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中国移动不算科技公司,他们卖的是服务,卖的不是科技产品。
梓恒看财经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中美各占几家?
看着朋友圈,深深感到葡萄酒行业和餐饮行业的朋友们为春节档冲刺的十足干劲。
大概统计了一下,92.56%的朋友圈发布,都是卖货卖服务的推广。新年经济复苏有望,我们在发展经济上的韧劲没的说[赞][憨笑]
电诈【京东金条】项目组的“京东”工作人员已经联络我三四次,一直希望我把“金条”业务关闭,怕影响我征信(钱没骗到)。可我太忙,今天上午打来时,正开会,没有时间接受“关业务”指导,电诈人员的执着工作劲头也看得出行业的暴利、韭菜数量众多,和防骗知识普及的必要性。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多进账,少被骗,我也得跑起来!
干销售我觉得服务真的很重要,第一次成交后的维护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是否还有第二次成交。
卖我恒大房子的销售之前跳槽了另外一个楼盘,现在又去了红旗4S店。因为她卖我恒大房子时服务很一般,同时买完房子就不怎么能联系上了,导致她后来给我发其他楼盘,发车我都不会理他,虽然我对她当时跳槽的那个楼盘也很感兴趣,但是我压根不想理她这个人,我后来就换了别的销售带我去看[允悲]
赚钱是卖广告的,产品为广告服务。我们是根据广告去开发产品的。产品和服务是为广告服务的。
把产品免费送出去,反而能赚回百倍十倍的利润,这里面到底有个什么逻辑,你把我讲的内容研究透,就会发现赚钱其实不止一条路,换个模式就能事半功倍,这就是思维和模式的威力。我们有个学员是开儿童影楼的,由于他的影楼就开在社区里面,客流量比较少,每个月也就能成交个十单左右。
没有客人怎么办,如果还跟以前一样满大街发传单,路人根本鸟都不鸟你,老板不用这种笨方法,而是用了一招“借东风”,找社区里的母婴店借客户,结果一个月就有两百来位客户到店,营业额涨了将近十倍。老板是怎么做到这个成绩的,关键就在这个“借”和“免费”上面。
老板推出了300份300元的拍摄礼券,总价值9万块钱,直接给到合作的母婴店,让他们拿去当赠品送给顾客,母婴店老板不用花一毛钱成本,就能给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增值,而顾客呢,免费的不要白不要,拿到礼券是不是会进店拍照?这么一来老板轻轻松松,不花一分钱就让别人给自己做宣传了,这个引流方式你是不是也能借鉴一下?
有顾客到店了,赚钱的机会是不是就多了,之后该怎么让顾客复购,这就需要用到我们专栏课程里的方法了,老板会告诉顾客,300块钱的礼券只能给顾客拍最基础的套餐,不提供服装,场景道具也比较简陋,而且成片只有电子版。
顾客都带孩子去影楼拍照了,肯定会给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拍出来的照片也得打印装裱起来做纪念吧,影楼是不是就能设计几个套餐,逐步升级,给到顾客更好的服务?老板再告诉顾客,只要到店享受免费摄影,就能获得300块钱的代金券,购买其他套餐就能直接抵扣,有需求的顾客是不是就会选择加购套餐了?
同样的,你卖水果、卖衣服还是摆地摊,也一样能用“借”和“免费”,也就是我们课程里讲到的异业联盟加免费盈利模式,用低成本获得高利润,这个案例里面还有什么盈利点,换成其他行业和产品该怎么设计,我都放在专栏课程里,一顿小烧烤的钱,把里面的内容和操作琢磨个五遍十遍,其实赚钱真的很简单。
学会怎么给顾客送礼,你就抓住了赚钱的核心法门。该给谁送,送什么,用什么方法送,这里面大有讲究,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模式去操作,你想不赚钱都难。很多老板一听要送礼,都觉得自己亏大发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产品服务是打折促销卖得快,还是免费送出去来得快?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开蛋糕店,生意很差,老顾客留不住,新客户不愿来,一天顶多成交个十来单,你能不能改变一下自己的模式,设计一套送礼方案,告诉顾客,只要过生日的学生持身份证到店,都能免费领取一份价值58元的生日盲盒。
确定了方案,你要怎么去搞宣传,很多人看到案例心血来潮去做,结果发现根本没什么效果,主要原因就是你的宣传方式出了问题,满大街发传单,花钱打广告,这都是最笨、也是效率最低的方法。告诉你一招,聪明人都是让别人帮你做宣传,你要钓鱼是不是得找准鱼塘,怎么去对接,就得搞明白你的客户群体。
爱吃蛋糕的都是小朋友,年轻人,那你能不能印刷几千张礼品卡,让学校的老师、培训班帮你搞宣传,把礼品卡给到这些学生?这就是我们下方专栏里讲到的“异业联盟”,用最低的成本引流获客,每天都有人过生日,每天都有人会到店领取礼物,你说白送只会亏得血本无归,确实是这样,所以赚钱的关键就在于,能不能设计好整个宣传引流成交复购裂变的流程。
按照专栏课程里的方法去做,你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让顾客留下来继续消费,你想想看,顾客生日是不是要买蛋糕,平时可不可以到店买甜点,给到他们不得不消费的理由,赚钱都是手到擒来。具体该怎么去设计,操作环节的盈利点在哪里,换成其他行业又该怎么搞活动,我在左下角课程里都有详细的讲解,如果你也想用“脑子”轻松赚大钱,一定要点进来好好研究一下。
这就是卖产品和卖服务的区别。
老石谈芯帝国理工学院电子系博士 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院士聊软件开源背后的2个铁逻辑,开源能在互联网上怎么挣钱?
