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飞亚达(sz000026)sz000026)

井底之鲨: 达意隆(SZ002209)人口负增长,转向机器人制造+达字辈,最重磅的是健力宝借壳,10倍预期恒久科技(SZ002808) 飞亚达(SZ000026)

井底之鲨:

达意隆(SZ002209)人口负增长,转向机器人制造+达字辈,最重磅的是健力宝借壳,10倍预期恒久科技(SZ002808) 飞亚达(SZ000026)

伊籍:

飞亚达(SZ000026) 下午开板

花匠秀:

啥叫格局,啥叫想(xia)象(hu)力(che)美利云(SZ000815)中航电测(SZ300114)飞亚达(SZ000026) //@花匠秀: 炒股最需要的就是格局和想象力,看了很多评论觉得还是格局小了。市场还完全没觉察到的是美利坚合众国将借壳美利云(SZ000815)完成飞升great again,之前为啥众议院一直选不出议长,借壳方式是最大分歧,计算器真的冒烟了

GODIFAR:

现在的雪球老师越来越没节操了,开局一张图都不p了,上一张i问财的截图就可以吹自己精准埋伏了中航电测,那我准备埋伏一下NASA借壳洪都航空

包法利亏亏:

飞亚达(SZ000026) 昨天+2没上,今天泪流满面

瘦瘦的卡夫:

威海广泰(SZ002111) ,飞亚达(SZ000026) 接龙兔宝宝兔宝宝(SZ002043) ,啥时候轮到广泰啊,国泰民安,华夏广泰

诚实的小熊:

利好!特大利好!超级大牛股出现,对标永泰长征+通达动力。
三变科技:
主营之一:低压电器+电机+数字经济
分别对标:泰永长征(低压电器),通达动力(电机)
都是市场最强的个股主营对标。
如果按连板来对标。
泰永长征的行业+智能电网+储能
而三变科技
同行业+智能电网+储能。
还有昨天的光伏大利好刺激。
预期差之一的主营业务:不是市场单纯的概念叠加就能找到的
------------------------------------------------------------------------------------------------------------------------------------------------------------------------------------------------------
另一个预期差是数字经济。
我找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数字经济解析。
与外面的公司合作,然后推进自己公司的数字化转型。
那三变科技早在18年,就与其他公司合作,全面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飞亚达(SZ000026) 恒久科技(SZ002808) 上证指数(SH000001)

大隐于股市i:

本文仅送给极少数虚心的有缘人在股市一辈子赚1个亿之用。佰维存储(SH688525) 飞亚达(SZ000026) 国盛金控(SZ002670)

黄家礼炮:

一字板的第二个告诉我,比如昨天板的飞亚达(SZ000026) 美凯龙(SH601828) 泰永长征(SZ002927)
我有通道可以排

青青宝999:

盘面来看,有点过年氛围了。
还记得去年春节兰州银行,瑞丰银行刚上市被炒。今年专炒达字辈过年,这“达”字有什么讲究吗?
其实盘面中短线没什么可做的,泰永长征之类的,没先手谁去顶?
下午再来几个炸板,可能就是达字辈的开始!通达动力(SZ002576) 竞业达(SZ003005) 飞亚达(SZ000026)

心心相印o:

挖金客(SZ301380)恒久科技(SZ002808)飞亚达(SZ000026)

1.1 业绩梳理:传媒互联网板块业绩整体承压

2022 前三季度,传媒互联网各板块受疫情、监管影响,业绩整体承压。分板块 来看:游戏板块中,多数公司业绩下滑,但受益于商业模式整体仍保持盈利,部分盈 利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逆境之下取得增长。图文社区、音视频、电商板块中,平台型 企业受益于中短视频流量红利保持增长,降本增效战略下亏损持续收窄。本地生活板 块中,头部平台疫情影响下业绩增速下滑,但盈利能力韧性较强、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院线、线下文娱板块中,多数企业受疫情冲击显著,业绩下滑幅度较大。营销板块中, 线下营销业绩同比下滑,线上营销韧性相对较强。此外,广电、出版行业因其国有属 性、业务特性,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业绩较为稳健。

1.2 行情回顾:板块表现弱于市场平均水平

宏观不确定因素扰动,叠加行业整体增速放缓,2022 年传媒互联网板块股价表 现弱于市场平均水平。2022 年以来,宏观层面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平台监管政策 逐步落地;行业层面,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基本消退,传媒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速 放缓。在此背景之下,2022 年传媒(中信)指数年度跌幅为 24.6%,表现位于 30 个 中信一级行业中下游水平,同期沪深 300 指数跌幅为 21.6%。

1.3 基金持仓: 板块整体维持低配

基金持仓表现来看,2022Q3 传媒板块重仓市值占比环比降低,整体持续低配。 2022Q3 传媒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占比为 1.39%,较 2022Q2(1.86%)环比下降 0.47pct,整体维持低配。从传媒板块基金重仓持股 Top20 标的看,凤凰传媒、中南 传媒和完美世界持仓市值增长靠前。港股腾讯控股基金持仓市值保持第一,集中度略 有上升。从重仓持股市值来看,共有腾讯控股、分众传媒、三七互娱、快手-W、芒果 超媒 5 只个股的重仓持股市值超过 10 亿元,占传媒板块总持仓 81.81%。

