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光伏电站即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萍水相逢818: 同问//@大峡谷138:老师你对均胜电子的业绩预告能做一下点评吗?

萍水相逢818:

同问//@大峡谷138:老师你对均胜电子的业绩预告能做一下点评吗?

亶伯:

兔年已至,告别虎年,也告别了被疫情困扰的3年时光。人总是要往前看的,国家也是,市场也是。奢侈品公司路易威登这几年股价涨了两三百倍,董事长伯纳德•阿诺特超越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说明经济下行对有钱人影响不大。我们也有类似的公司,白酒就是。这次跨年非常热闹,全国各地的旅游数据也非常惊人,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春节的所有消费数据都会刷新3年来新高。但是,只要新毒株XBB的威胁还在,医药板块就还会有行情。只是年报期也快要到了,天雷滚滚的季节又要来了,单一重仓个股的朋友,要做好心理准备,最科学的做法是均衡持股,做一个混合型的配置,分散风险。

三年前一棍子打死的房地产,如今180度大转弯,后续的政策也会继续扩展。听见“中国房地产之父”孟晓苏在南方财富峰会上表示:2022年中国老百姓存款增加15万亿,拿出其中三分之一来买房、装修,经济不就迅速恢复了吗?我也只有呵呵了。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敢于掏出几乎所有家底作为首付,并负债上百万去购入房产,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一是房产能升值,所谓“跑赢通胀”;二是收入预期稳定,未来收入能覆盖房贷支出。我对房地产板块的认识是大公司看兼并,小公司看地方的资本运作,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非常合适的标的。

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48.9%,环比增2.5%,在车购税减半政策下,新能源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持续走强。随着消费刺激政策逐步清晰,汽车板块的逻辑应该是看新能源整车和汽车电子及软件两个方向。

2022年末的光伏市场,中环和隆基都大幅降价,但有两个特点:①硅片厚度统一变成了155μm;②核心产品182尺寸的价格统一到5.4元。这说明硅片的价格战,在老大和老二这里,已经达成共识。再加之手握硅料,还有电池片和组件新产能的通威的降价,光伏行业正在经历赚钱、急速扩张、产能过剩、价格战,最终强者淘汰弱者的发展过程。所以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只能布局前排龙头。工业和信息化等六部门终于发布了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发展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技术,推动N型高效电池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元旦节后中国电建的光伏发电项目,N型组件报出1.48元的地板价,这就意味着光伏电站即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新年伊始,新华社对郭树清做了一段很长的采访,再次提及了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我认为,2023年是政策驱动年。万物复苏,不可能只靠自己,必然要看环境的条件。对于任何来自上层的促进消费的观点,都要重视,毕竟这些都是未来指导股市的方向。比如2022年底的1.7万亿规模的低息贷款,这个模式后续必定大力推广。再比如政府花钱最直接的买买买,信创也必定会再次发力。只要站在国家主导推进的行业,风都会推着走。

高盛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表示,已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位从70上调至了80,理由是中国股票估值较低,且房地产、互联网监管政策和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出现了积极转向。当然,还有外汇的助力。开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涨势凌厉,到了6.7元关口。海外资金可能比内资机构更加看好A股,近期北向持续买入就是个明显的信号!

随着量能有所增加,说明市场信心也在逐步恢复,又看见有人开始鼓吹牛市了。但是,作为一个想要在市场长期生存的投资者,要冷静。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祈祷某个公司某个季度业绩的爆发或碰上了什么题材炒作,而是希望他能够长期稳定的经营下去。

12月末社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余额26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存款增加,说明居民依然在强调保守防御而非支出,大家都在存钱,消费又怎样复苏呢?但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21万亿,同比多增8717亿元,连续5个月同比多增。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贷款是最好的风向标之一,只有企业主先抓住机遇开始扩张,然后才是普通人开始安心做小买卖或实体餐饮服务。所以2023年经济复苏无需担忧,核心经济数据已经开始扭转,我们对2023应该充满信心!

2023年我们可以重点关注的板块和个股:

①安全:振华科技(000733特种电子元器件龙头)、中航光电(002179连接器龙头)、宝钛股份(600456军民两用钛合金龙头)、中简科技(300777碳纤维)。

②高端制造:紫光国微(002049特种集成电路龙头)、金宏气体(688106特种气体龙头)、神工股份(688233硅电极大硅片)、沪硅产业(688126半导体硅片龙头)、中微公司(688012半导体设备)。

③新能源:宁德时代(300750电池)、赣锋锂业(002460锂矿)、藏格矿业(000408锂矿钾肥铜矿)、均胜电子(600699汽车电子)、四维图新(002405国产汽车软件)、通威股份(600438硅料)、中环股份(002129大尺寸硅片)、爱旭股份(600732 ABC 电池)、福斯特(603806胶膜龙头)。

