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tcl中环(sh600481)

双良节能(SH600481): 双良节能: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网页链接

双良节能(SH600481):

双良节能: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网页链接

修心才是价值投资:

TCL中环(SZ002129) 昨晚两件事,一是业绩公布,70%增长;而是子公司收购,进入半导体晶圆。第一件事,中性,并非利好。第二件事,和大部分人认为是利好相反,我认为是坏消息。tcl作为家电龙头,打造芯片材料,设计和制造加面板全产业链,走的是三星和lg的路,这条路很难,时间很长,风险较大。当太阳能产业内,都在完善垂直一体化,或者专业化继续扩张时候,tcl让中环这么做,是逆潮流的,对2023年业绩会有较大影响。
可以遇见的是,2023年,太阳能板块大洗牌之年,不进则退之年。硅料和硅片为主的企业业绩会很不好看,而组件和电站业务越来越多的,将比较舒服。我本来以为中环会逐渐加码下游产能,发挥一体化优势,但是现在这么搞,对tcl集团长远发展可能是好事,但是对中环,至少短期内并非好事,因此我个人不看好。
北向这一个月一直在减仓硅料为主的龙头,如中环(减3.5亿)和通威(减7.5亿),加仓富含组件的龙头如晶澳(加8亿)和隆基(加35亿)。虽然北向也是高抛低吸,但是做的是大波段。所以持有tcl中环的人可能会迎来一段时间的难受。我个人已经考虑该逢高减仓了,同时开始换股,因为这是基本面的重大变化。

康了个波的:

回复@顿牛: 隆基的决策是职业经理人做的还是实控人大股东做的?自己说的没有道理被人批评了,然后混淆一些概念举不恰当的例子来维护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对自己的不诚实。挂着价值投资卖狗肉,让人鄙夷//@顿牛:回复@顿牛:很多回复其实不是为了讨论问题,而是发泄情绪。
我相信很多投资者根本没意识到隆基的净资产才500多亿,这次扩产据说也得投四五百亿。

假如你是一家工厂的老板,工产估值几百万,净资产50多万。有一天,职业经理人说要花50万买设备建一条新的生产线,这时你会怎么思考?
首先,肯定是担心这50万的投资收益如何,多久能收回投资,会不会打水漂,万一竞争对手买了更新的设备或者有新的技术出来怎么办;
其次,是钱从哪里来,每年要增加多少利息,或者出让多少股份;

最后,职业经理人的判断有没有可能出错。
如果你一听要按50万就激动得不得了,只想着能多卖多少产品,计算器按得冒烟,可能就是随时想着等股份增值转手的纳米股东,或者就是个二楞子。
我不是卖了隆基才说这些话,持有隆基的时候我也经常泼冷水。实际上,我希望隆基股价大涨,一是持有的光伏ETF有8%的隆基,二是我很多朋友还持有隆基。

隆基绿能(SH601012)通威股份(SH600438)TCL中环(SZ002129)

有情怀滴yinkwan:

TCL中环(SZ002129)
对本次收购的一种解读,推荐看看

光环123:

转发:首先感谢朋友的钻研精神。
隆基短期内轻松解决了信越长年都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要么是嘴皮子成了唯一会做的,要么是技术到了巅峰,可以把信越踩在脚下。
你相信哪个?或者说是不是可以有个百分比的可信度,多少?能不能过5成。
一切都等量产出货再做定论——近几年光伏行业爆发,百态横生,建议拿这句话扣在光伏行业各企业上去衡量,否则不要在被耍嘴炮骗炮后才后悔曾经看到过这句话。不要认为我是做投资的,做价投的,反而跟进了炒作的坑,不妨碍你也许赚钱了。但是你已经出门转弯了,出价投圈吧,你不适合这。
//@Cakewalk:掺镓硅片我这两天做了下功课,去谷歌学术上爬了一些论文,而且也对一些信息做了检索。这边分享一下我找到的信息以及初步解读:

掺镓硅片原先是日本信越的光伏拉晶上的专利(专利号:US6815605B1),因为专利已于2020年过期才得以扩散,硅片企业在专利上没有限制,都可以做。

掺镓硅片因为掺镓浓度在ppm级别,我看到2个数据,一个是某家光伏公司的专利信息,他们是大约50-80kg中掺杂0.5-2g镓。

另外一个论文的数据,他们测试的浓度大概是12ppma 的级别。

日本信越的数据是电阻率最好是>0.2Ω.cm,镓浓度最好是 5E17 atoms/cm^3。如果我化学知识没还给老师的话,日本信越专利给出的数据大概是低于24.8ppm。

目前看7N镓在阿里巴巴上的报价应该是5000元/kg这个数量级,镓对应到硅片上的成本可以忽略。

根据日本信越的说法,电阻率(越低),理论转换效率越高;但是电阻率低又会影响少子寿命。同时,掺镓的浓度会明显影响电阻率。

如果结合另一篇论文,Stability Study of Silicon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Fabricated with Gallium‐and Boron‐Doped Silicon Wafers。他们做了2批,每批10000片硅片,而且硅片是是硅棒整棒头部到尾部都使用,这个可信度应该较高。他们做出来电阻率高低值相差10倍,少子寿命参数高低值相差3倍。

也就是说,目前掺镓硅片真正的问题是,工艺过于复杂,因为掺镓浓度过低,导致成品标准差过大,品控难度大。

隆基可能是选择了电参数最佳的硅片拿去测试,得出结果略低于HJT的数据。但是如果一项产品标准差极大,只去看最佳数据实际上意义不大,关键要看良率以及量产的数据如何。这可能是隆基HPBC的真正隐性成本。

我觉得隆基的投资者可以去问一下公司,公司是否有办法控制掺镓的浓度,电阻率及少子寿命标准差大的问题如何解决。而不是单看一片硅片的数据就直接认可HPBC的前景,这样可能比较合适?


隆基绿能(SH601012)//@狼爪冰冰凉:相同厚度的单瓦硅耗就是相同的(这真是一句废话)。你这水平也就只有怀疑年份的能力了

这个图是描述切片厚度和硅片大小之间存在的关系。

PS,掺镓硅片的镓用料算出来没有??是真的镓太贵而无法普及吗隆基绿能(SH601012) TCL中环(SZ002129)

修心才是价值投资:

隆基绿能(SH601012)TCL中环(SZ002129) 晶澳科技(SZ002459) 光伏行业2023年投资思考。从去年26日开始,光伏行业迎来了一波很不错的上涨,跑赢了大市指数,关注光伏的很多球友在思考两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继续加仓还是见好就收?选哪个股?
在思考这两个问题时,我们先看一组数据(附件)。(选择的对象基本都是典型龙头)

先说数据分析:1.无论是个股还是主动被动型基金都跑赢了指数,说明近期,光伏确实很火。2.最好的是etf被动基金,主动基金不但没干过指数也落后于大部分个股,说明基金经理的持股和仓位管理还是有问题的,α策略输给了β策略 3.北向资金偏好绝对龙头,偏好一体化均衡企业。

再说自己的分析: 1.不能国际化,占领国际市场的企业,增长是有天花板的,而光伏和锂电池(车)显然不是,拥有很好的空间,所有近一两年坚决持有,不会错 2.2023年是光伏行业的洗牌之年,也是我国占领国际市场的关键之年,那些已经开拓了国际市场的一体化产业,坚决完善产业链并能够快速均衡的企业一定是大赢家,比如隆基。3.每个头部企业的决策都可能因为某种失误,一蹶不振,因为扩张某个领域的投资都巨大,时间紧迫!所以单独赌某个企业确定性增长,包括隆基,都是有风险的。4.技术指标无用,基本面与其关注什么210硅片,n型topcon,叠瓦组件,还不如关注季报财报中产品组成比例,和重大投资方向。

再说个人得出结论和对两个问题的回答:1.我选择继续加仓 2.选择个股不如选择etf,因为能抹平未来某个龙头的可能拉后腿(至于哪个etf,随意,都差不多)。非要选择个股,我建议跟着北向资金走。最近应该是隆基更合理(在中国,价投不等于死扛,北向也在做波段,要控制回撤,连续三日北向卖出时要高度警惕)