2.1 疫后复苏:关注线下消费复苏带来的业绩拐点

2020 年后,疫情成为影响消费类公司业绩的核心变量。经过 2020 年的调整期, 2021 年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下,传媒互联网各细分行业呈现复苏迹象。但 2021 年 底,传染性更强的毒株首次检出,更严厉的封控措施下,细分板块景气度再次受到负 向影响。随着“新十条”提出,疫情封控措施不断优化。我们认为,2023 年与线下 人流直接相关的细分赛道将迎来率先复苏,建议关注电影院线、线下广告、线下游艺 /演出行业。

电影院线:营业率恢复至 8 成,春节档优质供给丰富

疫情冲击叠加供给缺乏,电影大盘持续低迷。受疫情及审核趋严影响,2022 年 整体电影大盘表现低迷。2022 年国内电影票房仅 299 亿元,同比下降 36%(为 2019 年的 47%)。电影票房低迷的原因系:一方面,疫情反复下,影院营业率震荡走低。 4 月影院营业率不足 50%,经过暑期档短暂恢复后,11 月下滑至 40%以下。另一方 面,在疫情导致影院营业率走低的情况下,片方往往为了确保票房,选择撤档并择期 上映,从而导致优质内容供给的缺乏。清明档 6 部影片集体撤档,《保你平安》先后 两次分别从五一和元旦档撤档。

新十条后,影院有序复工,影院营业率达 80%。随着多地优化防疫政策,将影 院列入恢复营业场所名单,全国影院营业率显著回升。根据猫眼专业版,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全国影院营业率已恢复至 83%,较 11 月 29 日 37%的年内最低营业率增长超过两倍。

贺岁档大片陆续定档,23 年优质内容储备丰富。展望 2023 年,我们认为在影院 恢复营业的基础上,优质内容的供给将推动线下观影需求的复苏。目前 2023 年春节 档已有 7 部定档电影,包括《深海》、《无名》、《流浪地球 2》等。展望全年,优质影 片供给丰富,国内多家制片公司已经发布片单,同时《阿凡达 2》的上映也传递出海 外影片引入的积极信号。随着即将到来的春节档优质影片的陆续定档,以及全年优质 影片预计不断上映,电影大盘有望逐步恢复。

线下广告:消费复苏后周期弹性较高

疫情反复及宏观经济疲弱,广告行业景气度下行。2022 年,受疫情反复及宏观 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广告主对于投放更为谨慎。据 CTR 数据,2022 年,30%/39% 的广告主表示将降低/持平营销费用,高于 2021 年同期的 19%/38%,仅 32%的广告 主表示将提高营销费用,低于 2021 年的 44%。广告主悲观预期下,大盘景气度下行。 2022 年 10 月,全国广告刊例价同比下滑 15.6%。

展望 2023 年,关注修复弹性和确定性更高的户外广告板块。广告主投放需求是 广告行业景气度的核心影响因素,而广告主需求由其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决定,因此 呈现一定的消费后周期属性。我们认为,随着 2023 年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宏 观经济复苏,广告主信心有望加强,从而广告投放需求得以提升。在此背景下,随着 线下人流量的恢复,广告主预算结构随用户注意力进行调整,预计线下广告呈现较线 上广告更快的修复速度。

线下消费文娱:有望随出行链同步修复

2022 年疫情封控抑制线下消费文娱需求。封控政策下,线下娱乐场所频频停业, 消费者的线下娱乐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2020 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游艺行业、 演艺行业市场规模分别同比下降 32.3%/55.9%至 97.5/251 亿元。2021 年,随着疫情 得到有效控制,游艺、演艺市场均呈明显回暖态势,同比增速分别为 7.7%、96%, 但是仍未达到 2019 年的水平。参考 21 年的恢复情况,我们认为,23 年疫情管控优 化后,线下娱乐场所进一步开放,人流进一步复苏,游艺、演艺行业存在较大的修复 空间。

随着线下客流恢复,线下娱乐需求和信心将逐步修复。受疫情影响,购物中心客 流量显著下滑。2020 年我国购物中心累计客流量为 260 亿人次,较上年下降 31.6%。 2021 年客流量回升至 287 亿人次,但是仍未恢复至 2019 年的水平。2022Q1 由于 上海、深圳、北京等核心城市进入封控期,客流持续下降。Q2 核心城市解封,客流 开始回暖,Q3 疫情政策进一步优化,购物中心场日均客流环比增长 22.2%。我们认 为,随着防控措施优化,消费者恢复正常出行,线下娱乐需求和信心将逐步修复,我 们看好 2023 年线下娱乐场景的复苏空间。

随着线下人流量不断恢复,消费水平也在回升,我们看好此轮疫情受损较大的线 下娱乐板块,包括游艺、演出等项目疫后复苏。短期来看,随着线下人流量不断复苏, 线下文娱将迎来业绩复苏。中长期来看,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增多,文化娱乐消费占 比将驱动文化娱乐消费不断提升。

2.2 政策回暖:从“监管”转向“发展”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三条监管主线均在 22H2 出现拐点,传媒互联网板块估值有望整体修复。自 2021 年起,监管政策是影响传媒互联网板块估值的重要因素。22H1,我们曾在中期策略报 告中指出行业监管的三条主线:反垄断监管(以平台企业为主)、内容监管、信息安 全监管。站在 2023 年初来看,这三条主线均延续了边际放缓的趋势,并在 22H2 迎来 显著拐点。同时,数字经济在多份纲领性政策文件中被反复提及,互联网平台企业及 传媒国企有望深度参与。我们认为,政策监管的整体转向有望推动行业估值修复,并 在中期提升行业景气度。

