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s-s:2022年四季度收入及盈利情况如何

SS-S: 1、 问:2022年四季度收入及盈利情况如何? 答:2022年四季度收入相比之前的季度收入有增加,盈利情况还需要等待海外财务信息才能得出合并结果。

SS-S:

1、 问:2022年四季度收入及盈利情况如何?

答:2022年四季度收入相比之前的季度收入有增加,盈利情况还需要等待海外财务信息才能得出合并结果。

2、问:公司对2023年的展望?

答:公司对2023年的展望偏向乐观,一方面在政策加持及行业复苏的有利宏观环境下销售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另一方面继续坚持零部件国产替代、降本增效的举措,不断改善盈利指标。


3、问:公司2023年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板块的发展规划?

答:2022年公司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板块与通用自动化行业的增长接近。2023年公司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的增长目标是20%,业务重点是推动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发展。


4、问:CLOOS焊接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答:CLOOS海外产品的应用领域是中厚板的焊接,下游客户以重工行业为主,主要包括煤炭机械、工程机械、电力机械、海工产品等。CLOOS中国的业务包括进口Cloos海外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应用,同时开发本地化产品(包括开发应用在中薄板焊接的机器人),下游客户比较广泛,以汽车行业应用为主。


5、问:公司产品在锂电和光伏行业为什么可以保持高速增长,还有哪些下游行业值得关注?

答:锂电和光伏行业在公司机器人产品的下游行业结构中占比较大,光伏行业公司布局较早且走在前列,未来在把握光伏行业的增量市场基础上,公司希望在光伏行业打通全产业链的应用,通过更多的应用作为高增长的补充。公司的我产品是在2022年开始全面进入锂电行业,订单主要来自行业头部客户,2023年希望通过开拓更多的客户带动高增长。

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下游新兴行业的应用,包括储能、半导体设备、生物医药等行业。同时,汽车行业也是公司下步重点拓展的行业,公司正在与多家主机厂客户推进相关产品应用的研究及试用。


6、问:公司和晶盛机电的合作有什么意义?

答:公司和晶盛机电的合作是希望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支持行业头部客户在海外拓展是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战略之一,公司机器人产品、通用自动化核心部件产品会随着客户的海外拓展进行市场布局。


7、问:公司机器人产品和外资产品的差距主要在哪?

答:公司在本地化客户产品定制、解决方案及服务等方面有优势,在光伏、金属加工、中厚板焊接等机器人应用领域处于国内行业前列。相较外资品牌产品,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较短,产品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品牌的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8、问:公司如何看待外资机器人厂商扩产?

答:机器人厂商的扩产表明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乐观前景。产能的布局一般都会先于市场的需求提升,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和智能化发展方向,中国机器人产业将会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机器人全球最重要和最大的市场,市场机会很多,竞争也很激烈。随着研发技术投入的增加,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升,国产品牌机器人的市场应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埃斯顿在行业头部客户产品定制、解决方案及价值型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未来,公司仍坚持“通用+细分”的市场战略,不断扩大下游行业应用,做好客户的价值服务。

埃斯顿(SZ002747) 机器人(SZ300024) 新时达(SZ002527)

苦主2022:

晶盛机电(SZ300316)我真服了

robi2018:

