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15:
谁有我执着星源材质(SZ300568)
易方达指数通:
【三大指数早盘高开震荡飘红,光伏、储能板块震荡拉升!创业板ETF(SZ159915) 涨0.36%】
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震荡走强,目前沪指+0.53%,深成指+0.35%,创业板指+0.36%,板块上,贵金属、光伏、储能等板块涨幅居前。
截至11:05,创业板ETF(SZ159915)涨0.36%,成交额5.71亿,成份股中信邦智能(SZ301112) 大涨20.00%,阳光电源(SZ300274) 上涨5.80%,中简科技上涨5.67%,中伟股份(SZ300919) 上涨4.34%,星源材质上涨2.22%,德方纳米上涨1.58%。
消息上,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发布公告,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02%-140%,业绩大增刺激光伏板块市场情绪。
光大证券认为,光伏方面,华能6GW光伏组件集采考虑组件价格波动,并做传导,运营商、储能环节受益。出现阶段性供需紧缺的石英砂、POE粒子、电池片环节亦具备一定的投资机会。
该机构认为,储能是2023年电新最景气的赛道,我们更认可美国储能、中国大储放量及盈利预期改善的逻辑,户储则需要重点关注22Q4及23Q1业绩情况。
(以上仅为对指数成分股客观展示,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过往获奖经历不预示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完整版风险提示函详阅易方达官网。医药ETF(SH512010)#虎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H股齐涨!#
秋天的两只小鸡: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 "秋天的两只小鸡"。
核心推荐组合:天顺风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泰胜风能、阳光电源、科华数据、TCL 中环、宁德时代、明阳智能、亿纬锂能。
光伏:华能集团、中能建总计32GW 组件集采开标,P 型、N 型最低均跌破1.5 元/W。P 型、N 型的报价基本相当,N 型价格逼近P 型,对N 型渗透率提升有较大帮助。据infolink 预测,2023 年N 型topcon 渗透率有望达25%,同比+18pcts,N 型开启规模化量产元年。一线组件企业报价相对较高,与二三线企业报价分化明显,一线企业在市场上仍有较大竞争力,后续一线企业组件价格有望先企稳,带动二三线价格企稳。硅片价格有望开始企稳。随着组件、电池片提产消息放出,硅片市场信心得到恢复,硅片价格有望受支撑,产业链价格逐步趋于稳定。前期硅片企业主动减产及降价排库等举措,也使得硅片市场库存得到良好消化,后续硅片供需情况有望缓解,释放价格压力,带动产业链价格逐步趋于稳定。光伏板块前期调整较多,主要环节对应2023 年PE 估值处于历史低分位水平,当下位置不必悲观。考虑到需求释放带来排产上行。首推直接受益的辅材环节,胶膜福斯特、赛伍技术、海优新材,天宜上佳等。组件需求提升+硅片率先让利,优选电池+组件环节。组件推荐顺序为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关注电池片钧达股份。
地面电站放量利好逆变器阳光电源,支架中信博、意华股份、清源股份。
风电:海风风机跌破2400 元/KW,2023 迎来海风平价元年,关注风机大型化+海风产业链。1 月11 日,中电建2023 年度16GW 风力发电机组集中采购项目开标。
其中包件一(陆上机型5GW)平均报价1644 元/kW,最低报价1452 元/kW;包件二(陆上机型10GW)平均报价1606 元/kW,最低报价1452 元/kW。包件三(海上机型1GW)平均报价2900 元/kW,金风科技最低报价2353 元/kW。包件一、二陆风平均稳定在1600 元/kW 左右,包三海风最低跌破2400 元/KW。中电建本次风机集采对风机2023 价格走势起风向标作用,后续海风有望持续降价,2023 年迎来海风平价元年。本轮的风机大幅降价都伴随着风机大型化趋势的推进,本次金风在海风段的低价也是彰显出其在风机大型化领域降本增效端的积累。随着成本的持续下降,海风经济性提升,需求信心强。从本轮招标去看,风机大型化降本+海风可能是未来几年贯穿几年的风电逻辑。从估值性价比维度去看,首推天顺风能,国内陆风塔筒龙头标的,积极布局海风产能;其次关注海缆,如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关注海上管桩环节,海力风电、大金重工。关注风机大型化之后带来的轴承技术进步,长盛轴承、恒润股份、新强联;关注风机大型化方向下,主机厂毛利率企稳修复机会,关注金风科技、电气风电、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
