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鹏起新羁:大幅调仓

鹏起无羁: 昭衍新药(SH603127)2022倒闭了很多药厂,2023还有不少药厂,项目将要倒闭,所以,2023新签合同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鹏起无羁:

昭衍新药(SH603127)2022倒闭了很多药厂,2023还有不少药厂,项目将要倒闭,所以,2023新签合同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东博星球:

美股还是震荡趋势,一面是加息放缓,一面是经济衰退,我个人更倾向于,后面还要跌一些,但是预测这种事,都是拍脑袋,跌下来就买点,不跌也无大碍,全球共振上涨,更好。

我们这一波,气势如虹,人的情绪就是这样,去年底还极度悲观,认为放开后也不会多好,但实际情况,人们涌向街头,加上新年气氛,现在人们又变得无比乐观了。作为价值派,便宜了就买,贵了就卖,至于人的情绪,总会是悲观与乐观之间摆动,这是我们应该利用的。

————

19年收益率34%,20年收益率53%,21年收益率0%,22年收益率-27%,23年收益率目前为10.05%

当前仓位比例如上图。

药明现价97 目标价330

万泰现价135 目标价790

昭衍现价66 目标价210

爱美客现价612 目标价1150

酒鬼现价139 目标价280

东财现价23 目标价55

另有纳指ETF不足1%,忽略不计。

目标价以估值很贵为标准,送很多钱以诱惑我卖出优质企业,后续会随变化而调整。

————

这周内容比较多。

先说大幅调仓的事。

本周一卖出迈瑞医疗,康泰生物,分众传媒,恒生医疗ETF,中概互联ETF。

重仓万泰生物,加仓昭衍新药,建仓纳指ETF。

这次调仓,主要是想增加万泰的仓位,万泰目前估值才20多倍,主要还是九价HPV对我的诱惑太大,说是世界级的重磅疫苗也不为过。

九价最迟25年过审,那我愿意去等,特别是万泰当前不贵的情况下,至于二价HPV,戊肝疫苗,鼻喷新冠疫苗,能保持现有业绩缓慢增长不下滑,重点还是等待九价。

因为一直是满仓状态,新增资金很少,想要重仓万泰,不得不卖出现有持仓,做一次仓位调换。

看了下手中仓位多一些的标的,估值贵的,主要是爱美客,但是医美赛道目前正是大发展的上升期,估值贵一点,后面业绩一追,估值就拉下来了,主要还是未来空间很大。

另外有些仓位,且估值偏合理的,就是迈瑞了,迈瑞未来增速大概率在20%-40%左右,当前估值已经40多倍,我觉得估值与增速之间的弹性空间不算太大。

所有选择了持仓9%的迈瑞去换万泰,当然不是说迈瑞不好,迈瑞的确定性应该是无敌的,只不过我觉得估值与增速上空间小一些了,如果迈瑞后面又便宜了,会很开心再接回来,目前属于忍痛割爱。

另外康泰和分众,我依然觉得很便宜,但是仓位占比都不足2%,对持仓整体影响很小,也卖出做了贡献。恒生医疗和中概互联,仓位更小,且累计利润超过30%,也一并卖了做贡献了。

买完万泰,又少量买了些昭衍,大概占仓位2%,昭衍并不涉及到CDMO的新冠大单,在CRO安全评价领域,护城河还是非常强的,且订单饱满,当前估值依然很便宜。

剩余零钱扔给了纳指ETF,不足1%仓位。

————

周二两则消息。

22年人口第一次负增长,减少85万人,新生儿900多万,不足1000万。

大趋势的改变,可能就不是短期可以逆转的,长期的人口下降,以及新生儿出生率下滑,对我们的长期投资来说,特别是对一些行业来说,应该会有冲击,比如,奶粉,教育,甚至房地产和一些消费,都会有影响。

我比较关注的医疗行业,疫苗的影响应该会更大一些,二类苗里,虽然也有像HPV这种成人打的大单品,也有老人打的带状疱疹,但大部分都是给小孩打的苗。

如我比较喜欢的康泰,相信短期业绩恢复不成问题,但中长期来看,随着新生儿减少,业绩不受影响可能性很小,除非可以做到出海,全球化,则国内可以规避,这属于长期投资逻辑改变,我会暂时规避疫苗行业,HPV除外。

第二则消息,22年中国GDP超120万亿,增长3%,在22年我们受疫情反复扰动,经济如此之差的情况下,GDP还是实现了3%的增长,这个确实有些意外惊喜,中国经济还是很有韧性的。

之前市场预测23年增长,普遍在5%,少数预测8%,我想如果22年如此之差,还能3%,那23年,我们不妨乐观一些,23年GDP增长8%!

