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江苏省阜宁会计证迁移

【擅自销售法院查封的河虾后……】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江苏阜宁一名被执行人欠别人的钱却拒不偿还,还私自售卖被法院查封的养殖河虾,并将售虾款项挪作他用。近日,阜宁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得到消息后,在虾塘看

【擅自销售法院查封的河虾后……】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江苏阜宁一名被执行人欠别人的钱却拒不偿还,还私自售卖被法院查封的养殖河虾,并将售虾款项挪作他用。近日,阜宁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得到消息后,在虾塘看守房中找到被执行人戴某,发现他有偿还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决定对他进行司法拘留。

    借款拖欠不还 法院判偿6万

    戴某是阜宁本地的一名河虾养殖户。2020年,戴某因欠陆某等人12万元,由原告桂某等人提供担保,陆某等人向戴某索要借款,但戴某无钱归还。经三方协商一致,由桂某出借6万元,替戴某偿还陆某等人,戴某向桂某出具欠款6万元的借据,并承诺会尽快还清借款。

    然而到约定还钱期限时,戴某却总以自身经济困难,短期难以偿还且桂某催款行为影响其经营和生活为由,迟迟未支付欠款,因此被桂某起诉至阜宁法院。该院判决戴某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向原告桂某付清借款6万元及利息。以上判决生效后,戴某依旧未履行还款义务,桂某无奈之下,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屡次受阻 “老赖”拒不还钱

    受理案件后,阜宁法院立即向戴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材料,并对其名下财产进行查控,查封其承包的虾塘内养殖的河虾,且冻结扣划了其银行存款9000多元。

    此外,执行法官多次到戴某住处调查,并告知其要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可戴某始终以没钱为由拒不还款。鉴于戴某不履行还款义务,法官准备依法对其进行司法拘留。

    戴某迫于压力,与桂某达成和解协议,现场写下保证书并支付桂某1万元,表示剩余欠款会以分期付款方式还清。

    私自售卖河虾 涉嫌拒执被拘

    然而案件尚未了结,被执行人戴某便“自行打脸”,其居然在明知虾塘内养殖的河虾被法院依法查封的情况下,仍将河虾偷偷对外出售。戴某为了不使售虾款被法院冻结,于是通过现金交易的方式偷偷出售,收入10多万元。其未向执行法官申报财产变动情况,擅自将售虾款挪作他用,未用于履行还款义务。

    一天深夜,根据申请执行人桂某提供的线索,阜宁法院执行法官来到被执行人可能藏身的一处虾池区域,因道路狭窄、路况不明,执行法官无法驱车前往只能步行,最终在虾池的看守房中找到了戴某,并依法对其进行拘留。其间,执行法官不断对戴某释法明理,但戴某在明知违法后果的情况下仍然拒不履行,依旧我行我素、执迷不悟,对剩余欠款仍“一毛不拔”。

    阜宁法院认为,被执行人戴某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且有转移财产的行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遂将此案向公安机关移送立案侦查。人民法院报

盐城与上海有割不断的情结。在改革开放前,上海市区的闸北区全部,普陀区虹口区大部及其它区都有盐城人及他们的后辈,他们都是解放前后因贫穷、水患、战乱逃离到上海的,后来成为上海市民。在我们盐城有句俗语:会了盐城话,走到上海就不怕。确实,上海不少老年人还讲着家乡的盐城话。在上海甚至有条路叫蕃瓜弄,也是当年盐城人到上海种蕃瓜(南瓜,盐城方言)充饥命名的。解放后,陈毅元帅当上海市长时,盐城大丰又将近一百平方公里的滩地划给上海,即上海农场,是上海在外最大的飞地。盐城是上海的菜篮子丶米袋子。上海人当年所讲的“杠白林"(江北人)就是指盐城人,可以说盐城每家都有长辈在上海。改革开放后,盐城很多人在他们上海老乡的介绍下,去上海打工,行成了第二次上海迁移。3年前,由于苏北高铁不通,盐城每个乡镇都有开往上海的班车,响水县大有镇丶阜宁县益林等乡镇每天都有十几趟班车开上海,就这样缝五一十一等假日期还得加班,可见盐城到上海的客流量之多。上海的著名医院二军大(长海医院)的医护管理人员,以盐城籍的最多,被上海x调kan成盐城人民医院。勤劳的盐城人民为国际摩都上海真的作出了伟大的功献。

部分上海朋友太玻璃心,水庆霞教练就是苏北盐城阜宁人!!!上海人从未在上海食物链顶端!#上海头条# #盐城头条#

最近争论水庆霞教练是上海人还是阜宁人吵的不可开交,其实就是上海人玻璃心作祟,嘴里污蔑苏北人,身边又处处离不开,翻上祖籍估计也不不是正经上海人!迷之自信!

