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在外行人看来,事业机构撤并调整设立,事业编制划转,人员分流安置,好不热闹。
然而,对涉改单位和人员,以及组织部门、机构编制部门、人社部门、财政部门、涉改单位主管部门等责任部门来说,机构调整、编制划转、人员安置的背后涉及到的人员身份转变(参公单位和非参公单位整合,人员身份怎么处置……)、福利待遇调整(单位类别公益一类二类发生调整怎么处置……),社保衔接(新单位人员多种社保如何统一缴纳等等……),以及新机构新机制的高效运转,职能职责的有效承接和发挥等问题才是改革的难点。
各个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的改革配套政策是不一样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然也。
不要把一个的说成全部,温州是中国思想最文明平等的。大部分家庭都是女人主管财政。管理家庭。家务事厨房可能是女人主管的多烧菜做饭。在家里面聚餐总要一个人劳动的吧?
《陕西省建设项目统一征地办法》第十五条:征收土地补偿费支付给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生产,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支付给地上附着物及青苗所有者;需要统一安置人员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征地补偿费可以分期支付。
有计划地推广征收土地补偿费由一次性补偿向分次补偿过渡的试点。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挪用征地补偿费。
征地补偿费收取、管理、使用情况,由财政、审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督检查。
7月1日正式实施!山东人速看!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维修资金)管理,保障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修,维护维修资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东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
截至2019年底,全省维修资金账面余额约857.42亿元,累计使用金额约28.66亿元,其中2015-2019年使用金额达到19.32亿元,占维修资金制度实施以来使用总额的67.41%,在保障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正常使用和房屋使用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印发的《山东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共分五章五十二条,主要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交存,第三章使用,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附则。
维修资金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商品住宅、售后公有住房维修资金的交存、使用、管理和监督。住宅物业、住宅小区内的非住宅物业或者住宅小区外与单幢住宅结构相连的非住宅物业的业主,按照本办法规定交存维修资金。
《办法》明确,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负责对全省维修资金的指导和监督,设区的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维修资金的指导和监督工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维修资金收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
在维修资金的交存和使用方面,《办法》指出商品住宅的业主应当在办理住宅交付手续前交存首期维修资金,建设单位应当与业主在购房合同中约定业主按相关规定交存维修资金,并督促业主交存。出售公有住房应从售房款中提取维修资金,业主按照建筑面积交存维修资金。维修资金的使用分为计划使用、一般使用和应急使用,计划使用和一般使用经业主表决同意后组织实施维修,应急使用经现场查验后组织实施维修,维修完毕后进行公示。维修资金可按照计划使用程序,用于购买电梯维修更新改造有关保险。
维修资金应当建立公示和查询制度,接受业主查询。维修资金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定期组合存款等,确保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增值收益定期分配。维修资金管理情况应定期开展财务审计,公开审计结果,并依法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省、设区的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维修资金归集、使用、增值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并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组织维修资金检查活动。
此次印发的《山东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原2015年印发的《山东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鲁建发〔2015〕2号)已到期,不再适用。
阅读原文:网页链接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1979年初,冶金部长兴冲冲拿着一个建设计划找陈云,本以为会顺利通过,谁知却被陈云无情驳回,邓小平得知后,拍手叫好。
陈云1979年重新出山,主管经济工作,是邓小平提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全国人民热情澎湃,发展经济的愿望十分强烈。抓经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请一位既懂经济的行家,又能镇住场子的老同志。邓小平深思熟虑之后,敦请经济方面的大行家陈云出山,请他担任新成立的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欣然同意。
时年74岁的陈云,身体已经很明显地衰老,他本来就瘦,这时更增几分干枯,走路颤巍巍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然而老则老矣,他那睿智的头脑却不因岁月的流逝、身体的衰迈而迟钝,相反,他一上任,就敏锐地察觉出,有问题。
那时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决心都很大,热情都很高,对各领域经济建设任务,都提出了很高的目标。
比如当时就一种典型的过激认识。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我们与世界一流强国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不少行业的同志们目睹外国一日千里的经济发展速度,尤其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已经远远把我国甩开了。同志们就想引起外国的先进技术,购买大量先进设备,采购大量钢铁、器械、石油,以最快的速度把我国现代化建设提高一个档次。
陈云认为,这个路子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我们在现代化上实行拿来主义,东西、技术能拿进来、买进来,而经济体制是买不来的。当年清末时洋务派搞中体西用,不是已经被证明失败了么。何况,我们现在百废待兴,新中国成立三十年了,还有贫困农民在要饭,这个时候花大把大把的钱去买“现代化”,这对广大人民群众也不负责啊!
