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我们得知道从哪儿去获取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也可以称为大股东)的报表。
2、再次要知道一个上市公司的会公布哪几个期间的财报(月、季、半年报、年报),主要区别点在哪儿;
3、第三也需要知道财报中几个关键的数据的意义,比如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利用报表看出集团管理和业务大致的架构;
4、报表中一些关键段的含义:比如净利润、合并净利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权益等
5、为什么要去分析财报,从财报中可以看到什么,要做怎么样的指标分析(比如比率分析等)?
6、回归到最后目标,如何利用财报及年报相关信息来评价一个企业。
具体的个案分析,后期会以文章形式更新。
财务报表分析研究是投资者必须功课之一
所有上市公司超过一年都必须发布财务报表以及经过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审核过财务报表及附注。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审核报告也是上市公司必备文件。投资人要研究透彻,研究清楚这些公开文件,从中发现公司投资机会和风险。过去不代表未来,未来有不确定性。
公司股票是公司融资渠道之一,是公司证券化凭证。
公司股东是公司所有风险最后兜底人,最后获得利益人。当然仅仅以出资额为限。
理财投资有风险,入市操作需谨慎!
赚钱的背后研究什么?
这个内容可能会引起很多人喷我,
但我宁可顶着压力,也要说实话,
一、研究人,钱都是别人主动给你的。
二、研究自己,为啥会给别人付款。
三、研究比你优秀的人,搞懂他,为啥你在上班的时候他在旅游,你在假期放纵的时候,比人却在拼命工作,却拥有不想干就不干的自由。
四、研究趋势,能够赚到大钱的人都是万事俱备只等东风,风没来的时候钱一块一块的赚,风来的时候就一举拿下,这就是趋势,比如马云是互联网趋势的产物,王健林是房地产趋势的产物。
五、研究人性,人性就是趋利避害,偷懒,爱占小便宜,贪玩醉生梦死,幻想一夜暴富等等。外卖平台满足了人们懒得做饭,懒得出门的需求,短视频和游戏满足了贪玩的本性,拼多多满足了爱占小便宜的本性。
如果你想实现财务自由,就有要学习人性,可以看我首页置顶文章。
顺便认真看完图片上的内容,看看老杨老吴怎么干的。
财务赤字就是这么来的
企业分析中最糟糕的事情下是研究得不够多,而是分不清研究的主次。而无意义地耗费精力甚至自寻烦恼。企业分析中最麻须的事情不是始终存在的不确定性,而是缺乏一有效的观察评估手段,而难以及时地对重大现象做出正确的反映。
看待企业要抓主要矛盾,才不容易被一些波动的细节所因扰。这个主要矛盾实际上就是投资者对这个公司生意如何运转和成败关键所在的画龙点晴。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一个企业观察的重心在哪里?它最需要你关注的到底是资产负债表,还是利润表?是现金流急需改善,还是费用结构的变化更具有启示意义?是周转率的变化,还是利润率的变化?企业发展战略的推进与财务特征之间是否表现出了持续的“自恰性”?抓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盯住每一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态势,才能不为纷杂的细节所动,而胸中自有乾坤。
设立成果导向型“国家基础科学基金”,引导学术逐步回归良好氛围。
1.国家基础科学基金每项资助50万经费,有国自然或经费20万以上其它类型项目在研的不予申请,纳米、新材料或分子生物项目(研究人员已经过多)不予申请。申请范围限于研究型高校和公立基础型科研院所的正式在编科研岗人员,要求博士学位或具有教授职称。
2. 申请书在结题时与结题报告、财务发票记录、研究原始记录、成果论文原文与原始记录一起公开。欢迎社会公众和同行匿名点评和打假。出现主要研究结果蓄意造假时,需退回全部研究经费,否则取消以后的申请资格;出现次要研究结果蓄意造假时,需退回20%的研究经费;出现套用科研经费时,退回50%的科研经费。
3. 国家基础科学基金每年10月份申请,申请人需有近3年2篇与申请书同专业同方向同研究目标的中科院二区以上论文,一区论文可为1篇,限通讯作者。
4. 申请书写清楚创新点、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即可,不必纠结文字和构图。
5. 不组织专家评审,现在的学术研究同专业同方向互相能看懂的同行很少,公平评审是幻想。所有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均可以获得资助。
6. 研究时间3年以上均可,不设立具体结题时间,研究过程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在线修改申请书内容,保留修改记录和修改原因,每年需上传研究进展和相关证明。完成全部研究内容,以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发表中科院二区论文2篇即可结题,一区可为1篇,要求结题论文只能挂一个基金号。
7. 国家基础科学基金要求研究标的具有连贯性,前后申请的基金具有纵深递进性。如果中途更换研究标的,暂停申请资格3年。
8. 国家基础科学基金强调公开公示和公众监督,以学术成果为导向,引导项目经费流向一线基础科研人员,鼓励持续的深入研究。
9. 不涉及大规模系统造假的申请人均可持续申请国家基础科学基金,包容科研人员犯错。科研项目的包装、忽悠、造假和公关及项目经费的垄断和浪费危害更大!
我来深度谈谈做股票的技术
说实话想理解技术首先要努力学习技术,必须深度研究其真正的内涵,初学者最要学习的二个技术,一是成交量、二是MACD,这是最简单学习路径,成交量的学问大了去了看得懂才会明白为什么这个股票会涨,MACD技术的含义很大,既可以看高度又可以看时间周期,如果让我讲课就MACD二根线金叉死叉我可以说半天,想明白没有二年的时间不可能真正的理解。
我为什么有时候一再说技术无用?那是因为就是是有特定条件下才有用,比如说趋势性行情和指数平衡期比较有用,其它的情况下怎么用都是错的,所以你分不清什么情况下才是有效的,你把所有的周期都在用技术指标那一定是大幅亏损,所以我想说的是技术不懂得特定环境下不学才是最好的,因为半瓶子醋亏损会很厉害。
做股票为什么难做?说来说去还是一个问题,不同的阶段其操作方法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些人在某个阶段特别的赚钱某个阶段特别的亏钱?就是他以为技术在任何时候都能包打天下的,技术实际上是可以解释一切的,只是看不同的阶段摆了。
如果你技术精湛在大牛市可以盈利几十倍,你想未来在大行情上赚一辈子的钱给个建议,好好的去研究中国历史上几十倍的涨幅的股票,研究100个把它们的共性找出来就知道未来你怎么可以发财了,这100个股票的经典走势像拍照片一样印在脑子里,那么现在潜伏什么股票就明白了。
所有的高手都靠技术分析,即便是公募、私募当然她们还有基本面分析的研究员,但是大级别的行情所有的基本面都是无效劳动,只有震荡市她们才是真正的高手,所以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用人之处。
大多数人想一辈子财务自由,首先要有高超的技术储备,其次是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大行情,也分析清楚了大结构的走势情况下,再用你学到的小技术就能事半功倍的赚钱,所以耐心的等待机会的到来,然后要知道不同阶段操作的方法,大行情几十倍不是天方夜谭,你要知道个人的局限性,你适合哪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