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本质是什么(上篇)?
说到商业的本质,很多人都会说,是利润,是增长,是造福社会,是基业长青等等。我只能说,这些都是结果,都是遵循商业本质后获取的价值。
那什么是商业的本质呢?很简单: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有人问了,就这么简单吗?我们都知道啊。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是确实很难做到,因为人们的认知问题。知道这句话,然而却不一定了解这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商业的本质就是商业的根本性质,是商业的底层逻辑,是不变的东西。我们只有找到不变的东西,坚守住,坚持下去,才能在穿越时间周期中不迷茫,不迷失,知道取舍,才能真正获得商业的长足发展和价值。
那这句话怎么来深入地理解和落地呢?我从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客户来诠释一下,一共分为上下两篇,市场篇和客户篇。今天先谈什么是市场?我从三个纬度来说一下:
市场是战场
正所谓,商场如战场,是一场没有硝烟但是却更加残酷的战争。在市场的竞争中,没有所谓的和平共处,相互谈判出来的成果。只有不遗余力同仇敌忾打出的胜利,因为市场的地位不会有人给你册封!没有一家企业的王者地位,市场第一,是靠和谈,靠其他人给予封职确定下来的。弱国无外交,同理,企业弱了,在市场中是没有话语权的,什么是市场的定价权,市场规则的权力等等都在竞品的手里。市场很残酷,竞争很激烈,那是一种从心理到身体的打压和折磨。我们要深刻认知市场的残酷一面,唯有企业自身过硬,团队水平高,能力强,执行到位,才能在市场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是规律
以市场为导向,所以市场是有其发展运行的规律的。有起有落,有好有坏,任何一家企业想要穿越时间周期,做百年企业,都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和法则。市场是不可逆的,不要总想着人定胜天,可以扭转市场;更不能杞人忧天,一切随遇而安跟随市场。市场的发展有其规律性,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洞察力,能够让市场的规律为我们的发展助力,抓住市场的风口,能够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乘势而上。
我们要知道市场专治各种不服与任性。在市场的规律面前,企业任性而为,想着我行我素,最终都会淹没在市场的滚滚洪流中。正所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就是市场的规律。在市场的规律面前,在时间的周期面前,企业的闭门造车,自以为是,都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诺基亚手机如此,柯达胶片如此,很多曾经辉煌的企业,创新了一个时代的企业,依然难以抗衡市场的规律,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市场是趋势
趋势就是动向,就是市场下一步的运行轨迹。市场有其自身的趋势,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运转。很多企业之所以成功,就是把握住了市场前行发展的趋势,提前洞悉了未来的需求,顺势而为取得了价值成果。任正非讲过一句话: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成先烈。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过于前瞻性而无法立足当下依然无法成功,而过于关注当下不考虑未来,同样也会失败。市场的趋势就是说明这个道理。亦步亦趋,步步成势,趋势才能成。
我们要敬畏市场,知道市场的残酷一面;我们更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任性而为;我们要把握市场的脉搏,洞悉市场的趋势。我们只有真诚做市场,市场就会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职场##企业##本质#
商业的本质:
(商场、情场、职场同理)
1、价值交换
2、资源匹配
3、稀缺可控
4、唯一第一
5、垄断议价
上下游
渠道终端
用户客户
媒体话语权
如何增利润?
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本质,商业的本质是创造顾客,经营的本质就是创造利润。
利润,是企业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你的经营能力强,你的管理水平高,不是看你说的,而是看你干的,干到最后都要体现在利润这一核心指标上。
增利润,是降本增效,要会算账:
1、商业的本质是创造顾客,我们都不能损害用户价值,相反,我们要为用户创造价值,要创造更多的用户;
2、不能影响行业价值,要通过创造,通过变革,通过重构供应链,为行业价值做出贡献;
3、更不能影响社会价值的实现,要有这样的高度。
提毛利、增利润,表面上看是经营层面的事情,但实质上是思想意识问题,是思维方式问题,是思维习惯问题。
时势造英雄,战争出将军。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跑在前面的,可以有流动红旗和奖金。
跑在后面的,有“促进班”,三进宫可能要被淘汰。
【有毒的真理】: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
交易的方式是交换,
交换的核心是利益,
利益的背后是人性,
人性的背后是需求。
“回到商业的本质:成本、效率、体验”
这是刘强东最近火爆内部发言的主旨。
为什么成本、效率、体验是商业的本质呢?
1、这刚好可以用我原创的《商业底层逻辑系统》中“商业的本质”,来完美地解释。
我对商业本质的原创定义为:创造价值、提升效率。
对用户来说,什么叫创造价值?