新能源车:宁德时代发布2022 全年业绩预告,特斯拉开启全球范围内降价。本周,(1)宁德时代发布2022 年全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 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291-315亿元,同增83%-98%;扣非净利268-290 亿元,同增99%-116%。我们预计宁德22Q4 实现电池出货107Gwh,则对应单Wh 扣非净利0.101-0.121 元,中位数0.111元,环比提升11%,单位盈利持续向好。公司动力与储能电池市场地位稳固,2022全年国内市占率48%,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随着公司与多家储能集成商合作深入,储能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2)根据盖世汽车消息,特斯拉大幅下调在美国和欧洲电动车价格,以美国市场为例,Model 3 和Model Y 的降幅介于6%至20%之间,并在德国、英国等国家采取降价。我们认为本次特斯拉降价为特斯拉在现款Model 3/Y 车型生命周期末期对单车盈利与销量的再平衡,预计将促进竞品车型性价比持续优化,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向好。推荐方面,1)技术布局深厚,受益行业变革机遇标的。电池环节,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关注孚能科技、蔚蓝锂芯等;中游环节,关注厦钨新能、容百科技、德方纳米、振华新材。2)在欧洲和美国明年增速高预期下,推荐出口条线受益标的及相关产业链,推荐国轩高科、当升科技、星源材质、恩捷股份。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发电政策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模型测算风险。
来源:[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杨润思/林卓欣] 日期:2023-01-16
狐壹刀:
大盘今日低开高走,收小阳线,目前从形态上看,年线已经突破,指数已经完成形成了多头形态,只是苦于年底,资金都在等待节后的行情,导致成交额萎缩,不然肯定远不止这么几个涨停板。涨幅榜方面语音技术涨3.76%,DRG/DIP涨3.47%,网约车涨3.38%,今日无明显跌幅板块。从最近天的板块表现来看,半导体板块有所持续,需注意。玲珑轮胎方面果然利用时间换空间方式,下面如果能突破23元年线,就能走出一波上升行情。(星源材质方面持续处于年线和半年线中间缩量整理,上方高点压力25元。)
luckxkc:
欧克科技(SZ001223) 都开始招聘销售人员了
蜗牛15:
赌场还有两天就关门了,交易一天少一天,珍惜吧
蜗牛15:
施成,陆彬,赵诣都没跑啊,锂电跌成狗不理,又是散户自己吓自己,预判了机构的预判???天齐锂业(SZ002466) 中伟股份(SZ300919) 星源材质(SZ300568)
界瑞价值:
风电估值逻辑:2021年行业大降价,成长性弱化,保守10pe,中性15pe,乐观20pe
玻纤估值逻辑:参照中国巨石和山东玻纤以及行业增速放缓的预期(保守10pe,中性12.5pe,乐观15pe)
隔膜估值逻辑:参照行业龙头恩捷股份,星源材质100pe,鉴于新能源赛道在今年美股加息资金回流,避险情绪增加,还有补贴政策在2022年底退出的情况下,(保守50pe,中性75pe,乐观100pe)
蜗牛15:
回复@蜗牛15: 终于,你来了中伟股份(SZ300919) 星源材质(SZ300568)//@蜗牛15:回复@蜗牛15:锂电材料有点废物,但是不跌就行,熬一熬。昨天上车的腾景不错,禾赛马上要上市了,利好永新,腾景。
南方精神病院院长:
回复@过客guo: 刚问了,谣言成本太低了。目前他的数据只和冠力有,整线交付在三月,良率其他厂根本不知道。国产设备的其他厂良率低又不是欧克。欧克科技(SZ001223) 恩捷股份(SZ002812)欧克科技(SZ001223)//@过客guo:回复@luckxkc:问了一下朋友,说这个公司的隔膜产线生产的隔膜良率太低了,大隔膜厂基本不会要了。这也是国产线的通病。星源材质都没要。
蜗牛15:
还行吧,理应比中伟强的,加油星源材质(SZ300568)
公司分析小达人:
中材科技(SZ002080) 中国巨石(SH600176) 明阳智能(SH601615)