当然,分析是否正确,实践验证。(欢迎理性评论。莫名其妙辱骂的,举报和删帖)

智汇光伏:

1月19日,昌吉国投木垒县12.5万千瓦50万千瓦时储能+50万千瓦风光同场项目20万千瓦光伏组件采购公示中标候选人。根据项目招标公告,采购包括但不限于:1、容量为260.9152MWp的单晶硅双面双玻光伏组件(P型组件,单片峰值功率≥650Wp,容量260.9152MWp)。候选人情况如下表。

交货日期为:2023年4月15日-2023年5月15日,具体交货期已招标人书面通知为准。

中电建26GW组件集采开标中,虽然最低报价低至1.48元/W,但一线企业报价均在1.74元/W以上。

此次三个候选人报价均在1.7元/W以内,且天合光能价格仅为1.6元/W,大幅低于中电建26GW中的报价。

此价格也明显低于PVinfolink1月19日的最新组件价格。

公示文件如下

公示开始时间: 2023 年 1  月 20 日          

公示结束时间: 2023 年 1 月 22 日

昌吉国投木垒县12.5万千瓦/50万千瓦时储能+50万千瓦风光同场项目20万千瓦光伏组件,项目编号:E6523003905005831001001 经评标委员会评审,确定昌吉国投木垒县12.5万千瓦/50万千瓦时储能+50万千瓦风光同场项目20万千瓦光伏组件的中标候选人,现公示如下:

一、评标情况

标段名称:昌吉国投木垒县12.5万千瓦/50万千瓦时储能+50万千瓦风光同场项目20万千瓦光伏组件

1.中标候选人基本情况

二、提出异议的渠道和方式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以书面形式向招标人或代理机构提出。

三、其他公示内容

废标单位及废标理由

四、监督部门

监督机构:昌吉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0994-2518675

昌吉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0994-8182998

五、联系方式

招标人:昌吉国投鑫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人:贾先生        

电话:15829018737

招标代理机构:新疆昌盛方略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伊女士    电话:0994-8165002  13779252105

跳山羊的狼:

TCL中环(SZ002129) 天合光能(SH688599) 太阳能(SZ000591)
组件招标:最低1.6元/W,春节后组件投标价格开始全面下跌!
交货日期为:2023年4月15日-2023年5月15日

未足奇:

回复@王利群Alex: 通威组件优势很大?可笑到极点,通威有几个组件销售国外?前六大组件厂,每个有一半以上组件卖到国外。国外价高,只用质量好组件,目前通威一个也没有。靠国内卷没有出路,那些二三线组件企业跟通威拼价格隆基绿能(SH601012) 通威股份(SH600438) TCL中环(SZ002129)//@王利群Alex:回复@风范有道:通威现在组件优势很大
查看图片

老杨说光伏:

光伏资讯 | PV-info

近日【光伏资讯】微信公众号(PV-info)了解到,2022年12月30日,国家商务部、科技部发布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新增将大尺寸硅片技术、黑硅制备技术、超高效铸锭单晶/多晶工艺等光伏硅片制备技术纳入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 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加强技术进出口管理,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商务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包括商务部、科技部2008年第12号令和商务部、科技部2020年第38号公告,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拟删除技术条目32项,修改36项,新增7项,修订后《目录》共139项,其中,禁止出口技术24项,限制出口技术115项。此次修订对《目录》进行较大幅度删减,细化部分技术条目控制要点,为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创造积极条件。

现就《目录》修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提出意见:

1. 电子邮件:miaoyang@mofcom.gov.cn;

2. 传真:010-85093148、010-65197926;

3. 信函:北京市东长安街2号商务部服贸司,邮编:100731。

请在电子邮件主题、传真首页和信封上注明“出口目录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28日。

附件: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征求公众意见版)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附件!