平台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平台企业,鼓励发展成主基调

2022 年以来,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监管逐步常态化。一方面,新修订的《反垄断 法》自 2022 年 8 月起正式实施,11 月市场监管总局就《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反垄断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对涉嫌垄断行为企业的处罚措施持续落地,最近一期处罚案例是 2022 年 7 月对腾讯、阿里巴巴、 哔哩哔哩等的“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政处罚。整体来看,我国反垄断 法制体系不断完善,对互联网平台的处罚措施基本落地。 顶层会议暖风频吹,2023 年政策主线有望从“监管”转向“发展”。自 2022 年 4 月起,顶层会议对于平台经济的表述逐步转向。4 月 29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 “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 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7 月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指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 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 批“绿灯”投资案例。”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 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我们认为,在 2023 年“稳增长”的经济建设基调下,平台经济政策主线有望从监管 转向发展,政策底部已然显现。

内容监管:游戏版号发放节奏进一步常态化

游戏行业监管进入新常态,12 月版号发放超预期。2022 年,游戏行业监管两条 主线均出现边际放缓:1)版号:2022 年 4 月,游戏版号时隔 8 个月重新发放,截至 2022 年底共发放 512 个游戏版号。其中 11、12 月获批游戏数量、质量均环比显著提升。从游戏质量来看,多款已在海外上线的商业化大作获批,如《无畏契约》《宝可 梦大集结》《二之国:交错世界》等,有望在供给侧提振国内游戏行业。从公司来看, 腾讯、网易、字节等头部公司均有多款 IP 游戏获批,与 4-10 月游戏审批侧重于中小 型研发商相比,版号发放政策进一步常态化。2)未成年保护:2022 年 11 月,游戏工 委等发布《2022 年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提出在 2021 年游戏防沉 迷新规落实一年后,75%以上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 3 小时以内,“未成年人游戏沉 迷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整体来看,2023 年游戏监管有望进入新常态,从供给侧提 振行业景气度。

影视方面,关注 2023 年进口片引进情况。2022 年影视内容监管仍集中于“先审 后播”等内容审查、以及“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影视剧方面,12 月底广电总局连续 发布短剧、微短剧、网络剧相关公告,将网络剧按时长、集数进一步细分,完善内容 审查体系。电影方面,受地缘政治风险、内容审查等因素影响,2022 年引进片数量及 占比同比下降,全年国产/引进片上映数量分别为 288/38 部,其中引进片票房占比仅 为 15%。从全球票房市场来看,2022 年全球票房前 10 的影片中,《壮志凌云:独行侠》 《奇异博士 2》《黑豹 2》等均未引进国内。22Q4 后《阿凡达:水之道》等多部海外大 片恢复同步引进,初步提振观影市场信心。后续关注 2023 年海外大片恢复引进情况。

信息安全监管:中美审计监管取得进展,中概股退市风险进一步消减

信息安全监管持续聚焦于内部监管、对外合作。一方面,内部监管集中于《网络 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体系的具体执行。其中 2022 年 7 月,滴滴案件处罚结果时隔一年落地,公司被处以 80.26 亿元罚款,董事长兼 CEO 程 维、总裁柳青各处以 100 万元罚款。另一方面,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进展,证 监会在多次记者会上表明对外合作的积极态度,美国审计监管机构出具的决议报告也 进一步消减了中概股退市风险。 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持续进展,中概股退市风险进一步消减。8 月 26 日,中 美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合作的对等原则、合作范围和协同方式。9 月 起,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32 名工作人员抵达香港,进行了 9 周的 实地检查。12 月 15 日,PCAOB 发布决议报告,确认“历史首次”可以对在美上市的 中国公司进行全面督察。我们认为,目前中概公司暂时满足美国证监会《外国公司问 责法》的继续上市流通条件,退市风险进一步消减。后续关注 2023 年 PCAOB 对具体 公司的持续督察情况。

数字经济纳入顶层设计,关注平台企业及传媒国企

22H2 以来,数据要素在多份纲领性政策文件中被反复提及。2020 年 4 月《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明确了数 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的重要地位,建议推进政 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的资源价值。2022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 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推进全国一 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以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2022 年 11 月,发改委《数字 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出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统筹推进 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 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系统性布局了数据基础制 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在确权授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治理等层面确立了发展 方向。 全局来看,数据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土地、劳 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要素的特点是可以共享、再生,资源规 模得以持续增长和供给。根据《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1 年我国数据全年产量 达到 6.6ZB,位居全球第二,可供开发数据量庞大。从经济发展角度,数据要素的流 通和开发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同时,政府和社会数据之 间的开放流通也有助于提升政府组织的运行效率,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后,相关公司价值有望重估。2022 年 12 月 9 日,财政部发布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初步明确了将企业数据资源 确认为无形资产/存货的前提条件和披露要求。从公司财报角度看,数据要素入表的 影响类似于“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即数据采集、清洗、标注、整合、分析、可视 化等过程开支,可由原先的费用化处理(直接影响当期损益)转为资本化处理(计入 资产并在未来摊销)。我们认为,政策层面,作为数据要素政策体系的重要一环,《暂 行规定》有望从企业内部推动数据的确权和定价,进而为数据流通、交易市场奠定制 度基础;公司层面,入表后数据资产的储备情况、使用效率将在公司财报上得到直观 体现,因此数字化程度高、或直接参与数据资源交易的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关注布局数据交易所、数据确权的传媒上市国企。和发达 国家相比,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未来核心要在立法层面解决数据确权 的问题,并逐步探索行业定价标准、数据要素安全与合规、以及商业化路径的落地。 纵观产业链,各地数据交易所作为数据要素流通平台率先落地,有望受益于长期政策红利。截至 2022 年 11 月,全国已建立超过 40 家数据交易机构,积极参与数据要素 相关规则制定、探索产业生态发展。其中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交易所的交易 金额均已破亿元。