————

周二至周五关注企业连续发布22年业绩预告。

万泰生物22年净利润47亿,增长134%

四季度同比业绩下滑4%

关于四季度的下滑,没有详细纰漏,市场各种解读,我觉得靠谱一些的是,去年四季度防控趋严,影响人们去医院接种二价HPV,但这些都是猜测,具体还是要等年报出来再看。

我前面也说了,选择重仓万泰就是在等九价,至于前面这些小波动都可以忽略,价值与投机的区别,大概率就是看长期五年十年,还是看短期一天,一个月,甚至一年。

昭衍22年预计净利润增长81%-101%

同样是四季度有所下滑,市场猜测一个是生物性资产价格有所下降,另一个是人民币升值的汇率影响。

昭衍的实验用猴主要是自身做实验用,而不是靠卖猴子赚钱,另外放开可以进口猴子了,我觉得实验用猴更多是昭衍的护城河之一,毕竟是稀缺资源。

虽然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包括汇率也是,但这些都是扰动因素,昭衍真正赚钱的还是安全评价,不能本末倒置。

我们去除掉猴子与汇率影响,打个折扣,给昭衍一个60%增长,那对应现在30多倍估值,昭衍依然是便宜的。

东方财富22年净利润预计80亿-90亿,同比-6%至+5%

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单独去看东财财报一般,但是整体去看券商预告,都是下滑,甚至有下滑80%-90%的券商,对比来看才能看出东财的优秀。

22年的市场什么样,我们大家都是清楚的,东财能在这种环境下还保持基本持平,真的很棒了。

券商本质上还是有周期性的,最坏的市场我们已经坚持下来,那后面市场涨起来,券商的业绩弹性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作为券商龙头的东财。

————

比较巧的是,周五十部委发文,加快审批符合要求的HPV疫苗。

之前也有个一个类似文件,加快审批国产HPV疫苗,且里面有一条,特别是之前已经有上市HPV疫苗的企业,会重点关注。

这种指向性其实非常明显了,万泰二价早已上市,且九价正在申请上市。沃森的二价虽然也去年也上市了,但距离九价上市还早。其实就差说是为万泰量身打造的了。

如果说万泰的九价HPV正常要25年上市,这样加快审批的话,很可能提前到24年,甚至再乐观些,今年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万泰九价临床实验已经完成,正在申报整理数据,其实就是临门一脚的事。

————

击球区

万泰生物

昭衍新药

迪安诊断

纳指ETF

击球区是如果目前我有新增资金,会考虑买进的标的。

万泰生物(SH603392) 昭衍新药(SH603127) 东方财富(SZ300059)

十年炒股风风雨雨:

昭衍新药(SH603127)节后暴跌重点对象,现在开空大赚一笔,明眼人擦亮眼睛,不要听信那帮多苟的研报啥的,夫妻店,卖公司的主

秋天的两只小鸡: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 "秋天的两只小鸡"。

本报告导读:

产能逐步释放,利用率提升,订单高效交付,收购动物模型公司强化供应链安全,业绩高增长有望延续,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公告 2022 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2 年营收 20.65-23.69 亿元,同比增加36.2%-56.2%;归母净利润10.12-11.23 亿元,同比增加81.5%-101.2%;扣非归母净利润9.61-10.67 亿元,同比增长81.24-101.24%。预计2022 年剔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影响后,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2%-72.2%,业绩高增长延续。考虑猴子等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上调公司2022年EPS 至1.96 元(原1.54 元),维持2023-2024 年EPS 为 1.88/2.40元,。维持目标价84.60 元,对应2023 年PE45X,增持评级。

单季营收及利润创新高。按中值测算,Q4 单季度营收9.41 亿元,同比增长42.54%;归母净利润4.35 亿元,同比增长40.68%。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报告期高增长,预计主要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在手订单高效交付,人效持续提升。

在手订单充沛,保障长期业绩增长。截至2022Q3,在手订单超46 亿元,增速超50%。产能方面苏州昭衍8000m2 设施(I 期工程)于2022年1 月份投入运营,苏州II 期工程约20000 m2 顺利推进。产能逐步投放下,在手订单有望持续高效交付贡献增长。实验模型方面收购玮美生物及英茂集团各100%股权,增强关键性实验模型战略储备和成本控制,提升非临床安评能力,为业绩实现提供强有力保障。