商务部服贸司

2022年12月30日

— END —

Cakewalk:

回复@苦主2022: 中环去美国建厂当然可以,但是假如有技术转让,就要国家决定了。

我个人觉得这是国家下的一步妙棋。因为国家与国家的博弈其实就是利益交换,我们的大硅片技术成了一个谈判筹码,那对方要想要,就得拿东西来换。

所以,台面上表面上说禁止(毕竟美国政商利益不一定一致),实际上是给我们增加谈判筹码,这对我们未来高端制造产业链的发展和补齐短板是非常有帮助的。

尤其是中环的智能制造模式,算法就是个黑盒子,别人也没办法偷过去。虽说光伏是低端的半导体,别人有更高端的半导体的技术,但是光伏涉及到了廉价的批量生产,这里面跟半导体还是有些不一样的。TCL中环(SZ002129)//@苦主2022:回复@光伏-引领能源革命:那还去美国开厂吗

风fxyk:

TCL中环(SZ002129) 怎么理解鑫芯的收购?一句话解释,平价收购12寸半导体硅片60万片高端产能,打造半导体硅片龙一宝座,后续独立上市基本无悬念

方案解读:

一是大幅增加中环12寸硅片产能,根据资产评估报告的说明鑫芯具备了60万片12寸半导体大硅片的生产设备,但是产能处于爬坡阶段。中环领先目前6寸、8寸、12寸的理论产能分别为60、87、30万片,虽然号称是国内半导体硅片收入规模最大的公司,但是在核心的12寸硅片规模上对比沪硅(现有30万片准备扩到60万片)、奕思伟(规划号称100万片)、立昂微(收购国晶后规划产能40万片)并不占优势。但是完成对鑫芯的并购后,自身12寸产能90万片,考虑23年底还有30万片12寸产能投产,从而实现120万片12寸高端先进产能,加上6、8寸的产能总计约300万片总产能,行业老大的地位基本无法撼动。

二是整合各自技术优势、制造能力、客户资源。鑫芯28nm已经量产,核心团队拥有10nm大硅片量产经验及7nm大硅片研发经验,可以在技术上与中环实现优势互补;而中环的工业4.0、制造环节Know-how有助于鑫芯高效快速的产能爬坡。

三是确定了未来中环领先独立上市的方向。中环因为光伏业务收入规模远远大于半导体业务,长期以来中环领先的半导体并未在估值上有体现。中环领先此前几次增资扩股,大家应该已经能看出公司未来独立上市的端倪。此次鑫芯选择在中环领先层面低溢价吸收换股合并,对鑫芯之前众多的产业资本而言,看重的只能是未来在二级市场的变现。

四这次也是TCL系+协鑫系的进一步深度合作的体现。具体和中环关系不大就不展开说了。只能说鑫芯愿意把自己的产能基本成本价全部换成中环领先的股权,一定是符合双方核心股东的利益。

2、定量来看:

中环领先目前总股本91.85亿,吸收合并鑫芯后(+48.75亿)140.6亿股

中环此前投资中环领先54亿,股权占比58.79%;合并后占38.4%。

合并前6/8/12的权益产能分别为(35/51/18)万片,合并后(23/33/35)万片,按尺寸折算面积后增加约11%的权益产能;且产品线的构成更加符合未来的需要。

3、几乎可以预见的是,吸收合并完成后,中环领先会加速启动上市的步伐。以沪硅2倍以上的产能上市,未来的市值空间值得期待;这对估值不到20倍的中环来说,专注于新能源行业,同时享受中环领先二级市场的合理估值,不是什么坏事。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中环对鑫芯的整合是否顺利,能否实现1+1>2,这是需要后续跟踪的。

Cakewalk:

TCL中环(SZ002129)

再来揭露一则@加息首季 的谎言。加息首季用截掉了关键信息的图片以及ITRPV的权威性来暗示薄片化(150um)不好,但是这其实是断章取义。

这个图表发布日期是2021年,作者之后的数据都是预测的(标题也专门用到了 Trend这个词)。这只是一种趋势上的预测,但是老外的预测也经常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比如说美国的 NREL 还在2021年预测 158及166在2023年会有 50%的市场占有率呢。

别人机构再权威,但是在断章取义的小人手上,白的也可以说成黑的。@多空长思量


同时,还有两则关键信息被故意隐藏了。

一个是配图的脚标"

