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外币账户的本币记账问题请教。公司境外账户的外币,年底折算成人民币计算本币,计算利润总额。来年境外发生外币支付,财务按照支付时的外币金额和汇率,将记账的本币人民币按当期汇率折算成外币,产生了虚拟的汇率损益,去作为账户实际的盈亏。但是实际上外币根本没兑换,账面上却多出来汇兑的损益。单位的财务坚持他们是按照会计准则,而且经过多年的上市公司审计都没问题。请问一下,对吗?
【债市将迎更多海外资金流入 多项便利措施实施:结售汇交易限制放开 外币汇出入比例放宽至1.2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联合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进一步对境外机构进入国内债券市场的信息登记、结售汇交易、资金汇出入进行规则上的优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规定》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增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市场人士指出,“统一性”是我国债市对外开放的关键词。《规定》统一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则,统一规范直接入市/在岸托管模式下的资金账户、汇兑及外汇风险管理,整合目前多个分散规范性文件,从而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将为境外投资者进入债市提供更多便利。 网页链接
外汇市场起初是国际贸易的大规模发展而产生的汇兑及避险需求,后来人们发现汇率的波动差价能带来巨大的投机收益,于是外汇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了投机目的为主的市场,现在,每天巨大的成交量中,为贸易和避险的需求只占约5%,95%的交易是由于投机而产生的。
【电商资讯早知道】
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
----------------------------------------------------
1、快手小店调整趣味玩物类目 新增多项叶子类目
快手电商发布了趣味玩物类目调整公告,快手小店对“趣味玩物”类目进一步扩充叶子类目。
以下为公告内容:
对于商户应及时了解,需按照正确的类目路径发布文玩商品,本公告于2022年7月29日发布,2022年8月6日生效。
据悉,本次核心调整如下:“趣味玩物”-“古玩收藏”下新增三级类目“邮票”;“趣味玩物”-“古玩收藏”-“钱币”下新增四级类目“非流通外币”;“趣味玩物”-下新增二级类目“趣味收藏”、同时新增三级类目“磁卡/卡片”、“纸杂”;平台同步发布上述新增类目的准入资质、商品发布规范、营销推广等经营要求。
另外,快手小店现对《趣味玩物类目行业资质要求》进行修订。核心调整如下:补充新增类目入驻方式及行业资质要求,本规则于2022年7月29日修订,2022年8月6日生效。修订后,入驻要求及限制情形新增:趣味收藏类目对个体工商户和普通企业店实行定向邀约,其余店铺类型暂不开放。
2、快手禁售出土文物及尚未退市的货币
快手发布《珠宝&饰品类目准入/限售商品细则 》修订公告,细化古玩收藏类目准入范围及说明,同时补充了平台禁限售商品情形和图例,该规则将于2022年8月6日生效。
规则指出,以下商品禁止在平台销售:
出土(出水)文物;尚未退市、目前仍在流通中的货币版别;上市不满1年的普通纪念币、以毛主席像作为表现主体的纪念章或涉及军事类的纪念章等,指由中央人民银行发行的普通纪念币发行未满1年的不可销售(如: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雪上运动项目纪念钞)、毛主席纪念章、军事纪念章等;国家禁止的集邮票品以及未经邮政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制作的集邮品,以及一九四九年之后发行的包含“中华民国”字样的邮品;流通中的外币及相关外币汇兑服务、涉及殖民地、纳粹、反华等政治敏感性的外币。
胡锡进之流的可耻之处就在于眼里没有普通人和具体的人
胡锡进之流的躺平派,不断发出所谓烟火气的照片和信息,然而,从没有过面对具体的人和具体事件的任何只言片语的描述。
放开以来,我去过医院、银行、基层政府机关和中小微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个血肉之躯的普通人。然而,在胡锡进之流的文字中,这些人从来就如空气般看不见。
某医院,放开后的第四天,我去的时候,医生阳了,护士阳了,还在坚持上班。医生告诉我,床位越来越紧张,再过一个礼拜,估计就没有床位了。原来分开住院的阳性患者,已经没法分开了,所有病房都是阴阳混住。有的病人有点好转即出院腾床位,病人不理解,医生对病人说:“你病了还能在这护理几天,我们阳了还得给你们治病”。
