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为公司电脑换“心”,构成盗窃
来源:检察日报
本报讯(记者史隽 通讯员张永睿)电脑的中央处理器相当于人体的心脏,性能不好犹如心脏供血不足,会造成电脑运行速度缓慢甚至死机。没想到,有人竟对电脑的中央处理器动了歪心思,企图替换电脑的“心”来牟利。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以盗窃罪判处何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3000元。
2020年7月18日,在杭州某房地产设计公司担任设计员的小赵一如往常打开电脑,准备开始工作。但是,他惊奇地发现电脑非常不给力,设计软件迟迟无法打开。按理说,酷睿第七代处理器不应该反应如此卡顿,小赵立即请技术部门同事查看原因。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电脑机箱里的酷睿第七代处理器竟被换成了酷睿第三代处理器。随后,技术部门工作人员对全公司的电脑进行了统一排查,发现有38台电脑被换“心”,另有2台电脑的处理器神秘失踪。为查明真相,同年7月20日,该公司报警。
经公安机关侦查,离职员工何某有重大作案嫌疑。2021年5月21日,何某被抓获归案。到案后,何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据其交代,他离职后没有固定的工作,生活较为拮据,于是想到了“偷梁换柱”。为了不被发现,何某没有直接盗走处理器,而是先购买了一些酷睿第三代处理器,等公司员工下班后,他两次潜入公司,将酷睿第七代处理器换成了酷睿第三代处理器。经查,何某共盗窃40枚处理器,涉案价值4.5万余元。
2021年8月,公安机关以何某涉嫌盗窃罪移送西湖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机关认为,何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且自愿认罪认罚,遂于2022年8月18日以涉嫌盗窃罪对何某依法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依法作出如上判决。
浙江省临海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林先掌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日前,经中共台州市委批准,台州市纪委市监委对临海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林先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监察调查。
经查,林先掌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滑坡、党性观念缺失,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购物卡;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
林先掌严重违反党的廉洁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台州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台州市委批准,决定给予林先掌开除党籍处分;由台州市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临海市第十五届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林先掌简历:
林先掌,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曾任临海市杜桥镇党委副书记,临海市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临海市政府办事大厅党工委书记、常务副主任,临海市东塍镇党委书记,临海市委办公室主任,临海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临海市委常委、杜桥镇党委书记、温台沿海产业带临海东部区块党工委书记,临海市委常委、临海头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临海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2022年2月被免职。
来源:台州市纪委市监委
#谁在消费每斤售价高达千元大鲳鱼#今年元旦过后,浙江宁波大鲳鱼的价格,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看着令人眼花缭绕。
元旦时还是每斤150~200元,一周前成了每斤500~600元,现在又涨到了每斤800~1000元。
同样一条鱼,现在的价格比元旦时翻了5~7倍!价格如此上涨,到底是物以稀为贵,还是有人在背后哄抬物价?当地物价部门知道不?
据说宁波人特别喜欢“大鲳鱼”。尤其是“大白鲳”,不仅肉好吃营养丰富,且“鲳”与“昌”谐音,寓意着美好“昌盛”,因此成为春节市场的抢手货。
对于价格上涨的原因,当地水产品批发人员的说法是,“除因年节需求大增外,今年出海捕捞量减少也是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推动价格大幅上涨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商家的炒作行为。“海鲜市场随行就市,不排除部分商贩通过制造恐慌气氛来人为炒作。”宁波一大型连锁店的负责人这么说。
由此也可以理解,需求量大,供货少,再加上商家的炒作,必然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但就算是长到每斤800~1000元,仍然供不应求。
这说明,宁波当地对“大鲳鱼”真是情有独钟,大家都希望拥有带有美好寓意的“鲳鱼”,说明当地人思想上还是比较传统的,对一些传统的寓意看着还是比较重。即昌盛,又年年有余,谁不想要?!
同样也说明,当地人的春节消费力惊人,简单的说就是“不差钱”。但就算不差钱,也不是被当做“冤大头”这么花的。
当地有关部门真的有必要好好查一查,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大肆炒作哄抬物价”?这只是一条鱼就炒成了这样,如果每一个商品都这么操作,物价都被烘托了起来,还让普通老百姓过什么年?又怎么过得起年?
