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到2025年有望超40%】德勤发布汽车行业2023趋势及展望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大概率不会快速进入平台期,而是有望进一步稳步提升,到2025年超过40%。其中,主流市场(10-20万元)和高端市场(30万元及以上)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新增来源。√
纯电动汽车市场会呈现萎缩的趋势,混动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消费者不会在为智商税买单,电池技术也不会因为妙笔生花而产生重大的突破。
其实制约纯电汽车的不仅仅是电池,即便是电池能够满足了真正意义上的续航里程纯电汽车也不会受到市场真正的热捧况且现在的技术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可能。
#趋势与建议#No020文:未来汽车80%的功能跟交通没有关系,正如今天手机80%的功能跟打电话没关系
在阿里巴巴同上汽集团联合发布的互联网汽车的活动上,马云说:“过去的二三十年,人变成了机器,我们希望未来的二三十年能够把机器变成人,为机器加入智慧,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汽车一定会成为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今天的手机因为加入操作系统,80%的功能跟打电话、通信没有关系。未来的汽车加入操作系统之后,80%的功能跟交通应该没关系。”
#2022广州国际车展#
德勤发布汽车行业2023趋势及展望指出,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实现25.6%的渗透率,提前3年完成既定目标。德勤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大概率不会快速进入平台期,而是有望进一步稳步提升,到2025年超过40%。其中,主流市场(10-20万元)和高端市场(30万元及以上)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新增来源。
【德勤: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到2025年有望超40%】财联社1月18日电,德勤发布汽车行业2023趋势及展望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大概率不会快速进入平台期,而是有望进一步稳步提升,到2025年超过40%。其中,主流市场(10-20万元)和高端市场(30万元及以上)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新增来源。
應該很少有人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正確思考。不光是奧迪,想想整個汽車行業,是不是有個電動化的趨勢?在還沒有更新的電池技術出現之前現在的電動汽車是不是更適合南方的天氣情況?目前國內的電動汽車市場接受度是不是南強北弱?如果奧迪要加強電動化勢必要吸引人才,什麼樣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原意去到一個汽車電動化環境較弱的地方發展?想明白這些問題就能理解為什麼一汽奧迪的總部要從長春搬去杭州的道理了。
大学教授,董籓说,一汽奥迪总部,要搬家了,从我的家乡吉林,搬到浙江杭州,随迁的员工,杭州支付每人八十万安家费。董籓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东北的衰败不可避免,我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也是无奈,离开家乡的这些人,也是为了家人。董籓说,就像是房地产,哪里繁荣,哪里富强,哪里的房子就值钱,就涨价,而那些失去活力的地方,白菜价的房子比比皆是,只能一声叹息。
日本的汽车产业已经危机四伏。丰田章男们怕是再也没法睡个安稳觉了。
对比22年日本和中国的汽车出口数据,再看过去十年间的数据趋势:
汽车出口数量(单位:辆)
2000年,日本472万,中国1.7万;
2010年,日本483万,中国54万;
2015年,日本442万,中国75万;
2021年,日本382万,中国201万;
2022年,日本370万,中国311万。
这样发展下去,很快日本的汽车工业就只能在我们的后视镜里出现了,这也是为何近年来日本上蹿下跳,坐立不安的深层次原因吧。
那些鼓吹电动车是发展趋势的人脸上挨了多少巴掌了?电动车的使用范围行驶里程局限性是明摆着的,这就像无论多能跑的骏马总代替不了机械化的汽车的行驶能力。所以电动汽车没有那么可观的发展前景!那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
经济日报文章指出,“北京将完全放开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牌照购买”“我国将成立国家电动汽车大基金,由央企、银行和地方国企合计出资1万亿元”“科创板与北交所调降开户资金门槛”……近段时间,A股市场消息面不断涌现各种“小作文”,接连扰动新能源等多个板块,在股市掀起阵阵风浪。 投资既不看企业基本面,也不分析行业发展,一味迷信小道消息,听风就是雨,“小作文”的肆虐,部分投资者也难辞其咎。作为信息传播链的末端受众,普通投资者需要明白,你知道的消息往往都是别人故意让你知道的,对于道听途说的“小作文”,不妨让其先“飞一会儿”,少一份跟风,多一份质疑,坚持理性思考,与优秀的企业为伴,才能真正收获价值的馈赠。
23年第二周乘用车上险数据
一、整体市场:
乘用车整体上险量43万辆,前两周上险量72万辆,同比都是两位数下降的;
燃油车上险量33.8万辆,前两周上险量55.2万辆,同比都是两位数下降的;
新能源上险量9.9万辆,前两周17.6万辆,同比增长幅度在30%左右。
前两周新能源渗透率在24.41%(明显比12月降低不少)。
二、全品牌销量TOP3
1、大众品牌:48488辆,环比+87.1%,市占率11.28%;前两周销量74402辆,市占率10.32%;
2、比亚迪品牌(不含腾势):40436辆,环比+12.6%,市占率9.4%;前两周上险量76360辆,市占率10.59%;(比亚迪还是全品牌的第一名)
3、丰田品牌:31491辆,环比+75.6%,市占率7.32%;前两周上险量49426辆,市占率8.96%;
简评:进入2023年以后,比亚迪在全品牌的维度继续延续了2022年年末的趋势,继续领跑全市场品牌销量第一,市占率的第一名。
三、新能源销量数据
1、比亚迪汽车 :40420辆,环比+12.6%,市占率40.8%,已经连续两个月市占率突破40%了。前两周上险量76360辆,这个销量也是所有车企的销量第一;
2、特斯拉中国:12654辆,环比+499.7%,主力车型15%的大幅降价总算有点收获;前两周上险量14764辆;
3、长安汽车:4748辆,环比+38.3%,这是长安首次超越五菱,成为第三名。前两周上险量8180辆;
4、五菱 :4734辆,环比+22.1%,前两周的上险量为8610辆,五菱以微弱的劣势落后,也从侧面验证了A00级市场已经基本到了销量的天花板,2023年进入分蛋糕的阶段了——长安Lumin、奇瑞QQ冰淇淋、吉利熊猫、比亚迪海鸥,每个都不是善茬。2023年A00级的市场竞争将会非常有意思。
5、 理想:4527辆,环比+22.2%,印象中这应该是理想第一次进入前五。前两周上险量8231辆;
6、蔚来:2963辆,环比+5.1%;前两周上险量5781辆;
7、华晨宝马:2687辆,环比-15.4%,看来i3的价格杠杆起到作用了;前两周上险量为5863辆;
8、埃安:2580辆,环比-7.2%,也是为数不多的环比下滑的品牌了;前两周上险量为5359辆,进入23年以后,开始有点更不上市场的节奏了。
9、腾势:2122辆,环比+43.5%,这个数据已经超越赛那,紧追GL8了,2月份纯电车型批量上市后,真的可以和GL8比拼一下销量了。
10、吉利:1827辆,目前几何和极氪也独立计算销量,因此这个销量暂时没有环比意义不大了;
11、小鹏:1817辆,环比+17.2%;前两周上险量3368辆,这双周销量甚至比不过理想单周的量,难怪最近被迫降价。
12、极氪:1359辆,环比-10.1%;前两周上险量2870,看来连续破万的记录要中断了;
13、问界:944辆,环比-17.4%,也是为数不多的环比数据为负的品牌了;前两周上险量2087辆,降价也是必然的的。
14、哪吒和零跑,上周两家的上险量一个是230,一个是80,这周依旧不过千。特斯拉降价其实对于二线新势力的压力反而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