Fig. 7:Predicted trend for minimum as-cut wafer thickness of p-type c-Si wafers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s." 别人也明说了是 Predicted,也就是预测值。

而且下面还有一段说明,we have been seeing since 2020 that mono-Si wafer thickness reduction is making progress, even ahead of the trend shown in the 12thedition. 也就是说,即使是 2021年的薄片化进度,也是超过他们 2020年的预期的。老外做这些报告都是很谨慎的,做一个图标也会把各种情况都说明一下。别人甚至后面还有一个表格,跟踪他们出的13次预告上的数据,从趋势上来看,他们之前高估了薄片化的进展,后来降低了预期,结果薄片化进度又超越了他们的预期。

所以,别人很专业,但是刻意曲解专家团队的意图,这种做法就真的很恶心了。

harryrui:

TCL中环(SZ002129)展望新的一年,希望中环股份业绩,股价更上一层楼,稼动率提升至90%,一季度业绩暴增至30亿十。

光伏-引领能源革命:

京运通(SH601908)限制大硅片技术出口!网页链接隆基绿能(SH601012) TCL中环(SZ002129)

遵纪守法循规蹈矩:

新能源的发展是国家战略,新能源各赛道受政策长期支持呵护,相信我国高层有实力把控大局,兼顾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尺度,降价不止刺激了国内需求,预计国外同类企业会一地鸡毛。TCL中环(SZ002129) 隆基绿能(SH601012)在经济和基本面预期向好之际迎来配置良机。

波哥s4y:

祥林,真的是你?真的是你?TCL中环(SZ002129)

米二五八七六:

通威股份(SH600438) 其实通威的减值反映了上游硅片打架,182与210的争斗,直接影响了下游的技术路线。直接把小尺寸的全计提了,这些应该都是20年前后才投产的吧。通威只是第一个出来提的,因为确实有利润,其他几家电池片厂呢,不得亏麻了,刚赚点钱又得投到新设备上,旧设备回本没都不知道。

老王的分享:

对年底降价的一点思索——破除谎言、寡头的竞争与合作

大企业要讲经营,也要讲某某,也要讲行业责任硅片降价、是产业链的博弈也是某某需要
1,任务诉求
每年的集中式电站装机必须完成。
过去众所周知的硅料价格高涨,阻碍了集中式电站的装机,因此某某多次约谈产业链厂家。
通威股份上次的高调低价竞标组件就是试图引导组件价格下行,但组件厂本就没钱赚,如何跟进?
过去的四季度中环降价也是大规模约谈之后,恰逢硅料新产能释放,同时国外需求下降,降价势在必行。

2,提升光伏需求的需要
光伏发电备受诟病的一条是电网消纳不足。解决电网消纳的途径之一是配备储能。
但由于组件价格高企,电站配备储能几乎不可能!
目前国内电站的平衡点约在1.9元/w,组件价格下降到1.8元,就可以刺激电站的装机积极性。电站以10%比例配备储能,大约折算成本为0.2-0.3元/瓦。所以,组件价格下降到1.6元时,电站就可以完全消纳储能成本。这时,光伏电站没有后顾之忧,大大提升光伏的装机需求。

这可能是隆基、中环本次降价幅度之大的原因,目标是组件价格到1.5-1.6元/w !

最后一次报价里,隆基、中环先后公布了新一轮硅片价格,十分“默契”的将182/150价格报在了5.4元/片,并且隆基是第一次报150价格,其目的很明显,两大寡头联手定价!硅片价格战的谎言不攻自破!

本轮降价,首先是中环降价,二线厂跟进。中环的稼动率由60+%提升到90%,隆基稼动率由70%上升到85%,可见中环、隆基不存在去库存的问题,反而是提高产量,保证供给,从而保证降价带动产业链降价的有效性。

既然硅片降价是双寡头统一行动,硅料价格实际已经同步降低到合理的价位就是不容置疑的了。所以,年底的降价就是原料价格降低的正常价格传导!