④消费:五粮液(000858)、伊利股份(600887乳业龙头)、天润乳业(600419新疆地方乳业)。

⑤养老产业:爱尔眼科(300015眼科龙头)、太极集团(600129中药)、迈瑞医疗(300760医疗器械)。

⑥国企改革:中铁工业(600528设备)、中储股份(600787物流)、盐湖股份(000792钾肥+锂盐)。

目前我的持股情况是:振华科技、中航光电、紫光国微、宝钛股份、金宏气体、藏格矿业、均胜电子、爱旭股份。

但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大家都能做个健全的人(《写给新的一年》王小波)。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话比这句话更吉利。

祝各位朋友:兔年大旺金玉满堂,

燕舞新春平安无恙。

卯兔正月初一

对抗人生的虚无:

均胜电子不错

smurfen:

小米集团-W(01810)m7碰撞不弹安全气囊,女车主要说法,结果菊花找到她领导,领导让她息事宁人,赔偿好说。菊花这实力哪个车厂能比,小米车遇到这样的对手能有活路???小米真是遥遥落后啊!!比亚迪(SZ002594) 均胜电子(SH600699)

慧诚要谦虚:

回复@天晴说: 听听//@天晴说:回复@前行为更好:重听了1.20的录音,核对了均胜电子这篇纪要,发现很多重要核心价值点都给这篇纪要的作者给“有意”漏掉了,真是用心良苦。初五、六我会找个时间进行线上交流,补充那几个重要点,想听的在本帖评论区留言即可。

芸芸生:

均胜的产品贡献均胜电子(SH600699)

阿尔嘎拉之龙:

回复@花好月圆之时: 这篇纪要不知道真实性如何。从内容上判断,管理层的回答在关键信息上吞吞吐吐、画饼上干脆果断,倒是很符合均胜管理层的风格。

核心问题是安全业务的毛利率,到底是怎么回事?!奥托立夫能做到20%,均胜也说远期毛利率20%,但是这几年到底为何年年巨亏呢?原因到底在哪儿?是否能够改善?完全不得而知。

去年的解释是疫情、原材料、运费涨价。今年这些都没有了,按这篇纪要的指引,不计价格传导补贴,还是要亏七八个亿。奥托立夫为何去年都能做到4%的净利率?
老订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价格低?采购成本为何比奥托立夫高?如何消除这些差距?

这些都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
这种不诚实还喜欢画大饼的管理层,真的是公司最大的硬伤。//@花好月圆之时:回复@前行为更好:均胜电子(SH600699)
1. 预期归母3.4亿(均值)和去年初估计的4亿略低,毕竟当时没有俄乌冲突,22年4月上海疫情,22年底疫情放开等突发考虑,总体还算可以。

2. 23年绿胜自己预期9-10亿,和去年初估算10亿,也差不多,如果群英交易完成,大概还可以增加2个亿的非经常收益。
3. 安全依然在拖后腿,去年初估算全年亏损10亿,实际亏损大概6-7亿(安全归母亏4亿,电子盈利按照静利润率5%7.5亿,合计3.5亿),考虑补偿1.28亿,无补偿情况下亏了15亿,比估算还多,可见以前订单质量很差,大概新订单会稍微好一些,明年依然会有同样补贴,23年安全净利润率大概能到1-2%,静利润大概3-6亿之间,安全归母23年大概2-4亿,均值3亿。
4. 电子这块22年150亿,确实不错,23年目标180亿,20%的营收增幅,说明公告的在手订单比较靠谱。180亿按照净利润率5%,大概9亿。
5. 23年合计估算大概9+3=12亿,考虑可能的汇兑影响,公司目标9-10亿比较靠谱或者比较保守。
另;
1. 公司估算23年营收增10%,目标530亿,应该是6%,22年500亿。
2. 安全海外问题依然很大,毛利率非常低,这真是不解之谜,虽然采用产能转移到国内,估计转移量不会太大,毕竟海外产能放在那里。

对抗人生的虚无:

均胜电子不错

天晴说:

重听了1.20的录音,核对了均胜电子这篇纪要,发现很多重要核心价值点都给这篇纪要的作者给“有意”漏掉了,真是用心良苦。初五、六我会找个时间进行线上交流,补充那几个重要点,想听的在本帖评论区留言即可。

花好月圆之时:

均胜电子(SH600699)
1. 预期归母3.4亿(均值)和去年初估计的4亿略低,毕竟当时没有俄乌冲突,22年4月上海疫情,22年底疫情放开等突发考虑,总体还算可以。