昨晚两个消息,一则是业绩预报,四季度中值18.5亿,另一则是中环领先和鑫芯半导体,就此做简易分析。

昨晚两个消息,一则是业绩预报,四季度中值18.5亿,另一则是中环领先和鑫芯半导体股东置换股份,曲线收购。
两则消息负向看,都是利空。中环四季度净利润不及预期{九月前},业绩环比三季度下降1.5亿,约-7.5%。中环领先收购鑫芯半导体,是盈利资产收购亏损资产,还溢价12%.
但是如果正向看,都是利好。中环四季度业绩环比小幅下降,但是和双良比(三季度约5亿,四季度1.7亿,环比下降65%),同时如果双良没有还原炉等利润撑着,光看硅片板块,基本无利润。和隆基比,隆基四季度其实也是小幅下降,无非隆基去年四季度太差了,导致全年业绩反而看起来不错。同时,中环从62元跌到现在41出头点,已经是过跌了。
从资产收购看,名义上中环领先是溢价收购,但是原股东其实没赚钱,两年资金沉淀成本12个点不多吧。同时中环领先以前12寸是重掺产品,收购的鑫芯半导体是轻掺产品,同时产能也达到了60万片月,这对中环领先而言,是补齐短板,同时也拿到这么大体量的资产,而且这资产通过中环整合后,实现盈利是很快的,毕竟其产品已经经过认证。这其实是很大的利好!另外,鑫芯半导体还是半导体硅片单晶炉设备供应商,具体多少不详,但这多多少少也是对晶盛机电的一个制约。
所以,消息其实要从不同层面看!
就中环而言,其扩大半导体投入,我的认为是回归本源!!!是正解!正是由于中环在半导体硅片中的技术,才提高了光伏硅片的技术水准,才有了G12大尺寸硅片。同时,中环和其它半导体领先厂家的走法是相似的,那就是不断提高工艺水平,精益求精,而不是做材料贸易商,那肯定是无法长久的!而且,g12有了,g16呢?如果光伏硅片到了16寸时,有几家能做?而中环可以凭借半导体硅片的先发优势,不断提高光伏硅片的技术水准,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从而树立起产品性价比的护城河,建立起符合自身优势的行业地位!
另外一个角度看,目前预计四季度中环18.5亿利润,17到18gw产出,那么单瓦利润约10.5分,行业平均单瓦3分,如果中环把单瓦利润降低到7到8分,大部分硅片企业基本属于没利润或者亏损。
那么竞争格局就会更好!牺牲下短期利润,换来未来更好的预期,不是更好吗?毕竟,你盈利再好,也抵不过机构几篇软文对你进行预期预判和价值重估!
股票市场是个复杂系统,一个公司的股价往往是由其盈利能力,市场估值,行业预期,情绪作用综合作用的。你盈利再好,几篇调研报告把预期说差了,把估值往下压,公司的股价照样不行!
中环就是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盈利和资产规模不在前三,属于中上,但是公司规模和股本又让柚子难以把握,因此,从这几年中环股价在行业中表现看,不温不火,非常一般。今后呢,其实也难说一定如何好,不可控因素太多。同时,中环一定是慢牛格局,不会有多少爆发力,所以如果你只有10来万左右的资金,建议还是不要玩这股票,他会耗死你所有的耐心和信心!!!
光伏板块从未来看,大部分企业估值很难有太大的提升,根据其属性,制造业和能源行业看,估值5到30倍区间,所以高估值的光伏股票一定要小心!而中环幸亏还有半导体这只脚,不光提供技术,也是未来估值提升的依据!
对国人而言, 过去一年结束了,我也给各位股友拜个早年,希望明年大家手里的票,兔飞猛进,一片大好!

调研纪:

基本上每天能拿到很多一手纪要,每天会在雪球上发3篇,一起分享。每天需要了解更多纪要的朋友,可以去关注下:有道调研。

1、 问:2022年四季度收入及盈利情况如何?

答:2022年四季度收入相比之前的季度收入有增加,盈利情况还需要等待海外财务信息才能得出合并结果。


2、问:公司对2023年的展望?

答:公司对2023年的展望偏向乐观,一方面在政策加持及行业复苏的有利宏观环境下销售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另一方面继续坚持零部件国产替代、降本增效的举措,不断改善盈利指标。

3、问:公司2023年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板块的发展规划?

答:2022年公司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板块与通用自动化行业的增长接近。2023年公司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的增长目标是20%,业务重点是推动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发展。

4、问:CLOOS焊接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答:CLOOS海外产品的应用领域是中厚板的焊接,下游客户以重工行业为主,主要包括煤炭机械、工程机械、电力机械、海工产品等。CLOOS中国的业务包括进口Cloos海外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应用,同时开发本地化产品(包括开发应用在中薄板焊接的机器人),下游客户比较广泛,以汽车行业应用为主。

5、问:公司产品在锂电和光伏行业为什么可以保持高速增长,还有哪些下游行业值得关注?

答:锂电和光伏行业在公司机器人产品的下游行业结构中占比较大,光伏行业公司布局较早且走在前列,未来在把握光伏行业的增量市场基础上,公司希望在光伏行业打通全产业链的应用,通过更多的应用作为高增长的补充。公司的我产品是在2022年开始全面进入锂电行业,订单主要来自行业头部客户,2023年希望通过开拓更多的客户带动高增长。

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下游新兴行业的应用,包括储能、半导体设备、生物医药等行业。同时,汽车行业也是公司下步重点拓展的行业,公司正在与多家主机厂客户推进相关产品应用的研究及试用。

6、问:公司和晶盛机电的合作有什么意义?

