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为了理解社会民主党工人运动在德意志帝国内所起的作用,对工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方法的正确认识是必不可少的,这个问题通常是从工人权利的角度来处理的,但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自由派政没有府剥夺过任何人的权利。
此外,法律是否授予雇员和工薪阶层随意解除合同的权利并不重要,即使工人在法律上有责任赔偿雇主,但实际却使雇主的索赔毫无价值。
工会能够用于实现目标(对劳工更有利的条件)的主要方法是罢工。我们不需要再讨论工会是否能够成功地提高所有工人的工资,高于市场所确定的工资率,我们只需要提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经济理论,无论是旧的经典理论,还是现代理论,都否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在这里只关心工会在与雇主打交道时使用什么样的武器。事实是,所有的集体谈判都是在暂停劳动的威胁下进行的。工会发言人认为,工会或公司都是虚假工会,因为它反对诉诸罢工,如果工会不以罢工威胁雇主,他们的集体谈判就不会比工人个人谈判更成功。
但是,罢工可能会因为一些工人拒绝加入,或者企业家雇佣捣乱者而受挫。工会对每一个试图反对罢工者的人使用恐吓和胁迫。他们对罢工破坏者和企业家的人身财产采取暴力行为。
在十九世纪,所有国家的工人都获得了这种特权,这不是通过立法制裁,而是通过警察和法院的通融态度造成的,舆论支持了工会的事业,将罢工破坏者定义为背信弃义的恶棍,批准了劳工对雇主和破坏者的惩罚,并在当局试图保护被袭击者时做出强烈反应。
德国工人们认为,一个敢于反对工会的人实际上是一个不法分子,政府剥夺了对他的保护,德国政府已经确立了一部习惯法,使工会有权诉诸胁迫和暴力。
政府的这种行为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并不那么引人注目,那里的习俗允许个人纠正他的冤情,而不是在普鲁士和德国其他地区,那里的警察是全能的,习惯于干涉生活的各个领域。
德国的警察忙于干预,法院也宣布了严厉的判决。私斗虽然被德国刑法所禁止,但在一定限度内,军官、大学生和具有社会地位的人实际上是可以无视法律的。当大学生因醉酒引起争吵,并以混乱行为打扰到其他人时,警察也会纵容。
然而,最重要的是,德国政府对与罢工有关的过分行为给予纵容,在一定范围内,罢工者的暴力行为是被容忍的。
正是在每一次使用暴力中,德国政府都倾向于容忍,即使是最好的纪律也不能阻止警察严厉地打击。只有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者才会陷入诱导士兵遵守战争规则的想法。
即使工会的暴力行为受到限制,违法行为也会发生。试图为特权划清界限的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导致官员和罢工者之间的冲突。由于当局一次又一次地忍不住干涉,有时甚至使用武器,政府帮助雇主的想法逐渐蔓延开来。
因此,德国公众的注意力偏离了雇主和罢工破坏者受罢工者摆布的事实。凡是发生罢工的地方,政府在一定限度内不再对反对者提供任何保护。因此,工会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公共机构,有权使用暴力来执行其目的,就像后来沙皇俄国的大屠杀团伙和纳粹德国的冲锋队一样。
德国政府给予工会这些特权,在德国事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1870年代开始,罢工成为了可能。
在此之前,普鲁士曾发生过一些罢工,但当时的情况不同,雇主工厂附近找不到罢工破坏者,交通设施落后、限制国内移民自由的法律,以及缺乏有关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信息,使他们无法从其他地方雇佣工人。当这些情况发生变化时,罢工只有在威胁、暴力和恐吓的支持下才能成功。
德国政府从未认真考虑过改变亲工会政策。1899年,德国政府屈服于雇主和非工会工人的要求,在国会提出了一项保护非罢工者的法案。但这只不过是一种欺骗,对被迫害者缺乏保护不是因为现行刑法有缺陷,而是因为警察和其他当局故意忽视有效的法律。
法院的裁决在这一问题上都没有发挥任何实际作用,由于警察没有干预,州检察官也没有起诉,法律无法执行,法庭没有机会做出判决,只有当工会超越警察划定的界限时,才能向法庭提起诉讼。
但德国政府并不准备改变这种状况,它不急于促使议会同意法案。事实上,议会也拒绝了,如果政府认真对待该法案,议会的做法就会大不相同,而德国政府也知道如何使国会屈服于独裁者的想法。
德国现代史上最突出的事实,是帝国政府进入了一个虚拟联盟和事实上的政治合作,成为了敌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群体。
霍亨索伦军国主义试图通过与劳工、农业和小企业等压力集团,建立联系来对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富豪”议会制。旨在取代不公平剥削制度,取代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并在以后用全面的国家规划来取代这种政府。
【大公报评论:新议长是“麦卡锡主义”的幽灵再现吗】经过四天、共15轮的投票,美国第118届国会众议院议长终于产生,凯文.麦卡锡如愿以偿地坐上了梦寐以求的议长位置。
