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8年5月初级会计扬州(扬州会计信息网)

扬州文艺进入复当的初级阶段!雨后平山扬州美术家在“江苏省文艺大奖·美术奖”中喜获佳绩

扬州文艺进入复当的初级阶段!

雨后平山

扬州美术家在“江苏省文艺大奖·美术奖”中喜获佳绩

周末休息,室外寒风刺骨,家中温暖如春,在欢度小年迎接新春之际,静心执笔临写颜公勤礼碑贴,初学教请老师们指教为感!

扬州大学辅导员工资待遇分享

工作两年,初级职称,编内

1.月到手8200+

2.公积金2300左右

3.年终绩效3w+

4.监考费和各类补助全年3000左右

5.辅导员可以教课,有一定的课时费

6.班主任费约5000

7.过节有工费福利折合2000

全年到手约14-15w,含公积金约17w

待遇不错,但是工作量很大,经常加班,8200包含了一些补贴,有夜间值班费。

以上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涉侵联系删除。

七彩云南

若有所思CS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

很多人都去过云南旅行,但云南可不是去一两次就能玩透的。来看看关于云南旅行,你属于哪个层级呢?首先,初级。初级一定有家喻户晓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泸沽湖、香格里拉…这些基本上是来云南游玩的必走路线,很多游客都去过。第二,中级。

沙溪古镇、白沙古镇、和顺古镇、巍山古城、建水古城、诺邓古村、普者黑、元阳梯田…这些地方都去过,说明你对云南的风土人情有一定了解了。第三,高级。雨崩村、丙中洛,玉湖村、中虎跳、独龙江、干河坝等等,如果到过了这些地方,那你就是真正的玩家了,这些地方很多云南人都没去过。最后,骨灰级。这是一堆你可能根本记不住的名字。琢木郎、阿纳果、南极洛、阿鲁腊卡,尼汝…先不要说去过,要是你听过这些名字,就已经说明你的旅行圈子不简单了!嗯……我想了一下,我还在中级层次。到目前大概去过十几次云南旅行。去过的地方有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泸沽湖、沙溪古镇、白沙古镇、和顺古镇、巍山古城、建水古城、元阳梯田、罗平、昆明等。

但我喜欢的地方,我会反复去很多次,在不同的季节。比如我去过5次泸沽湖,去过4次大理,去过4次腾冲。倒是一直想去一次普者黑和香格里拉,那就列入2023的旅行小目标吧!你去过云南哪里,来看看你属于哪一层呢?#头条发现计划# #云游风物之旅#

当文明遭遇尴尬

渭河河堤新落成的运动公园有四五处篮球场、三四处羽毛球场和两块网球场地,对于初学网球的我们来说,自然是方便了不少。

但热衷也会遇上尴尬。

那天我们备足粮草,提早准备,酝酿一场酣战。还好。一处场地空着,只是里面坐了四五个纳凉者。

“阿姨,这网球力量大,您留心一点。”同事L礼貌地提醒道。

“阿姨”微笑着点头。旁边的老伴依然低头看着手机,小孙子在一边耍闹着。看着他们全然没有离开的意思,我们自然也得小心翼翼。

十多分钟后,阿姨他们离开了场地。我们也终于放开了手脚。

而顺畅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半个小时后,场地又进来了两位老人,背着羽毛球拍,领着两个小男孩,约摸四五岁的模样,一看就是俩小孙子。

“阿姨,这是网球场地,那边有块空着的羽毛球场地呢。”同事指着不远处友善地提示。

阿姨尚未回话。男子指着隔壁网球场搭腔道:

”人家说那边是网球场,这个是羽毛球场。”男子个子高大,身材清瘦,皮肤白皙,浑身上下白衣白裤,戴着手表,一看就是退休职工模样。

其实两块场地一模一样,四周高网林立,宽畅明净。

“羽毛球场在那边呢。”同事仍耐心解释。

男子并不搭话,嘴里好像也在嘟囔着,眼睛瞪得圆圆的,一副随时挑事的状态。

我们见状,便不再言语,继续打着自己的球。公共场地,来就来呗。

男子终于在场地外的球网边坐下来,看起手机来。而老太太也和孙子在我身后的场地边打起羽毛球,另一个孩子跑来跑去地戏闹着。

我们顿时心生不快,打球也更加轻手轻脚,可别碰着孩子。

孩子总是无辜的。他们也不知道这儿应该有几个人玩,是否也讲个先来后到。无知者亦无过。

隔壁场地小憩。孩子嘟嘟嘟地跑过去问询还玩不玩,一会儿又帮着我们捡球。孩子的确可爱,而且文明有礼貌。但一想到管教他们的爷爷奶奶们,让人倒有一丝无奈。

与其离开吧,我们才刚刚热身。远望着那块空闲的羽毛球场地,我们深感无奈。又待了会儿,我对L示意结束,同事会心一笑,即刻收手。

老太太见状,已经急切地走进了场地。天伦之爱人皆有之,但亦应爱之有序、有礼、有道,言传身教么。

这时,只见两个孩子又嘟嘟嘟地跑过来问道:“叔叔,你们还玩吗?”

