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
全球化从1492年的V1.0版本,已经进化到V3.0版本。即全世界的主要动能来自个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时代可以跨越时空、跨越语言;如果愿意,真的可以实现万物互联。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数字化是一个趋势,需要研究数字化的密码!车靠吃油或者吃电,现在互联网时代,需要吃数据。研究数据背后的逻辑,便是现在这个时代很重要的技能。需要把这个思想结合到自己的工作中,用数字化进行劳动的变革。
任何能被数字化的服务都可以外包给世界上最廉价、最有效率的供应商,资本从中受益最大,旧中产阶级(工厂流水线、会计、放射医学类)的工作面临转移。同时,新机遇也不断涌现,劳动者需要成为更具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印度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财富的爆炸式增长,此前领先的美国却面临挑战。不过,弗里德曼相信自由贸易依然会改善美国的整体福利,但前提是改革教育体系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该书指出,平坦世界的唯一求生之道是个人才能与企业家精神,成功做到以下三点的国家、公司和个人,可以把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权力聚集在手中。首先,拥有和平坦世界平台高效连接的基础设施,包括现代化的机场、道路,以及便宜的互联网宽带;其次,通过教育拥有或成为能在这—平台上创新、工作的人才;最后,通过高效管理实现自身与平坦世界平台之间的良好互动。
读《长安的荔枝》有感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新作,在微信读书上推荐读的。整书以一个基层办事员的“荔枝使”的角度,讲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
长安小吏李善德被同僚推出来,接了一个看似不可能有完成的任务,为唐明皇的宠妃杨贵妃运送岭南的荔枝到长安,天宝年间,虽然已是封建王朝鼎盛之际,万国来朝,国际明星,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大唐,但是从几千里之外运送三天就会坏掉的荔枝,确实不可能。
围绕运送荔枝的主线,李善德开始了他的逆袭之旅,作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精打细算,擅长从细处谋局的他虽然不谙世事,不同官场的人情世故,还试图永远一己之力完成这项使命,奈何谁都不鸟他,所以他只能从技术层面去解决这个问题,农学,统筹学,社会学,地理学,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在落后的封建社会里,可谓被李善德统筹到了极致。然而,这太难了,在所有人眼中,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贵人”出现了,他拿到了右相杨国忠的令牌,此牌可以凌驾于大唐所有律例之上,这是无限权利的象征。有了他,李善德可以调动无数的资源人力物力,而这叫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仿佛出现了转机。
回到岭南,他开始马不停蹄的搞事情。重新规划运送路线,但是意外总是会出现,提供盛装荔枝保鲜器皿的胡商不欢而散,而后被自作主张的书记官通缉而远遁海外。因层层加码,水果供应商阿潼果园被毁,种种不被控制的因素叠加,李善德毫无选择的余地,虽悲伤,虽愤怒,而无处宣泄,他只能木讷的一步步往前推进计划,他恨这些奸官权臣,他更恨自己。贵妃的寿辰6月1日即将到来,他的私情私愤无的放矢,单人只马,从南到北数千里,九死一生,终于成全了“一骑红尘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美谈。
然而,他虽然懦弱,但终归是一个有良知正直而善良的人,运送荔枝已经把他所有的智慧和能力点燃到了极致。这是一个官场小人物在国家政治机器里的高光时刻,大唐官场都看到了他的光芒。然而,他的内心在痛,痛在友谊不存,伤害故人。痛在一将终成万古枯,痛在荔枝所到之处黎民百姓弃家而逃,痛在达官显贵覆雨翻云,痛在天下兴百姓苦,天下衰百姓苦。他毅然站了出来,面对大唐最奢遮的,权力无限大的右相杨国忠,他冒死陈言,诉说荔枝的故事,讲述自己所见所闻,讲述荔枝背后的荒唐,讲述不可抗力下大唐的衰败。他内心清楚自己的官场之路,走完了。然而何其幸哉,权力的斗争永远都有牺牲者,也有博弈者,高力士这位历史上知名的大太监,轻巧的一句话拯救了主人公:圣人,那便是办荔枝的小吏。他得以逃离死罪,发配岭南。
吾心安处是吾乡。他带上妻儿老小来到岭南,开启了自我拯救的赎罪之旅。在这里他跟阿潼重归于好,阿潼有没有原谅他我不清楚,但是他自己原谅了自己我看到了,他放下了。
整书总共200多页,逻辑,历史考究不见得多严谨,但是故事讲的非常好,没有诗情画意,但是把一个善良的小人物刻画的非常真实,我从猪脚的身上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正直善良又懦弱,无奈无语不媚俗,书中韩十四一句点拨猪脚的话很有意思: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我做不好官,但是我能做好我自己。
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