头条热榜
过年了,很多人都从城里回到了乡下,我也不例外。回乡后总有很多感概,现在经常听到乡村振兴这个词,我不知道乡村如何才能振兴,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我也一样,上完大学后没有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留在成都打拼,对于家乡(四川绵阳游仙区某镇),我总有一份愧疚感。同时我也有一份成就感,打小妈妈让我努力读书,她希望我能摆脱农民的宿命,我通过上学和多年的工作打拼,终于让妈妈感到了欣慰,我在城市立足了,我的后辈不再是农民,算是给妈妈有了交代。
但是,对于家乡,我曾经也想过,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很遗憾,至今仍未能有所贡献。从家乡来看所谓的乡村振兴,我觉得单靠种植和养殖很难振兴。要振兴还是得靠二产和三产,单一的一产不可能振兴。
前些年,我们村的村干部引进了几个企业项目,一个是利用我的小学母校的房子和地皮作为资源来招的企业,做晾衣架的加工,也许是在大城市周边环保查得严,晾衣架度塑这个环节有些塑料的气味;一个是林业企业,把村里的林场加上农户的山林流转给了这家公司,当时这家公司算是我们区的明星企业,流转了多个镇数万亩的林地;还有一个是农业项目,流转了差不多一个生产队的土地,用来养虾。
几年下来,养虾的老板换了几茬,一年六百来块的土地流转费勉力维持;林业项目的公司已经没有了下文,据说当年拿的补贴不少,还以五十元一亩的价格砍光了我们的山林;唯有这个略带污染的晾衣架加工企业发展得很好,在我们当地雇了好几十个人,这些人不用去城里打工就能挣到三四千块钱一个月,下班后还能照看一下自家的庄稼,我在想,如果村里再多几家这样的工厂,是不是村里的年轻人就不用跑到广州、福建、上海这些地方去打工了,在家附近上班,不用去城里买房当房奴,还能照看老去的父母,孩子也不再是留守儿童,只可惜村里没有更多的可以用于建厂的土地资源了。
说到这,我有一点很纳闷,为什么浙江广州等地的乡村有很多随处可见的工厂或作坊,为何我们西部的乡村就没法建厂呢?
乡村振兴,如何振兴?这个问题我是搞不明白了!
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比十年前减少40%多,不到八零后时的一半,六零后时的三分之一。出生人口锐减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正悄然发生着。先说这些分散在各地的现象,再聊值得普通人去思考的地方。
看到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妇产医院。我两个孩子,老大出生时赶上刚放开二胎。记得我凌晨四五点去排号,妇产医院要求必须孕五周就去预约检查建档。当年同事有去晚的,找黄牛说是要七千。那还是生肖不太好的年份。两三年后,等老二出生时赶上好生肖,虽然依旧多到有人被安排躺在走廊,但约号建档已容易许多。用医院的统计数据是,北京市朝阳妇幼保健院2016年全年的分娩量为接近5800,等到2021年,下降至2000出头,相比4年前减少了一半还要多。这还是北京三甲妇产医院的情况。
另一个是教师编制变化。先是宁波提出教师退出机制试点,而后厦门对中小学教师的新校招没有编制,参照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即参聘制。不光福建,浙江、河南、江苏、四川均在开展“员额制”相关改革试点。感兴趣的可以查下新名词的详细解释。好的说法是打破“铁饭碗”,引入退出机制,但未来一二十年入学新生的锐减,必然导致部分区域教师人员富余。
类似的还有不少县城的编制压缩变化,是精简人员,减少财务支出。同样是地方人口不断减少,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出生人口减少是总量,对各个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不相同。大城市对小城市人口依旧虹吸。普通人上学时的专业选择,毕业后工作生活城市的选择,都要考虑这个城市未来人口出生,以及人口流入还是不断流出。就是养老都要想想未来在哪里办理退休,因为二三十年后养你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有兴趣的可以对比看看日本,比如退休年龄的变化。再说到买房,更要盯着人口,没有新人来,谁最后接棒你手中的老破小?谁来接棒你锁定九年十年的学区房?!
2022年总人口减少85万,相对于14亿看上去显得微不足道,可这是一个开始,短期内不会改变的趋势。
【湖北黄冈:警惕“数字人民币”新骗局!团风警方抓获4名“帮信”嫌疑人】
随着数字人民币逐步覆盖餐饮商超、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越来越多的领域,人民群众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兴趣和热情愈发高涨。在数字人民币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支付便利的同时,不法分子也打着“数字人民币”旗号设置骗局陷阱。近日,团风公安深入推进“断卡”专项行动,组织精干警力多策并举,奔赴多地,开展打击电信诈骗行动,连续抓获4名涉嫌帮信及掩隐犯罪的嫌疑人。
1月9日,团风县团风镇居民张某报警称,自己在“夸客”平台购买数字人民币,无法提现,合计损失116万元。根据张某自述,2022年12月,自己在手机上刷抖音时看到一则广告,进入网站后点击一个网络链接,并填写了姓名、手机号、年龄以及收入等信息。在客服的介绍下,认识了一名叫“谢金涛”的男子并添加其微信号。“谢金涛”推荐张某下载一个名叫“夸客”的浏览器,并称其在该“区块链”平台上炒“数字人民币”非常赚钱,利润很大。
张某听后十分心动加入其中,在平台上前后七次共充值116万元投资“数字人民币”。1月9日,当张某准备提现时,对方称其账户已被冻结,需继续充值才能激活,张某这才发现自己受骗了,共损失116万元。
团风县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刑侦大队联合多个派出所对涉案一级卡进行综合研判,发现全国各地有多名人员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团风警方展开追踪排查,蹲守布控,全力以赴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1月12日,团风水陆派出所民警赶赴广东广州市,抓获涉嫌“帮信”嫌疑人欧某。经查:2022年12月31日,欧某邀约其朋友杨某、李某一起到饶平县卖卡赚钱,明知对方利用其银行卡刷流水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为了能卖卡获利,仍然将自己的银行卡出借给对方刷流水,涉嫌多起诈骗案,交易流水达580余万元。
1月12日,方高坪派出所在浙江宁波警方的支持下,抓获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嫌疑人张某。经查:张某明知其朋友陈某将违法犯罪资金转入自己的银行账户,仍提供银行卡并帮助陈某将该资金取现,累计取现金额达80余万元。张某涉案的两张银行卡因涉嫌诈骗被多地公安机关冻结,涉案流水达80余万元。
1月12日,贾庙派出所民警远赴山东省菏泽市,将抓涉嫌“帮信”嫌疑人桑某抓获。经查:由于桑某在银行为失信人员,为了办理贷款,桑某在网上看到贷款广告后添加对方微信进行联系,在对方的引诱下到银行新开了一张银行卡,并将手机卡、银行卡和U盾邮寄给对方,该卡涉案流水达570余万元。