为何市场口舌要制造谎言?看看股票走势就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本次降价完成后,光伏需求将继续维持高增长,光伏链股票继续保持高成长性。

股友们如何看待未来组件价格走势?两家龙头硅片价格走势?评论区说说想法TCL中环(SZ002129) 隆基绿能(SH601012) 晶澳科技(SZ002459)

龍投聚汇:

一、生存之道

想要在股市中生存,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操作系统并不断地去完善它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纪律。

一方面,可以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利润。

另一方面,减少在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严格地按照自己的操作系统中相关策略对合适的标的进行买卖,在合适的时机出手,在退潮的那刻离场,使得利润最大化。当然,这是大家都明白是道理,这没什么好说的,家喻户晓的东西没什么好说。下面说点个人觉得有用的东西。

二、博弈因素

股市的博弈,无不围绕情绪与资金而转动。情绪差的时候,资金必然比较保守,入场的就少,因为有头脑的投资者这时候都会选择等待,等待契机。而在市场情绪回暖,资金便会加大入场的流速,以便于投资者在较好的行情中抓住赚钱的机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的高手并不是说在逆势中还能赚多少钱,而是在顺势的时候赚的比别人多,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手。利弗莫尔在《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中也说的很明白,“不论何时,只要耐心等待市场到达我所说的“关键点”之后才动手,我的交易就总能获利。”

三、趋势为王

在A股这个单边市场而言,跟随趋势尤为重要,没有必要去和市场作对。逆势而为,基本上都会被摁杀,能活下来的几率实在太小。超短的机会后面都会有,在风险大于收益时机,又何必去强行参与呢?

有人说超短每天都有机会,这个校长也不否认,首先你是否自认为是市场里最顶尖的选手?其次校长问你操着卖白粉的心,去获取一点卖白菜的钱,累不累!


所以顺应趋势,随势而行,方位上策。在大盘和个股同时都有做多需求的时候入场,就是共振的时候,胜率将会提高。而在此时,资金入场,市场情绪回暖,出现合力,自然就能走的更远。孙子兵法云:“兵者五事,道、天、地、将、法。”前三者无不强调顺应实势之重要。


四、紧贴龙头


抓住龙头。在前面所说的合适的时机入场,抓住合适的标的,以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作为一个投机客,吃相要注意一点,不要太难看。没有必要什么股都想去做。抓住龙头,便等于抓住了一台印钞机,利润便会在一段时间内源源不断。

因此,做板块龙头,做两市龙头,最最具有辨识度的个股,这便是我们短线选手的最佳标的。在合适的时机出手,时机未到时潜伏,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记住超短选时的重要性远远大于选股


五、何为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关于股市的术于道。校长认为,一切可以通过练得知的皆为术,若武林大会,各个身怀绝技,不相上下。最后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是在“道”上一较高下。


到这里,你便会问:“何为道?”前面就提过了,道可道,非常道。若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清楚,那么释迦摩尼也不必在菩提树下参悟6年才能立地成佛了。你可能觉得我在卖关子,这么说吧。股市里面的“道”便是投资者或者投机者对自己的操作系统的领悟,对自己交割单的总结。以此为基础,通过时间的雕琢,最终而成的绝世宝典。

我谓之曰“心法。在股市中生存,若无心法的支撑,恐怕就像是谢逊的七伤拳一般,未伤人,先伤己。因此,心法,依照个人的悟性而得,他人难以教会。最后的真正的高手之间的较量也在于此。


六、何为逻辑


在第五部分说了术于道。下面说逻辑。此三者,缺一不可。何为逻辑?我们先来看看一般的定义: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这个不难理解吧?


再说股市的炒作逻辑,简而言之:逻辑就是国家政策、消息刺激、对应上该股的行业和题材。为什么要说它。因为逻辑的存在,才能使得个股走得远,涨的高。内在动力是什么?这是市场对它的认可,对该种逻辑的认可。体现在哪里?资金啊、情绪啊、市场的合力啊,都是其体现。这样说的有些笼统。


所以以“逻辑”为导向、以“术”为基础、以“道”指向。在股市中生存,相对来说,概率会加大很多。

七、心理


为什么将这个单独列出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心态很重要。在股市中生存,心理素质一定要强。执行能力很有必要由心理因素来监督。在股市中,我们能把握的东西也只有两项:一是本金。二是交易的时间。我想这两项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吧。

