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余賬户的线,是个人小病熬,熬积存下来的,怕的是有一天,看病花费多。别眼红眼黑的盯着,又取不出来。
昨天取了高血压自付105元心脏160元。已超105元,好不好,一目了然。如果480元我还会有结余。
住房公积金提取程序
2022年元月21日(周五)去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取结余的4万多元。不了解情况先去窗口咨询,窗口人员问我还贷的银行卡、身份证有没有带来。我说带来了,然后他打了个申请表,让我签字,说先自己还款4万到还款账户,在周一之前,不用去银行。签完字回家打款到还款账户,周一扣完还款的钱,今天(周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就把上面的余额打到我的账户了,便民快捷神速。归纳如下:
1.带上身份证和还款账户银行卡去公积金中心提出申请。
2.还款日之前自己垫付提取公积金基数的钱,手机转账即可。
3.银行通过银企对接扣款。
4.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打款给你。
结束提取公积金过程。
今天去银行打算取点钱维持生活,结果银行工作人员问我钱哪来的,取出来做什么用途?有证据证明是正当来源吗?我懵逼了,这点钱有以前的工资节余,有刷短视频的提现,也有以前炒作基金没陪完的钱,还有别人还我的,这怎么解释得清楚,解释不清楚是不是就取不出来了,大家说咋办啊?不是说银行放钱最安全吗?咋还比网络db提现一样的套路了[捂脸]
努力存钱的第27天
昨天剩余130.5元。
今天孩儿爹给了生活费3500元。(解释一下是因为上个月没发工资,就这个月一块给了)
今天买了2元面条。
两个人话费一人一百。
给他买个挡风被27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捂脸][捂脸]
结余3401.5元。
省钱小妙招
这一个月,一直悄悄传着一个好消息:可能要涨工资了。
涨多少,不知道,但是只要有涨,大家就很开心。
作为大家口中比较抠的职业中的一员,其实一直活得很纠结,谁不想过挥金如土的生活,可是兜里寒酸,只能精打细算。
我在2010年以前,一直有记录日常生活开支的习惯,昨天翻找东西,找到了一个本子,上面写着每月花销,最少的300多,最多的800左右,平均一般500左右。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的花销。
我记得那时候,看到花钱多了,就会下意识地不再买东西,必须买的时候,也是捡便宜的买。
所以,那时候虽然工资也少,但是,每月也有结余。
最近几年,不敢再记录了,因为开支明显大了,看着就害怕。
可是,一个月到底花了多少钱,我心里还是有数的,最起码没有拉饥荒。
我打算从三月初开始记录,记到五月,取一个平均值,看看每月花了多少钱,估计只要一记账,生活水平就会再下降,肯定能省出钱来。
友友们,你们现在记录日常花销吗
如果在10年格力电器10转5派3元后买入1w股,投入15w,并持有到目前,然后用分红的钱买入,按除权后价格增加股份,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数据
年份 股份 分红
2011 10300 5000
2012 10800 10300
2013 11000 15450
2014 23100 33000
2015 24000 34650
2016 25000 43200
2018 26000 52500
2019 26600 31200
2020 29000 100000
2021 30000 29000
2022 30000+? 58000
最后一次10派20,因除权后价格不明,股数不做计算,目前股价32.5元,持有30000股,市值是975000元,投资回报是6倍。
以上计算均以除权后立即买入计算,为方便计算,股数取整数,买入股份或有结余,或需添资金。
欢迎大家指正错误。
今天刷头条刷到一种新型、新颖的养老模式:两个丧偶的男女不领证在一起生活,非夫妻也非雇佣关系的结伴养老,新型的合作养老模式。
双方各自从养老金中提取部分资金,组成双人养老基金,专用于共同生活支出,结余部分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然后双方开始同居生活。
有人说,这种组合,也许逐渐会成为养老院之外的一种家居养老方式,但是这种有个前提条件,需要老年人守规则,讲诚信,相互陪伴,享受健康前卫的美好生活,不要让金钱、物质腐蚀初心。
也有另一种声音,说这种养老模式不靠谱,就是非法同居[捂脸],如果有一方不能自理了,回自己儿女那就很尴尬了。
这种悄然兴起的一种老人非夫妻,非婚同居式搭伴养老方式,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呢?
医保卡里面用不完的钱,这样使用能省钱!
医保卡里的钱除了买药
还有很多功能
不妨往下看~
余额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医保卡账上的钱,除了日常看诊、买药之外,现在也支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了,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医保卡的钱没处花了。
而且,账户结余的钱,不仅能给自己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还能给亲属购买商业保险。
利用医保卡账户的钱,支付商业医疗保险,其实也是给自己增加一份保证。
余额给亲属支付门诊医疗
医保卡里面的账户金额并不是统一的,有人账户金额多一点,有人账户金额少一点。为了让医保卡资金能进行有效使用,现在的医保卡已经能转给直系亲属使用。自己的医保卡账户钱用光了,还可以使用家人的医保卡,用来支付医疗费用。
医保卡的使用范围很广泛,门诊费、疫苗费、就诊费等,只要是医保卡支持的消费,都是可以和亲属共享的。不过,这里的亲属是有限制的,需要是直系亲属,才能进行支付使用。
部分余额能转进银行卡
现在的医保卡是第二代社保卡,具有金融和社保功能。至于医保卡上的钱,划分在社保账号的,只能进行门诊、买药等消费。要想取出钱,只能是退保的时候,一次性取出来。
而转入金融账户的钱,则是可以转进银行卡。卡面上有正规的银行卡账号,操作方面和正常转账流程一样。
假期即将结束,节前提取的钱除开支还有些节余,想转入某民营银行3月期年利率1.60%+福利积分券加速3%,存入这家到期积分可兑成相应券抵现金使用,大家认为划算么?还有更理想的理财方式推荐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