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风向标 | 2023新开年,股债资产有哪些看点?
(见图1、图2)
2022年,经历了年初的俄乌战争、疫情冲击、债市风波、二十大顺利召开、防疫政策转变等一系列预期中与预期外事件。国内的宏观经济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资本市场在3年牛市后迎来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目前从基本面来看,12月官方PMI数据显示当前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仍然较大。12月制造业PMI进一步下行到47.0%,达到年内最低点,低于预期48%。其5项成分指数除原材料库存外均出现回落;非制造业PMI为41.6%,环比下滑5.1个点,主要受疫情冲击较为直接的服务业拖累。从国内疫情来看,预计基本面偏弱的状态短期内仍将持续。
政策方面,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年宏观政策定调,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三稳目标,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扩大内需”,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定调“精准有力”,预计将更加注重结构性。财政方面,提及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预计今年财政赤字规模将有所扩张,但准财政工具的强度或不及2022年。
海外市场来看,美联储去年12月会议纪要虽然表态较为强硬,但整体措辞并无新意,因此市场反应也较为平淡。美国2022年12月CPI数据将于本周四(1月12日)晚间公布,有观点认为这一重要数据或为美联储2023年的第一次加息多少基点定调。但中期来看,随着美国经济和通胀进一步回落,长端收益率有望进一步下行。
(见图3)
A股市场的风险在2022年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从主要宽基指数来看,沪深300当前估值11X,处于近10年26%分位;中证500当前估值22X,处于近10年19%分位;创业板指当前估值38X,处于近10年8%分位。风险溢价(沪深300收益与10年国债收益对比)处于近10年来较高水平,从配置角度看性价比非常高。
风格来看,目前很多城市的感染高峰可能已经过去,例如,从主要城市拥堵延时指数来看,2022年12月25日以后开始明显回升。考虑感染人数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上升到峰值回落,参考海外经验可能历时1-2个季度,该阶段货币政策或重新加码宽松,利率下行,成长风格可能重新占优。
(见图4)
12月全月来看,资金面维持平衡宽松状态,尽管年末资金利率有所上升,但全月资金利率中枢为下移。12月利率债收益率长端多为震荡下行,短端先上后下,全月仍为下行,一方面,疫情冲击使市场增加对“弱现实”的定价,另一方面,12月的资金面较11月趋于宽松。12月信用债收益率先上后下,信用利差全月多为走阔,目前市场已经企稳。
向后展望,短期内疫情的冲击或仍将延续,尽管短期“弱现实”无法证伪未来经济修复的“强预期”,但债市的定价或将继续受到“弱现实”的牵引。叠加近期宏观政策受疫情和春节假期因素影响面临较大推行难度,债市总体面临的收益率上行风险有限。从资产配置角度,预计信用债仍是组合配置重点,在当前资金面维持宽松,信用利差保护增厚的背景下,着重关注中短期城投债的投资机会。
(见图5)
12月以来,经济仍处于较低迷水平,但未来随着经济活动和贸易往来的逐步恢复,将逐步走出低谷,尤其在2023年二季度,叠加2022年低基数,预计可能会有较显著改善。
权益方面,建议整体配置在维持均衡的基础上,适度加配经济复苏方向的标的,例如与经济相关性较高的TO C端可选消费、汽车及零部件等,经济面叠加产业面供给出清的芯片设计等也或将有困境反转估值修复的机会。与此同时,随着货币信用端的释放,银行保险等强经济相关性的品种也可能有阶段性配置机会。但同时也要防范流动性向消费需求的转化中带来的通胀风险。
固收方面,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建议久期适度保守;信用方面,在信用利差趋于合理的条件下,仍然以中高等级债券为主要配置种类。
(见图6、7、8、9、10、11)
要吸取的最大教训是:一旦陷入经济困境,就激进地推行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依靠海量投资“铺摊子”“上项目”和“造大城”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这种粗放增长方式的种种消极后果积累起来,会导致后续发生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除此以外,这种用扩张性的经济手段来支持增长使得老百姓杠杆率过高,城投和企业更是债台高筑,积累了巨大金融风险。
不过,走得太快要纠正,埋头鸵鸟更做不得!