2.3 虚拟现实:政策指引长期空间,关注硬件渗透率提升

2022 年:VR 硬件稳步迭代,政策指引长期空间

2022 年全球 VR 市场:硬件销量略降,技术稳定迭代。据 IDC 口径,2022 年全球 VR/AR 硬件出货量 970 万台,同比下降 12.8%。主要系:1)2021 年高基数:2020 年 9 月 Quest2 发布后,推动 2021 年全球 VR 出货量同增 63%至 1095 万台形成高基数, 且 2021 年 11 月 Quest2 累计销量突破 1000 万台后,渗透率到达一定瓶颈;2)2022 年新产品定价较高:11 月 Meta 新发布的高端头显 Quest Pro 定价 1500 美元,销量 侧贡献的增量有限。从产品端看,光学方案升级是显著趋势,Quest Pro、Pico4 等多 款 VR 新品的光学透镜从菲涅尔升级为 Pancake,推动 VR 一体机轻薄化的同时,部分 解决了 VR 头显无法长期佩戴的问题,提升了单次使用时长上限。从内容端看,2022 年 Steam VR 平台发布 583 款新游戏,同比基本持平。

2022 年国内 VR 市场:消费级产品大年,内容生态全面起步。国内方面,爱奇艺、 YVR、创维数字、Pico、大朋等相继发布消费级 VR 新品。其中,字节跳动旗下 Pico4 于 9 月底发布,采用 pancake、彩色透视等先进技术,硬件层面与海外头部产品差距 逐步缩小。但从销量来看,据 Sandalwood,Pico4 发布后半个月电商渠道销量 4.6 万 台,2022 全年销量也与总裁周宏伟预期的 100 万台目标有显著差距。其主要原因系, 与海外头部产品 Quest2 相比,Pico4 的内容生态仍显匮乏,其中 Pico 平台游戏 200 余款,不及 Quest 平台游戏数量的一半。目前,Pico 以自研及对外投资的方式积极 布局 VR 内容生态,首批重磅内容有望于 2023 年起逐步落地。

政策面出台纲领性文件,指引虚拟现实长期发展空间。11 月 1 日,工信部联合 五部门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 年)》,明确了 VR/AR 产业发展的下一关键目标聚焦于应用和推广,发展目标上提出到 2026 年,我国虚拟 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软硬件、应用等)超过 3500 亿元,终端销量超过 2500 万台。 我们认为,在行业景气度及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国内 VR/AR 出货量“奇点”有望加速 到来,而内容生态建设是国内 VR/AR 渗透率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优质的内容研发 商有望通过自研 VR 内容的落地而率先受益。

2023 年关注新一轮硬件周期,及国内重磅 VR 内容落地

硬件层面,2023 年有望迎来参数升级,关注苹果 MR 对交互形态的全新定义。1) 芯片层面,据科技博主 Brad Lynch,高通新一代 XR2 芯片已在测试中,性能较第一 代 XR2 芯片提升 2.5-3 倍,有望在 Quest3 和 Pico5 硬件中搭载。2)显示层面,Micro OLED 屏幕或能实现量产上机,进而达到单目 3-4K 分辨率,进一步缓解眩晕问题。3) 交互层面,据彭博社,苹果 MR 头显“Reality Pro”有望于 23Q2 发布。从产业角度 看,苹果 MR 的标志性意义在于,有望实现对 VR 硬件“交互方式”的全新定义。根据 苹果近期申请的相关专利可预测,在支持眼动追踪、表情捕捉之外,Reality 系列产 品或将采用指环等更为轻便的手部识别硬件以替代 VR 手柄,从而实现用户体验的飞 跃,推动全球 VR 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内容层面,关注 Pico 生态中 VR 游戏、影视大作的逐步落地。从需求侧来看,优 质内容是 VR 硬件持续吸引用户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内容生态的完善是硬件渗透率提 升的必经之路。自从被字节跳动收购以来,Pico 作为国内头部 VR 硬件,在硬件迭代 之外,也在内容生态建设层面持续发力,以内部研发、对外投资的方式布局游戏、影 视、直播、健身等多个 VR 内容领域。2023 年,恺英网络的动作类 VR 游戏、《舞力全 开》VR 版、《三体》《灵笼》互动影视等均有望上线 Pico 平台。

3.1 行业回顾:供需疲弱导致景气度下行

2022 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658.84 亿元,同比下降 10.33%。其中,国 内手游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1930.58 亿元,同比下降 14.4%。主要原因系:1)版号停 发导致供给侧受限,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4 月游戏版号停发,行业出现 8 个月的新 游空窗期;2022 年 4 月游戏版号恢复发放后,月均发放版号 57 款,2022 全年发放 512 款,同比下降 32%。从公司层面看,版号政策的不明朗也对游戏公司的战略造成 影响,国内研运团队持续收缩,新产品立项偏于保守,进一步导致新游供给数量下降。 2)需求侧用户消费力减弱:拆分量价来看,国内游戏用户规模近 2 年来近乎停止增 长,而年度人均付费水平(ARPU)同比下降 15%至约 291 元,是整体市场规模下行的 主要原因。一方面,优质新游供给不足抑制用户消费意愿;另一方面,2022 年经济下 行、居民消费力减弱的背景下,游戏作为可选消费,付费水平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凸显。

