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做的是啤酒吗?看看配料表:水,啤酒浸膏,啤酒糖浆,啤酒花制品…
“虽然在年报中可以看到整个华润啤酒中高端的结构,但‘含金量’不足,后续力有限,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润啤酒的发展或已接近天花板,所以其正在进行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布局。
在上一轮国内啤酒大战中,五大啤酒巨头以资本为矛,展开了一场渠道和地盘的争夺战,瓜分了中国啤酒市场。各大啤酒巨头一方面采取通过并购当地企业和渠道,为自己进入当地市场打开大门;另一方面则加快在当地建厂,并通过渠道战逼迫对手就范。在此之后,啤酒巨头们以省为单位,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势力割据”。
华润啤酒要开打“最后一战”,啤酒高端化加速“内卷”
香港白酒第一股,应该是华润啤酒,去年华润成功控股50%以上金沙酒厂的酱香摘要酒!
【啤酒业“二八”分化加剧:龙头企业借高端化提升业绩 地域品牌也有成功出圈案例】在“存量市场”厮杀的啤酒企业,“二八”分化趋势愈演愈烈。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包括华润啤酒、百威亚太、青岛啤酒、重庆啤酒以及燕京啤酒在内的五大品牌,合计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的中小品牌只剩近8%的市场“残羹”。
业内人士认为,啤酒产业寡头垄断格局已初步形成,面对有限的增长空间,中小啤酒品牌亟须顺应消费需求,采用更灵活、更多元、更接地气的营销方式破局。
“啤酒业由量向质的转变已非常明显,未来整体趋势是量跌价升。”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产量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啤酒企业产品高端化,并借此带来利润增长已很明显。啤酒业“二八”分化加剧:龙头企业借高端化提升业绩 地域品牌也有成功出圈案例-证券日报网
【啤酒企业跨入白酒赛道 追求淡旺季互补】记者据珠江啤酒2021年年报了解到,公司拟加快白酒业态培育,推进取得增量突破。
珠江啤酒跨界白酒并非个例,事实上,在其之前已有华润啤酒、金星啤酒等企业先后挤入白酒赛道。
武汉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竹青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啤酒企业跨界白酒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实现淡旺季互补,啤酒旺季主要在夏季,而白酒则是秋冬季;二是分摊营销费用,啤酒在餐饮终端费用投入巨大,且啤酒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较多,做白酒可分摊一部分营销费用;三是可借助庞大的销售网络及队伍,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啤酒企业跨入白酒赛道 追求淡旺季互补-证券日报网
【华润啤酒2020年业绩发布,除了净利逆势大增,还有哪些亮点?】近日,华润啤酒首席执行官侯孝海表示,华润啤酒已完成“3+3+3”的企业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三年。随着第二个三年的开启,华润啤酒通过“战高端”、“提质量”、“增效益”,坚定高端市场决定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决战高端、质量发展”。华润啤酒将落实推进品牌组合建设,引入国际品牌、创新研发等一系列的业务举措,提升自身的竞争地位。
华润啤酒高端产品快速增长
从华润啤酒发布的2021年中期业绩来看,高端化开始见到明显成效。上半年收入人民币196亿/+13%,净利润42.9亿/+106%,扣除特别项目后EBIT为44亿/+43%。上半年销量6.3百万千升/+4.9%,次高及以上销量同比增长50.9%,单吨售价3098元/+7.5%,毛利率42.3%/+1.9ppt。高端化进程顺利,业绩提振效果显著。
华润啤酒999元/2瓶
CEO称“与茅台同桌”不违和
这就是我不看好国内消费股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啤酒这个行业
我们这些消费股的企业家
想的不是大众产品质量做的多么好
而是像华润这样把高端做宇宙第一高
比如说啤酒
我们主流的青啤,华润
销量主力一般麦芽浓度8度
倒入啤酒杯泡沫粗大稀少
而且瞬间消失在人间
绝大部分进口的啤酒
比如京东比较火的5.0
麦芽浓度12%