#财政部: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 眼下,中国经济遇到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仅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但如果财政政策缺位,经济复苏也是万万不行的。
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就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否则,就是无米之炊。此时,在中央财政赤字管理上,可以适当灵活。当然,无论如何不宜在增加税收上想法子。这个时候当务之急是要助企纾困。
至于增发转账债券,也是必要的,但最好是采用专项国债的方式。毕竟,国债是金边债券,信用良好。至于地方政府发专项债券,我认为还是由省级政府部门执行,同时中央财政担保。这样,大家买着也放心。当然,地市以下要不要发行专项政府债券,还要先看看再说。慎重一些,不急。
#财政部: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在财政政策上“加力”这个词似乎很少用到过,说明了2023年的财政政策跟过去有所不同,就是适度的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一方面是在财政支出上加力,意味着会拿出更多的钱来支持经济,另一方面通过专项债投资拉动,专项债一般干得都是大项目,我们通俗的理解是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房地产、铁路、基建,最后就是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
说到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的效能,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重点在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带动扩大社会投资、促进消费。
这些看起来非常好,但是怎么具体实施就值得商榷了。未来拉动经济财政加力提效,重点是未来这些钱该怎么花,能不能花在刀刃上,能不能体现出效益来,这需要大智慧,不能说提到经济刺激就是铁路基建等,如果还是那样的老套路,我相信经济没有出路的。
我觉得根本还是要让财政支出的钱起到四两拔千斤,带动社会投资,能积极的促进消费,那这钱花的就值了。 头条热榜
1月3号深夜,市场消息面彻底沸腾了,刚刚得知市场传来两个重要消息,立马与所有人分享,具体如下:
1、财政部部长: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
从财政部相关主管人士的最新表态来看,接下来在财政方面将进行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的力度,而这种表态,与以往还是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财政扩张力度的适度加大,意味着接下来将会以更加积极宽松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具体而言,是从三大方向上进行相应的资金投放支持力度。一方面是加大中央财政的整体支出规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专项债的方式,也扩大地方财政的投资力度;同时是加大由上及下的财政支持力度,实现财政支出的全覆盖。而这样积极宽松的财政投放力度,将有利于恢复整体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强大的资金推动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整体向好,未来二级市场也出现水涨船高的促进作用。某种程度上来看,市场的政策底已经逐步显现,这对于A股市场中长期的发展来说,所带来的利好促进作用还是值得期待的。
2、爆料现恶性反应,新冠康复中“禁止变美”?上半年医美消费或先抑后扬。今天中华医学会分会发布指导意见:新冠阳性和康复中患者禁止实施任何医美项目。“阳康”后爱美要谨慎。
从今天相关管理机构最新发布的指导意见来看,对于新冠阳性和阳康后在康复中的患者,将禁止实施任何医疗美容整形项目。而发出这样的指导建议,与近段时间网络传出的浙江台州新冠患者阳转阴后不久就进行医美活动而出现恶性反应情况,可以说是前后脚的关系。当然,原因也许不止于此,但不管怎么样,提出相关的指导建议,更多的是出于对科学和健康的角度着想,还是一个相当及时的健康政策指导建议。虽然说爱美人皆有之,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爱美也不急于一时,等身体各方面全部康复了,再进行医美的相关活动也是可以值得等待的。毕竟爱美诚可贵,但健康价更高,这一点还是要值得留意的。当然,政策的提出,对我们所的爱美人士来说是一种还好的关怀。但从二级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医美相关板块受口罩事件的影响出现持续疲软的状态,虽然近期受优化调控的影响整个市场环境有所改善,也加大了市场的预期。但如今板块消息面再出新变故,对于医美相关概念板块来说,还是形成不小的短期承压作用。不过虽然如此,随着未来逐步恢复常态,对于整个板块来说,还是形成中长期的利好影响,这一点还是要区别留意看待。
1998年7月末,上海外汇黑市纷纷传言,因洪水、日元危机等诸多因素作祟,人民币币值难以坚守。“中国政府可能让人民币贬值高达30%”,一时间,黑市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为8.70,比官方的汇率8.28低5%。有关传言也促使投资者纷纷抛售B股套现购买美元,7月28日,B股下跌达3.5%,创下历史新低。
8月3日,日元兑美元汇率突破145的重要关口,上海市民纷纷到黑市上高价兑换美元。这一天,人民币黑市汇率达到8.8元兑一美元。8月的第一周,人民币在上海黑市价最低跌至一美元兑9.2元人民币,比官方汇率低了近9%。
香港政府为了应付经济衰退,采取了扩张财政政策,加大预算赤字。每年夏季国库库存港元枯竭,政府开支必须到货币市场以美元换取港元。恰在此时,金融炒家大笔卖出港元,金管局便顺理成章地为政府大笔买入便宜的港元
8月26日,离恒生指数的结算日期还有两天。一直扮演买家角色的政府军,一改面孔,突然收起所有股票现货和期指买盘,并主动沽空恒指期货,引发炒家急忙跟风追沽。短短两分钟,恒生指数急挫160点,恒指期货下跌近300点。这时,政府军突然反过头来,再度入市收复失地,大量买进股票和期货合约,将股指和期指顶回原来的水平。
28日是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胜败在此一举!上午10时,决战打响。政府军与金融大鳄立刻在“汇丰控股”与“香港电讯”上展开激战。炒家的抛盘气势汹汹、排山倒海,政府军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不剩,全盘买入。中午12时午市收市前,战斗又趋激烈,“长江实业”、“中国电讯”等多个蓝筹股被炒家疯狂抛售,并有大量欧洲基金入市。滔滔股海,政府军一木擎天。午市收市时成交额报409亿港元。下午开市,战况更趋严峻。炒家的抛盘滚滚而来,特区政府全线死守,平均每分钟就有价值3.5亿元的股票易手。全天交易额达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790亿港元!
