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黄世忠: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按照传统观念,关注天空者,属于“务虚”,关心脚下者,才算“务实”。但黑格尔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务虚”与“务实”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精于“务虚”,才能找准“务实”的方位,勤于“务实”,才能检验“务虚”的价值。在实用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看来,“务虚”不但无用,而且没有市场。然而,庄子早就告诫我们: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人间世》中,庄子说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会计、审计和税务都属于应用学科,都强调实务导向,但希望同学们不要因此信奉实用主义,更不要因此迷恋功利主义。带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心态去学习,只能获取“知”,不能获取“识”。“知”是信息和数据,得之不难,易于复制,而“识”是思想和阅历,不易获得,难以复制。无“知”之识,宛如无本之木,无“识”之知,形同无舵之舟。因此,希望同学们虚实结合,拓宽眼界和视野,兼顾当下和未来。既要学习有助于大家成为专业人士所必备的会计、审计和税务等专业知识,也要学习有助于大家提高胜任能力的IT、金融、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有助于大家提升自身修养的文学、历史、哲学等非专业知识。梁文道在《悦己》中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知乎上的一篇文章写道:为“用”而读书,不是真正的读书。读书真正的用处,不在于功利,而在于灵魂的享受与启迪。对此,我深以为然,深有体会。况且,虚实本无常,有用无用难分辨。乔布斯读大学期间,不仅旁听了书法课,而且花了不少时间欣赏音乐、研习艺术设计。这些对他当时的学业和专业一点用处都没有。谁曾想到,后来乔布斯在开发Macintosh 和iPhone、设计苹果Logo时这些知识都派上大用场。苹果的电脑和智能手机界面如此广受欢迎,被咬掉一口的苹果标识如此令人印象深刻,显然与乔布斯的艺术修养密不可分。
苗实:
我来现身说法吧,自己呢,情况特殊,心无旁骛,专门读书研究创作,整整四十年了,一般人根本比不了,至少时间占有上。那么,这样子,有什么益处呢?很明显,我除了专业经济学小有积淀,其他,譬如物理学,文史哲,宗教,等等,也有所涉猎。类似情况,近代以来,还发现有两位前辈,一个马一浮先生,另一个是稍后的饶宗颐先生。当然了,早年在世界上游学日久的陈寅恪先生,极有可能也算吧!
注:
黄世忠,著名会计学家,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厦门市政协副主席;苗实,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兼苗实智库总干事兼首席新结构经济学家,中华博士会专家观察员。
最近看到的一个收音机频道理论,我觉得很有道理,分享给大家:
每个人像一只固定频道的收音机,只接受特定波段的信息。
我们从小缺钱缺机会,所以我们学会了合理规划使用自己的收入,努力学习和工作抓住机会,这个收音机频道调得非常合适,让我们现在生活得很舒适。
而我们的下一代因为生长在物质和机会丰富的环境中,所以他们随意花钱随意错过机会,这个频道就没调好,小时候的生活比我们小时候幸福,但长大后很容易发生工作不稳定财务困难这种情况。
而我们也无法教育他们,因为不在一个频道上,而这个频道不是随便能拧一拧的。
晚上奶奶和小葡萄讨论作业问题,也讲了很多爸爸小时候的事情,小葡萄说: 你们那个年代,和我的书本,老师都不一样,有什么好比的呢?!
反正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最后讲的越来越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