“不玩了,小朋友,你们玩吧。”

孩子满心喜悦地欢快状。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我们感觉礼让是值得的。

收拾完球包,小歇了会儿。场地里又涌进四五拨人,多为年长者,瞬间在网球场里横站成一排排,打起羽毛球来,俨然换做另一番天地。

记得陈丹青写过一篇文章:“很多人一大把年纪为什么还是没教养?”阐述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

所谓教养,首先得有礼貌。可是所谓礼貌,全看小事情。他讲述道:可是我到现在遇到有些小礼节,还是止不住地没礼貌――我喜欢逛古董店,最近我到罗马旅游,找到两条专卖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进去看。有一家进去后,我就埋头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很有风度的老先生问价钱。

问了几件,老先生都说不卖,我说:“为什么不卖呢?”他说:“这是我的店,你进来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里看,然后问我卖不卖,我不卖。”我很少脸红的,当时脸红到脖子,非常难为情。

……

今天整个人文状况发生问题,有远因,有近因。造成的后果是我们民族长期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被中断了。中断以后,可以恢复,但伤口留着疤,无法回到原来的样子。

他讲道,文化断层比肉体破裂更可怕。这是这么深刻的领悟哪!

尊老爱幼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尊敬的长者们,你又让我们怎么做?近年媒体报道为老不尊的事例并不鲜见,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讨论。诸如公交车上“座位非我莫坐”的老者、拉响扬州满城疫情警报的南京毛老太,北京公园里欲偷走野生珍贵鸟蛋的老两口等等,这是社会的无奈,也是文化的尴尬,更是些许老年人的悲哀!

引导和培育全民崇礼文明的道路,到底还有多远?!

【刚刚曝光!2022年扬州这些地方,即将拆迁!】

最新消息:《2022年邗江区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重点工程项目计划表》出炉,一批城市重点项目开工时间曝光,事关全体扬州人,信息量巨大!

1、蒋王、竹西、西湖部分城中村,将在今年拆迁

★老小区改造:对武庄新村、治安支队宿舍、税务局宿舍、司法综合楼、广电综合楼、柳馨花园、煤气公司宿舍、东方百合园等8个老小区开展整治。

实施小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道路翻新、修缮小区内路灯照明、监控系统、增设停车位、改造提升公共活动场地等。

★城中村改造:

1、西湖街道横一路建设拆迁:俞桥村桥头组拆迁,已开工。

2、新盛4、5、6地块搬迁改造,适时启动原平衡地块城中村改造: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26亩,52户需搬迁,总搬迁面积2.23万㎡,3月开工。原平衡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红线内4个地块占地约391亩,共138户需搬迁,总搬迁面积约5.8万㎡。6月开工。

3、赵庄小区城中村改造:拆除赵庄小区182户。10月开工。

4、竹西街道邗源社区城中村改造:应拆村居民户数33户。3月开工。

5、西湖街道蜀岗村东陈组、吕庄组城中村改造:应拆村居民户数104户。3月开工。

6、西湖街道中心村大英组、大罗组、老谈组、孙庄组、大王组、瓦屋组城中村改:应拆村居民户数51户。5月开工。

7、双桥街道武塘社区武塘组、陈庄组、蒋西组、田庄组城中村改造:完成14万㎡房屋拆迁工作,应拆村居民户数427户,企业9个。3月开工。

8、蒋王老集镇改造:完成80户居民拆迁工作。1月开工。

9、职大北地块H-12:职大北地块城中村改造。6月开工。

2、扬州宁扬城际北沿江高铁,预计今年6月开工

激动人心,宁扬城际和北沿江高铁都传来新动态,都是预计2022年6月开工,竣工时间预计为2026年。

同时,一批城市主干道迎来快速路改造,包括润扬南路快速化改造(北起开发路,南至扬子津路,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扬子江路准快速化改造、运河路北延(该项目道路等级主线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KM/H)。

也有一批城市道路将要延长,打通更多的城市板块,包含扬子津路西延、邗江路北延&南延、新城和路北延、吴州路西延等。

3、西区新城利好,蜀冈初级中学预计2023年11月竣工

蜀冈初级中学:东至真州路,西至规划支路一、南至怡扬路、北至规划支路二。建筑内容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后勤设施用房、体育设施、基础设施及景观绿化等。

项目总用地面积51117㎡,总建筑面积47882㎡,地下总建筑面积15585㎡。2021年12月已开工,预计2023年11月竣工。

4、星月湖生态来了,北湖湿地公园来了,西区新城北部新城利好!