泡沫细腻丰富持久
啤酒杯里全是泡沫
喝起来无比的香甜爽口
咱不说技术都没有
实实在在的配料就差了一半
所以喝完进口啤酒就不愿再喝国产
同样价格的啤酒
国产的口感就像水
对于其他的消费,比如酱油,花生油,白酒,火锅……
这些最主要的是竞争没有外资企业
所以他们增长起来确实很牛
当然我没有支持国产
但我们绝对不支持无限的涨价
两瓶啤酒卖到1000块
这种炒作有意义吗
高端需要这么做吗
要不要来个千元一瓶的酱油
要不要来个千元一瓶的老醋
要不要来个千元一瓶的花生油
要不要来个千元一瓶的矿泉水
要不要来个千元一瓶的牛奶
要不要来个千元一瓶的黄酒
你们不能在主流产品先赶上进口吗
先让普通的消费者消费升级了
所以特别不看好啤酒
因为质量差的特别明显
一瓶啤酒500元!华润啤酒要对标茅台?网友称“不配买醉”(二)[汗][汗][汗]
{ 接上期 }
2018—2020年,华润啤酒毛利率分别为35.14%、36.84%、38.40%,而同期青岛啤酒毛利率为37.70%、38.96%、40.42%,重庆啤酒毛利率为39.93%、41.69%、50.61%,燕京啤酒毛利率也有38.53%、39.06%、39.19%,而百威亚太的同期毛利率则高达51.93%、53.28%、52.02%。
毛利率过低,也导致公司盈利能力落后于竞争对手。
去年,华润啤酒实现综合营业额为314.48亿元,公司股东应占综合溢利为20.94亿元。而同期青岛啤酒实现营业收入277.6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1亿元。由此可知,华润啤酒虽然在营收上超越青岛啤酒达36.88亿元,但在净利润上却落后青岛啤酒1.07亿元。
【三、反超对手道阻且长】
2020年11月,在华润啤酒首届全国性渠道伙伴大会上,侯孝海表示要在高端产品上和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决战”。根据计划,华润啤酒希望在2020到2022年,实现在高端产品的份额上接近于主要的竞争对手,而在2023到2025年实现反超。
对于华润啤酒的这一目标,欧阳千里认为目前还不好做判断,毕竟其他啤酒品牌也在耕耘高端市场,而非坐等华润超越。
目前来看,华润啤酒若想问鼎高端市场,还需要翻越百威和青岛啤酒两座大山,其中百威暂时领跑 [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
根据百威亚太招股书数据,2018年中国高端和超高端啤酒市场份额中,百威啤酒(图一)占到46%,两大国产啤酒巨头青岛啤酒和华润啤酒分别占14%和11%,喜力啤酒占比1.7%、嘉士伯啤酒占比4.6%。2020年,百威亚太实现收入55.88亿美元,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5.14亿美元。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百威从进入中国之初便采取“中高端+高端+超高端”的品牌组合,其中中低端啤酒占比仅为37%,其他涉及高端的产品占比为63%。据百威亚太估计,2020财政年度,科罗娜(图二)和福佳(图三)仍然是销量第一的超高端啤酒品牌和小麦啤酒品牌,蓝妹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并取得双位数增长。
除了百威之外,青岛啤酒则是华润啤酒另一大苦主。据悉,青岛啤酒早在2010年便已开始布局高端市场,并通过推出奥古特、逸品纯生鸿运当头、经典 1903、全麦白啤、皮尔森等一系列产品形成了高端产品矩阵。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啤酒共实现销量387.9万千升,其中高端产品共实现销量179.2万千升,占比达46.2%。
蔡学飞指出,国产啤酒要想摆脱低价工业淡啤的认知,需要积极从事体验式营销、产区建设、品类创新与跨界模式,从而实现消费者的品牌与品质价值认知,从而获得高溢价。
欧阳千里也认为,啤酒企业经营高端市场,营销尤为重要。在他看来,“醴”的营销策略就值得商榷。此番华润啤酒选择在观复博物馆举行“醴”的新品上市发布会,并签约观复博物馆馆长、文化学者马未都先生,担任“醴”文化大使。“但成功的关键在于让消费者认可,而非企业的一厢情愿。”
此外,高端化的同时也伴有一定风险。蔡学飞分析认为,高端啤酒培育周期长,前置性投入大。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华润啤酒的销售费用已经从45.52亿增长至61.23亿,营收占比也从16.28%增加至19.47%。
中国新闻周刊就高端市场布局等问题采访华润啤酒,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摊手][摊手][摊手]
#如何看待啤酒高端化##青岛啤酒##百威##嘉士伯##科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