春节直到今天才整理好这一篇文章,用了差不多10天时间稍微弄清楚中材科技的三大业务,顺便也当做接触新能源产业链的一个起点。本片文章较长,先上自己对中材估值和股价的判断,请耐心看。后面主要是在于投资思逻辑的见解以及综合行业数据以及公司业务板块拆分的预测。
对于2022年的预期估值和股价做成表格形式
但是再保守来看,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大概为归目利润的80%
结论:对于2022年。24-27左右属于低估,30-35左右是合理估值,37-45属于超预期的估值。目前股价29.36,属于正常估值。
就是在算出来的股价上再打八折,也就是×0.8。
风电估值逻辑:2021年行业大降价,成长性弱化,(这部分可根据个人风险爱好程度给,保守10pe,中性15pe,乐观20pe
玻纤估值逻辑:参照中国巨石和山东玻纤以及行业增速放缓的预期(保守10pe,中性12.5pe,乐观15pe)
隔膜估值逻辑:参照行业龙头恩捷股份,星源材质100pe,鉴于新能源赛道在今年美股加息资金回流,避险情绪增加,还有补贴政策在2022年底退出的情况下,(保守50pe,中性75pe,乐观100pe)
其他业务:保守估值当0,中性给20pe,乐观给25pe。
而2021年的时候内在估值和股价是下面这张表,为什么要放两张表那?因为现在2022才刚过了一个多月,作为过往业绩的一个参考吧。
研究中材是因为持有北新建材,关注过中国巨石,巨石和中材业务还有重叠的玻纤,以及可以涉猎下新能源产业链。这样一来,中国建材三子就都了解了,如有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ps:
1.上述数据是在第一版发文的基础上综合各类看法,对估值乐观程度进行了三钟程度的划分,之前的是相对比较主观的估值。
2.第一次发文对玻纤板块的疑问:玻纤板块应该风险不大,大股东不会傻子一样把这块大肉折价给中国巨石。
3.考虑了非经营溢利占归母利润是80%。这块也请大家指点要不要这样算。
以下详细介绍以下我对上述数据的推理过程:
先简单说说行业:
一:风电
1.
行业现状概述:
2019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陆上风电平价,在政策推动下
风电在2020年装机量大增
但是风电招标价在2020年补贴结束后毛利急速下降,从2008年,风机总体价格维持在5000-6000元/kW之间,到2018年价格基本维持在4000元/kW,在过往10年时间里,风电机组价格降幅在20%左右。2020年中期时风机最高价格仍然可以达到4200元/kW,然而到了2021年6月,带塔筒价格直接跌到了2360元/kW,跌幅几近50%。
看看中材的收入和毛利也可以看出来下降的幅度确实大
另外是海上风电装机量,国家风电发展政策逐渐向海上发电倾斜。2013 年以来,我国海上风电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16 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 0.21GW,仅占总体的 1.1%,到 2020 年,增长至 3.06GW,占总体的 4.27%,这个比例还是偏小的
2020年是路上风电强装年,2021 也成为国内海上风电的抢装年: 2022 年起中央财政补贴退出,海上风电的平价时代来临。
2021刚结束的数据显示全年风电新增并网规模47.57GW,其中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分别为30.67GW(-55%)、16.9GW(+452%),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大幅增长,海上风电从2020年的占比4.27%到了2021这个比率就变成了36%,这是因为根据相关政策,前期已核准、2021
年年底前全容量并网的海风项目才能享受中央财政补贴,强装过后2022年也会遭遇像2021年陆风一样大幅下降了。
加一段公司2021半年报的摘要:
再对比一下2020年报的,可知,风电特别是陆上风电目前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但是公司认为海上风电有很大潜力。
回顾下近几年市场行情:相关数据可以在国家能源局查询到:网页链接,在搜索栏输入“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里面这栏就可查询到装机量
个人根据网站以及结合中材2017-2021年报数据做了一个统计
可以看到风电板块特别是叶片是一直在发展的, 但是2021年明显遭遇了下坡路。接下来简单说说风电及叶片成本构成。
2.风电成本构成:2021年各种原材料价格都是飞涨的,玻纤,环氧树脂叶片生产的原材料、t
叶片成本在风机中是最高的,玻璃纤维和树脂是叶片的主要原材料
树脂价格2022年相对2021年有望同比下降