2022年,将是西区新城、北部新城环境大提升的一年,一些重点项目的工程节点也逐渐清晰。

西区新城星月湖生态景观空间,这部分工程将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2023年3月竣工。

其实早在去年春天,星月湖就已经出现在418重大项目列表中,预计总投资35亿元,用4-5年时间,建设包括高档酒店、社区商业、精品住宅等在内的产城融合综合体。

北部新城北湖湿地公园:建设内容包括新砌公园围墙,公园东入口门楼提升,新建广场,西入口新建道路,北侧公道河大堤拓宽改造,生态修复配套工程及内部提升工程和水上娱乐设施,预计2022年5月竣工。

此外,今年针对城市河道、长江等也有整治提升改造计划。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蒋介石想要打下延安,向全世界宣告他们的“剿匪”取得胜利,庆祝胜利!而我们的一些同志把政治上,战略上的保卫延安,寸土必争口号用在军事上就不对了!敌人无论数量和装备都大大强于我军,当以持久战和游击战相击歼其一部,逐步粉碎他们的进攻为上策。而死守延安岂不是陷入了阵地战和速决战?岂不是正中敌人欲寻我决战之下怀?所以教员决策撤出延安是完全正确的,胡宗南虽然占领了延安,也开了记者会,向全世界宣告胜利,庆祝胜利。但人民解放军的实力毫发无损,在“蘑菇”游击战下,胡宗南一再损兵折将,不久后就收复了延安。而教员却东渡黄河,北上北平喽!这种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规律一再在革命战争中出现。

其实我们的改革开放就好比另一次撤出延安,让国内外一些人觉得他们胜利了!可以庆祝了!其实我们也是存人失地,把市场和资源,廉价劳动力让出来,换取国内外的投资和技术,管理经验。可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邓小平同志的战略决策,一时之间,姓资姓社争论不休,又有真理标准大讨论…小平同志顶住各方压力,在猫论,摸论,不争论之后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明确了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落后生产的矛盾。基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直到现在,还有好多同志还不理解改革开放,认为是失败,是倒退。本人不便展开大篇幅解释,只希望这些同志去读读教员为什么要决策撤出延安?小平同志为什么要决策改革开放?两代伟人的决策是不是有相通之处?四十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壮大,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呼声高涨,收复延安只是个时间问题!还有句古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革命战争年代,最重要的事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所以生存就是青山。在现时的社会。改善民生和党的领导最重要,所以党的领导和改善民生就是青山。总而言之,前进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有曲折,有反复,但前途是光明的!

木兰花慢·杨花

张惠言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天保

佚名(先秦)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意难忘·山家

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瘿尊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漫生涯。

田园乐七首·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朝烟 一作: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陶元藻[清](1716~1801),字龙溪,号篁村,又号凫亭,会稽(今绍兴)人。乾隆贡生,九试棘闱,屡荐不得上。历游燕、赵、齐、鲁、扬、粤、瓯、闽之境。诗文均负盛誉。游京师,题诗旅壁,袁枚见而称赏,为撰《篁村题壁记》。至广陵,为两淮转运使卢雅雨幕僚。卢大会名士 70余人于扬州红桥,分韵赋诗,元藻顷刻成10章,莫不倾倒,时称“会稽才子”。不久归籍,在杭州西湖建泊鸥庄,专事著述,历30余年,著有《全浙诗话》54卷,《凫亭诗话》4卷,《越谚遗编考》5卷,《泊鸥庄文集》12卷,《越画见闻》3卷,斯盖专辑旧绍兴府属画人而各为之传,有乾隆六十年(1795)自序。卒年八十六。

一个从王羲之身边穿越过来的“魏晋人”

一个数百年难遇的书法奇才,有了他,我们才可以不愧对历代古人!

