输通信距离从8米提升到10公里。
当所有人都为这个突破而高兴时,赵梓森却发现问题的关键,天气会影响大气传播。简单地说,在雨雪天气,老百姓根本无法打电话。
如何才能破解这个问题呢?
一天,赵梓森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美籍华人高锟在光纤通信论文中提到,如果玻璃纤维的损耗足够低,可以用于通信。
为了获取更多玻璃纤维的相关信息,赵梓森开始大量翻阅国外杂志,并咨询刚从美国参观访问回来的钱伟长教授。得知美国康宁公司似乎在秘密研制光纤通信技术后,赵梓森隐约感觉,找到雨雪天气影响通信的方法了。
于是,赵梓森果断向528厂领导提出发展“光纤通信”的科研项目。厂领导听后,却不同意,“胡说八道,玻璃丝怎么可能进行通信?这项研究至少需要花上千万,如果做不成,你负得了责任吗?”
在赵梓森的坚持下,光纤通信最终立项了,但无法获得相应的资源,是否放弃呢?赵梓森决定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进行研发。
尽管没有办法获得正规的实验室,赵梓森在实验楼厕所边的清洗室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版地实验室。建立初期,实验室里只有一台破旧的机床,几个电炉,几只烧瓶,10名团队成员均是对石英性能完全不了解的物理和化学老师。
研发初期,赵梓森的团队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因为温度不够,原料一点反应都没有。随后,他们设计出石墨电炉,温度达到1200℃,可是,原料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随后,直到石墨电炉的数量增加到12个,他们才获得一些白色粉末。可是,经过分析,他们发现这些白色粉末根本不是石英,而不过是硅胶。
项目进入停滞状态,应该如何做呢?赵梓森沉思了起来。“既然咱们对石英不了解,那就去请教专家。”
很快,赵梓森找到上海一家石英厂,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专家。专家告诉赵梓森,石英的熔炼温度高达1400℃-2000℃,且必须使用氢氧焰。
从上海返回后,赵梓森立刻带领团队设计熔炼车床。经过上百次旧车床改造,赵梓森终于研制出一台光纤拉丝原型机,并制作出超高纯度的石英。
尽管如此,实验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一次实验中,四氯化硅从管道中溢出,其中生成的氯气和盐酸更是直接冲进赵梓森的眼睛和口腔。
由于氯气浓度太大,赵梓森感觉眼睛剧痛,随即晕倒在地。同事立刻将赵梓森送进医院,可经过检查,医生当即愣住了,他们从未见过这种情况,根本不知道如何救治。
清醒后的赵梓森立刻对医生说:“烦请用蒸馏水清洗眼睛,然后打吊针消炎即可。” 眼睛消肿后,赵梓森不顾医生的反对,又重新回到实验室。
1977年初,赵梓森带领团队拉出我国第一根长度为17米的石英光纤。尽管如此,厂领导依然不重视赵梓森的光纤项目,见项目依然无法获得资源投入,赵梓森感到非常焦虑。
似乎上天也不愿见赵梓森无助,一个机会悄悄送到他面前。
邮电部决定搞“学大庆”展览会,赵梓森立刻带着自己的光纤通信项目报名参加展会。在展览现场,赵梓森搭建了一个小型的电视通信系统,通过光纤来传输黑白电视信号。
这个项目立刻吸引很多人的注意。时任邮电部部长的钟夫翔对此非常感兴趣。他询问赵梓森:“玻璃丝真的可以影响通信吗?你能现场演示一下吗?”
