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好羡慕我的闺蜜,在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靠自己努力全款买了一套房子。
对比她,我觉得自惭形秽,一样的岁数,我还在四处折腾奔波,却没有一分存款,打工成月光族,创业不够糊口,还负债。
想当初,我两是同一个起点,都是把学历看得比较重要的人,也曾经一起刻苦努力学习过,后来逐渐长大,命运发生了很多改变。
经过一番思考,我觉得我出了社会是自己的选择,才让自己跟身边的朋友拉出一大截的距离。
我很后悔这这些年没有去提升自己的社会技能,而闺蜜很努力上进,她努力考取各种证书,学习了很多东西,比如她自己考了驾照立马又努力买车体验了一番,考取了会计证又去代账公司体验,还学习了很多理财的知识。在学东西这方面我没有她一半的上进,所以导致现在过得稀里糊涂。
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社会生存技能方面的缺失,我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惰性,从明年起要存钱,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大家觉得我还来得及么?[呲牙][呲牙]
这是蜈蚣精吗?
这位美国网友说,最早是四年前上学时遇到一个爱跑步爱跑鞋的女孩(现在是未婚妻),约会之后自己也因此入了坑。两人毕业之后工作收入也不错,没什么压力(一个是码农,一个是会计),于是看到喜欢的跑鞋就买,几年下来就积累了这么多。这堆跑鞋里面,他们最爱的还是endorphin pro。
随便问问,你有几双跑鞋?
A、就一双,随便跑跑。
B、两三双,需要换着穿。
C、五双以上,我喜欢不同品牌设计和技术体验。
D、十双以上,我自己的偏好,也关注新鞋动态。
E、15双以上,我就是跑鞋控,看到喜欢的就想买。
马云写给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们
亲爱的同学们:首先恭喜大家,祝福大家,这是中国最了不起的一所大学之一,尽管在我心里面中国最好的大学是杭州师范大学。大家觉不觉得学校的知识总是不够用,但是社会上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杭师大给了我是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清华很好,但是清华的知识永远是不够用的,而你们今天所得到这个能力是取得自身的能力。
我看到今天那么多阳光灿烂的笑脸,30年后不忘初心,依旧是这样的笑脸,这才是成功。我今天在这谈一下我的感受和体验,高考我并不算很成功,考了几年,我数学1分那是真的,第二年考19分,第三年考了89分,但我从来没放弃过。我给大家一个提醒,一个建议,提醒是今天你们获得中国最荣誉的毕业书,但是那只是一张纸,只证明这四年或者六年,或者八年,你父母为你付了很多的学费,这是一张学费的通知单而已,告诉你付了那么多学费,花了那么多时间做了很多的模拟考,这仅仅是模拟考而已。也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们毕业于清华大学,请大家用欣赏眼光看看杭师大的同学,如果你毕业于杭师大,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因为这社会上永远充满变化,永远充满着各种奇迹。人生最后不管今天多么的成功,刚才学会计的学生说的,你最后死的时候才能够看看你到底赢了还是亏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刚刚开始起步。我也相信今天毕业以后在座很多人都很担心,各种各样的担心,担心毕业以后我是学经管的,能当老板吗?我能找到一个好老板吗?能够找到好公司吗?其实这些担心都有,每天都有。我刚创业的时候天天担心能不能活下来,到后来我担心这个公司会不会长大,到今天长大了我担心它会倒下,现在的担心比以前多多了,我们每时每刻处于这份担心中,担心很正常,不担心才不正常。所以我想给大家的建议,也是真实的感受,这30年来,我天天在担心,但是我只是担心自己不够努力,我担心自己没看清楚灾难,我担心自己没把握好机遇。但有一点不用担心,你们一定会会到眼泪、冤枉、误区、倒霉各种事件,一定会碰上,这个不用担心,你碰到这个就是早知道会来的。另外这是一个纠结的时代,在座所有的人今天毕业于纠结的时代,这个时代看起来充满着怀疑,充满着各种的不信任,学校的老师对学生是不信任的,学生对老师不信任,媒体对大众不信任,大众对媒体不信任,甚至有各种的担忧,老百姓对政府也有各种的不信任。这世界看起来缺乏各种各样的机会,但这世界看起来又有各种各样的机会,这世界看起来年轻人似乎是可以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看起来年轻人什么事情又都做不了。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纠结的时代,很恭喜大家来到了一个很了不起的纠结时代,因为纠结是一种变革,因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变革非常快速的时代。如果没有变革就不会有阿里巴巴的今天,阿里巴巴,马云有今天就是因为前30年中国的变革。