#融侨物业被卖了# 【融侨物业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通过企业信息查询网站发现,福州融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于1997年10月5日在福州市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所属行业为房地产业。目前,该公司已由福建简而信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基金小知识#什么是基金投顾业务?
提起“投顾”这两个字,大家往往会想到比较专业的顾问。比如生病了看医生,有法律问题咨询律师等等,医生、律师等都是专业领域的专家顾问。基金投顾业务,顾名思义,就是基金的投资顾问业务,具体指拥有投顾资格的试点机构,以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解决方案为目标,接受投资者委托,按照协议约定代投资者做出具体基金投资品种、数量和买卖时机的决策,投顾业务的内容包括投资策略生成、投资组合的建立和调仓、投资运作情况的跟踪以及理财规划建议等。
简单来说,基金投顾业务,是指专业的投顾试点机构辅助投资者做出基金产品投资决策并代为执行,通过纪律投资和投后服务,提升客户基金投资体验的业务。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马斯克,行业终结者】(思进注: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第一次把创新这个概念引入了经济学,他更很早(7、80年前)就领悟到创新必然会在创造中破坏,并在破坏中创造……
记得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iPhone,一玩儿,感觉这哪儿是手机,是台电脑啊。当时,好多业内专家都不看好,不仅因为信号不好(这在当时手机中是最关键的),而且手中拿个电脑有什么意思呢?可他们没有想到,iPhone成功恰恰在于此。苹果,直接重新定义了手机,还顺带还摧毁了传统手机行业,类似小说《三体》的黑暗原则:摧毁你,与你无关。
而现在在特斯拉的身上,又看到了iPhone的影子……)
来源:政事堂
依稀记得十多年前,乔帮主携iPhone4横空出世,跨时代的产品力,使得其成为了送礼的绝佳产品,专卖店门口排起了数公里的长龙,黄牛加价数千依然供不应求。
彼时,刚刚兼并了网通的联通,财大气粗,为了推广刚刚拿下的3G牌照,从移动手中争夺高净值用户,与苹果公司合作,不惜血本推出了对联通签约用户免费送iPhone4的活动。
那几年间,凭借着不计成本的送苹果,信号差客户少的联通,愣是从移动手中抢走了一大批忠诚度极高的高消费客户,内卷的不断升级,也带着电信加入到了这场送苹果大战当中。
十多年前的联通这么搞,十多年后的特斯拉也是这么搞。
过去三个多月,特斯拉的不断降价以及股价的瀑布式下滑,让各式各样的阴谋论有了广泛的市场,但实际上,马斯克不过是在电动车消费增速摸到天花板之后,搞了跟联通“送苹果”模式相似的“送特斯拉”。
拿下3G牌照的联通送苹果,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是为了未来每个月都能赚取高额的3G网络服务费用;拿下推特牌照和自动驾驶的特斯拉降价,也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更是为了未来赚取每个月的会员费和自动驾驶使用费。
你以为人家赚的是卖商品的钱,实际上人家赚的是金融的钱。
而且,这个模式马斯克在去年乌克兰的时候就已经玩过了一次,他的星链设备是斥巨资免费送给乌克兰军方的,但是星链的使用费,是要乌克兰政府和五角大楼每个月支付的。
泽连斯基看似占了大便宜,但本质上也是在给资本家马斯克打工。
这种免费或者降价模式,是为了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市场份额,是建立护城河为了避免新的竞争对手入场,锁死玩家的数量,让没有进入量产的竞争对手,从此离开牌桌。
就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饿了么和美团,滴滴和快滴,行业巨头们一旦进入到了巨额补贴阶段,会干掉一众尚在成长期,缺乏资金储备的竞争对手,加速行业的集中度。
这才几年过去,中国人对马斯克的套路并不应该陌生,另外两匹马用这种先通过免费赠送来拉人头,然后细水长流的慢慢赚钱的模式,已经在国内搞了无数个项目。
想一想马斯克,这位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搞出了PayPal,通过金融新秩序要革美国银行命的先行者,会跟国内的一些新势力老板一样,紧握着金锄头,琢磨从一台车上赚多少钱么。
所以,马斯克的降价还会继续,让同一价位的竞争对手发疯,成为行业的“终结者”。
借助资本和技术,把价格打下来之后,想一想当年国内几十家强势银行是如何“丧权辱行”的给平台公司提供代贷款服务,就会想象到未来全球几十家传统车企是如何从特斯拉的生产线上争夺代工产能。
而那个时候,马斯克早就不用特斯拉赚钱了,而是用集成了各种汽车插件的推特,收取金融性质的服务费。
这几年,大家都在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大大变局的内核,是大国权力与秩序的再分配,而表象之一,则是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市场份额再次分配。
这是一场激烈的,甚至是生与死的斗争。
不仅仅是马斯克主导的新能源车,包括中低端芯片领域,很多下一代新兴产业的基础领域,都会面临一次降价潮引发的洗牌和清退。
跑在前面,投入巨额资金搞研发和生产线的大佬们,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把竞争对手们都给洗出去,控制市场份额以掌控供应链,建立了垄断地位之后,再于此基础上迅速推动消费与产业升级,赚取跨越周期的利润。
马斯克,不过是凭借着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劲的数据分析能力,抢在了别人前面而已。
【思进免责声明】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交流之目的。文章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