只是当时大家都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之中,中国大地一片希望,种啥都长人民币,有什么理由不去大干快上呢。在这种热切的氛围之中,陈云这话说出来,并没有引起大家的真正重视。
陈云官架子不大,以前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抓工作,和什么人都和和气气的,从不耍威风。但这次他有点急了。
不是急他的话没有人响应,而是急大家的心态不对。这样干下去,肯定要出问题啊!他决心扭转这股不太好的风气。
正巧在这时,一件事情给他提供了机会。
1979年春天,冶金部向财经委提交了一项建设议案,陈云拿来一看,气的差点说不出话。
原来,冶金部提出,到1985年,要实现钢铁年产量6000万吨。
为啥气?太不切实际了。
1978年的钢产量3178万吨,那是当时投入大量基础建设资金,才猛增上来的,以当时的国力,根本持续不下去。
冶金部长小心地说,您不是提出远景展望,到2000年要实现8000万吨吗?
陈云生气地说,经济发展要讲究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突破,你们这样搞,靠什么?
部长解释说:我们正在商谈引进外资和设备……
还没说完,陈云就打断了,他表示,这个冒进的方案,绝对不能批准。
陈云专门把这件事报告给了邓小平,并讲了自己的理由,这博得了邓小平的拍手赞同。
陈邓二公一商量,这件事看似只是一个领域的冒进,实则代表了很多领域的通病,需要召开一个专门的会议来统一思想。
会上,陈云语重心长地表示,我们国家9亿人口,其中80%在农村。他们要吃饭,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果把钱全都投到重工业,投到钢铁上,包括一些其他的重大基建项目上,我们人民群众,可能还要饿下去,这是绝不能容忍的。
之后他又讲了现代化建设到底该怎么抓的问题,核心意思就是不能太盲目太冲动,得一点一点从基础开始搞。几十年欠下的账,想用几年就补上,怎么可能呢?
陈云很少见地激烈表态,如果大家要这么干下去,那我只好辞职不干。
这番话虽然浇了很多人大干快上的热情,但说得入情入理,很多人都感到如醍醐灌顶。
邓小平在会上带头为陈云鼓掌,表示完全同意他的意见。
陈云这次扭转过热的经济发展调子,在改革开放史中很不起眼,许多人都不知道。但正是这次不起眼的调整,为后来几十年经济建设奠定了路子,我国经济发展没有像北方大国那样走上过于倾斜重工业、忽视轻工业那样,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
但也不能据此说陈云“抠门”、谨慎甚至矫枉过正,在该花钱的地方,他又比谁都敢于拍板。
还是在钢铁生产上,79年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开建,这个项目引进了日本钢铁公司的设备和技术,投入资金相当多,以至于多到国务院财经委亲自指挥这个项目。
当时有人根据陈云的调子,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只买设备,少花一点钱,给民生建设留一点钱。
陈云经过反复调研,最终向邓小平提出建议,不仅要买设备,还要买技术,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技术买下来。
花这个钱的意义在于,把日本先进技术的核心东西买回来,利于我们国内进行借鉴和扩大生产,追赶世界一流标准。
1986年,陈云视察宝钢,为宝钢留下一幅字,耐人寻味的是,他在署名下写了三个字:八十二。
这一年,陈云虚龄八十二。书于此,大概是老人家对这项牵动山河的大项目,寄予无比厚重的期盼。
大致来说,户部主管全国户口财政事务,户部尚书是正三品;司农司主管仓储市易、百官廪禄等事务,司农卿为从三品;太府寺主管金箔库藏出纳及冶铸染织等事务,太府卿为从三品。//@柴桑陶小明:
12张长图解读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官制体系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系列问题15
问:商业保险的税前扣除的要求
答:《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老公所在的基层单位的财政所主任前一阵调到其他岗位,所以财政所主任的位置一直空缺。
上个月领导把一个当兵专业的四十多岁的调到财务所当上了主任。
他家可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上班的目的就是拉拢关系好为家里办事儿图个方便。
这次当上主任都说是托了关系,送了礼,去了财政所之后弄的一团糟,昨天发工资,人们这一看到炸锅了,又不到普调工资的时候,也没有多扣除各项费用,按说工资应该和上个月是一样的。
结果有差一百多的,有多几十的,没几个人的是准确数目,大家都去问,问来问去他也不知道咋弄的。
领导想极力维护,结果又让人说出各项费项目也对不上,结果气的领导说先让他跟着学习一段时间,下来再说。
如果换做其他人犯了这种低级错误,领导还不拍桌子,这次领导不拍桌子其实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其实很多时候是靠自己能力来说话,没有能力就是再有关系到头来也待不住。
杰出的中国经济工作领导人!陈云在经济建设方面,是邓小平的左膀右臂!
1949年7月,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和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在合并中共中央财政经济工作部和华北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陈云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中财委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并增补了马寅初、李富春、曾山、贾拓夫、叶季壮为副主任。
图一:1949年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正式成立,领导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陈云任主任(前排左六)、马寅初(前排左七)任副主任。
图二:1950年6月,陈云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作《目前经济形势和调整工商业、调整税收的措施》的财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