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交易的全过程。想要做到知行合一的地步,心理素质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说的:“一旦踏入赌场或者股市大厅,连最有智慧的人都会把才智搁在衣帽间里。”

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减少交易的随意性,在股市中,交易的最大的风险就来自于投资者自身的随意性。不可忽略此因素。


说在最后


在对标的的买卖过程中,集大成者的严重应无“低吸”“打板”“高追”之分。他所关注的应该是该标的是否还有上涨的空间,买入之后能否享受溢价。于此同时,他也应该学会懂得短线其实也是包括中线甚至长线的,并且懂得用大盘的情绪保护个股的情绪。在两者都意图做多的时候入场。


对于个股而言,K线为骨,均线为肉、资金就是血液。资金会在大盘情绪回暖的时候进场,在多方动能衰竭的时候离场。情绪的判断,至关重要。


回到原题,情绪和资金的博弈。上面所述,皆为后续的铺垫,若是投资者能够通过得的术,悟得的道、吃准的逻辑结合自己的操作系统做到知行合一的地步,那么你就离高手的境界不远了。广誉远(SH600771)广发证券(SZ000776)TCL中环(SZ002129)

第四次产业革命:

TCL中环(SZ002129) 这是个标识,可以更加地理解隆基绿能(SH601012) 超大规模扩产的原因,至少先把钱圈过来//@希腊的鱼:小尺寸改大尺寸计算报废损失,不能改的小尺寸(不到10%)全部计提损失。通威是率先将电池片折旧年限缩短到6年的。其次,在电池片业务大规模的计提既反应了该行业技术发展迅速的现实,也反映了通威与时俱进的能力。通威对小尺寸产线进行技改和报废,肯定是进行过权衡决策。肯定是将新建产能、...

Cakewalk:

回复@多空长思量: 我昨晚把论文看完了,我觉得核心问题不在这。

日本信越的说法是,掺镓的核心逻辑是抑制拉晶过程中氧含量过高带来的衰减问题。

但是,要利用掺镓片的优势,需要提高坩埚转速至约30rpm(每分钟30转),这种高转速模式下容易导致晶体在拉晶过程中产生形变,导致拉晶的部分甚至整体不可用。也就是说,这种生产工艺,只适合小批量做特种用途,并不适合量产。

但是因为镓对衰减的抑制作用,所以信越认为掺镓片是宇航级别的产品才会用到的。因为太空中高电离辐射,传统掺硼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宇航级的需求,必须掺镓。中环也做过宇航级硅片的,而且日期比隆基早很多,所以其实这项技术本身,应该说,最起码不是隆基独家的。

而且对组件能量密度(无论是质量还是体积)也都有严苛的要求,所以即使良率低也可以通过增加出货量去弥补。

所以隆基的掺镓片到底如何,要看隆基获得信越授权以后是否在工艺上有所突破,是否能够解决掺镓片产出不稳定及良率低的问题。别人信越是半导体硅片老大,说实话别人信越都搞不定,应该还是有一些未知的门槛在那。这个只有投资隆基的投资者自己去做功课了。

TCL中环(SZ002129) 隆基绿能(SH601012)//@多空长思量:回复@Cakewalk:镓片技术相信隆基已经有把握,关键点在于镓的供求关系。查过镓储、产量很小,如果碳化镓应用增加,隆基29GW电池,甚至可能的40GWP-HJT带来的镓需求,是否改变镓供需格局,从而带来镓价格暴涨?

肉哥看周期:

隆基绿能(SH601012)TCL中环(SZ002129)通威股份(SH600438)

根据2030年碳达峰目标,风光装量累计要实现12亿千瓦以上。按2050规划总发电量规划中,光伏占比39%,风电占比33%,即12亿千瓦中6.5亿千瓦是光伏,5.5亿千瓦是风电。

目前的情况:截止2022年,光伏装机是3.9亿千瓦,也就是说剩下7年时间每年3700万千瓦就能完成保底目标了,而光伏协会给出的目标是每年7-9千万千瓦装机,我信你个鬼……

