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反内卷”的年轻人,能有多酷?
研究生时期,我有个室友,比其他人都大2岁,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从西南某小镇考过来的。
她是我见过的最不受社会内卷影响的人,也是活得最酷的女人!
室友的爸妈曾经都是高中老师,但是对她的管教不严,只是希望她身体健康。于是……她从初中就开始早恋了,高考受到早恋影响,复读了一年,后来考上了本省省会的一所大学。
报志愿的时候,同学们都想着“人生逆袭”,选了热门的计算机、财会、教师、医生,只有她一根筋,不顾老师的劝阻,选择了——兽医专业……
大学除了上课和谈恋爱,她还学跆拳道,学打篮球,与其他立志变瘦变美的女孩子大不相同。
大四前,她决定考研。第一年笔试成绩不错,但因为没有提前找好导师,最后没能通过复试。没办法,她就回老家考了个科员,每天跑基层,也挺快乐的,只是有点不甘心。
因为,她真的好想去动物园工作!
工作了一年多,她又开始复习考研,最后就考到了我们学校,变成了我的室友。
我从来没见她焦虑过——
经常丢了钱包、身份证、手机、钥匙,然后一脸无语地傻乐;
感情不顺差点“被小三”,捧着啤酒回来,边喝边笑自己想太多。
我们都在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她申请休学一年,去东南亚的穷乡僻壤做“动物保护志愿者”。
我问:你不是六级还没过吗?去那边怎么沟通啊?
她说:基本交流应该没问题吧,大不了手势比划呗,哈哈哈……
我问:做这个志愿者,对你找工作有利吗?
她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没关系,不差这一年。反正我就是想去看大象,做兽医!
我接着问:你想留在南京工作吗?
她说:不知道啊,如果能去动物园工作,我就留下来。如果不能,我就回老家,给镇上的牛羊看病去!
毕业后的那一年,当我被第一份工作搞得焦头烂额时,看到她偶尔在朋友圈里晒猩猩、晒大象,于是开始质疑自己:人生目标一定要很功利,很明确吗?
她为什么能反内卷呢?
我想了很久,大概想到了这4个原因——
1.她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不觉得留在大城市、赚钱多就一定算“成功”,只是一门心思想做兽医,而且单纯地以此为乐。
2.她的物质欲望很低,没钱的时候紧巴巴的生活,也能乐呵呵,有钱时就买一些高品质、能用很长时间的东西,或者请我们吃一顿大餐,分享她的快乐。
3.她真得非常自律,比如每天早上5点起床晨跑,夜里时常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翻看专业书籍,或者文学名著。同样没有什么功利的目的,只是觉得运动和看书让自己快乐。
4.她有非常乐观开明的原生家庭。研究生期间,她自学了尤克里里,弹会了一首曲子,就让我们帮忙录下来,发给她老爸。结果她老爸回敬了一段视频,是50多岁的他在学滑板!
室友家的经济条件一般,虽然在当地算中上水平,但放在一二线城市,分分钟被秒杀。
但她的爸妈好像从来都不发愁。
室友说,她爸爸年轻的时候更穷,娶了她妈妈算是高攀。后来为了养家糊口,她爸辞去了体面的教师工作,搞过水果批发,开过饭店,承包过果园,人生一直在折腾,但一直很乐观豁达。
现在,她继承了老爸的乐观,真的回老家做兽医了。
对了,她还嫁给了她的初恋,然后两个人经常去川藏骑行!
偶尔看到她发朋友圈,我总能想到一句——
当你想活得像别人,你的人生就变成了盗版。
当你努力活出自己,别人就想活成你!
#什么是社会内卷化# #我要上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