催化剂:新增产能快速释放、新业务拓展超预期、在手订单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创新药投融资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丁丹/张祝源/吴晗] 日期:2023-01-19

顽石哥:

过年期间,大家都喜欢打牌,我不会打,晚上乡间散散步。

通策医疗(SH600763) 还有点底仓,到180就清掉,看情况买进科创ETF,预期通策22年全年业绩6亿,等估值回落到70倍左右,股价到半年线找再次买进的机会,通策拿了五个月没动,收益率有40+%。不做差价的拿着通策也挺好的。

把大部分的通策换成昭衍新药(SH603127) ,博腾股份,键凯和半导体ETF,理由有几,1,通策有一定的收益,毕竟股价优势也有节奏感。2,新药国谈有宽松的趋势,对于医疗服务公司预期边际改善。3,这几个票跌出性价比了,刚好把通策和他们做个高低切换。

对于安路科技-U(SH688107) ,我不打算做差价,以做个股为战略,不到目标价不放手。安路的这种慢走爬升,是我最喜欢的。预判科创板和安路年后盘整一周后,会开启趋势性行情。特别是安路,短中长都开启多头趋势,期待共振行情开启。

股市看门人:

2022年一年多来,CRO行业的“利空”阴影徘徊未散,虽然年末至今板块迎来一波上涨,但市场涨跌沉浮之中,一个普遍的观点是:CRO面临“挤泡沫”,曾经动辄上百倍的估值将一去不复返。

(CRO概念_PE走势图_概念.BK0753)

不过受益于医药行业刚需属性、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以及患者医药需求日益增加,CRO当前依然维持较高的景气状态。

而随着CRO行业的持续发展,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尽管CRO行业寡头集聚,领先的CRO公司借助资本优势通过并购等活动快速成长,使得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黄金赛道已经步入下半场。

一般来说,CRO整个产业链以IND作为界点区分为临床前(前端)和临床(后端)。从目前来看,国内临床前CRO服务能力已经跻身全球一流水平,比如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临床前化学服务供应商。

另外在各个细分领域,中国临床前竞争地位也愈加稳固。比如专注于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昭衍新药,虽然业务范围小,但在安全性评估这一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处于全球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外包行业第一梯队。

各有千秋的背后,是CRO公司在行业发展的下半场里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多的客户,更长的产业链,更完备的服务,才意味着在未来有更多的交易机会。

不同的是,规模巨大的头部CRO公司,从药物发现阶段,就开始与药企建立源头合作,提供完整的一体化服务。而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更倾向于通过特色技术平台或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在各个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的突破。

以昭衍新药为例,其在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中表示:越来越多的医药研发机构开始向创新药领域进行倾斜,新的药物靶点层出不穷,这也要求公司必须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建立新的技术方法,从而保持我们的行业龙头地位。

因此,昭衍新药紧密跟踪国内外研发的新技术、新靶点、新制剂、新领域,尤其在基因与细胞治疗(CGT)、创新抗体、创新型ADC、干细胞治疗等领域都积极探索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另外在开展的项目细分领域中,生殖毒性、致癌试验、眼科试验、吸入试验、中枢神经试验等的订单量继续大幅增加。

其中CGT领域,昭衍新药完成了全球首个上市的CGT项目SBN-1(ADV-P53)的系统评价,是国内第一个承担CGT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机构,目前承接了国内45%以上的CGT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工作。

(来源于2022年半年报)

而除了技术突破,“买买买”无疑是CRO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的最为快速的方式。

收购国外企业,走向国际,是一些CRO企业的战略部署。在这一点上,昭衍新药收购了Biomere,开拓通往北美以及全球化市场的国际化道路。

收购的导流效应十分显著。从业绩来看,昭衍新药海外收入的大部分均来源于Biomere,2021年国内公司2021年承接海外订单约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100%;境外客户数量从2019年末的24个增长至2020年9月末的111个。

此后,昭衍新药又收购了主营业务均为实验室模型动物繁育和销售的玮美生物和英茂生物,以此发展实验模型业务,并向上延伸产业链,改善原本有些单一的业务结构。

整体看来,立足于产业链中自身的优势项目,并逐步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是国内各家CRO公司强化核心优势的大方向。但相对于那些真正大体量规模的头部CRO,昭衍新药的一体化步子还是迈得碎了些。

像是在下游端,目前昭衍新药只能提供早期临床试验服务(临床Ⅰ期及BE试验),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且由于市场已有不少成熟且富有竞争力的临床CRO公司,公司可能会因为市场拓展能力不足、业务能力不足等因素造成业绩不达预期。