游戏出海收入同比略降,表现优于国内。2022 年国内自主研发的游戏海外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 173.46 亿美元,约合 1105 亿元,同比下降 3.7%。主要原因系:1)高 基数下,全球手游市场收入整体略降:据 data.ai,2022 年全球手游市场收入为 1095 亿美元,同比下降 5%。一方面,2021 年疫情下“居家红利”形成高基数,2022 年美 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市场均宣布放开后,游戏时长同比下降影响收入;另一 方面,苹果 IDFA 新政于 2021 年 4 月实行后,提升了广告成本和归隐难度,对海外以 IAA(广告变现)为主的中轻度游戏产生影响。2)爆款频出,出海增速仍高于国内: 由于不受版号限制,2022 年出海游戏供给优于国内:海彼网络《弹壳特攻队》月流水 峰值超过 3 亿元,腾讯《胜利女神:妮姬》上线首月流水突破 1 亿美元,字节跳动 《漫威 SNAP》月流水破亿并获得 TGA 年度最佳手游。

3.2 行业趋势:低基数下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2022 年低基数之上,我们认为 2023 年游戏行业供给、需求侧均将边际改善,景 气度有望修复。 供给侧:版号发放节奏常态化,新游供给有望修复。2022 年 4 月以来版号恢复 发放,其中 12 月发放 84/44 款国产/进口版号,其中包括腾讯《无畏契约》《宝可梦 大集结》等商业化大作,数量、质量上环比显著提升。结合政策面,11 月人民网发表 《深度挖掘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机不可失》肯定游戏技术外溢价值,12 月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的积极表态,我们认为 2023 年 版号发放有望进一步常态化,提振新游供给。公司层面,头部游戏公司产品储备丰富, 新游上线后有望提振公司业绩。 需求侧:2023 年游戏人均付费(ARPU 值)有望重新进入增长通道。据伽马数据, 2021 年国内移动游戏 ARPU 值约为 344 元,同比增长 7%;而 2022 年国内移动游戏 ARPU 值仅约为 291 元,同比下降约 15%。2023 年,随着供给侧新游上线提振付费意 愿,以及疫后居民消费能力复苏,游戏人均付费水平有望重回增长通道。

游戏出海仍是重要增量。从市场空间看,一方面,海外手游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国内手游占游戏市场总体规模约 75%,而全球手游市占率仅为 50%。近年疫情催 化下,海外手游用户习惯逐步养成,叠加内容端优质供给,端游、主机游戏用户向手 游的转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从品类来看,目前国产手游出海的优势品类 集中于 SLG、卡牌类 RPG 等,而在三消、模拟经营等休闲游戏品类中,国产游戏占比 仍有待提升。2022 年,海彼网络《弹壳特攻队》等已在海外休闲游戏市场实现品类突 破,2023 年国产游戏的全球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整体来看,在国内游戏用户增长 达到饱和后,出海仍将为游戏行业增长贡献长期增量。

虚拟现实新硬件周期有望推升长期增长空间。随着虚拟现实渗透率提升,“硬件 -内容”的正向循环有望提速:一方面,一定规模的硬件基础上,应用和内容将得以形成商业模式的闭环;另一方面,内容也是 VR 硬件持续吸引用户的核心竞争力。我 们预计,在工信部等五部委“2026 年国内虚拟现实出货量超过 2500 万台”的指引之 下,新硬件生态有望孵化出千亿级别的 VR/AR 内容市场。其中,游戏作为 VR 内容生 态的核心,将打开广阔的长期发展空间。2023 年,关注苹果 MR 等新硬件发布、以及 Pico4 生态中国产 VR 游戏落地带来的破圈效应。 此外,从估值层面看,目前游戏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头部游戏公司估值 20X 左右。我们认为,政策预期转向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行业估值修复; 中期来看,随着新游上线,头部游戏公司业绩有望边际改善。2022 年低基数下,2023 年游戏行业有望实现估值、业绩双修复。

4.1 行业回顾:短视频增长放缓,流量格局企稳

视频总时长企稳回升,短视频时长增长放缓。2022Q3,视频平台总时长 667 亿小 时,环比增长 10%,同比增长,主要系暑期流量旺季下,长、中、短视频时长均实现 稳定增长。2018 年之前,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视频行业时长随着大盘的增 长而增长;2018 年后,视频行业增长主要驱动力来源于短视频的增长红利。2018Q1 至 2021Q1,视频整体时长由 238 亿小时增长至 590 亿小时,其中短视频时长由 48 亿 小时快速增长至 339 亿小时,占视频整体时长比由 20%提升至 57%。2021 年起,随着 短视频时长增长不断放缓,短视频占视频整体时长比稳定在 57-59%之间。

