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潇潇11225:王思聪提请行政复议

我们为什么会将王思聪打架的法治新闻变成八卦的娱乐新闻? 先看看事件脉络:

我们为什么会将王思聪打架的法治新闻变成八卦的娱乐新闻?

先看看事件脉络:

1月11日 04:40,上海静安发生一起殴打事件,接警后,警察已将违法者行拘

11月12日07:48,上海警方通报,王某某殴打路人,因提请行政复议暂缓行拘。通报主要意思是,打人者律师到场,提起行政复议,打人者暂时走出派出所。

1月12日12:53,媒体曝光打人者王某某系王思聪。还特别曝光各种象征性头衔,以告诉大家,对的,就是那个你知道的王思聪。

事件的发生时间很紧凑,全部以小时计。

随着事件的发展,跟贴的内容也快速变化:开始时,跟贴都是严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新闻性跟贴。

大家化身守法公民,齐刷刷维护法律尊严。

但在媒体爆出王某某即王思聪后,虽然媒体、大V、律师们仍走在法治新闻的道路上,但新闻后网民的跟贴里,却画风突变:有遗憾被打之人不是自己的,有确信不差钱的钱王思聪不会被行拘的,有表示第一次知道行政复议以及提请复议后行拘能被暂缓执行的,后来还传出,事情已经摆平,200万,等等等等。

而且这些评论里已经没有了严肃法纪的义愤填膺,皆恍然大悟和理所应当的口吻。

就因为打人者是王思聪,民众的意识就变成了“哦是他啊!没事,出点钱就可以了”的共同认知。

这种转变不是因为“王思聪”这三个字,而是因为“这个”王思聪身后有厚厚的金钱。

我们似乎已经有一种共识:钱,能买到与众不同的各种待遇。

于是,一个严肃的法治新闻,在挂上王思聪后,生生蜕变成了一个娱乐新闻。

这是一种可怕的共同认知:我们默认,有钱的人可以凌驾法律。

更可怕的是:是什么样的环境,让我们形成了这种共同认知?

那些不在少数的“后悔被打的人不是我”的跟贴,则反映出,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艰难到想以肉体的痛苦换取金钱的境地。

正象曾经的一个梗:

有人问,如果你吃翔,马云就给你一万块,你吃不吃?

有人跟:我会吃到马爸爸破产。

经济社会极大地提高了钱的各种超能力,而社会底层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其各种超能力的不断显灵而无能为力,无奈之下,转而对金钱形成崇拜。

现在,确实象极了我们嘲笑了千年的“笑pin不笑chang”的年代,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哀。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贵阳头条# #我在头条搞创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0177/
1
上一篇新会计准则土地可以入固定资产吗(新会计准则土地使用权)
下一篇 转账手续费会计分录(银行转账手续费会计分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