此外,根据昭衍新药2022年半年报,其非临床研究服务依旧占据收入绝大部分,即便是临床试验和实验模型两项业务相加,收益也仅占比不到3%。

就目前来看,昭衍新药拥有稀缺的动物资源保障,同时不断拥抱新兴技术,叠加先发优势以及行业资质,坐稳临床前CRO细分领域龙头是毫无争议的。

不过就像公司自己说的,若不能有效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未来将面临行业内竞争对手的有力挑战,对公司的盈利造成影响。在行业快速增长且“百家争鸣”的背景下,昭衍新药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还待持续观察。

飞翔小菜鸟:

兔年新年,兔飞猛进、前兔宽阔。昭衍新药(SH603127) 硅宝科技(SZ300019) 上证指数(SH000001)

风起扶摇而上:

1月16日,昭衍新药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20.65亿元-23.69亿元,同比增长约36.2%-56.2%;实现净利润为10.12亿元-11.23亿元,同比增长81.50%-101.50%。

2022年前三季度,昭衍新药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其中归母净利润达到6.32亿元,同比上升154.85%;扣非净利润6.05亿元,同比上升178.6%。

第三季度单季业绩表现也颇为亮眼,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上升176.77%,扣非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上升195.97%。

不过,从二级市场来看,这份成绩单似乎并没有被视作利好,昭衍新药依旧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就近7个交易日来看,A股股价持续低迷,一直在60元左右徘徊,较2021年9月的最高位已经跌去超半成;港股近30个交易日内虽然总体呈现涨势,但同样在30-42元之间横盘震荡,让投资者备受煎熬。

鲜明反差背后,究竟原因何在?

打满的预期与不满的情绪

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CRO的走势就非常令人糟心。市场出现了白马抱团的松动,板块指数区间最大跌幅接近40%,不少企业出现了大幅的调整,甚至出现了腰斩。

是它们的基本面出问题了吗?其实并没有。CRO走低的背后,核心原因是其估值太高。

在大幅回落之前,CRO市场估值水平长期处于高位,整个CRO板块市盈率(PE,TTM)估值平均数和中位数都达到近90倍,超过百倍估值的就有六家,涵盖了CRO领域各细分赛道的龙头。

昭衍新药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国内非临床安评龙头,截至2021年9月底,昭衍新药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了150倍,这几乎是把未来好几年的业绩预期都打满了。

同时,机构持股高度集中在CRO方向。有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机构持股比例平均数为44.1%、中位数为53.7%,其中,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和凯莱英分别为61.0%、62.9%、49.4%和70.2%。

机构的扎堆让交易变得拥挤,持股心态不稳定,叠加过于拔高的估值,使得一旦遭遇些风吹草动就会有投资者反应过激,砸盘跑路,导致股价暴跌。

这也是为什么2021年下半年CDE出文、美国“实体清单”传闻等消息一经传出,市场立马就出现恐慌性抛售,引得CRO概念股阵痛接连不断,在谷底和峰顶间艰难爬坡。

事实上,近年来的热门板块,如白酒、医疗等都有这样的特征,即持股的高度集中、估值预期太高,对未来的业绩预期拉得太满,导致市场脆弱异常。

但树不能长到天上去。当股价涨到一定程度,即便基本面扎实、景气度无虞,依然容易高位震荡,不再有赚钱效应。

此外,CRO概念股频遭大股东大额减持也是引发市场不满情绪的原因之一。昭衍新药也有同样的情况,大股东一再减持,导致股价持续低迷。

虽然说长期来看,股价肯定和公司的业绩正相关,但是短期内如果持续有大额资金卖出,还是会对股价的上涨形成压制。更何况CRO正处于涨跌浮沉的波动期,大额资金卖出只会让股价雪上加霜。

基本面能否继续提供动力?

基于上述情况,高位估值消化已经成为CRO的核心诉求。而消化高估值无非两种方式,一种是“杀估值”,一种是业绩消化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多来,CRO板块估值持续大幅消化,目前已经相对充分消化了所谓的行业景气度边际下行的预期。

截至2022年9月底,CRO板块龙头公司的市盈率(PE,TTM)基本已降至2019年医药生物牛市启动之前或更低的水平。对于企业来说,其自身估值已进入历史底部区间,并且对比海外龙头企业的估值水平也不再有过多的估值溢价。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环境继续带动CRO板块估值下杀已经成为小概率事件。而确定的业绩成长性,则成为了CRO估值修复的关键因素。