为此,有很多人出以下说法,我认为都有逻辑漏洞

根据2022年1-6月招标规模来看,央国企招标规模占90.9%,排名前几的是华能、三峡等等,各央企老总任期几年,提前完成对政绩有好处,我想不到会有什么动力让他们多完成指标,况且都知道光伏度电成本一直在下降,早装机肯定不如晚装机成本低。

看下图中的每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基本保持高低错落有致的变化,与五年规划相对,所以光伏周期不止有产业链供给短的影响,国内装机需求的周期变化也有大的关系。

图:2013-2022.9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

从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比例来看,最高的年份接近1:1,这里且不论分布式的合理性、并网、弃电率,分布式主要是各地方政府主导的建筑和农村购买光伏设备装机形式,比较依赖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和补贴力度,地方完成指标的情况下肯定也不会去再花费钱去实现更多装机量。

而且,绿电发展地区之间差异巨大,全国呈现结构不平衡,和南方有水电情况不同,依赖单一火电的北方地区一度出现拉闸限电停工等乱象,在2022年基本很少听到这个声音,说明已经意识到不能全国一刀切,应该客观认识到地区之间的差距,发展有先后。

10年前,光伏产业的格局是两头在外,通过先签订长单再操纵硅价可以直接把国内光伏企业打到破产。

现在不止上游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国内市场占了60%的需求,除美国以外,基本都对中国光伏产品非常认可,即使发生非常小概率的变数,按国内的光伏规划也足够消耗这些产能,光伏企业活下去不成问题。

之前有降价消息出来后,部分人说,过去几年硅料价格高,很多项目没有上。从上边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来看,这个说法站不住脚,装机量并没有下来。

对上游的影响。毫无疑问,上游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空间一定会受到挤压,供给逐步释放后降价潮可能会更凶。

对下游的影响。对电站一定是好事儿,成本更低,但装机量上边写了不一定会马上暴涨。对组件厂商,成本降低一定会传导到电池,隆基和中环相继宣布降价,在装机量没有提升的情况下,即使利润不变,收入也会受到影响。而且所谓长协,不止是对下游的保护,对上游也有保护,长协的价格=基准价+浮动价,原料市场价跌30%,对电池厂成本下降不一定有30%。

目前光伏市场形成了双寡头局面,隆基中环合计占比达49%,众所周知之所以成为巨头,关键是在拉晶环节效率更高,相同的原料能产出更多的产品。

这样的行业格局其实不太好,有第二个就有第三个,比如通威靠硅片赚取了大量现金,不再满足只做上游,从隆基等企业挖了大量人才开始涉足整个产业链,后边有可能会形成三寡头四寡头的局面。

光伏产业现在主要都是民企,也并没有国企央企参与做行业禁入垄断,杀起来要会非常惨烈。

说到底目前的金刚线切割技术还是源自日本,曾经的光伏强国日本德国美国,都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打造整个光伏产业链。现在从成本上对西方形成了压制。

综上所述,2023年对光伏不是个友好的年份,当然如果说长期(10年以上)毫无疑问是很有前景,但实际的路径不会是图1这样一路狂奔,也不会像图2这样的周期跌回原点,而可能是图3的周期性抬高底部和高峰。

短期预计下次行情好转要等到2025年后。至少与明年主线明确的消费来比,性价比不高,毕竟投资不就是找确定性嘛。

拾贝者lele:

//@跳山羊的狼:TCL中环(SZ002129) 隆基绿能(SH601012) 太阳能(SZ000591) 又是一个被朱玥洗了脑的人,组件拿什么截流利润? 对于那些一体化厂家,组件环节的作用,仅仅是拿到充足订单,确保上游的硅片、电池片环节可以排产稳定,包产包销,实现整体产能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第四次产业革命:

TCL中环(SZ002129) 光伏硅片已经属于精密加工,中国工业机器人存量与增量遥遥领先//@捂股丰登WiKi:是禁止或限制出口“技术”,而不是产品。所以,以后只能出口大硅片成品,而不能在国外建大硅片的生产企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1150/
1
上一篇短视频股票分析软件下载(短视频数据分析软件有哪些)
下一篇 捧董明珠的臭脚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