2. 23年绿胜自己预期9-10亿,和去年初估算10亿,也差不多,如果群英交易完成,大概还可以增加2个亿的非经常收益。
3. 安全依然在拖后腿,去年初估算全年亏损10亿,实际亏损大概6-7亿(安全归母亏4亿,电子盈利按照静利润率5%7.5亿,合计3.5亿),考虑补偿1.28亿,无补偿情况下亏了15亿,比估算还多,可见以前订单质量很差,大概新订单会稍微好一些,明年依然会有同样补贴,23年安全净利润率大概能到1-2%,静利润大概3-6亿之间,安全归母23年大概2-4亿,均值3亿。
4. 电子这块22年150亿,确实不错,23年目标180亿,20%的营收增幅,说明公告的在手订单比较靠谱。180亿按照净利润率5%,大概9亿。
5. 23年合计估算大概9+3=12亿,考虑可能的汇兑影响,公司目标9-10亿比较靠谱或者比较保守。
另;
1. 公司估算23年营收增10%,目标530亿,应该是6%,22年500亿。
2. 安全海外问题依然很大,毛利率非常低,这真是不解之谜,虽然采用产能转移到国内,估计转移量不会太大,毕竟海外产能放在那里。

前行为更好:

均胜电子(SH600699) 0120纪要

Q&A
22年四季度公司如何客服行业的不利因素?
收入端比市场预期高很多,Q3为128亿元,Q4将近140亿元。虽然海外市场占比收入高,但是海量的在手订单可以穿越行业的不确定性。国内,10月和11月的排产是全年最高的。Q4的主要影响是汇兑损失,对净利有一定影响。23年预期,净利中性目标9-10亿元,23年收入530亿元收入,10%增速,主要来自汽车电子。汽车安全业务与22年持平,汽车电子增长到23年的180-190亿元。汽车安全业务22年的一二季度亏损、三四季度开始赚钱,全年还是亏损。

公司未来在汽车电子的智能化业务会如何发展?
汽车安全业务,欧洲和北美主要受成本端影响,由于海外原材料价格高,供应链管理不足。客户的价格转移机制,22年产生的规模1.28亿美元。此外就生产产能的转移跟客户进行谈判,已经有3家客户同意。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装配环节还是在欧洲,在接下来好几年逐步实现。国内是90亿体量,天花板是150亿元。最大的客户增量来自自主品牌,BYD,依托合肥工厂快速起量,拿到的订单量占到它的体量比例非常大。
汽车电子座舱领域,一是跟华为的合作。广汽A88项目开始生产,由于用的是华为的手机芯片,需要保供手机,所以量有限。二是5G,目前在谈订单量,今年会有一些落地。
智能驾驶,跟很多芯片厂商在谈,英伟达、高通、地平线等
新能源,主要针对800V,这个产业链在27年之前对tier1厂商来说是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性,27年800V产品的体量可能跟座舱的差不多。

安全业务的毛利率目标?
远期毛利率20%,净利率目标5%。未来3年毛利率和净利率是持续提升的过程,23年希望看到毛利率转正。

电子业务未来的客户、毛利率?
目前是美系为主,在欧洲的增长不错,除特斯拉之外,面对国内车企的竞争不是那么激烈。目标毛利率是25%,预计23-24年实现。净利率5%+。

海外收入结构?
安全业务的海外占比75%,电子业务的海外占比65-70%。

产能分布?
汽车电子业务,国内在宁波,还有在德国、东欧、北美地区

汽车安全业务23年收入增长不大的原因?
主要是海外客户,由于供应链问题,大量车交付不出去,需要先处置原有订单交付,才会有新增订单。

新能源客户较传统燃油车客户的汽车安全产品价值量有提升吗?
安全气囊,原来只有主驾和副驾,现在一台车有6个。以前座舱是硬件开发,现在有域控制器等大量的软件部分。

欧洲市场的供应链恢复情况如何?
欧洲和北美的需求比较好,但是没办法在终端体现到。比如4s店都没有展车,订车之后的排期在12个月以上。欧洲客户要求芯片只能采用TI、英飞凌、恩智浦,也因此大大限制欧洲供应链的恢复。

国内的BYD客户的供货情况?
安全业务目前订单还是由上海工厂供应,24年合肥工厂投产之后,产能会迅速打满,产值大概40亿元。

座舱域控的在手订单?
德系客户,主要是大众、奥迪和斯柯达,订单总量超过200亿元。突破有在日系客户和华为合作的客户进行。

智驾域控订单?
非常有限,可以忽略不计。

客户谈判价格传导目前已经有多少比例?
22年的规模是1.28亿美元,23年预计不会比22年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0802/
1
上一篇会计做股东吗(会计可以当老板吗)
下一篇 会计职业培训心得(会计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