他说:凡为艺,一矜持便是过

白蕉先生生平故事(一)

“白蕉” 之名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白蕉本姓何,名治法,二十初度时将姓名废去不用,更为“白蕉”。然而这“白蕉”之名从何而来,其本人在有生之年里却从未阐明。因此在白蕉去世后,这个谜团一直引发学界的各种猜测。屡有文章说白蕉的名字来源于酒,理由是其好友书法家郭晴湖曾在白蕉的遗墨诗札上题注云:“白蕉姓何,工诗,善写兰,以酒为名”。且白蕉好酒众所周知,常与友人豪饮为乐,便以此作为白蕉取名的依据,说“白蕉”的取义就是他最爱的白酒。直到多年后,由白蕉的夫人金学仪先生始道出了白蕉更名的真相,这个谜团才最终解开——

据金学仪先生回忆,1923年,刚年满16岁的白蕉告别故乡,来到繁华的大上海求学。先入上海海澜英语专修学校,后考入上海政法大学。在学校里白蕉遇见了一位同乡的女同学。两人很快就坠入了情网不能自拔,且私订了白首之约。但那个年代,婚姻大事岂容儿戏,若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不是门当户对,则要犯了大忌的。白蕉家是书香门第,素有家学,而那个女同学则是外邦的暴发户,所以两人的恋情遭到了家中长辈的一致反对。秦晋之好无法如愿,热恋从此变成了苦恋。有一次,在两人偷偷相会时,女同学送给白蕉一朵白色的美人蕉,花朵素洁清雅,迎风微拂,宛如在空中翩翩舞动的白蝶。白蕉见了,大为动容,索性弃了姓名,从此改名“白蕉”,以示对这段青涩时光的纪念。

在掌故大王郑逸梅先生的《记云间白蕉》一文中,也对此事有所陈述,他写道:“……至于白蕉为什么弃其何姓而不用,仅称白蕉,这是有小小原因的。一则‘白蕉’二字很潇洒为致,冠上何姓,便觉得不那么自然有风度了。况其时社会上有此习惯,如画家刘海粟,一度废去刘姓,而仅标‘海粟’,仿佛和东瀛艺术家争胜。所以,白蕉废弃姓后,镌一闲章‘有何不可’。此外别有一原因,他思想很新,反对旧礼教……可是他的堂上双亲,生在旧社会,一切思想认识,都脱不了旧的框框,他便来沪,较少归家,弃姓不用,带些革命反抗精神。”

这年,白蕉二十岁,他开始埋头于反对封建礼教的白话诗创作,并将所撰诗集取名作——《白蕉》。

“天下弟一嬾人”

白蕉出身在上海金山县张堰镇的一户书香人家,父亲何宪纯是当地有名的中医,一生悬壶,妙术仁心,颇受乡里的尊敬。其人酷爱园艺,家中植兰上百盆,且有不少是名种的兰花。有时父亲出诊忙不过来,年少的白蕉便帮着照料。“待家尊艺兰,搬泥运甓,警霪察暍;扫虱防蚁,揭簾封罅。更燥湿经心,四季与兰蕙习处,见抽蕊萌蕾,实生命相共也……”,白蕉自述少时与兰蕙朝夕相对,浇水、施肥、松土、驱虫,常常忙得满头大汗。而每每花开时节,满室馨香,他也同样体会着生机蓬勃的喜悦。后来白蕉定居到市区,便无艺兰的条件了,但他爱兰之心却没有改变,故每到花开之季,他常去龙华苗圃赏花。白蕉在五十年代用的一方闲章曰“养鼻先生”,乃方去疾先生所作;又有“鼻观”一印,乃单孝天先生为其镌。但不论“养鼻”也好,“鼻观”也罢,顾名思义,即是用鼻子赏兰也。可想见白蕉坐对兰花,闭目鼻观,或神游物外,顾盼兰叶的绰约多姿,寻味幽香之袅袅不绝,这份愉悦可是多少今人能体会得到的?

当然画兰是必不可少的。但白蕉是何时开始画兰,已无从可考。只在其1960年左右所绘的《写兰集册》中,对初学写兰的场景有过描述,写道:“故庐微有老名种兰蕙,花时远近有观赏者来。我侍我父,朝自庭院掇盆入室,及暮自室还庭,不为劳也。一夜模大王帖后,举目瞥见素壁花影大动于中,顿尽研池墨瀋,它日遂为常课。此我儿时初学写兰也……”,并配诗云:“小庐客去晚归庭,架上吾师亮苦心。忽得影中花叶活,灯光面面事追寻” 。

白蕉称兰花作“吾师”,即是说自己画兰完全从写生启步,“师法造化”,不从前人技巧,亦不同于史上任何一家,而走“自家路”。这在金学仪先生笔下也得到了应证,她写道:“他(白蕉)有一方闲章:‘不入不出翁写兰朱记’,不入不出者,意即他的画兰既不是从哪家入门,又非出自哪家……”,因此白蕉画兰不重习气,而是观察兰花本身的自然姿态,常绘墨兰,配以题句,虽然着笔不多,但格调清雅,风神自远。谢稚柳评价:“云间白蕉写兰,不独得笔墨之妙,为花传神,尤为前之作者未有”。唐云亦诗赞:“万派归宗漾酒瓢,许谁共论醉良宵。凭他笔挟东风转,惊到扬州郑板桥!”