随着短视频增长放缓,视频行业各细分板块时长格局趋稳。2022Q3 短视频、中 视频、长视频时长分别为 381 亿小时、66 亿小时、220 亿小时,环比增长 8.2%、16.1%、 11.6%,同比增长 7.1%、29.5%、10.9%。短视频高基数下,时长增长放缓,中视频时 长由于基数较小,仍有增长空间,而长视频经过前期的下滑,已经稳定基本盘。2016 年以来,智能机普及的背景下,用户时间呈碎片化趋势,而短视频完美契合用户的碎 片化娱乐消费场景,从而某种程度挤占以长视频为首的传统内容娱乐平台的时长。随 着短视频时长逐渐饱和,长视频时长份额下跌趋势呈边际收窄态势,2022Q3 短视频、 中视频、长视频时长占比为 57%、10%和 33%,环比基本持平,视频行业各细分板块时 长格局趋稳。

行业增长逻辑转变,由关注用户及时长增长转为关注相关视频平台盈利能力。视 频行业过去驱动力来自于用户红利,而短视频的用户红利也即将见顶,在进入存量阶 段后,平台的增长逻辑逐步从追求用户及时长的增长逐步变为更看重平台盈利能力。 由此,短期内平台注重降本增效实现盈利,中长期来看,“开源”是比“节流”更重 要的能力,因此平台将更加重视加快商业化进度,变现存量用户价值。

4.2 行业趋势:行业增长逻辑转向追求盈利

降本增效方面:长、中、短视频平台均进行降本增效以提升盈利能力

各视频平台进行降本增效,延续 2021 年以来互联网平台的战略主线。2022 年以 来,B 站、快手、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均提出盈亏平衡的目标,并实行成本优化、调整 组织结构等措施,延续了 2021 年以来互联网公司“降本增效”的主线。2021 年是互 联网的转折年,宏观层面,面临经济下行,监管收紧的变化;行业层面,面临流量红 利消失殆尽的情况。因此,互联网公司纷纷调整发展方向,由注重用户及时长增长, 转为更加关注盈利能力。从而进行一系列“降本增效”的举措,包括撤裁边缘业务和 员工,对人力、运营、营销等成本进行优化;调整组织结构,提高业务效率等。我们 认为,降本增效是实现盈利、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方式。中短期内,在面临宏观及行业变化的背景下,视频平台仍然处于动态调整及适应的过程中,降本增效仍将是贯穿 其发展的战略主线。

商业化方面:长视频延续提价周期,中短视频发力广告和电商业务

长视频:短期通过涨价提升盈利水平,长期精品内容的输出能力是关键。2022 年 以来,芒果 TV、腾讯视频先后提价,此次调价是 2020 年以来长视频提价周期的延续。 会员涨价的背后是长视频面临盈利困境的现状,短期来看,涨价是提升盈利最直接的 方式。2013 年,移动互联网红利拉开序幕,长视频平台为了争夺用户及市场份额,开 启版权大战,并陷入恶性竞争。一方面版权成本不断推升,另一方面价格战愈演愈烈, 付费用户 ARPU 持续低迷。2019 年以来,面临短视频的冲击,用户及时长出现下滑, 平台开始相继涨价,爱奇艺于 2020 年底首先开启涨价,此后腾讯视频、芒果 TV 陆续 跟进。长期来看,涨价的核心驱动是精品内容的稳定输出能力。参考奈飞,在精品内 容构建的护城河下,多次提价覆盖高昂内容成本,同时会员规模长期向上,形成优质 内容生产、用户付费意愿提升的正向循环。国内来看,近年来长视频平台不断发力自 制精品内容,并涌现出《延禧攻略》、《隐秘的角落》等优质剧集。但是长期来看,品 牌效应的形成需要更多爆品内容的后续支持,优质内容的稳定性是未来用户持续付费 的关键。此外,基于优质内容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比如剧场化运营、版权分销等。

中短视频商业化重点发力广告和电商。不同于长视频以 PGC 为主的内容模式,适 合内容付费变现;中短视频 UGC 为主的内容生态下,广告、内容电商是更合适的变现 形式。2021 年起,短视频用户及时长见顶之后,平台以广告、电商为抓手,加速推动 商业化。以快手为例,2021 年公司广告收入同增 95.2%至 427 亿元,同时全年广告主 数量同增 60%,广告主月平均支出高速增长。此外,快手电商在“三大搞”战略下, 电商业务也实现蓬勃发展,2021 年电商 GMV 同增 78.4%至 6800 亿元。2022 年,公司 继续推动广告及电商业务发展,举措包括完善算法和广告产品体系,推进产业带品牌, 进一步扶持服务商,完善电商生态等。2022Q3,公司实现广告收入 116 亿元,同比增 长 6.2%。实现 GMV2225 亿元,同比增长 26.6%,其他收入(主要为电商)26 亿元,同 比增长 39.4%。

5.1 行业回顾:线下广告业绩承压

受疫情封控影响,线下出行受限,宏观需求疲软,广告公司收入整体下行。具体 影响如下:1)出行方面,疫情反复,以及封控措施下,线下出行受到极大限制。广 告主端,其日常经营受到影响,广告的商务谈判、拍摄等环节也受到限制,广告投放 意愿,及投放的节奏也受到影响。用户端,居民线下出行受限,注意力结构来看,线 上时长相应增长,线下活动减少。从而广告主预算结构也会相应分配至线上媒体。2) 宏观经济方面,宏观环境整体下行,居民收入增速及消费需求下行。从而广告主对未 来经济预期较为悲观,调整其对于广告的预算,广告公司收入呈下行趋势。 分媒介来看,电商类广告韧性较强。分媒介来看,电商平台广告收入恢复最快, 2022Q3 电商平台广告收入同比正向增长,拼多多、京东、阿里广告收入同比增速分 别为 58.4%、13%。主要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广告主更偏向于确定性 更强、roi 更高的电商、效果类广告。据 CTR 调研数据,2022 年广告主预算将回流 至效果广告,效果广告费用分配占比由 2021 年的 47.5%提升至 2022 年的 48.9%。