赵梓森立刻回答:“现场暂时没有精密的微调设备,无法现场演示。如果你感兴趣,诚邀你一周后来我的实验室,我会展示给你看。”
一周后,钟夫翔应约来到赵梓森的实验室,并现场验证“玻璃丝”的通信功能。
随后,邮电部立刻将光纤通信列为邮电部重点项目,既国家重点项目,邮电部所有的资源都开始向赵梓森的光纤通信项目倾斜。从此,中国光纤通信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1981年12月28日,我国第一条光通信市话系统成功在武汉开通。2018年,我国实现67.5亿对人同时通话。至此,我国也成为世界第三大光通信技术强国。
可赵梓森并不满足现状,他经常对团队提出建议:“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国际竞争的白热化,我们一定要使用新材料,做出更高水平的光纤。”
当所有人都不看好光纤通信技术时,赵梓森却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即使没有获得资源,他依然坚持研发。
正是因为赵梓森的坚持,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才能赶超其他国家,成为世界领先。他是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中国光纤之父”。#2022生机大会#
作者/刘
编辑/幽
经常看到有人在讨论纯粮白酒多少钱?其实纯粮白酒的成本大致是可以计算的。首先我们要明确白酒酿造过程用都需要哪些成本,我们以酱香酒为例
1,生产的基础成本,这成本中包含的有原材料的成本和人工以及机器损耗等成本。原材料的成本就是高粱了目前普通高粱的价格为3元左右一斤。根据仁怀市文件今年发布茅台酒收购本地高粱价格为4.6元一斤。按3斤粮食一斤酒的出酒觉来算,不含其它成本普通高粱酿造的成本为9元,加上酒曲,人工等成本,一瓶成本也接近了20元。
2,管理成本,厂房费用,水电费用等,这些费用是我们不太好了解到的,但是可以做一个大概得估计,增加到生产成本上的话需要增加3元左右,规模越大的成这个成本就会越好控制。
3,包装成本和附加价值,包装成本就是酒瓶,酒盒酒箱等的成本,这类成本也是不低的我们取一个折中值5元。再有就是附加价值了,这个要看品牌力了,例如茅台酒的生产成本大概是90元左右,出厂价要近千,这就是附加价值,因为茅台酒是要贮存5年才勾调的等等条件。品牌力越强这个附加价值越高。
不算这个附加价值的话,一瓶酱香纯粮酒的酿造成本大概就是28元左右,加上运输的费用基本上要30元左右。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计算,中间有其它的费用我们不知道没有计算进去的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
昨天发了一篇文章,有很多人吹韩国三星怎么怎么厉害,怎么怎么掌握手机全产业链。
是的,表面上来看确实没错,三星确实掌握了几乎最全的产业链,从SOC设计,到生产;顶级OLED屏的生产;闪存运存的生产等等,三星确实都有能力。
但是,大家注意三星在很多核心原材料依旧必须依赖美,日相关的产业链。
举个例子,生产OLED屏所必须得氟化聚酰亚胺就被日本企业所控制;生产OLED屏幕所必须得发光基材,尤其是损耗比较大的蓝色目前基本都是采购自美国的陶氏化学,三星目前做不到自给自足,至于光刻机等就更别说。
所以,不要总吹什么三星全产业链,三星目前确实很强,但是他无非就是一个更高级点的打工仔而已。#头条创作挑战赛#
美国为了打压中国芯片业竟然禁止卖金刚石 这太荒唐了。1、近日,美国相关部门宣布对中国禁止出售四种产品,都是针对中国芯片业,其中禁止对中国出口金刚石,这令人好笑,因为金刚石就是钻石的原材料。
2、首先,金刚石就是通常人们理解的钻石,金刚石(diamond),俗称“金刚钻”,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本质是石墨。非洲生产金刚石,但2018年12月,加拿大出土了一颗重量高达552克拉的黄色金刚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3、其次,钻石与芯片行业有啥关系呢?据悉,金刚石拥有耐高压、大射频、低成本、耐高温等特性,被认为是制备下一代高功率、高频、高温及低功率损耗电子器件最有希望的材料,用其作为半导体芯片衬底,有望完全解决散热问题,并利用金刚石的多项超级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能。
据称,金刚石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达5.45 eV,热导率是已知半导体材料中最高的,因而是一种极具有优势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满足未来大功率、强电场和抗辐射等方面的需求,是制作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材料。
所以,金刚石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4、不过,金刚石目前实现商业应用尚有较大距离。金刚石材料的高成本和小尺寸是制约金刚石功率电子学发展的主要障碍。
但即便如此,美国依然想保持在金刚石这种半导体材料的领先地位。这种金刚石其实是工业金刚石,不是钻石。
工业金刚石早期由欧美等国家垄断,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可达100美元/克拉;但是,如今人造金刚石开始盛行,价格快速下降,2015年前后跌至0.1元/克拉。
而且,中国以河南省为核心,已经有很多工业金刚石企业,技术先进、产能充足、产业链配套齐全,已形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美国是否对中国封杀金刚石,也没啥影响。2020年我国工业金刚石总产量200亿克拉,其中工业金刚石单晶+微粉145亿克拉,垄断全球95%工业金刚石原料市场份额。#康钊爆料#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供应链遭遇巨大压力,原材料涨价,“逆全球化”现象暗流涌动,过去几十年积累的贸易与供应链体系面临新的危机。但也有不少优秀公司,在供应链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精致的环境下,通过创新姿态,让脆弱的供应链体系变得更为稳固。