回归业绩增长,昭衍新药在CRO行业中仍持续具备比较优势,成长性属性不改,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财务方面,2017-2021年昭衍新药营业收入CAGR 49.8%,归母净利润CAGR 64.3%;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76亿元(+48.97%),高成长属性明显。

订单方面,截止2022第三季度末,昭衍新药在手订单金额超46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53.3%,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较强保障。

其中2022年上半年,昭衍新药新签订单超过20亿元,境内公司新签订单超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海外子公司BIOMERE新签订单近2亿元,同比增长近30%,保持平稳增长。

为加速订单的兑现,昭衍新药在全国多区域布局与扩建产能,苏州昭衍的一期工程设施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2022年1月已经投入运营;二期工程约20,000平方米,同年上半年已基本完成基建工作,下半年在进行内部装修;位于广州的DSA基地正在建设中。

相关设施在投产后,饱满的排产将支持昭衍新药快速将订单转换为收入,并提升毛利率,为业绩的高增长增强了确定性。

而从成长空间来看,相对于海外CRO龙头,国内CRO公司在体量规模、结构水平等多方面远未达到成长“天花板”,三到五年或更长时间仍有望保持高增长。

一方面,国内CRO凭借工程师红利和高效高品质的服务供应能力,承接全球产业链向国内转移。

目前,中国CRO市场规模增速已经明显高于全球,部分龙头公司的临床前离岸外包业务订单持续快速增长。2022年上半年,昭衍新药国内公司承接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100%,创下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2022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创新药物研发需求增长回暖,驱动CRO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昭衍新药横向对标的模板,全球最大CRO企业之一——查尔斯河,在2022年三季报中对业绩指引进行上调,进一步显示出在全球范围内,药物发现与临床前业务及动物模型业务需求依然强劲。

虽然就体量而言,昭衍新药想要追上查尔斯河还需要不少时间,但得益于效率、成本优势,中长期内的景气度基本还是不用操心的。

总的来说,昭衍新药当前的股价处于低位,适合中长线布局,相信在基本面成长性突出的前提下,短期冲击不会改变长期信心,因而可理性看待短期波动性。

简单交易日志:

下午不打算买了,准备过年 了。这三个也不打算接回来了。深桑达Asz000032 易华录sz300212


CRO卖了弱势的昭衍新药,凯莱英和博腾股份还持仓在。


中航产融,还有一半的仓位,这股总是不封板,也看不透主力的意图,所以先减仓了一半。
早上布局的中国联通,等待尾盘封板,给过年发个红包。中国联通sh600050

秋天的两只小鸡: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 "秋天的两只小鸡"。

事件:2023 年01 月16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业绩预告,2022 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0.65-23.69 亿元,同比增长36.2%-56.2%;归母净利润10.12-11.23 亿元,同比增长81.5%-101.5%;扣非净利润9.61-10.67 亿元,同比增长81.2%-101.2%;剔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的影响后,预计经调整扣非净利润约5.36-6.07 亿元,同比增长52.2%-72.2%。

业绩超预期,单季度营收、归母、扣非创历史新高,持续表现强劲。2022 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中值约22.17 亿元(+46.2%),归母净利润中值约10.67 亿元(+91.5%),扣非净利润中值约10.14 亿元(+91.2%),剔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的影响后经调整扣非净利润中值约5.71 亿元(+62.2%),持续表现亮眼。受益于行业快速增长与公司竞争优势强,我们预计公司主业临床前评价业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分季度看,2022Q4 营收中值约9.41 亿元(+42.5%),归母中值约4.35 亿元(+40.7%),扣非净利润中值约4.09 亿元(+30.6%),经调整扣非净利润中值约5.71 亿元(+62.2%),在去年高基数态势下依然维持快速增长态势,我们预计主要系:①公司持续优化排产带来设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规模效应凸显;②2022 年公司收购了玮美生物与英茂生物带来非人灵长类动物数量增加,进而推动公司未实现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持续增长;③公司持续提升资金管理能力,带来利息收入等额外收益所致。

海外拓展+产业链延伸持续开拓,打开长期成长空间。1)持续扩大海外临床前CRO份额:收购美国临床前CRO Biomere,将视野拓宽至全球,凭借自建动物养殖基地与工程师红利,有望在成本与效率上赢得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持续带来新增量。2)积极延伸临床CRO 及药物警戒服务:①临床CRO:苏州昭衍医药聚焦早期临床与BE 外包服务,当前处低基数的高速成长期。②药物警戒:昭衍鸣讯业务覆盖全面,有望享受行业红利带来持续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收入21.26、28.12、35.76 亿元,同比增长40.20%、32.26%、27.15%,归母净利润8.18、10.26、12.94 亿元,同比增长46.69%、25.45%、26.16%。国内临床前评价外包行业景气度高,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未来有望通过拓展海外市场与产业链纵向延伸带来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产能升级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原材料供应及价格上涨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Biomere 收购后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来源:[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祝嘉琦/崔少煜] 日期:2023-01-19