食品、交通投放增速较快,IT 产品及服务、邮电通讯投放明显缩减。分行业来 看,2022 年 1-10 月广告市场整体 Top10 行业中,食品、药品、酒精类饮品、交通行 业广告花费同比上升,增速分别为 4.3%、5.3%、2.2%和 16.2%。饮料、商业及服务 性行业、IT 产品及服务、娱乐及休闲、邮电通讯、个人用品广告花费同比下降,下降 幅度分别为 13.1%、2.5%、35.4%、15%、41.7%、13.6%。

营销板块估值震荡下行,年底复苏预期下有所回升。我们以申万营销指数来观察 广告行业估值波动。2022 年年初开始,受疫情反复以及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营销板 块估值震荡下滑,由 1 月的 30X,下滑至 10 月底的 25X。11 月以来,随着疫情管控 措施持续优化,板块交易情绪好转,估值得以抬升,目前 PE(TTM)为 34X 左右, 恢复至 2020Q1 水平。

6.1 行业回顾:疫情影响电影供需,景气度整体走弱

2022 年国内电影票房 300.67 亿元,同比下降 36%。供给侧:疫情影响下优质影 片供给受限。2022 年共上映新片 326 部,同比下降 52%,仅为疫情前(2019 年)的 53%。其中,引进片仅上映 38 部,票房占比仅为 15%,海外票房表现优异的《壮志凌 云:独行侠》《奇异博士 2》《黑豹 2》等大片均未引进国内。需求侧:2022 年多地疫 情反复,影院防疫要求也较为严格,进而影响观影需求。据猫眼专业版统计,2022 年 内有 186 天,国内影院放映规模不足年内最高水平的 50%。

6.2 行业趋势:疫后复苏弹性较大,春节档有望初步验证

疫后复苏弹性较大,票房市场规模有望修复至 400 亿元以上。需求侧,2023 年, 国内电影市场有望显著受益于“出行链”复苏,影院营业率、上座率均有望在低基数 上显著提升。供给侧,在观影需求修复的基础上,优质影片档期确定性有望增强。目 前来看,2023 年春节档已有 7 部影片定档,自 2022 年国庆档延期上映的《长空之王》 也定档五一。此外,22Q4 以来引进片上映数量环比增长,其中《阿凡达:水之道》与 海外同步上映,2023 年海外大片引进有望逐步放宽。整体来看,2023 年电影市场供 给、需求修复确定性均较强,受益于疫后复苏的弹性较大。参考 2022 年北美地区电 影票房 73.7 亿美元,修复至 2019 年的 65%水平,我们预计 2023 年国内电影票房有 望修复至 2019 年的 65%,即 417 亿元,同比增长 39%。 春节档大片云集,院线有望迎来初步修复。2022 年 12 月《阿凡达:水之道》在 国内上映,票房预计 10 亿+级别,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主要系国内疫情政策调整后需 求仍受一定压制。我们认为,2023 年春节档将初步验证国内电影院线的复苏逻辑。一 方面,本次春节档电影质量较高,目前 7 部定档影片中包括动画、科幻、喜剧、历史 等多种类型,其中《流浪地球 2》前作票房 47 亿元、位列中国影史第四名,目前猫眼 想看人数超过 100 万人。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第一波感染高峰已基本结束,在优质影 片供给的推动下,居民此前受到持续压制的观影需求有望在春节期间集中释放。建议 关注春节期间电影票房的复苏情况。

7.1 行业回顾:疫情影响下波动较大

本地生活受疫情冲击显著,其中外卖韧性较强。线下餐饮来看,2022 年社零中 餐饮市场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 22Q2、Q4 由于多地疫情封控,全国餐饮收入同 比降幅较大,8、9 月疫情缓和期间短暂回归增长通道。而本地生活市场(外卖、到店 为主)本质是线下餐饮娱乐的线上化,虽然疫情后线上消费渗透率有所提升,但大范 围封控和较为严格的防疫措施仍对行业造成较大冲击。以本地生活龙头美团为例,其 外卖、到店酒旅业务增速变化与社零大盘基本趋同,其中外卖业务由于疫情期间需求 增长韧性较强,而到店酒旅业务在个别季度出现小幅下降。基于 2022 年末线下餐饮 市场表现仍承压,我们预计美团 22Q4 外卖、到店酒旅业务同比增速分别为 15%/-15%。

抖音本地生活持续高增,到店竞争格局引发市场关注。2021 年以来,抖音成立 本地生活商业化团队,引起市场广泛关注。2022 年 12 月逐步放开以来,抖音生活服 务在全国各地的布局加速,先后和达达、顺丰同城等 4 家团购配送平台达成合作,并 依托世界杯热潮开展外卖业务。从竞争格局来看,美团深耕十年的到店酒旅业务规模 约为 3000 亿元,而抖音凭借 6 亿 DAU 的流量优势,在 2 年多的时间内布局本地生活 市场,2022 年预计实现 GMV 500 亿元(晚点 Latepost 数据),为美团的 1/6。因此, 美团和抖音在到店领域的竞争格局面临不确定性。