在上溯总共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约动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政府在期指市场获利约20亿港元,投机者的损失估计约为12亿港元
安倍身亡已经确认了,作为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却不得善终,成为一个悲剧。
安倍两次当选日本首相,第二次上台后,推行“安倍经济学”,其实很简单,主要就三条:
1、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3、其它一揽子增长战略。
安倍想靠借钱和货币“放水”把经济推上来的,力度之大,史无前例。但是效果一般,日元从2012年开始一直贬值,以美元计算这十年日本GDP一直停滞不前。虽然有利于出口,但是日本是资源贫瘠国家,进口 商品非常多,进出口贸易常年是逆差状态。
不过日本股市却因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牛市,从2012年底安倍经济学提出,日本股市从一万点涨到了三万点,着实让A股股民羡慕。但日本的教训也让我们明白,货币政策太积极,也不是好事,我们央妈“不搞大水漫灌”的基调还是比较靠谱的。
日本确实在衰落,许多产业,我们已经超越了日本。日本身上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日本的国粹:工匠精神or躬匠精神?
今天周三1月4日早晨,财爸重磅发声,华为传来利好,A股能否延续上涨?给2亿股民一个提醒!
1、财爸: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
解读:当前经济压力巨大,所以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是防止经济下滑!从需求侧,主要是稳消费和扩消费,核心是保就业,保民生。供给侧是怎么稳文章,稳制造业!这就决定了,财政政策要适当扩张,货币政策适度要稳。财长的讲话,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大家准备好了,要开始放水...举措就是在专项债投资加力,利好基建、房地产、高端制造!估计上半年在消费恢复前,财政政策的扩张占据主导,这块机会可以重视。
2、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方向盘突然回到手中
解读:今天市场一涨,又有小作文来了,有传言华为准备今年量产 12nm和14nm芯片组。理由是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最近说的一席话:2023年已经拿回了方向盘。这个方向盘到底是什么?对华为肯定是十分重要的技术,是5G芯片还是其它的呢。总之,这个表态意味深长,期待今年华为有更多好的消息出来!不过也有观点说,胡厚崑说的方向盘是指疫情和那啥,跟芯片无关。芯片进展一直是按照进度来的,不可能玩大跃进!21年搞定28,22搞定14,24或者25年搞定7,本来就是这个规划的,不用太激动。如果今年华为能正常运营,甚至打通关键技术,实现更尖端的突破,那科技可能就是今年最靓的仔。
3、联防联控机制:为基层机构配备数量适宜的氧气袋等设备
解读:疫情线的投资机会,还是防重症!今天盘后联防联防发布会,主要强调中药治疗新冠,其中提及了一个新方向:制氧设备。此前关注的比较高的血氧仪,这次发布会也有提及,确保每个社区卫生院至少配备20个以上、每个社区服务站配备2个以上,这个量就比较大了!当然政府采购,鱼跃医疗这种临阵涨价,肯定是不行的,小心被算账!血氧仪以前炒过一波,但力度比较差。今天首次提及的氧气瓶、氧气罐、医用氧、制氧机等,也是防重症的必要措施!就看资金愿不愿意炒了。
今日展望:
昨日2023年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低开走高全线上涨,收出“开门红”,上证早盘低开探3073后回升,很快翻红,并一路走高,午后最高上冲3119,收在3116,这是新一年股市的好兆头,上证延续B浪反弹,进入第二个反弹目标位3100-3150,这里的强弱状态很重要,一方面我们仍判断目前的上涨仍属于B浪反弹,反弹后还可能走出C浪下跌,另一方面反弹能否突破日线及周线趋势非常关键,收复日线甚至周线趋势,则以趋势为主,可暂不考虑C浪下跌,如果不能收复趋势,还会再次遇阻回落,走C浪的可能依然很大。
目前上证已开始挑战日线趋势,周线也面临趋势下轨压力,接下来不能放量突破3130-3150,仍会随时遇阻日线趋势重压位,而周线要站上3186才会收复周线趋势,趋势对大盘来说非常重要,趋势之上要看涨做多,趋势之下则相反而周三上证还有60分钟序列高9,也就是说,这波反弹又到了一个重要的节点,短线是上还是下,这两天可能会见分晓。创业板今天还没有站上60天线,仍属于弱反,不继续放量走高,同样会随时遇阻回落,短线压力在2366-2406。
昨日上证创出反弹新高,意味着B浪反弹仍延续,接下来重点观察这个反弹是遇阻3130-3150后再走C浪下跌,还是突破趋势重新转强,目前看先做好再次遇阻的准备,即在3130-3150及以上以分批减仓为主,特别是这几天连续强反的品种。如果持续走高,不仅收复日线趋势,还拿下周线趋势,则市场有望明显转强,在趋势之上以继续看涨做多为主,届时有望向年线3236发起冲击,站上年线才算重新进入技术牛市;目前看春节前拿下年线的难度较大,大概率要等春节之后,短线仍以走一步看一步,稳扎稳打为主,板块个股避高趋低。
#股市早评##我要上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