上海1840年开埠前,松江华亭属于江苏苏州府。上海和深圳一样不过小渔村罢了!最开始广东人来了做着买办翻译,其后宁波和苏南来了掌握了上海话语权!宁波人代表虞洽卿买办阶级,苏南代表荣荣氏家族、盛宣怀民族资本家,安徽代表斧头帮王亚樵,苏北人以扬州盐城为主,主要是苏北闹灾水路过来。从事黄包车,码头工人,倒马桶、乞丐等低下职业,这也是苏北人被在鄙视圈的原因。三大流氓里黄金荣苏州人,张啸林浙江人,也就勉强杜月笙浦东人。上海所谓当地人在上海根本没有话语权,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二三流没实力,也就欺负苏北去的朋友!鸵鸟罢了!

1949年后,外地人口在上海总人口中所占比高达94.25%。这些大量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苏、浙、皖3省农村。1950统计浜南地区总人口中江苏籍人口比重高达63.47%;浙江籍人口比重为18.00%;安徽籍和本地籍人口分别为5.52%和5.57%,其他省市籍人口合占7.26%。在多达96222人的江苏籍人口中,多数来自苏北农村,集中居住在药水弄等棚户区。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隶属于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崇明等10个县,被统一划归上海市。自此,现在上海市的地域范围才最终基本确定。这就是说,现在上海市的很多地方,甚至是绝大部分地方,在1958年之前,都是江苏省的地盘,比如现在上海市的崇明区、金山区、奉贤区等等,都是1958年之后由江苏省并入上海市的。

所以请所谓上海朋友告诉我,你到底是歧视苏北人,不让水庆霞教练表达对祖籍的感情,还是天生自卑掩藏自己作为原上海二等人的心虚!如果你是伪装上海人的苏北朋友,大可不必他们也未必高贵到哪儿去!

所谓上海人从未在上海的食物链顶端,从头至尾皆是如此!

我是一直觉得上海跟香港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1.行政区划上,上海历史是一直是江浙行政区的一部分,明清属于南直隶、江南省、江苏省,香港则是属于广东省。唯一的区别是上海大市范围内有独立的松江府,上海市区内有上海县城,而香港却没有一个独立的县级建制。

同样是鸦片战争后被西方占据,上海县城以北被迫开了英美法租界区,港岛则是“永久割让”,此后华洋混居,又都凭借这样多方势力交错的优势参与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大事。

2.居民结构上,上海和香港都由开埠前的本地人(如今占人口小头)、主流籍贯老移民(占人口大头)、少数籍贯老移民以及新移民组成。

开埠前的香港有本地人(围头人)以及少量的客家人、福佬人和水上人组成,通用语言是围头话,今天只有在新界的围村才能听到,而且年轻人很多转而讲广东话(即标粤)。狭义的上海本地人指的是开埠前生活在上海县的居民,广义则因1958年上海市版图扩大而扩充解释为原松江府乃至宝嘉崇等县的原本居民。

今天香港人的主流籍贯是广东省,约90%,以民系细分的话广府、客家、潮汕三分天下,福建籍次之,然后是一些上海人/江浙人(从上海去香港的江浙人也被称作上海人)、山东人(威海为主)等等。上海人的第一大籍贯是江苏省(50%),浙江次之(25%,宁波绍兴为主),本地再次之(12%)。大致来分也是苏南、苏北、浙江三分天下(具体数字不是三等分,只是说大致),苏南+浙江+本地可得到吴越系上海人是主流。江淮系(主要来自盐城、阜宁、扬州)次之,且有不小影响力,至今还有聚居的社区,三四代了会讲江淮官话,有点像潮汕帮在香港的感觉。此外还有一些广东人(中山为主)、福建人、山东人、安徽人算是少数籍贯中最多的。

总的来说围头人对应上海本地人,广府移民对应江浙移民,闽潮人和客家人对应江淮人,香港山东裔对应上海山东裔,香港上海人对应上海广东人。(香港有些老一代的上海话使用人口本身就是祖籍广东,在上海出生,后来又去了香港,很有意思)