《Fast Company》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每年都会从创造性商业理念、增长速度等多维度出发,评选出优秀企业代表,被誉为年度商业价值与投资的风向标。近日,该杂志对外发布了“2022年十大创新物流供应链公司”榜单,有来自于全世界的10家公司入选,在以一己之力“修复”供应链的同时,也为多元复杂的全球经济打通了“堵点”,实现了价值创新。
让我没想到的是拼夕夕竟然上榜而且是唯一一家进入榜单的中国企业。《Fast Company》给出的上榜理由是,这家中国农产品上行电商平台将8.5亿的用户与1600家农户相连,重构了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优化冷链运输路径,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做“减法”,大幅降低了成本和损耗,让城市里的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优质、实惠的农产品。这一数字化农产品供应链,一端连接农户,一端连接用户,达成了双赢的局面。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新一代数字化的基础设施,除了打通物流、供应链外,处于价值链上游的科研投入必不可少。去年8月份,拼夕夕就宣布投入100亿设立“百亿农研专项”,将2021年二三季度的利润全部用在该专项中,持续加大在农业科研领域的投入,在这里还是要给拼夕夕点个赞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我想农业科技进步将按下加速键。
1949年9月30日,中央决定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那些在革命时期为国捐躯的英雄。
作为“共和国第一碑”,碑心石的原料最为关键。
当时全国各地的不同石料络绎不绝地送往首都,供委员会对比挑选。一系列测试后,来自青岛的浮山花岗岩脱颖而出。
这种岩石不仅厚重有质感,而且耐腐蚀性很好,是绝佳的打造原料。
可是如何开采和运输浮山花岗岩却成了棘手的难题。
按照原来的设计要求,纪念碑的碑心石的长宽要求分别为14米和2.7米。为了防止运输途中的损耗,所需要的原料体积要比设计方案再大一点。
所以开采的荒石料,长、宽、厚度需要达到15米*3米*2米以上,才能保证石料在山地运输中不会折断。
这样一来,石料的重量预计有三四百吨。
如此庞然大物,怎么从山中挖出,又怎么从山上运下来?
就在青岛工匠们焦头烂额之际,本地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石匠勘察了地形以后,想出了一条妙计——先在山上选一块平整的岩体,然后在四周凿出“炮眼”,往里面埋上炸药,用“打闷炮”的方式炸出一块石料。
采石队听取了这一建议,终于用三个月的时间挖出了一块合格的“荒石”。
采石场到青岛火车站距离约有30里。有人建议修建一条专用重轨铁路,直接把石料运到火车站。这个方法固然便捷,但对于新成立的中国来说,却没有可行性。
首先,修建一条全新的铁路财政支出过大;其次这里没有铁路的需求,铁路运完石料只能废弃,实属浪费。
无奈之下,工人们只能采用了最“笨”的方法。
他们先是对削平石料凹凸不平的地方,让石料变得整体平滑,减轻重量至280吨。
紧接着,工人们在山上开辟了一条小道,在石料下面铺上枕木,用滑轮把石料运到半山腰的平坦地。这个过程极为惊险,稍有差错就会造成“石毁人亡”的事故。
好在一路上安然无恙,石料成功运到了半山腰。
到达开阔的平地以后,工匠们对石料进行了第二次加工,厚度从2米变成了0.8米,重量只剩下103吨。
这次艰难的运输总共调动了7000余名工人,30里的路程足足花费了一月有余。当时采石场到火车站途径4个村庄和一条市内街道,沿途中有几户人家挡住了运输的道路,老百姓们纷纷自愿拆除房屋,保障道路的通行。
到了青岛火车站后,又出了新问题。
当时国内最大的运载车皮为苏联制造,载重约90吨。如果拿它来运输103吨的石料,属于严重超载,很容易发生事故。
要想顺利上车,只能再一次对石料进行加工。在工匠们夜以继日的劳作下,石料的重量减到了94吨。
1953年9月28日,载重车承载着百吨重的巨石,从青岛火车站出发,缓缓驶向北京。
成千上万的工人们目送着车辆离去,热泪盈眶。
从4月份开始开采,到9月底交付,这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在崇山峻岭中风吹日晒,终于成功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任务,走出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步。
10月13日,载重车平安抵达北京。
北京的工匠对石料进行了最后一次打磨,最终厚度减到了0.6米,重量减到了60吨。
为了把高达15米,重达60吨的碑心石立起来,专家组用相同的石料造了个模型,不断演练模拟。等所有工作人员都对起重流程烂熟于心后,才正式开始起重工作。
在万人瞩目中,碑心石被起重机带着缓缓立了起来,安装到提前修建好的纪念碑混凝土方筒中。
伴随着工程师一声“成功了”,施工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所有人都摘下帽子,欢呼雀跃。
碑心石筑好后,委员会决定在纪念碑底部设计八块浮雕,分别是《虎门销烟》、《太平天国》、《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胜利渡长江》。
每一座浮雕都由国内顶尖的艺术家负责。此外,委员会还从民间招募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艺出众的石刻好手,使用质地上好的汉白玉,成功雕刻出八块浮雕。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落地建成。
全碑高37.94米,碑心石上以金箔书写而成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格外耀眼;背面的石碑镌刻着毛主席和周总理书写的碑文。
这项横跨9年的庞大工程,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克服了重重困难,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个奇迹。
巍峨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对死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