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二元钱,造假也有成本,弄不好得赔!
张选疯两枚元符通宝是否是真币,清专家鑑定一下,谢了。
说的对,说的对,造假的成本低啊?利润高啊!
zhengge9999999造假为什么屡禁不止!#知识分享 #商业思维
00:25触目惊心!又一家连续5年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被曝光出来!1月18日ST新研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原因是公司从2015年-2019年连续5年虚增营业收入,其中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虚增利润136.67%、118.24%、90.66%,看到这个数据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我想说的是这哪里是虚增利润呢,这简直就是无中生有嘛。
A股之所以还有现在还有公司敢如此明目张胆的造假就是因为处罚力度太轻,造假产生的收益跟处罚比起来,很多人形容处罚就像罚酒三杯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敢铤而走险造假的根本原因。要想彻底杜绝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必须要从多方面加强追责和处罚力度。
首先,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处罚不能止步在行政处罚上,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中小投资追偿损失,只有让造假公司彻底的付出代价才能止住这种造假的风气,现在的大部分股民面对上市公司造假都难以追偿,原因是没有时间或不够专业,或者是亏损小一个人跟上市公司打官司太难了,如此种路原因导致个人投资者索赔难如登天,亏钱也只能认命,长此以待将寒了散户的心。
其次,造假公司高管个人也要承担连带同等的赔偿责任,就像康美药业的造假一样由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处理中小投资者的索赔案件,同时让涉事高管承担同等连带的赔偿责任,这样相关当事人才不敢如此无中生有造假。
最后,就是相关的会计、律师等中介机构也要承担同等的责任才行,如果说这些中介机构都是专业人士也参与假造,让我们大部分的散户怎么能识别呢,只是加重处罚让中介机构负起应有的责任,上市公司想造假也难逃专业中介机构的法眼。
对于杜绝上市公司造假,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留言说出来的。
财务报表水份确实有,但如果应收帐款过大这问题就难解决了,如果给上市公司硬性规定按当年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利润分红,可能也会避免一些造假。
鬼话财经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昨天和朋友聊天,她问了一个很严重的话题。之所以用严重来形容,是因为确实有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看法。她问我,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不是都是假的?首先,明确回答,不是。如果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都是假的,那还投资个啥?但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确实有有一定比例的是假的。其实假账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这个比例是不高的。真正大问题的是,大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经过粉饰的。这个粉饰有两种含义,一是在会计准则的范围之内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费用怎么计算更有利,折旧年限的改变,应收款的坏账计提准备等等。另外一种含义则是明目张胆的把问题就写在财务报表里面,欺负广大投资者看不懂或者根本不看。我一贯的观点,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但是我不赞成通过对财务报表分析之后,去判断某个上市公司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因为这种预期往往都是会偏高的。我赞成的思路是通过财务报表去找到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疑点,进而否决这笔投资。我的习惯是宁可错过了,也不做错。
并不是打印上日本的Logo,它就是日本产的,另外就算是日本产的,它也不可能是激光打印上去的,作假的成本太低了,日本产的一定是小字体,然后雕刻,凹进去的字体,不信你参考一下日本手表的后盖就知道了。不知道题主哪来的这么满满的自信。
“造假,我们是专业的!”[灵光一闪]
抽屉视频浙报融媒体官方账号成本几百元地下室灌装卖两万!假酒贩:能喝出来造假,倒贴十万!
说的都是好话,怎样降低成本,提高升效,造假违法,矛盾重.……
财务造假六七年!苏州ST新海可能要强制退市
2014年至2019年上半年,新海宜通过参与隋田力主导的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合并报表层面虚增销售收入共计37.41亿元,虚增销售成本共计32.18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共计5.63亿元。
紫砂泥料作假,使得许多人不敢用紫砂壶。所谓的紫砂泥大多不是宜兴紫砂矿,是用了大量的浙江、安徽等地矿料或普通陶土,通过添加化工原料或陶瓷色料进行调色,加工生产而成的。然后变成化工壶、擦鞋油壶。所以在购买紫砂壶时还是比较容易看出真假,千万不要贪图小利而买假壶。这些壶成本比较低,颜色丰富,但并没有什么艺术美感。在不懂的情况下,不买,多看,实在不行玻璃杯泡泡。
做假成本低价,圈钱抢钱高价,谁不作假去抢钱!
财经无忌财经评论员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科创板2.4亿“大罚单”背后,两家企业的IPO造假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