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山广场一旁,有一个隶属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中国财税博物馆,它是国家级的专业博物馆。
里面设有财富中国、中国古代财税历史、中国近现代财税历史、中国当代财税历史、中国会计历史五个展厅和摇钱树与理财家展区。
我在馆内的通道上发现几座木雕人像,其中有孟子、韩非、墨子、孔子、荀况,而他们对财政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
韩非:提出富国强兵的联战政策,提倡“均贫富”以及“支出重效益”观念。
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其生财密,其用之节”。
孔子:主张“薄税赋”,强调“重文轻利”。
荀况:推崇“开源节流”。
孟子:强调“节用”,提出社会保障观,如“塞争端”、“通货裁”、“存亡更守”、“有无相贷”、“疾病相救”等。想以此实现“大同”仁政理想。
《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孟子说:“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不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他认为“薄税敛”既能富民,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