答:公司和晶盛机电的合作是希望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支持行业头部客户在海外拓展是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战略之一,公司机器人产品、通用自动化核心部件产品会随着客户的海外拓展进行市场布局。

7、问:公司机器人产品和外资产品的差距主要在哪?

答:公司在本地化客户产品定制、解决方案及服务等方面有优势,在光伏、金属加工、中厚板焊接等机器人应用领域处于国内行业前列。相较外资品牌产品,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较短,产品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品牌的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8、问:公司如何看待外资机器人厂商扩产?

答:机器人厂商的扩产表明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乐观前景。产能的布局一般都会先于市场的需求提升,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和智能化发展方向,中国机器人产业将会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机器人全球最重要和最大的市场,市场机会很多,竞争也很激烈。随着研发技术投入的增加,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升,国产品牌机器人的市场应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埃斯顿在行业头部客户产品定制、解决方案及价值型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未来,公司仍坚持“通用+细分”的市场战略,不断扩大下游行业应用,做好客户的价值服务。

20230117

ETF玩家:

进入2023年,光伏组件龙头的产能军备赛持续白热化,在1月17日隆基绿能抛出452亿投资计划后,晶澳科技也不遑多让,1月19日晚间公告迅速放出400亿投资方案。

具体来看,晶澳科技1月19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当天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项目包括建设生产15万吨/10万吨光伏原材料、20GW拉晶、20GW硅片、3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组件及配套辅材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

晶澳科技称,本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符合公司未来产能规划的战略需要,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电力资源和政策优势,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能力,拓宽公司在光伏产业链中的布局,提升公司垂直一体化产能优势,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对高效优质光伏产品的需求,对公司后续发展有积极影响。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在光伏产业链高景气度的背景下,晶澳科技就频频抛出扩产计划,其中不乏数百亿级规模投资。

最近的一次在2个月前,晶澳科技彼时公告,全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与石家庄市政府、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拟在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期建设光伏切片、电池、组件一体化智能工厂及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02亿元。

据统计,2022年以来,晶澳科技已发布十次产能扩建及相关投资公告,合计投资金额超600亿元,包括在石家庄、宁晋、扬州、曲靖、合肥、义乌以及海外的越南等地兴建硅片、电池片、组件业务。

据晶澳科技此前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为27.1GW,已超2021年全年出货量。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64%,分销出货量占比约37%。而按照公司产能规划,2022年底组件产能将超5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左右。在建和规划的产能明年将陆续投产,预计到2023年底组件产能将超75GW。

此外,1月17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该公司与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预计项目总体投资金额452亿元。根据项目投资进度,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预计均为2024年3季度首线投产,2025年底达产。

据机构统计,隆基绿能2022年以超45GW的组件出货规模,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组件出货冠军。一体化布局上,公司去年在硅片-电池-组件三个环节产能持续扩张。根据机构统计,隆基绿能去年加快推进鄂尔多斯项目年产46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在2022年底硅片和电池产能分别达到150GW和60GW。

组件环节,2022年底公司产能达到85GW,此外还有芜湖20GW光伏组件项目、鄂尔多斯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嘉兴10GW单晶组件等在建项目,建设完成后总产能预计超过120GW。

业绩方面,受益于一体化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下游需求持续放量,晶澳科技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亿元至56亿元,同比增长135.45%至174.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8.2亿元至56.2亿元,同比增长160.99%至204.31%。

谈及去年业绩的翻倍增长,晶澳科技总结了两大方面。2022年,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持续开拓国内外市场,光伏组件出货量和营收规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受益于公司技改升级及新产能释放,持续降本增效,叠加汇率变动等积极因素,共同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1月19日,隆基绿能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145亿元到155亿元,同比增加60%到71%;与2021年相比,硅片和组件销售的量价齐升,实现了收入和净利润的较快增长。

谈及业绩增长的原因,隆基绿能在公告中表示,2022年行业需求持续向好,在面临因上游原材料紧缺及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的交付和成本压力下,公司适时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与2021年相比,硅片和组件销售的量价齐升,实现了收入和净利润的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龙头企业业绩增速同样显著。