玻纤价格2022可能会高位震荡,2021年底中央说2022要稳增长,湿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地产纠偏政策的引导下,地产和基建有望回暖,新能源汽车也有望在2022年补贴结束前呈现提前购买爆发消费,风电版块2021年中标金额大增,2022年项目储备足够。
对于叶片采购价格,历年来都是相对稳定。
过去归过去,未来还是有前景的
在 2020 年 10 月召开的北京风能大会上,400 余家风能企业一致通过《风能北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每年新增风电装机 50GW。
展望2022年:
1:陆风:2020年抢装后,2021年风电需求透支下滑、风机行业价格战等。但随着风机价格腰斩,风电站装机成本大幅下行,可观的风电项目收益率反而刺激了国内潜在需求2021年
招标超过60GW招标规模,同比增长50%。鉴于招标后一般项目在后年开工, 2022年装机规模有望达到50GW (80%左右)
2:海风:2021新增装机16.9GW超出市场预期,虽然22年是平价第一年,但21年10月以来,陆续开工和启动竞配、招标的海风项目将近12GW,考虑到建设节奏和并网时间,预计22年海风建设量有望超10GW,并网预计达到6-8GW。
综上:预计2022年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起码有50GW的市场。
接下来说说风电板块个人的财务预测方法:
风电板块个人预测净利润为5.264
根据2021半年报风电收入和利润,4.5GM的销量,30.8亿收入,净利润3.3亿,净利率为10.71%,大概1GM收入为6.84亿元,券商的研报预测三季度大概卖了2GM,第三季度保守考虑到行业竞争激烈,预估1GM卖6.7亿,且净利率下降为10.5%,则收入为13.4亿,利润为0.924亿。四季度销量跟三季度持平为2GM,但是单价也下降到6.55亿/GM,净利率暂定为10.5%,收入为13.2亿,净利为1.04,加总就是6.093亿。
回顾历史:2019年招标量大幅增加,2020年装机大幅增加,价格上升,所以2022年叶片价格有望回升。2021年47.57GM,2022预测为50GW起码,保守增幅为5%,那么中材叶片销售数量我也假设定为同比2021增长5%,也就是8.5GW*1.05大概为9GW,价格方面保守起见介于2019-2021年中间值=6.6亿元/GW,市占率和2021年的20%持平,那就是10GW出货全年。净利率预计为10%(这里的依据是2020年半年报为12%,2021年报为11%,2021半年报为10.71%,风电招标价格整体下降20%-30%,但是中材叶片净利率下降是没有那么明显的)收入为10*6.6=66亿元,同比15%,利润6.6*10%=6.6亿,同比8%
二:玻纤
首先科普一下分类:
用量最大的前三个行业是建筑材料、电子器件、交通运输,需求占比分别为 34%、21%、16%。
1.建筑是大头:玻纤复合材料广泛用于各类轻质建材、节能房屋、景观建筑、卫浴等建筑场景中,2022年稳增长政策下,基建升温,有望发力。
2.汽车: 2020 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 136
万辆左右,2021 年销量达
352.1 万辆,同比2.5倍,渗透率15%。国家多次发文支持新能源车发展,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对玻纤产品需求也将上升。新能源补贴政策将于2023年逐步退出,机构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1%,也就是在500-600万辆的区间,也就是1.4倍-1.7倍的区间。
3.风电:玻纤主要应用于制造风电叶片与机舱罩部分,其中叶片占风机成本20%左右。《风能北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每年新增风电装机 50GW,这里不再详细说,文中上面部分已经有所提及。
供给端:
2020年我国实现玻璃纤维纱总产量541万吨,同比增长2.64%,增速与去年相比出现明显回落,据卓创资讯,截止21年12月底,我国国内在产产能约610万吨。
从拟在建项目投产情况来看,22
年新增玻纤纱产能投放约87万吨,扩产节奏明显放缓。
找一个图 历年总产能
需求端:
宏观角度,考虑到玻纤应用面广,国内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判断国内玻纤需求仍有指引意义。预计我国玻纤需求增速与GDP增速比例短期将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21年/22年我国玻纤消费量505、555.5万吨,分别同增18%、10%(做两位数保守预测)。增速比值短期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继2020年扩产玻纤价格低迷,2021年玻纤价格大涨,近来几个月回落。根据规划2022年产能将达到700万吨,测算22年或仍有超30万吨存在冷修压力,那就是670万吨供给,预测需求中性为575万吨