3.由于开埠后成倍于本地人的移民流入,香港和上海都完成了一次方言替换。

香港的广东话其实就是广州话,虽然有诸多不同(懒音、用词),但蓝本就是广州话,香港原本讲的是上文提到的围头话,属于莞宝小片,深圳原属宝安县的本地人也讲围头话,和东莞话也属于同一小片。上海的情况也很类似,大家都知道现在所说的上海话其实一种近代上海因为开埠和江浙移民形成的一种城市吴语,跟上海原本讲的本地话也是两回事,差别就是上海话并不单纯以苏州或者宁波作为单一蓝本,而融合了江浙多地元素。

由于67之后粤语得到了港英政府的背书,成为香港的官方中文,通过行政手段消除了生活在香港的非粤语群体本身的方言。而上海话则是通过其本身“吴语最大公约数”的性质加上解放后人口流动的停滞完成了在上海市区内的大一统(江淮裔仍保留双语)。如上文提到,围头话只能在新界的围村听到,上海本地闲话也只能在市区外围原镇建制的地区听到,以及再外围的郊区。

4.都为母体反哺文化。

绝大多数人对粤语文化的热情源于香港的电影电视流行歌曲,而非广东台的本地节目(也不排除有啦,外来媳妇本地郎也蛮好看的),披着粤语外衣的香港流行文化反哺内地粤语区,甚至远销海外粤语区的光辉战绩就不多赘述了。

上海话也同样反哺江浙,不可否认的是近代上海话的造词能力为吴语区(甚至为国语)做了巨大贡献,新事物出现在上海就有了中文名,周边城市换个口音即词汇+1。一说最后一个上海话造的新词是90年代的捣浆糊,此后上海话丧失造词能力,以至于我们在提到新事物的时候只能转向普通话。世纪初的《老娘舅》《红茶坊》在上海周边城市也有一定的观众群,可能是上海对江浙最后一波文化输出了。

5.密切中夹杂着嫌隙

香港人会说“我哋广东人”如何如何,但长期过着罗湖以北不关我事的生活。上海人在说到一些传统习俗的时候也会说“箇是江浙一带个传统”,但去个苏州还是会说去外地。

上海在文化全盛时期是作为国语电影和国语唱片的中心而存在,不纯是江浙的上海,此后国语电影中心转移到了香港。香港充当了一段国语电影中心后,香港在政策上完全由国语转向和广东一样的粤语,但两地将在意识形态上将会发生远大于语言的差异。在作为江南、岭南最大文化中心的同时,它们时而更全国性,时而更特殊性,总之不比苏州或广州,是纯粹的吴地、粤语的文化中心。

上海毕竟是直辖市,自1853上海开埠起、自1927直辖起,都不再属于江苏省,计划经济时代至今的一些地方政策差异(落户标准、高考难度、计生试点、工资标准等等),都导致了上海的特殊性。

香港之于广东,上海之于江浙,这种源于地缘、血缘、历史的“纽带”很多时候也只是相对全国而言的,当话题跳出风俗、语言、籍贯的时候,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地方政策,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是会在纽带上扎下一个个小眼。

1942年,毛主席给刘少奇的绝密电报,特意叮嘱:无须向任何人提及

1942年,刘少奇同志在在从阜宁返回延安途中,曾在山东作过停留。从4月上旬一直到7月下旬才离开,在近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刘少奇同志不仅解决了山东领导层的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还通过走访群众,了解了农村一些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应对措施,为山东各项工作开辟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刘少奇同志在山东的故事,如今已深深镌刻在山东人民的脑海中,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而围绕这件事,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插曲,不仅体现了中央对山东党政军民的关心,更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之家的高度信任和深厚友谊。

受重托 夜行晓宿赴山东

4月的一天,临沭的王家旧宅,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这批人虽然人数众多,有一百人左右,但衣着俭朴,生活上也没什么要求,领头的或在院子里和当地干部作长谈,或深入民众家中了解情况,整天忙忙碌碌,很多人只知道他的名字叫胡服,等他们任务完成离开山东了,大家才知道他就是刘少奇同志。