我们经过很多波折,将《白蕉先生自书诗册》 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百分百忠实于原作、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

欲购专业级《白蕉先生自书诗册》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

书法爱好者交流圈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六章·清代书法(下篇)

————2021.03.25

(九)、郑燮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四岁丧母,由乳母带大。少年时随陆种园学填词,此人高才有义节,淡于名利,对郑板桥的性格养成影响很大。郑板桥中进士为官时已到中年,深知民生疾苦,为政清廉,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他铁面无私,不好阿上,终于在为官十多年后罢官回乡,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板桥书法曾经苦学各家,最后把真、草、篆、隶杂糅于笔下,自号为“六分半书”。他的书法,可说是画意浓厚,而他的画也可说是书意满纸。这种书体从结字、用笔到章法皆有浓浓的画意,结体俯仰之间似有情态,用笔伸缩之间似欲语还休,章法更是大小错落,只求位置自在舒适,大小横斜不论,随形就势,如“乱石铺街”,自有一种不计雅正的安闲。就其书风之出奇而言,郑板桥可谓八怪之首。

清代朴学的兴盛促进了金石学的繁荣,前代碑刻发现愈多,金石之学也愈受人重视,并通过学者与金石学家的提倡,被书法家融入书中,遂演化成清末碑学的高潮,对近现代书坛影响巨大。代表性书家有邓石如、何绍基、吴昌硕等。

(十)、邓石如

邓石如(1745~1805年),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是清代享有盛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他出身寒门,靠自学成才。后经人介绍,不断游学于文人士大夫之门,勤学苦练书法篆刻,所到之处,不忘搜求金石,年龄日增,名声日著,终成为一代大家。

邓石如各体皆能,尤长于隶、篆。其楷书取法魏碑,典雅端正,清气满纸。其隶书用笔参以篆意,结体紧密,集汉碑之长于一体,气度雄大。其篆书尤以“玉筋篆”为精,由于他对秦汉篆书烂熟于胸,才能采集众长,自出新意,他以长锋羊毫作篆书,以隶书之意入篆,转折处锋芒毕现。结体也不拘于古法,自我作古,一改篆书平稳的结体法则,开创了姿态富于变化的新体式。代表作品有《庾信四赞》。

(十一)、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媛叟,湖南道州人。他出身名门,出仕后曾历任学官,罢官后又主持书院,培育天下英才,门生众多,书法初学欧、褚,继而学右军、颜真卿,取法广博,功力深湛,每临一帖必数十遍乃至上百遍。他的小楷用笔得益于北碑,结体出自颜书,而能得晋人神采。晚年作楷书则掺以篆隶套法,中锋用笔,结体宽博,气象大方。他尤长于行草书,以精妙的氏流风,合以北碑笔势,用笔恣肆而逸气自现,粗看毫无规矩,细处处中锋,筋丰骨壮,气势不凡。他的隶书用笔重涩,书风沉拙;篆书则以金文为法,用笔凝重含蓄,不同于流行篆体,开一种新风。

(十二)、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喜篆刻。青年时为避战乱出逃,乱平后归家耕读为业,研习书法篆刻。22岁中秀才。其父逝世后,出门游历,来往于苏、沪、杭之间,结交了大批文人艺术家。光绪八年移家苏州,并开始临习《石鼓文》,光绪十三年移居上海,甲午海战时他北上从军,五年后经友人推荐出任安东县令,一月后辞官,居上海以书画印为生。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任社长。吴昌硕诗书画印兼善,为上海画坛领袖,他的书法各体兼善,尤长于篆书。早期受邓石如等人影响,学习秦汉碑刻,30岁后专攻《石鼓文》,数十年苦学渐人佳境,60岁后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书风,结体取左右上下参差之势,用笔遒劲,气息深厚。他的隶书结体纵长,用笔参以篆意,行草书更是笔力雄迈,不可一世。吴昌硕书法以雄浑取胜,在清代碑学一派中可称首领。

下期请关注:第十七章·现代书法

————

1-4、郑燮书

5-9、邓石如书

10-12、何绍基书

13-15、吴昌硕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88237/
1
上一篇荣安地产股票利润分析分析(荣安地产负债率)
下一篇 中级会计师与中级经济师(中级会计师与中级经济师哪个难)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