大道至简久久为功:

回复@福娃牛: 美迪西大部分业务来源是国内生物医药公司,和昭衍新药类似,这方面其实受到海外融资以及中美关系影响要小很多的。公司是有可能是下一个药明康德/康龙化成,但是一体化也未必好做的。目前来看做的还可以,考虑23年大概是30倍估值,不算贵,如果看得长拿的住中长期应该也是可以赚到业绩增长的钱。但是如果要看确定性的话,一体化是不如药明康德的,竞争格局来看前端不如昭衍新药的,中间是不如泰格医药的,和末端比竞争格局地位其实也是不如凯莱英和药明生物的。当下来说,昭衍新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都是布局了很多上游试验用猴子等生物资源,而美迪西是没有布局的,这方面是相对弱势。CXO我其实最看好的是药明康德、昭衍新药、泰格医药、药明生物、凯莱英,这几个其实确定性最高的;当然了,生命科学以及中国创新药都在爆发期,行业贝塔还在,正常来说美迪西也还会有中高速发展时期,至于说投资与否就见仁见智了。我之前底部抄底是药明生物、泰格医药买的多,现在是凯莱英和博腾股份买的多,我觉得比弹性和估值,当前凯莱英和博腾可能更好。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福娃牛:回复@大道至简久久为功:大师傅,您觉得美迪西怎样?我不懂这行,觉得跌的多业绩还行就买了些,能评论上一两句吗?

十年炒股风风雨雨:

昭衍新药(SH603127)预祝各位持有这类股的有个开门黑,大盘即便高开也是c4浪反弹顶部,将有百点下跌,两大缺口必须回补,这个过程这类股票只需要2到3个大阴线就能把前面的涨幅通通没收,拭目以待吧,预祝大股东新的一年卖公司卖个好价钱,这么多人舔你

医药之年:

今天,我们一起看一下医疗研发外包行业的三家公司:康龙化成、博腾股份、昭衍新药

截至去年3季度,这三家公司的利润,占A股医疗研发外包行业的比例分别为:5.47%、8.99%和3.6%:

今年以来,医疗研发外包行业整体涨幅还不错:

本文主要包括5个方面: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目前估值,看完,希望能加深你对这些公司的理解。

说明:以下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于各上市公司的年报。

1)主营业务及占比

三家公司,康龙化成的业务包括:服务为实验室服务、CMC(小分子CDMO)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四大服务板块;博腾股份的主营业务是化学原料药CDMO、化学制剂CDMO、生物CDMO业务;昭衍新药的业务包括: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药效学研究服务、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服务和药物筛选。

三家公司,整体毛利率还不错。

2)营收及归母净利润

营收,康龙化成最高,其次是博腾股份,昭衍新药第三。

归母净利润,博腾股份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第三。

扣非净利润,博腾股份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第三。

3)毛利率

毛利率,昭衍新药最高,其次是博腾股份,康龙化成第三。

4)净利率

净利率,昭衍新药最高,其次是博腾股份,康龙化成第三。

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经营活动现金流,博腾股份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第三。

6)归母净利润转换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能力

积累现金的能力,三家公司不相上下。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博腾股份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第三。

2)存货及存货周转率

存货,昭衍新药最高,其次是博腾股份,康龙化成第三。

存货占营收的比例,昭衍新药最高,长期维持在200%以上,太高了;其次是博腾股份,康龙化成最低。

存货周转率,康龙化成最高,其次是博腾股份,昭衍新药第三。

3)应收账款及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博腾股份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第三。

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博腾股份最高,长期维持在90%左右,太恐怖了;其次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第三。

应收账款周转率,昭衍新药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第三。

4)合同负债及占比

合同负债,昭衍新药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第三。

合同负债占营收的比例,昭衍新药最高,长期维持在200%以上,其次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第三。看来,昭衍新药的市场需求还是挺旺盛的。

昭衍新药的存货占比在200%以上,合同负债占比也在200%以上,如果哪天合同负债占比下降了,存货风险就非常高了。

5)固定资产占比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康龙化成最高,其次是博腾股份,昭衍新药最低。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康龙化成最高,其次是博腾股份,昭衍新药第三。