某国有基层银行,几乎全部阳性,有的人在家躺7天不能下床,大多数人是躺四天,银行已无法正常营业,最后上级部门下发文件,要求能爬起来就必须上班。我看到年轻人连爬三楼的力气都没有了,但还是需要跑外勤。
某股份制银行市级分行,国际业务部门全部阳性,无法办理国际汇兑业务。企业的外汇业务一拖再拖。
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阳过后,咳嗽不断,身体虚弱,仍然驾车奔波在企业开展业务。
某小微企业,只有三人没阳,生产完全靠三个工人自理,一片混乱。
某小型企业,11人没阳,在坚持了一周后,公司下发通知,没阳的11人回家休息,阳了的人回厂上班。
某基层政府机关,全员阳性,原来一个星期走完的工作流程,15天还没有完成。我去了该机关的办公室,主管审批的人病怏怏坐在办公桌前,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但还得接待一拨拨来访者。
这些都是普通人,阳了后一般病倒5天到7天,随后立即上班(基层医护人员都是阳了没休息持续上班),这些活生生的人就从没出现在胡锡进之流的眼睛里,他们对这些支撑着社会运转的人熟视无睹,却又偏偏以他们的代言人自居。
胡锡进又在晒他的出差了,对一个退休人员来说,是出差还是出行?是公差还是私事?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厅局级人员,退休前,他不用缴纳社保和医保,退休后却又享受社保和医保的待遇,人家因病躺5天,就要损失一个月收入的四分之一,他阳了10多天,可会减少半分钱的退休工资?
撞门、甩锅,力挺HF,哪一件是为了上述普通人?
【读书笔记】该书是两位作者(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和日本大藏省前副相行天丰雄)对亲历重大事件的回顾和反思。重大历史事件包括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及崩溃、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维持固定汇率的尝试、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救援、1985年广场协议美元贬值、1987年卢浮宫协议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等,描述了全球货币从黄金本位过渡到黄金-美元汇兑本位,再从固定汇率走到浮动汇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各国从缺乏协调到形成相对有效的协作机制,一定意义上说目前也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延续。
两位作者作为事件亲历者,描述的很详细,了解当年情况则值得一读。
人民币汇兑美元,每年都在升值,祖国越来越强大
你字多 你牛逼 你比美联储鲍威尔还厉害//@hqhoho:美元不能在国内直接用,换回人民币时有交易损失,还有一部分损失是美元存款到期时如果人民币汇率比你存美元存款时汇率高2%左右就可以抵消你的收益,更多你就产生汇兑损失,你能不能真正赢利就要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能长期保持低位,至少你存单到期后。
雪柠檬924我就问一下为什么美元利率这么高而人民币利率这么低呢?存15万元人民币,三年定期年利率才3.25%。存5万美元一年,年利率4.1%,美元一年利率比人民币3年利率还高。
基金:浅浅讲一下港股
讲了一下涨得好的基金,也讲一下跌得好的基金。毕竟,不能总是晒涨的又不讲跌的不是?
港股的话,基本就是直接看恒生指数或者恒生科技指数,我比较习惯看这两个。恒生指数,如果你是从2009年到今年年初来看,整体上还是走震荡向上的,即图一橙色线夹带,这点跟欧洲国家的股市还是有点像的。但是如果你从2008年到今天来看,恒生指数基本就是横盘震荡了。不管哪种趋势来看,如果是做波段,这样的走势也是可以做的。只不过这是月线级别的,得考虑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如果没有的话还是不能碰的,这就是真正的长期投资,长期投资不是亏了以后用来遮羞用的。
图二就是恒生科技指数的情况,基本上也是来到了最近8年的低点了。只要一个经济体没问题,股市这样跌,我都是视为超跌,这简直就是跌成翔了。
从过去多年的情况来讲,港股总会某个阶段涨得特别好,主要是南向资金时不时就会豪言壮语地高喊“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
港股这半年以来这样跌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半年前就有粉丝朋友问我要不要买港股,当时我就特意写了头条提示港股的风险了。因为当时美联储加息才刚刚开始,港股还有得跌,这半年多以来这样跌就是很好的证明。这背后只要稍微有了解香港的货币制度“美元汇兑本位”就知道了,不需要太高深的逻辑。有志之士的粉丝朋友建议可以了解一下。所以...当初我为什么说,买基金也是需要学习一点宏观经济、货币周期?