但是我想跟大家讲我心里的感受,未来30年中国的变革会更大,机会更大。从我这个行业来讲,这世界从it正在走向dt,这两个字的差异其实背后的思想、文化、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很大的差异。绝大部分的人今天站在it的角度看待世界,什么是it?it是以我为主,方便我管理,dt是以别人为主,强化别人,
支持别人,dt思想是只有别人成功的你才会成功,这是一个巨大的思想的转变。
未来30年我想跟随大家,是你们会改变这个世界,是你们会把握这个机会。纠结、变革都是年轻人的机遇,也是这个时代的机遇。不管你怎么看,我们经常说生意越来越难做,其实生意从来就没有好做的。
年轻人纠结今天的IT行业都被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搞去了,我们刚出来也觉得机会被IBM、思科、微软拿走了,但是你要相信,30年以后的今天中国企业一定比今天好,一定比明天大,30年后富人一定比今天多,30年以后的文化一定比今天丰富多彩,30年以后的年轻人一定超越我们,这就是世界的变化。我爷爷说我爸不如他,我爸说我不如他,我觉得我爸比我爷爷厉害,我比我爸厉害,你们会比我们厉害。
在变革的时代我也特别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前30年我是坚持三样东西,我也希望大家去反思和思考这三样对你是否有用,就是三个坚持。第一永远坚持理想主义,第二要坚持担当精神,第三要坚持乐观的正能量。
我永远相信相信,我相信未来,我相信别人超过相信自己。其实阿里巴巴我数学不好,管理也没学过,会计也不懂,连预算报表到今天为止,财务报表我也看不懂,这是真话,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丢人的,承认自己不懂并不丢人,不懂装懂很丢人。我到今天为止没到淘宝上购过一件物,我没用过支付宝,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用,但是我会竖起耳朵听人们说支付宝到底好还是不好,因为只有担忧让我晚上睡不着觉,只有我睡不着觉,这公司才睡得着觉。我们永远相信未来,相信年轻人,相信别人,我如果不相信别人,阿里巴巴的程序写不出来,我不相信别人,今天市场不会做得这么大,我只是告诉大家什么是我们要坚持的。
谈什么是站桩的“松”
站桩的“松”,特别重要,体验不到这个所谓的松,站桩的效果注定不好。因为松是一种状态,并且具有层次感。不同程度的松,就有不同程度的身心感受,有了这个感受,你才能体验到站桩究竟能带给你什么,你的身体你的心都能察觉,并且都是属于你自己,语言根本不可能完美的表达。有了这种感觉,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千百年来,无数的人等乐此不疲。
举个例子,开车。新手的成熟一定要经历从最开始紧张到后来悠然的过程,最终人车合一。
站桩和开车一个道理,这个过程谁都无法回避,吃多少饭就拉多少屎,偷懒肯定不行,再加上心理不行,放弃的绝大多数皆因如此,啥也不是。
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纠正和调节,你的心理生理都在适应,包括肌肉的记忆都在逐步的潜移默化着,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像成为老司机那样,所谓的松,不经意间就来了。该来的一定来,肯定不会缺席。
这个松一旦来临,站桩的感觉就有意思了,什么感觉你自己体验就是,有一个感觉是共同的,那就是喜悦感,有了这个,站桩你就放不下了,再之后是什么感觉,那就有了层次之分,因人而异吧。和身心感知有关,和悟性有关,难以言表。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网上说的大同小异,初学者没必要去分辨哪个更正宗,哪个更好,记住一句话,万宗同源。
站桩能带给我们什么?
因人而异,个体差异极大,不可同日而语。人的气血通畅,人就处在一个最好的状态,说多了没用。
说一句题外话,我认为人的意识可以理解成一种力量。虽然无形,但是你能察觉到。不想做哲学的思辨,相信中华文化的古老智慧绝非五千年那么简单。
在意而不刻意吧,一切随缘。
给大家讲个身边的真实故事:一个初中男孩不想读书,每天就是打游戏,脾气还特别暴躁,父母为此苦不堪言。父亲是干建筑的,算是一个小包工头,就想趁着暑假让儿子去工地锻炼下,体验一下生活的苦。
父亲也不舍得孩子做太苦的活,就让他开升降机,没想到男孩学习不上心,干活到挺利落,而且脑子灵光,一折腾送水泥的效率还提升了不少,一天就干了两天的量。然后就爬塔吊上学吊车,没几天就学会了。两个月下来,学会了开工具车、塔吊、搭架子、打灰、算工活、会计等,眼看着就快出师了,两个月下来一算工资赚了两万多。
暑假开学后,孩子一直惦记着去工地干活,快放寒假的时候,跟他父亲说有几个铁哥们也想去工地干,让父亲包给他一些活,他负责派活、监督,活脱脱一副小包工头的样子。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有些孩子在学习上不咋地,但在其它方面一定会展现出他惊人的天赋,关键在于发现。所以,因材施教很重要,不要总是盯着学习,有些孩子真不适合学习,再逼也没用,不如用心找到他身上的优点,给他足够的舞台让他去施展!#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