刘少奇同志为什么要改道去山东呢?这里先说一下背景。

“七七事变”后,日军对山东视为战略要地,加快了侵略步伐,韩复榘望风而逃,使山东迅速被日军占领。即便如此,在党的领导下,山东人民的抗战运动从未停止。

1939年,在陈光和罗荣桓带领下,115师开进山东,配合中共分局山东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同山东纵队一起拔掉不少据点,使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人民抗日热情更加高涨。

1941年后,日军开始在山东境内大量集结兵力,进行大扫荡,企图肃清抗日力量。到1942年,山东境内日伪军已达16万之多。但恰在这个时候,罗荣桓和朱瑞在对党的政策理解方面发生了分歧:罗荣桓认为只有继续推行减租减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更大的支持,才有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但朱瑞觉得山东的很多工作开展起来也要依赖地主阶级,把他们得罪了与情与理说不过去,还是先把妇女和青年发动起来为妥。

为了解决双方意见不统一的问题,中共派徐向前到山东主持工作。刚到之初,徐向前就把115师和山东纵队整合在一起,短期确实增强了凝聚力,但时间不久,双方依旧各行其是。徐向前没有办法,只好把他们再分开维持原状,不久徐向前被中央调回。随着日军扫荡越来越加剧,根据地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中央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心,毛主席更是专门把情况告诉了刘少奇。希望他在从阜宁回延安参加“七大”前,途经山东时,能腾出一部分精力和时间,把山东问题解决一下。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少奇临危受命来到了山东。为了避开敌人的追击,他们一行一百多人,不得不白天睡觉,晚上出发,200公里的路,走了22天。

解困境 身体力行察民情

刘少奇落脚地地点是朱樊村。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115师和中共山东分局减租减息正反意见两方坐下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把山东近年来资料找来仔细分析,接下来就是深入群众开展走访,听听群众是怎么说的。

很快问题症结就找到了,主要是没有发动群众参与到减租减息运动中来,随后山东省召开了由朱瑞主持、刘少奇作报告的大会,刘少奇在肯定山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的方针,山东工作朝正确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42年6月,毛主席致电刘少奇要求他全权处理山东事务。一月后,再次致电,提醒他山东在不远的将来可能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份电报就是被后人称为“不须向任何人透露的”绝密电报。其主要内容是:

一是目前国共合作关系应继续改善,抗战胜利后,我方部队在日军撤离后,可能会转移到东北或华北,以此作为双方继续合作的条件。

二是山东枢纽地位务请重视,防止国民党阻断北上道路,并授权刘少奇统管山东和华中的全面工作。同时叮嘱他注意个人安全。

这封电报中,主席把自己的战后打算等与刘少奇全盘托出了,希望他统筹安排好山东工作的同时,重视山东在战后的重要地位,及早预估形势,作好应好。

此后,按照主席指示,在刘少奇亲自指挥下,山东形势逐步好转。山东根据地也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根据地。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担重任 重整行装再出发

7月下旬的时候,山东一切工作已经全面进入正轨,在这种情况下,少奇同志经和中央请示后,开始返回延安。在铁道游击队和微山湖大队的护送下,终于有惊无险抵达微山湖西岸的王楼,骑马进入了河北。9月上旬,抵达129师部,毛泽东致电让其短暂休息,顺便考察一下华北工作。

但是刘少奇同志顾不上休息,就赶到了左权县,和彭德怀一起研究如何应对“扫荡”事宜。在听了吕正操关于地道战的报告后,刘少奇提出了把地道战同地面战相结合的战术,并指出地道战的作用不应只限于防御。不久刘少奇一行冲破敌人层层封锁,终于于12月抵达延安。

1943年3月16日,准备前往黄营方向扫荡的日伪“清剿大队”被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猛烈伏击,死伤百余人,残部狼狈撤退。恼羞成怒的日寇决心报复,又纠集了500余人,配备了汽车、骑兵,气势汹汹地进犯单家港,意欲与第二十二团决一胜负……

1943年2月中旬,侵华日军为加强其在中国占领区的控制,贯彻“以领养战”的策略以配合其太平洋战争,调集重兵2.5万人,分4路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分进合击,对苏北盐阜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了春季大“扫荡”,妄图消灭新四军在盐阜区的主力部队。

2月17日,敌1500余人进占阜宁县之阜城、益林、张集等地。18日,敌人分三路合击并占领了涟水县甸湖镇。19日,敌人又分三路合击并占领东坎。继而构成六套、七套、东坎,北蔡桥、五凡港、鲍家墩一线对新四军之封锁与压缩。