所有的顾客价值,最终都汇聚到“品牌”二字上,因为品牌是与产品有关的一切顾客“体验”总和。
理论上来说,企业与顾客的一切接触点(points of contact),都会产生相应的顾客体验,最终都会成为品牌的一部分,包括产品体验、全部服务、所有广告宣传、价格认知、全流程销售终端体验等。
顾客的价值(或体验),既包括实用的功能性理性价值,也包括精神性的心理情感感性价值。
什么叫效率提升?
就是以更小的投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路径、更快的速度,去完成“顾客价值(或体验)”的创造和传递。
由此,我们不难用四步推导出“商业的本质”:
①商业(生意),就是买卖(交易);
②一切购买皆因性价比,任何顾客都不会购买,他认为没有性价比的产品;
注:这里的性比价,包括通常所讲的绝对性价比和有溢价的相对性价比。
③“性”来自哪里?“价”来自哪里?
“性”来自(顾客的)价值创造,“价”来自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优势;
注1:效率与成本为一体两面,效率是手段,成本是结果。
注2:价值生意更注重价值创造(如:奢侈品),价格生意更注重成本优势(如:绝大部分低价的绝对性价比产品)。
④所以,商业的本质就是:创造价值、提升效率。
2、除了用上述商业本质,还可以用我原创的“企业职能”来解释,即:任何企业都可以简化为两件事,战略定位和高效运营。
战略定位就是“做什么”,即以什么产品,服务哪类客群,提供什么价值(或解决什么需求问题)。
高效运营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路径、最快的速度,去高效实现“做什么”。
由此不难我们看出,战略定位就是创造价值,而高效运营就是效率提升。
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是商业底层逻辑(规律)的成功,以上提到的商业的本质、价值(体验、品牌)、效率(成本)、性价比、企业职能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商业底层逻辑。商业底层逻辑是超越行业与企业的共性商业规律,是商业的Windows,是整个商业的基石,是不可违背的商业基本原则,是我任职500强CMO&VP十多年、成功创业四年、专职商业咨询三年的实践经验,与阅读上千本一线商业相关名著融合的集大成者。
商业模型法(原创)就是用商业模型,而不是用传统的“一事一方法”(用直觉、经验、非体系化的零散商业知识,去临时想一个解决方法),去更快、更准地解决商业问题。商业模型就是分析某类商业问题的思维框架(高阶的“道”),或解决某类商业问题的“套路”(低阶的“术”)。决策=模型+信息,掌握优秀的商业模型是优秀商业决策的前提。
下面的专栏,就是由商业底层逻辑和主流商业模型这两部分组成:
①商业底层逻辑系统。
包含需求唐三角(需求是一切生意的起点和终点)、商业的本质(创造价值、提升效率)、五级竞争力模型(一切长期利润都来自核心竞争力)、性价比系统论(一切购买皆因性价比)、利益共生体(企业本质就是通过构建利益相关方的共生体,去创造、获得、分配价值和利益)等在内的结构化的商业底层逻辑系统。
②主流商业模型。
包括买链十环模型、购买三角MMAP模型、顾客价值认知金字塔、8+8广告语模型、做局思维模型、定价模型、流量高效转化模型、trap商机模型、有形证据体系、产业中台模式、重构顾客价值曲线模型、资本模型、二分法模型、降维打击模型、样板工程模型、需求密度模型、收入增长模型、竞争矩阵模型等数十个模型。
凡人要想快速成为商业牛人,掌握商业底层规律和主流商业模型,应该就是最短的路径。
商业的本质是增长和效率
战略的本质是取舍和排序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赋能。
文化的本质是塑造和传承。
工厂为什么现在招不到工人了?刚刚读罢,深感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企业利润发不起高工资,低工资又使人无法生存。
有人说这玩意是个长久的事。像文中所说房企。从创始就是干房地产的。因为近几年地产红利断崖式下跌 才被迫转型而已。如果他们真有眼光 在鼎盛时期就该想到地产不是长久的。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
也有网友表示以前吃的是人口红利,现在为什么还要进厂打工,有几万块钱首付个车跑滴滴一个月也五六千保底,没钱有驾照跑个代驾也一样,连驾照也没可以电动车送外卖跑腿,全是日结,自由自在为啥还进厂。
我个人觉得慢慢就好了,该倒闭的倒闭,该转型的转型,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国家高级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人的议价权会越来越大,现在就是小厂太多,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此,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