回到实际操作中,因为我嫌弃恒生指数还不够刺激,所以当初选了恒生科技指数,这个指数的波动很大,可以满足我小投入大回报的追求。因为即使我看好这次历史机遇,我也不会全部身家砸进去,决策总是纵横交错的,在纵横交错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这就是我个人的投资风格。举个具体例子吧,我既要追求均衡配置,又不想错过这次港股的机遇,所以在满足均衡配置的前提下我买了波动大的恒生科技。
所以,上面就是我大脑斗争的过程,希望明白说出来后可以对大家今后的各种决策能有所思考的地方。
定投到今天,我的恒生科技指数截至昨天亏损14%,加上今天的涨幅,预计10%左右的亏损。对于这个亏损我是等闲视之的,因为这个题材波动本身非常大,拿新能源跟它比都是有点小巫见大巫了。比如,国庆期间因为美联储说了句好听点的话,它有一天就能涨超8%,所以什么样的题材配什么的波动,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另外是采用均衡配置下,只要跌幅大到难以想象,都会考虑对它直接来个翻倍补仓,只不过目前这个亏损还很小,还不足以需要考虑用这招。
欢迎关注,点赞。
以上个人观点和操作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盈亏自担。
......
可参考的今天香港《东方日报》文章,分析全球经济当下面临的失序状况。
零和博弈无完卵 全球经济失序轮
新冠肺炎疫情威胁已大大减缓,但全球经济景气未见大起色,皆因大国博弈、通胀高企、利率猛升,产业链和国际供应链仍陷失序状态。过去由全球化推动的增长巨轮,如今经已失灵,必须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在未来一段长时间,全球产值难复疫前高峰;经济衰退、通胀高企不会是短暂现象。得抱着开创新篇的心态,来应对这百年一遇的世界棋局!
今年全球投资市场离不开两大主题──强美元及加息潮。强美元不是贸然而来,而是因美国转向采取量化紧缩货币政策,对抗通胀、吸引国际资本回流而来。联储局激进加息,造就美元强势;俄乌战争令欧洲面临能源危机,美国作为原油净出口国却成受惠者,亦加强外界对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稳定性的信心,结合地缘政治风险飙升推高避险需求,变相为美元强势给力。美元资产愈贵愈受青睐,美国人手上的购买力大增,进口通胀压力下降。这一切还是冲着美国的需要而来,哪管全球大部分人受害,尤其是外债沉重的新兴经济体。
虽然今季美元强势收敛,但是否已见周期浪顶,言之尚早。事实上,目前美国通胀虽由高位略为回落,但与目标水平仍有距离,除非俄乌战争平息,缓减避险需求,又或是欧美经济衰退之风来得比想象中烈,迫使联储局「收手」,否则美元偏强的格局并不能轻易扭转。
在这大背景下,一众非美货币经济体的产值受汇兑因素影响,以美元计产值必然要打折扣。除了货币战略外,美国正推动贸易保护主义,最新又联同欧洲拟向中国钢铝征收关税。大国博弈无日无之,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美国创造利益,而当美国经济有难,全球都要「斗衰」,这就是美霸的一套治理逻辑。
历史告诉大家,每当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支持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础变得不牢固,国际局势多风多雨,景气就会积弱,甚至成为战争的导火线。眼前全球经济先是备受疫情摧残,继而是中美博弈激化,全球主要产业链和国际供应链持续大洗牌,过去的全球化红利消失,经济增长不复疫前是几可肯定的趋势。要知道,比如美资改往印度等地设生产线,台韩资金响应美国呼吁往美国建半导体厂房,表面上是简单搬厂撤资,实际上涉及的成本、效率及供应链问题复杂多变,根本无法复制过去以「中国制造」为核心的成功一套,重建过程存在各种风险,这些不明朗因素显然尚未反映在市场估值上。
中美脱钩、东西分裂,其本质离不开零和博弈,更有朝向「新冷战」的趋势。要打破这种反全球化思维,得以和平竞合方式来重构出新全球化模式,而美霸就成为这过程的主要障碍,故去美元化的兴起,空穴来风,亦非单一经济体可以主导,而是市场需求所使然。
迎面而来的全球经济衰退也许是躲不开、避不过,得走出旧模式的框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将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个过程离不开资源大洗牌和国际话语权的激烈争夺,只有以变应变,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