7.2 行业趋势:23H1 有望修复,关注美团抖音竞争格局

线下餐饮有望在 23H1 复苏,外卖、到店持续受益。新加坡于 2021 年 8 月起开始 分阶段放开经济、社交和旅游活动,是亚洲较早进行防控政策调整的代表性国家。我 们复盘新加坡逐步放开后线下餐饮行业的修复进程:新加坡餐饮收入指数从 2021 年 7 月的 73.4 波动上升,于 2022 年初恢复至 90 以上(2017 年同期水平为 100),并于 2022 年 5 月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考虑到我国疫情放开节奏较快,我们预计线下 餐饮娱乐在 2022 年 12 月、2023 年初的短暂冲击后,整体修复速度有望快于新加坡, 于 2023 年 Q2 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相应地,外卖、到店行业增速拐点有望在 23Q1-Q2 依次出现。

到店竞争格局展望:美团壁垒较厚难攻破,长期市占率挤兑仍待观测。我们认为, 不同于直播电商,在本地生活领域,抖音的庞大流量并不构成其绝对优势。从用户需 求来看,抖音将短视频内容定向推荐给用户、进行“种草”,满足的是用户的“冲动 性消费”需求;美团、大众点评的工具属性更强,商户信息的分发模式以用户主动搜 索为主,因此满足的是用户的“计划性消费”需求。而在本地生活领域,由于用户在 平台上被“种草”后,仍需前往线下实体店完成消费、形成闭环,其消费链路相较于 一般广告、实物电商更长。因此,本地生活领域的“冲动型消费”在平台的转化率较 低,而“计划性消费”的需求更广、转化率也更高。从商户资源来看,由于本地生活 商户数量多、体量小、分布广,平台必须依靠强大的线下地推能力逐一获取商户资源、 开拓地域范围——这是美团积淀自“千团大战”、并延展至社区团购领域的核心竞争 力之一,而以线上流量业务为主的抖音短期内难以望其项背。整体来看,由于本地生 活业务逻辑与线上广告、实物电商均有较大差异,对公司的资源禀赋要求也不甚相同, 因此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入局本地生活,短期内难以对美团的龙头地位造成显著影响。 但由于本地生活市场线上化率仍较低,抖音是否对美团长期成长空间造成挤兑仍有待 观测。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若比邻z:

回复@new-wonder: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28.80,也推荐给你。//@new-wonder:回复@new-wonder:竞业达(SZ003005) 飞亚达(SZ000026) 创意信息(SZ300366) 每天看我政策解读的都是有福之人。花了那么多功夫码的每个字含是不是金量很高,且看且珍惜,我可能会随时停更的。今天"达"字头的票都涨停了。帖子提到的创意信息从低点已经5%涨幅,下午会怎么走,拭目以待

短线阿坤:

今日操作:集合竞价卖出安奈儿,9点26挂单买入飞亚达

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到底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是因为对自己太自信而听不进其他的意见吗?是因为自己不遵守纪律吗?是因为自己没有按照最初的技术加逻辑吗!是的,都是!我想着年后再做吧,但是确实是对被我影响操作的股友感到抱歉,亏的都是真金白银呀,我自己肯定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他们不一样啊,一整晚就没睡几分钟,想想又起来选股了,今天只有少数几个股友有同车,因为割肉安奈儿犹豫了。

飞亚达:在2022年12月1号选的股,那时候太喜欢它了,形态太漂亮,但是一进二的时候集合竞价太差,而其他同概念的都起来了,就没有买,今天半夜选股就看到他了,今天集合竞价也都符合我的技术条件,我以前经常用公式选股,自己写的,可以看看这个图,不过是我十点多才用公式选的,但是公式条件是按集合竞价选的,也不是马后炮。


这是我的持仓图,看看就好,我也不止一个账号,但是安奈儿我是真的九层仓了。


想着年后再把那个短线阿坤找回来,但是,择日不如撞日吧,今天就得回来!

以后,还是按照自己最熟悉的模式来吧!我最喜欢做的:一进二,做二波,低吸龙头。

还是很抱歉,对不住,只是说太多可能也没用了。

最后说下安奈儿:

1、逻辑方面,究竟逻辑有没有问题呢,就是只能应用于童装?不过这个消息不早就知道了吗,等下希望有人探讨下关于逻辑是否出现变化的问题,还是说目前觉得口罩没有二波三波了?可是国外不都有?

2、技术方面呢,这种走法,任何玩短线的都不会来做,我之前说的原则,就是一定要技术加逻辑,可是我违背了!

如果安奈儿是年前的强洗盘,那肯定好,但是我真的得遵守纪律了!希望轻点喷安奈儿(SZ002875) 飞亚达(SZ000026)

无量功德:

飞亚达(SZ000026) 以后买了还是要拿个4~5天最好

oldtriumph:

飞亚达(SZ000026) 不知道又啥好事已经发生

不爽就割:

富乐德(SZ301297) 飞亚达(SZ000026) 科安达(SZ002972) 今天是达字辈涨停潮,啥时候轮到富字辈?

陈斯拉:

炒股到一定程度后需要的就是哲学上的造诣了

何谓龙头战法?

核心要义我半句话就讲清楚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

通达股份(SZ002560) 通达动力(SZ002576) 飞亚达(SZ00002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88648/
1
上一篇每周股票板块分析(下周股票板块)
下一篇 香港与内地恢复免检疫通关首阶段、合作伙伴坐下来聊“熟悉的感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