。
虽然需求旺盛,库存在底部位置基础上小幅环增,总体库存处于历史底部位置。
但是由于
1.供给仍然远大于需求
2.在2022年美股加息的背景下,也很难继续走高,预计高位回调后看需求量和供给量看选择震荡还是上下波动。
3.上游成本天然气回落较多,涨价动机减弱,但是利润率有望继续企稳。
这个版块的毛利2021年直线上升,2021业绩完全是靠这个支撑起来的
接下来说说玻纤板块个人的财务预测方法:
玻纤板块个人预测净利润为27.22亿元。
根据2021半年报玻纤收入和利润,53万吨卖了42.4亿元,净利润14.2亿元,一万吨大概卖0.8亿元,净利率为33.5%。根据券商预测三季报大概卖了28万吨,三季度的单价假设环比2季度下降10%左右,为0.7亿元/吨,收入为19.65亿,假设净利率下降10%为30%,那么三季度净利5.88亿元,四季度预测为30万吨,价格和三季度持平为0.7亿元/吨,净利润也和3季度持平,则收入为21亿元,净利润为6.3亿元。则全年利润为26.384亿,净利率为31%。
2020年中材卖了106万吨玻纤,行业需求428万吨,市占率25%,全年单价为0.63亿元/万吨
2021年底新增15万吨产能,预测卖了111万吨,同比5%,行业需求505万吨,市占率22%,全年单价0.74亿元/万吨
2022年假设市占率跟2021年一致,为22%,由于2021年底新增产能15万吨,销量预计和10%的玻纤需求速度一致,同比10%,价格在2020和2021中间偏上,预测为0.7亿元/万吨。毛利率情况,由于天然气等燃料成本有下跌趋势,且相对2021高点下降了一半,预计可以部分抵消价格下降幅度,预测2022年玻纤净利率和2021三四季度一致,为30%。
那么收入=580.8*22%*0.7=89.3亿 ,同比增长7.6%,
净利润为=89.3*30%=26.79亿,同比增长2%
玻纤增速预期已经没了2022年,就是一个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基本盘可以为其他两个板块提供强大的现金流。对于玻纤玻璃这个预期,听了很多专业人士的推断就是,可能会一致延期协商,因为中国建材大股东要回避投票表决权,中材内部的股东肯定是不会同意轻易将这块肥肉卖掉的。
三:隔膜
隔膜约占动力电池成本的5-10%,整体而言,行业重资产、高加工成本占比、高规模效应需求,使得隔膜呈高行业壁垒、高毛利率、高集中度特点,行业整体毛利率在50%以上。
1.从大行业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
2.从隔膜行业来看:2021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78亿平米,同比增长超100%。
隔膜产业投资额大,但是下游需求增速预计增长比投资额增速要快。
从隔膜产品结构来看:2021年中国隔膜市场出货仍以湿法隔膜为主,市场占比74%。
t中材主要是卖湿法隔膜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中材大概为11%
我国出货量为78亿平米, 中材半年报3.5亿平米,三季度和四季度根据券商预计大概 5亿平米,一共8.5平米。
价格:2021 年 Q4 开始,部分隔膜产品开始涨价。9um 湿法基膜和 9um 湿法涂覆膜均价分别为1.352.05 元/平方米,背后正是供需紧张的体现。
根据半年报收入4.8亿,销量3.5亿平米,大概一平米在1.37元,湿法隔膜普遍价格要高点,部分产品高端的话更加高,预计4季度涨价10%,那就是1.5元一平米。
净利率预计:星源材质三季报为16.5%,恩捷三季度为35%,保守估计中材业务利润率为20%,因为星源是干法和湿法都在卖,但是中材就单搞湿法,利润率整体还是要比星源高点,但是这个隔膜利润率公司报表都没披露过,所以这个也只能主观给一个净利率。有知道的球友还麻烦指点下,谢谢。
那么收入=4.8+三季度2亿平米*1.37+四季度3亿平米*1.5=12.04亿元
利润为12.04*20%=2.4亿元
GGII预计2022年隔膜行业将呈现以下特点:
1.上半年,下游需求旺盛和新增产能投产需要时间,行业供求关系进一步加剧,干法、湿法隔膜价格将上升;
2.行业内新增产能以湿法隔膜为主,干法隔膜新增产能少于5亿平,湿法隔膜行业地位仍有望进一步提升
展望2022年
原材料聚乙烯有望相对2021年降低
且市场若继续维持产能紧张状态,隔膜价格也将难以下降。
2021年平均单价预测为12.04亿元收入/8.5亿平米=1.42元/平米。保守估计2022全年
和2021年持平为1.42元/平米。
中材4季度增加了5亿产能,2022年开始总产能达到了15亿平米,这时候估计设备也调试好了,预计全年满产,质量满足率80%,净利率提高2%为20%,那就是销量为12平米,同比40%,
那么收入为12*1.42=17亿平米,同比100%,
利润=17*22%=3.748,同比+56%