2)有息负债

有息负债,康龙化成最高,其次是博腾股份,昭衍新药最低。

3)现金余额

现金余额,昭衍新药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第三。

4)有息负债占现金余额的比例

有息负债占现金余额的比例,康龙化成最高,长期维持在100%左右,其次是博腾股份,昭衍新药最低。

5)资本支出及占比

资本支出,康龙化成最高,其次是博腾股份,昭衍新药第三。

资本支出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康龙化成最高,其次是博腾股份,昭衍新药第三。

1)营收增长率

营收增速,博腾股份最快,其次是昭衍新药,康龙化成第三。

2)净利润增速

净利润增速,博腾股份最快,其次是昭衍新药,康龙化成第三。

3)销售费用占比

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博腾股份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最低。

4)研发投入及占比

研发投入,博腾股份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第三。

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博腾股份最高,其次是昭衍新药,康龙化成第三。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博腾股份最高,其次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第三。

6)机构盈利预测

这几家公司,未来3年的盈利情况,机构预测如下:

按机构的预测,博腾股份增速最快,年化增速49%;康龙化成增速最慢,年化增速13%。

1)滚动市盈率

目前康龙化成的滚动市盈率为54.17,处于4年来13.57的分位值:

目前博腾股份的滚动市盈率为13.42,处于9年来1.55的分位值:

目前昭衍新药的滚动市盈率为35.52,处于6年来2.99的分位值:

2)市净率

目前康龙化成的市净率为8.4,处于4年来29.65的分位值:

目前博腾股份的市净率为4.2,处于9年来25.52的分位值:

目前昭衍新药的市净率为4.33,处于6年来4.29的分位值: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这几家公司整体能力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

1)盈利能力,整体而言,康龙化成>博腾股份>昭衍新药

2)运营能力,整体而言,博腾股份>康龙化成>昭衍新药

3)偿债能力,整体而言,昭衍新药>博腾股份>康龙化成

4)成长能力,整体而言,昭衍新药>博腾股份>康龙化成

5)目前估值,所处分位,康龙化成>博腾股份>昭衍新药

这几家公司目前的净利润和市值对比如下:

胜兵先胜:

年末必做大扫除项目,把门面擦得亮亮堂堂,新年才好行大运。祝球友们账户长红,一路向北!中国联通 三人行(SH605168) 芯片ETF(SZ159995) 恒生科技ETF(SH513130) 昭衍新药 乐鑫科技 中国平安

学长有才:

上证指数:3264.81 +0.76%

北向资金:净流入92.57亿

全市成交量:7491亿 较上日增量621亿

农历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注定是要红的,不负众望,大盘走的很强。北向今天又是流入近百亿,太牛逼了吧,内资今天也终于是净流入了,再不抢筹大A的核心资产真的要被北向买完了。今天我自己都没怎么看盘,一直在家里搞卫生,对于手里的个股也是提前布局好的,也没什么好操作的。今天的市场也算是普涨行情了,最强的是有色、稀土、光伏、锂矿板块。目前的市场就是板块不断轮动,今天红明天就绿,反正买绿不买红就行,昨天大涨的半导体军工今天就休息,不过这也是健康的走势,没什么好担心的。一句话就是拿好公司然后拿住!

对于节后的市场我还是继续看多,从12月底以来的这轮反弹主要是白酒、医药、券商板块,也就是传统的防守板块,而成长板块的新能源、半导体、军工板块则相对反弹较少,因此我上周一直在提示提前埋伏这几个成长赛道,重点推了隆基、上机、天齐、中航重机、北方……这几个都是各板块的核心公司,耐心持有就行,今天隆基和天齐都大涨5个点以上,真没想到今天会这么强,目前这个位置还是非常安全,即使节后有回调也是上车的机会,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认准了就耐心持有。

我的核心关注圈还是每个板块的四五个核心龙头公司。因为只有做自己最了解最熟悉的公司才比较有把握,也不想去追什么短期热点,真的很难追,还不如躺平在自己熟悉的公司,低位了就大胆买就好了,稳字第一吧。

