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2022年在江苏省招生分专业投档线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今日早读分享:
(一)最新研究:新冠感染一月后,无需担忧心血管风险。如果患者在急性期后血栓炎症状态得到改善,则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会降低。
(二)国内首个心磁临床中心成立!葛均波院士担任名誉主任。该中心由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担任名誉主任,市六医院心血管内科沈成兴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三)国家药监局: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提出六点要求: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专项整治,全面防控安全风险;加强监管基础建设,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完善监管运行机制,构筑社会共治合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努力贡献中国力量。
(四)《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第一版)》发布,总结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特点,并就老年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提出相关建议。
(五)教育部将验收!又一所“医科大学”,要来了。海南医学院新校区边上就是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新院区,该医院今年年底就可以投入使用。下一步海南医学院将加强热带病原学研究,包括热带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六)《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分院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原则上,到2025年末,除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承担北京医疗卫生非首都功能疏解等任务的项目单位,委属(管)医院不得跨省建设分院区。#药事健康超能团#
海南经济发展差的原因。本来应该早是海南医科大学了。海南医学院于1947年建校到2023年也76年了。可怜可怜的母校加油!
#青岛头条#海南医学院准备升级成大学了,目前海南医学院的专任教师的博士占比从原来的21%增加到现在的43%,已经达到升级为大学的国家要求的标准,并且在2018年获得了博士点,已经有首届博士毕业生了。根据学校的官方消息公布目前教育部已经将海南医学院升级为海南医科大学列入“十四五”国家规划,预计今年下半年就会到现场评估验收,顺利的话2024年基本可以升级为海南医科大学。
海南,东北人的第二故乡。//@充满元气的木门:我是东北的,高考填志愿时为了能走远点,我直接选择了海南大学。结果我如愿以偿。我来告诉你我们学校放寒假的情况吧。 拖着一个巨大的旅行箱我从海南出发,然后一路乘火车往东北赶。等我把旅行箱里的衣服全部穿到身上的时候,我就到了家。过完春节,我又拖着那个空的旅行箱上路了。我一路脱脱脱,等把衣服重新装到旅行箱,身上只剩下裤头背心的时候,我又回到了学校。
我是东北的,高考填志愿时为了能走远点,我直接选择了海南大学。结果我如愿以偿。我来告诉你我们学校放寒假的情况吧。 拖着一个巨大的旅行箱我从海南出发,然后一路乘火车往东北赶。等我把旅行箱里的衣服全部穿到身上的时候,我就到了家。过完春节,我又拖着那个空的旅行箱上路了。我一路脱脱脱,等把衣服重新装到旅行箱,身上只剩下裤头背心的时候,我又回到了学校。
我是东北的,高考填志愿时为了能走远点,我直接选择了海南大学。结果我如愿以偿。我来告诉你我们学校放寒假的情况吧。
拖着一个巨大的旅行箱我从海南出发,然后一路乘火车往东北赶。等我把旅行箱里的衣服全部穿到身上的时候,我就到了家。过完春节,我又拖着那个空的旅行箱上路了。我一路脱脱脱,等把衣服重新装到旅行箱,身上只剩下裤头背心的时候,我又回到了学校。
【2023年海南专升本考试将于2月17日起进行网上报名】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工作》(教学司〔2022〕16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海南省2023年高职(专科)升本科招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网页链接
海南大学名师讲坛讲座开始前,阮次山深情地对海大师生说:“别人会念我许许多多头衔,其实我最自豪的头衔是:我是中国人,我是海南人!我本来应该多回家乡来,但我一年有100多天时间要在飞机上,做的贡献不多。但我想,我对家乡至少有个贡献,那就是全世界都知道阮次山是海南人!”
看着多伦多窗外的大雾,闲着无聊,忽然想起了职业生涯中对单位教职工一次最大的贡献。
那大概是2012年的事儿了,学校要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我是负责那次大会提案工作的。当时我绞尽脑汁地想,作为提案方面负责人,总得提出一个有点儿意思的,对教职工生活提高有点儿用的提案,光是走过场是不行的。
刚好当时政府机关都有免费的午餐了,我就找到学校一个副教授,安排她参照政府机关的标准提“关于解决教职工免费午餐的提案”,然后,我又找到很多老师附议这个提案。
教职工代表大会结束后,我又不断地找校领导跟踪解决这个提案的实施问题。最终,这个提案成了那次职工代表大会唯一实施的提案,从此我们学校的老师有了免费的午餐,当时海南不少高校还没有免费的午餐呢。
今年日子不好过呀,收入比去年少了好多,老公的年终奖基本泡汤,我的现在还没发放,当然我们的不算年终奖,只是把绩效的一部分放在年底发放而已。前几天就听说郑州大学工资发放也出现问题了,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去年就听说西安有几个学校年终奖给大家没发够,闹的沸沸扬扬……
今天看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经济增长百分之三,大家留言精彩的很,大部分都是在抱怨。不过确实我身边收入增长的人不多,我们已经四五年收入没有增长,去年的所谓改革,单单动了老师的蛋糕,行政人员旱涝保收,还拿得比以前多了一些,这些话就不说了,制定政策的永远处于优势地位,我们看的再明白,也没有什么办法。亲戚朋友也都在抱怨年不好过,今年的收入断崖式下跌甚至有些做生意的赔了不少。老公单位也一样,业务根本没办法开展,从年头到年尾,不是在这个地方隔离、就是在那个地方隔离或者就是回来隔离,到最后客户的门都没进成,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年到头,也没忙出来个啥[捂脸]
一年年过得真快,老百姓就盼着平平安安、兜里再能挣下几个铜板就更好。看到海南12万一万的酒店被订光,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很穷。但愿今年是我们过得最差的一年,明年我们再不拖国家的后腿,不再仅仅是被平均的那部分。希望新年的鞭炮响后,带来的都是平安、健康与富足[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