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移步
秋天的两只小鸡: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 "秋天的两只小鸡"。
本报告导读:
12 月全球新能源车市销量稳定增长,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23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延续高渗透率,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持续高景气。
摘要: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动力电池市场充分受益,推荐关注:1)盈利继续回暖的电池环节,2023 年中游材料环节价格将普降,电池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重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2)材料环节优选格局较好或者能够率先见底的环节,重点推荐恩捷股份、星源材质;3)钠离子电池从0 到1 的产业化应用,重点推荐:振华新材,受益标的:维科技术、元力股份;4)增速超行业整体水平的新技术与新材料方向,受益标的:
宝明科技等。
海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续创新高。2022 年1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9.5 万/81.4 万辆,环比增长3.5%/3.6%,同比均增长51.8%,渗透率31.8%。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93.4%。渗透率25.6%。出口方面,12 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 万辆,环比增加61.1%,全年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 倍。12 月欧洲七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为31.1万辆,环比增长35.8%,德国12 月新能源销量为17.5 万辆遥遥领先。
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0.4 万辆,同比增长34.7%,环比增长17.1%,渗透率达到8.1%。
国内动力市场装机环比提升,全球市场有所环比下降。根据SNE 数据,11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57.2GWh,同比增长73.6%。1-11 月累计装机达到446.0GWh,同比增长74.7%。其中中国企业前十占比过半,宁德时代领先地位明确,11 月单月装机量23.4GWh,占比40.9%。国内方面,12 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6.1GWh,同比增长37.9%,环比增长5.5%,其中磷酸铁锂占比68.3%;1-12 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达到294.6GWh,同比增长90.7%;企业装机量方面,12 月宁德时代装机量达到17.9GWh,市占率49.5%,比亚迪、中创新航占比25.90%、5.11%,列二、三名。
预计2023 年国内销量超880 万辆,全球达到1400 万辆。2022 年12月、2023 年1 月,《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及《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印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长期获得政策的有利支持。具体到产品,8-15 万区间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出口亦有望继续拉动销量快速增长。全球来看,欧洲市场有望迎来复苏,增长提速,美国市场则将成为另一快速增长点。
风险提示:补贴退坡影响销量,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庞钧文/石岩/马铭宏] 日期:2023-01-16
蜗牛15:
北向真的太猛了,感谢大红包啊中伟股份(SZ300919) 星源材质(SZ300568) 苏大维格(SZ3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