白酒板块:五粮液、泸州、舍得、酒鬼酒

医药板块:药明康德、凯莱英、昭衍新药、通策医疗

光伏板块:隆基、通威、中环、上机、金辰、爱旭

锂电板块:江淮、长城、恩捷、天赐、天齐、赣锋、永兴

风电储能:大金重工、德业、振江、天顺风能、阳光电源

半导体板块:北方华创、立昂微、紫光国微、彤程新材、士兰微

军工板块:航发动力、中航沈飞、中航西飞、中航重机

说句实在话,大A的核心资产公司,基本上就是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里面的成分股,这些公司基本是从2021年年初开始走下跌趋势的,都跌了两年了,很多都是跌了70%,你觉得还能继续跌?例如通策从420,跌到最低位110,目前也反弹到了170,合盛硅业从258跌到现在的90,跌了65%,你觉得目前这个位置还有下跌空间?还有很多公司就不一一举例了,还是拥抱核心资产吧。那么2023年美联储加息会慢慢放缓,后期为了刺激经济,到2023年下半年可能就会迎来量化宽松政策。而我们中国经济已经被疫情搞了三年了,因此2023年的重点肯定就是要抓经济的。2022年是真的很难,不管是国际形势还是疫情政策,这些事情都是前所未有的,所有的最坏的事情都会过去的。所以对于2023年我个人还是非常乐观的,整体可能还是结构牛。

今天这篇文章也是学长在2022年写的最后一篇文章了,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团圆,也祝大家在2023年账户长虹!

认知饕餮:

美迪西是主要做临床前研究的CRO企业,并以临床前CRO为基础,打造临床前一体化CRO

上述两项业务分类,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主要包括化合物合成及筛选、原料药及制剂工艺研究(注意是原料药及制剂工艺研究,而不是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前者是CRO,后者是CDMO)等服务,临床前研究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毒理研究(这一块业务与昭衍新药重合度较高,与昭衍新药构成直接竞争对手)

美迪西面临的竞争对手:跨国 CRO 公司如 IQVIA、Labcorp (徕博科),本土一体化公司药名系、康龙化成,以及做主攻临床前研究的昭衍新药。(泰格医药与美迪西的业务交集很少,泰格主要做的是临床中研究,而美迪西是主要是临床前研究);美迪西主要竞争对手应该是昭衍新药,其不光业务重合度高,而且这两个都是以国内业务为主导:美迪西境内客户收入高达77%,非常接近昭衍新药在国内业务收入占比。

不同于其他的CXO企业,美迪西的毛利是逐年增加的,到21年甚至达到了毛利为45.34%的水平(公司给的原因是设备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提升)

美迪西的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直接材料里面变动最大的是食蟹猴,美迪西没有自己的猴场,猴子价格上涨对他而言是成本的上升。(即使猴价大幅上升,美迪西的毛利率在21年仍然增长了4个多点)

美迪西布局了很多前沿技术:

1 通过对高细胞毒的分子设计以糖取代 PEG 为水溶性的链接剂(linker), 快速制备高细胞毒的化合物、双功能团的连接体,实现快速与 毒素、抗体连接。(这是对ADC技术的改进)

2 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及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评估设计 化合物和靶标蛋白的结合,优化化合物的设计;建立了计算机生物学和分子 模型构建技术进行虚拟筛选

3通过特有的技术平台来解决药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问题,提 高药品开发的成功率,缩短研发时间(没说是啥技术,但是能解决溶解性和渗透性问题的应该是比较牛逼的技术,毕竟70%、80%的化合物都是不溶的)

4 建立 280 多种肿 瘤药效评价模型,可对细胞毒及靶点类小 分子、单抗及双特异抗体等大分子药物、ADC、CAR-T 细胞治疗抗 肿瘤新药提供全面系统的评价;170 种非肿瘤靶点新药 研究评价的动物模型,可对各类靶点的小分子及大分子创新药、 ADC 药物,各种剂型和给药途径的受试物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

至于专利数量和获奖啥的,我个人觉得参考意义不大,毕竟有用的专利有多少咱也不知道,而且专利的质量差异是很大的。下面根据个人评估CXO增长速度的几个指标判断美迪西的增长质量:

美迪西仍然处于高增长状态,当下在手订单足以支撑今年实现30%以上收入增长,今年新签订单有望突破35亿。不过以前美迪西是两条腿增长,一条是业务扩张,另一条是效率提升带来的毛利增长,使得利润倍速增长,前两年利润增速高达100%以上,当下美迪西毛利几本已经见顶,后续主要以规模增长为主。生意模式是纯外包,并没有投资收益,正常估值是50倍pe,但是鉴于其高增速,三年内利润翻倍的可能极大,当下实际PE其实只有27倍。

#今日话题#@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美迪西(SH688202)药明康德(SH603259)昭衍新药(SH603127)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1114/
1
上一篇信义股票00868分析(股票00836)
下一篇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关于诺诚健华-u(sh688428)的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