20日,敌人又占领八滩,企图压缩新四军至黄海边予以消灭。20日至23日,敌人继续推进、搜索。25日至3月13日,敌人凭借构成之据点,对抗日根据地施行分区合击。

日寇铁蹄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擢发难数。面对敌伪的疯狂进攻,盐阜区军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沉着应战。

为粉碎日伪军的“扫荡”,新四军军部及时向各部队发出反“扫荡”作战指示,要求第三师立即拟定盐阜区反“扫荡”作战计划;同时要求第一、第四师及各地方武装,积极袭击日伪据点和交通线,以配合盐阜区军民的反“扫荡”作战。

据此,第三师决定由副师长兼第八旅旅长、中共盐阜地委书记张爱萍统一领导,留第八旅和第七旅第二十一团共4个主力团,以及当地地方武装在内线坚持,采取敌进我进、内线与外线、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战法,全面展开反“扫荡”斗争。

师直及地方党政机关一部,分散至盐东地区隐蔽待机。第七旅主力转至淮海区,配合第十旅行动,积极策应盐阜区反“扫荡”。

在反“扫荡”战斗中,内线部队适时调整部署,集中优势力量痛击敌人;外线部队则不时向敌人后侧发起攻击,内外配合,打得日伪背腹受敌,顾此失彼。

在日伪无心恋战,准备撤退时,盐阜区军民开始以排山倒海的阵势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向日伪发动了全面反击。

3月16日,准备前往黄营方向扫荡的日伪“清剿大队”被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猛烈伏击,死伤百余人,残部狼狈撤退。这是敌人“扫荡”以来第一次惨败。

恼羞成怒的日寇决心报复,又纠集了500余人,配备了汽车、骑兵,气势汹汹地进犯单家港,意在与第二十二团决一胜负。

单家港位于废黄河东岸,是一个百来户人家的村庄。3月19日上午9点多钟,敌人进占单家港对岸,派出小股兵力试图渡河侦查,被我军轻松全歼。

但是,敌人不见棺材不落泪,企图强行渡河。敌军指挥官组织了百余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

等敌人靠近我军阵地,副团长童世明一声令下,我军长枪短炮火力全开,孤军深入的日军猝不及防,丢下了60余具尸体仓皇逃窜。

到了下午,敌人仍不甘心,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发起了第二次冲锋。时值东风劲吹,废黄河河道中黄沙四起,遮天蔽日的风沙缠住了日寇,我军抓住时机,组织全团兵力,配合20多挺机枪向敌军集中火力猛攻。

当部分敌人冲入我军阵地时,迎接他们的是新四军战士们亮闪闪的刺刀。经过一番激烈的肉搏战,敌人伤亡惨重,余敌如兔子一般逃回对岸。

发狂的敌人在更为猛烈的炮火和烟雾弹的掩护下,组织了第三次冲锋。我第二十二团战士顽强反击,坚守阵地,敌人始终无法逾越我阵地一步。

狡猾的敌人见难以正面突破,便组织特务混进群众中,在单家港东庄放火鸣枪,制造混乱。鉴于已重创敌军,为了避免背腹受敌,与强敌拼消耗,我二十二团决定撤退转移。

此次战斗毙伤日伪240余人,大振了新四军的军威。但令人痛惜的是,身经百战、屡建战功的二十二团副团长童世明在指挥部队撤退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悲痛的阜宁人民在单家港东侧修墓建碑,以告慰先烈,寄托哀思。第三师师长黄克诚题写了碑文:野漫荒烟埋忠骨,斜阳芳草吊忠魂。

第三师副师长张爱萍也致有挽联一幅:单港永留名,典籍流芳,扶墓碑追怀故旧;黄河长流水,烽烟尚炽,闻幸鼓痛失忠良。

@书慰我心

童世明(1912―1943年)河南商城人,童年时家庭贫寒,常随祖母沿门讨乞,饱尝旧社会的辛酸。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指导员、营长、团参谋长等职。后随军参加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新四军工作。1941年,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二团副团长。

可惜了童世明,假如他如果不是在此战中牺牲,到1955年授衔的时候,肯定是一个将军。

今天的我们,在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时,不能忘记当年的英雄!

因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英雄!#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微头条日签#

图一为童世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89421/
1
上一篇股票池军工
下一篇 贴现债 会计处理(贴现财务处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