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型组织消灭了职能吗?
答案是否定的,流程型组织不会消灭职能,职能本身代表着专业性。如果说公司里没有财务部了,没有信息部了,信息化的人都分散在其他部门里去了,那是不可能的。职能本身代表着专业化,意味着你的公司的管理水平,所以流程型组织不会消灭职能型。
我们办公楼这波感染,可谓速度惊人。从12月9日结束前期居家隔离,转为正常上班,到昨日为止仅仅11天,已经确诊和有症状尚待确诊的人员为19人,占总人数的61.3% 。
整栋楼有两家单位,在二楼和三楼分开办公,三楼的感染率是68.4%,营销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全军覆没,仅剩信息化部2人,及总办部分人员暂时无恙 ;二楼感染率50%,办公室人员几乎全部感染,仅剩财务人员和部分领导暂无症状。
办公楼这波疫情的感染源有两条:一条是中小学生感染后,教育局紧急停止线下教学,居家上网课引发家长感染;另一条是营销人员在景区开展直播活动,接触面广,部分人感染后,引起部门交叉感染。
分析病毒传播迅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人上班期间不戴口罩,而且在餐厅堂食,他们面对面排排坐,边吃边聊,满不在乎。还有一个原因是用的中央空调,也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周围全是小阳人,不免让人有些担心,我昨天做了单管核酸,结果是阴性。我的年龄在办公楼排第二(仅次于保洁员大叔),至今未被感染,原因主要是:不在餐厅堂食,打饭后端到办公室,尽管我是单独的办公室,但是除了吃饭和喝水,N95口罩一直戴着,保持两点一线,不去人多的地方,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只要手接触过公共场所的任何东西,立刻用手消凝胶喷一喷。
问感染的同事有哪些症状,无一例外都在发烧,第二天都烧到38.4—39度多,浑身酸痛,有个同事说吃了布洛芬,但还是觉得浑身疼得受不了,非常难受。
看来并不是某些专家嘴里轻飘飘的所谓“大号流感”,而是比流感要痛苦得多,但愿自己能成为10~20%的幸运儿,即使躲不过,也尽量来得晚一点。#我的工作生活日记#
#头条创作挑战赛# #2022生机大会#
这篇述职报告重点突出、标题新颖、内容务实,总经理夸我写得“很不错”,迫不及待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人履职情况。
一是制定目标计划,强调度、防风险。根据重点工作计划及公司经营发展需要,明确了“调结构、强经营、防风险、稳发展”的经营方针。同时注重公司长远发展规划,组织召开战略规划及项目落地工作会,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思路、目标和举措。
二是构建目标体系,强责任、抓落实。科学分解年度经营计划,构建了年度、季度、月度的目标控制体系;围绕经营目标,及时对融资工作、土地开发、项目建设等工作进行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按分解进度目标有序推进。
三是优化投资模式,强经营、增收入。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强保障、守底线。
五是深化内部管理,强运营、提效率。
第二,下步履职计划。
一是转模式、引资本,提升开发能力。发挥公司资本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吸收社会资金先进管理和运营经验,加大商业、住宅、工业等二级地产开发,尽快启动核心片区开发建设,提升新城开发的效率。
二是转路径、优结构,提升融资能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中长期负债比例,化解短期偿债压力,用时间换取发展空间;优化现金流量结构,通过盘活存量经营性土地资源,快速取得经营成果和经营收入,降低资产负债率,加快提升信用等级。
三是转方向、重产业,提升投资能力。通过投资控股,重点孵化和培育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实体企业,提高集团公司资产规模和经营收益,推动公司实现转型发展。
四是转机制、抓创新,提升管理能力。进一步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成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确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权限;推动形成更加灵活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薪酬和激励机制,推进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内部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支撑服务水平。
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大家快来看看吧!#国有企业# #写作# #文字#
点击下方专栏链接,即可了解更多企业领导述职报告实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