TCL中环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亿元-71亿元,同比增长63.79%-76.20%;阳光电源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亿元-38亿元,同比增长102%-140%;晶盛机电则预计试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39亿元-30.81亿元,同比增长60%-80%。

经历了2019年的低谷期后,光伏行业近两年重回上升趋势,新增装机屡创新高。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22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对比2021年54.88GW的装机量,同比增长近六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8.7%,规模已刷新历年同期光伏新增装机量的历史纪录,累计装机容量达到约3.6亿千瓦。协会预测,2022年全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8500万千瓦至1亿千瓦。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升级背景下,光伏需求高景气有望持续,但从近两年企业扩产情况看,产业链各环节过剩的预期已经显现。组件方面,据机构此前不完全统计,2022年行业新建组件扩产项目规模已超400GW,龙头大手笔扩产加上新秀跨界延伸,光伏组件总产能预计超过800GW,远超终端需求。可以预见,光伏火爆的扩产潮之下,各环节产能加速释放,市场过剩风险逐渐增大,由此带来的企业间竞争将进入白热化,新一轮的“厮杀”不断逼近。

文章来源:国际能源网

#红红火火!A股虎年收官,你收益如何?##机器人行业顶层规划出炉,概念股集体走强#

光伏ETF(SH515790)隆基绿能(SH601012)阳光能源(00757)

风险提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中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

挠头鲨的深度逻辑:

观点仅供参考,买卖需要择时!

1、 问:2022年四季度收入及盈利情况如何?
答:2022年四季度收入相比之前的季度收入有增加,盈利情况还需要等待海外财务信息才能得出合并结果。

2、问:公司对2023年的展望?
答:公司对2023年的展望偏向乐观,一方面在政策加持及行业复苏的有利宏观环境下销售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另一方面继续坚持零部件国产替代、降本增效的举措,不断改善盈利指标。

3、问:公司2023年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板块的发展规划?
答:2022年公司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板块与通用自动化行业的增长接近。2023年公司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的增长目标是20%,业务重点是推动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发展。

4、问:CLOOS焊接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答:CLOOS海外产品的应用领域是中厚板的焊接,下游客户以重工行业为主,主要包括煤炭机械、工程机械、电力机械、海工产品等。CLOOS中国的业务包括进口Cloos海外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应用,同时开发本地化产品(包括开发应用在中薄板焊接的机器人),下游客户比较广泛,以汽车行业应用为主。

5、问:公司产品在锂电和光伏行业为什么可以保持高速增长,还有哪些下游行业值得关注?
答:锂电和光伏行业在公司机器人产品的下游行业结构中占比较大,光伏行业公司布局较早且走在前列,未来在把握光伏行业的增量市场基础上,公司希望在光伏行业打通全产业链的应用,通过更多的应用作为高增长的补充。公司的我产品是在2022年开始全面进入锂电行业,订单主要来自行业头部客户,2023年希望 通过开拓更多的客户带动高增长。 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下游新兴行业的应用,包括储能、半导体设备、生物医药等行 业。同时,汽车行业也是公司下步重点拓展的行业,公司正在与多家主机厂客户 推进相关产品应用的研究及试用。

6、问:公司和晶盛机电的合作有什么意义?

答:公司和晶盛机电的合作是希望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支持行业 头部客户在海外拓展是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战略之一,公司机器人产品、通用自动 化核心部件产品会随着客户的海外拓展进行市场布局。

7、问:公司机器人产品和外资产品的差距主要在哪?

答:公司在本地化客户产品定制、解决方案及服务等方面有优势,在光伏、金属 加工、中厚板焊接等机器人应用领域处于国内行业前列。相较外资品牌产品,国 产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较短,产品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品牌的 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8、问:公司如何看待外资机器人厂商扩产?

答:机器人厂商的扩产表明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乐观前景。产能的布局一 般都会先于市场的需求提升,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和智能化发展方向,中国机器 人产业将会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机器人全球最重要和最大的市场,市场机会很多,竞争也很激 烈。随着研发技术投入的增加,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升,国产品牌机器人的市场 应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埃斯顿在行业头部 客户产品定制、解决方案及价值型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未来,公司仍坚持“通 用+细分”的市场战略,不断扩大下游行业应用,做好客户的价值服务。

埃斯顿(SZ002747) 晶盛机电(SZ30031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1138/
1
上一篇厚普股份1月18日获融资买入262.50万元
下一篇 维维安快乐好心情:北半球历史最低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