1月15日,马曹庙派出所在河北邢台警方的配合下,抓获一名涉嫌“帮信”嫌疑人杜某。经查:2022年12月中旬,杜某在抖音上认识了一个自称能够帮忙办理贷款的人,因为自己的征信问题,杜某想不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为了能顺利办理低利息贷款,杜某明知对方利用其银行卡刷流水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仍然将自己的2张银行卡出借给对方刷流水,交易流水达500余万元。
经讯问,犯罪嫌疑人欧某、张某、桑某、杜某对在明知他人从事违法犯罪的情况下,仍将自己的银行卡租借给他人并从中牟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在民警的全力劝说下,欧某动退赔受害人4万元,桑某主动退赔受害人6万元,杜某主动退赔受害人4万元,为受害人挽损共计14万元。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纸钞和硬币等价,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间,请勿相信用数字人民币在交易所交易获利等诈骗信息,”办案民警提醒广大群众。(平安团风)
【决议解散,长沙吉利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注销】[懂车帝原创 行业] (文:懂车帝原创 魏微)近日,据天眼查信息显示,长沙吉利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经营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林杰,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的销售;新能源汽车租赁。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数据显示,2022年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328727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售出262253辆,同比增长32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售出66474辆,同比增长219%,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售出25744辆,同比增长3948%。
【#贝因美及创始人被强制执行3亿#】#贝因美创始人成被执行人#天眼查App显示,贝因美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前两大股东谢宏、袁芳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16亿余元,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贝因美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张洲峰,注册资本约2.13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化妆品批发;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等。
该公司为上市公司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谢宏为贝因美创始人,任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看来也是同为外地来浙江的人偷走了查监控吧,报了案一般很快的,破案的
判决结果有了!海南高院原副院长张家慧被查后,其前夫刘远生的公开信息仅停留在于2020年3月被批准逮捕。2020年12月4日,张家慧被公开宣判后,网上仍然一直没有关于刘远生的相关报道。
近日,有媒体获得刘远生案的一审判决书。原来海南一中院已于2021年对该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决刘远生犯受贿罪、虚假诉讼罪、帮助伪造证据罪、伪造公司印章罪,数罪并罚,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并处罚金160.5万元。
判决书揭示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例如:刘远生和张家慧共同受贿2515万元,收受请托人最大的金额为一次性500万元;和他人一起制造虚假诉讼,要求浙江温州的某企业返还3200万元,致使该公司的资产被法院查封近5年;四川法院因某起案件查封刘远生的相关财产,结果刘远生通过伪造证据在海南仲裁、请求海南的法院不协助四川法院执行等手段,对抗强制执行。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想到那些深受刘远生、张家慧迫害的无辜者,刘远生被依法定罪量刑可谓罪有应得。但是,对于如此一件值得拍手称赞的快事,一审法院宣判一年多来居然始终没有公开,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首先,案件审理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等不适宜公开进行,但是,按照法律规定,宣判是一定要公开的。
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宣告判决是公布法庭审判的最终结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开宣告判决,对于公开审判案件来说,是公开审判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来说,也体现了公正审判的精神。
像刘远生影响如此广泛、性质如此恶劣的案件,宣判一年后才由媒体通过获取判决书的方式向公众报道,笔者确实无法理解。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判决书,不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等特殊情形的,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不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应当公布案号、审理法院、裁判日期及不公开理由。
就目前公开的报道来看,暂时没有发现刘远生案判决具有不适合公开的理由。
其实,张家慧、刘远生二人所犯罪行虽影响重大,波及面广,但二人被绳之以法恰恰是司法正义的体现。比刘远生还要严重的张家慧案,在2020年12月4日宣判后,各路媒体广泛报道,公众无不对司法机关点赞。
最后,刘远生终究还是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下一步,就是希望那些受害者们能够等到正义的降临,及时获得合理赔偿。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还请点赞支持。您的举手之劳对我十分重要。
#法律热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