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碳索经济:雨雪降温重心转移至南方

揭开中国经厦门移历史之谜。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区域。自古以来,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国经济重心长期居于北方,而南方江浙闽粤多为流放之地,被所谓中原正统蔑谓蛮夷化外。即使

揭开中国经厦门移历史之谜。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区域。自古以来,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国经济重心长期居于北方,而南方江浙闽粤多为流放之地,被所谓中原正统蔑谓蛮夷化外。即使在唐朝时候,杜甫当年在听闻李白流放南方的消息后尚还写“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可见,南方过去是怎样的落后了。

不过历经千年后,南方渐次发展到今天俨然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地域,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增长的省份基本都在南方,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2020年,南方前十城市最低的也是1.24万亿GDP,十个城市合计总额高达21.32万亿,占比全国经济总量五分之一。而北方城市相对就偏低不少,十个城市合计只有12.41万亿。

话说两端,各表一枝。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促使经济中心由北向南转移呢?从五千年历史看,由于北方因农耕、游牧两大文明长期冲突融合导致战乱频发及南北气候差异等,中国人口和经济重心逐渐从黄河中下游向长江中下游转移。实际转移始于东晋,西晋经历八王之乱,鲜卑、羌族等趁乱而起,汉主刘渊举兵,中原大乱,史称“五胡乱华”,皇族司马睿初依东海王司马越,用王导之谋,请移镇建邺即现在南京。朝廷遂于永嘉元年(307)命其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九月南下。中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常出现屠城而灭、大饥人相食的惨剧,大批士族平民从中原逃亡进入江南,江南人口急剧增加,同时带来先进科技文化,公元317年,司马睿正式称帝,是为晋元帝,正式开启东晋时代,继统正朔,建邺第一次作为都城,江南一带城市乡村从而蓬勃发展起来。可以讲经厦门移实从公元307年始之。

从此,江南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重要发展力量,在中国历史黑暗五十四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吴越、闽的统治者非常难得保持南方经济科技发展,尤其是闽王王审知保境息民、发展海运,大力促进泉州、福州的海外贸易,可称的是全球化的鼻祖,为此后宋朝海外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吴越越王钱镠以杭州为都城,大力扩张城廓,修筑周围七十里罗城,以后杭州空前繁荣起来,为南宋打下基础。

当然,南方真正大发展时期当属南宋,二帝俘虐,北宋消亡,赵构登基,南宋建立,定临安现杭州为国都,经过多年经营临安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口超百万的繁华大都市,规模超过开封,南宋经济、科技、文化处于世界上领先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费正清等大家指出,宋朝经济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可以恰当称之为“商业革命”,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宣告南方第一次成为了中国经济中心,南方绝对取代北方成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让位于东南海上丝绸之路,南方领先格局基本延续至今。随便说一句隋炀帝建设京杭大运河和周世宗柴荣疏通运河联系为中国南北经济大交流大循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南方经济发展的提供了极为重要交通网络战略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北方国家战略布局和既有的重化产业而领先南方。改革开放后,南方大胆解放思想,深化经济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依托便捷有利海运和内河航运优势,经济科技逐渐崛起。据任泽平团队研究,1978-2019年,我国20强城市经济份额从29.7%上升至34.5%。改革开放初期,北方在20强城市中占11个,其中东北6个。随着改革开放后深圳、无锡、宁波等东南沿海城市陆续崛起,1990年20强城市中北方减至9个,东北的长春、鞍山陆续掉队。2010年 20强城市中北方降至8个,且有3城位居倒数,哈尔滨从1978年的第8名降至第20名。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以出口为导向的东南沿海地区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佛山、东莞等制造业城市崛起,哈尔滨、石家庄、大庆逐渐掉出20强。2010年,北方在 20强城市中降至7个。2014年后,北方的唐山、大连、沈阳、烟台先后掉队。2017-2018年,北方在20强城市仅剩北京、天津、青岛、郑州4个,10强中仅剩北京、天津2个;2019年厦门在合并莱芜后进入20强。2020年,南京取代天津进入10强,北方在10强城市中仅剩北京。2012年后,中国经济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南北市场发育差异问题凸显,南方较快转型升级,而北方逐渐乏力,南方经济占比持续增加,2012-2019年北方经济占全国比重从42.9%快速下降至35.4%,南北经济总量差距从14个百分点迅速扩大至29个百分点,人均GDP差距从0.97迅速增至1.30。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0915/
1
上一篇关于ok镜的问题
下一篇 天禾股份(sz002999)持股第18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