在前12轮投票过程中,全体议员的投票相当平静,共和党反麦卡锡的“自由党团”相对团结,麦卡锡只能赢得200余张的支持票,其余20张选票始终落不到麦卡锡的口袋里,让其心急如焚。第13轮投票开始,自由党团成员内部出现松动,其中15人转投麦卡锡,使其获得了214张选票,离218票的目标只差四张,再次燃起了闯关成功的希望。在休会数小时之后进行第14轮投票,麦卡锡获得了216张支持票、4张反对票、2张出席票(相当于弃权票),离218张只差“两步之遥”。在最后一刻,麦卡锡亲自走到“自由党团”领军人物盖茨的座位旁,希望他把“出席票”改为赞成票,两人进行了简短交谈,但话不投机三句多,就在接近互相指骂之时,被工作人员迅速拉开。过了一会儿,众议员迈克尔.罗杰斯向盖茨扑了过去,被身旁的哈德逊议员挡住并将他的嘴摀住,生怕罗杰斯说出更出格的话,从而上演了第14轮投票过程中极具戏剧性的一幕。
主持人宣布休会至下周一。就在大家准备起身回家的时候,更加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有人告诉麦卡锡,“自由党团”的成员可能改变投票立场,于是共和党大佬们临时动议再投一次。据CNN报道称,特朗普给比格斯和盖茨分别打了电话,劝其改变立场。于是第15轮投票终于峰回路转,麦卡锡最终艰难拿到了过半数票,为这场议长选举画上了句号。
此次议长选举经过15轮投票才选出,打破了1923年的9轮纪录,充分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机能性障碍。在选举过程中出现的火药味不能不让人们对美国未来是否走向内战充满了想像。
此麦卡锡非彼麦卡锡,但凯文.麦卡锡与上个世纪50年代的雷蒙德.麦卡锡在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一个是冷战的旗手,另一位是“新冷战”的急先锋。雷蒙德.麦卡锡通过各种手段,将美国共产主义同情者贴上标签,在美国政府内部、教育界、影视界、工会组织内列出一批黑名单,并以各种罪名加以迫害,许多人因此失去工作,甚至被监禁,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白色恐怖。后来绝大部分被定罪者得到了平反,“麦卡锡主义”因此而臭名昭著,雷蒙德.麦卡锡本人后来在郁郁寡欢中终其一生。
现年57岁的凯文.麦卡锡自2007年成为国会议员以来,不断在党内建立人脉,影响力不断上升,成为共和党筹款高手。不过,他的机会主义立场在党内两头不讨好。为了平息自由党团的不满,麦卡锡对他们开列的条件照单全收,再次暴露其缺乏原则的特点。表面上看,麦卡锡赢得了这场选举,但是他输掉了尊严,丧失了议长应有的权力,让这场选举变成了美国史上最丑陋的一次议长选举。今后自由党团成员的要求一旦无法满足,他们还会如法炮制,大闹特闹,极端势力在国会“尾大不掉”的问题更加突出。
《华盛顿邮报》的评论认为,麦卡锡与“自由党团”成员进行的讨价还价是“魔鬼交易”,他们变成了一支“自杀式的小分队”。正像盖茨所言,“要么麦卡锡走人,要么穿上我们为他定制的紧身衣”。很显然,麦卡锡为了拿到小木槌,得到了他想得到的头衔,“自由党团”也心满意足地继续玩他们的极端政治游戏。
特朗普在关键时刻帮把麦卡锡推到议长的宝座,想必其更加感激涕零。麦卡锡在就职演说中,表达了对特朗普的感激之情,称他在最关键时刻帮助实现了党的团结,无人能忽视特朗普的影响力。由此看来,特朗普在宣布再次进军白宫之后相对沉寂,就是等待这一刻的到来。由麦卡锡充当特朗普的“打手”角色再适合不过了。
值得注意的是,麦卡锡在短短几分锺的讲话中时时不忘中国。他指责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崛起,使得全球化出现了倒退,声称将迅速启动国会“中国特别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并拨出巨额专款,应对“威权主义”的中国,确保美国经济的繁荣,在竞争中打败对手。他多次表示,一旦当选议长,将尽快访问台湾,挑衅意味十分浓厚。可以预料,中国议题将在新一届国会中相当抢眼,连同新冠起源、阿富汗问题、拜登及其家族“腐败”问题以及联邦司法机构“武器化、工具化”问题一起,成为麦卡锡优先处理的议题。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美关系将迎来新一轮考验。(周德武)
一个困扰着所有“抨击纳粹主义”作家的问题是: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和天主教中心的政党中有数百万人组织起来,他们是隶属于这些政党的工会成员,那么纳粹如何才能成功地推翻这些顽固的对手并建立他们的极权主义制度?
这数百万人是不是一夜之间改变了主意?还是他们是懦夫,屈服于纳粹冲锋队的恐怖并等待救赎之日?德国工人还是马克思主义者吗?还是他们是纳粹制度的真诚支持者?
以这种方式提出问题存在根本错误。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各个工会信任社会民主党人、共产主义者或天主教徒,他们完全赞同其领导人的信条和纲领。德国人民都没有意识到,党的忠诚和工会会员资格实际上是强制性的。
尽管封闭的商店制度在魏玛德国并没有像纳粹德国和外国工业的某些分支那样极端,但它已经走得足够远了。在德国的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部门,工人几乎不能置身于所有大型工会团体之外。
如果德国工人想要一份工作,也不想被解雇,或者如果他想要失业救济金,那么他必须加入其中一个工会。德国工会给每个人施加了必须屈服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加入工会实际上成了工人的例行公事。
德国工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每个人都在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他们会面临工会的打压,工会官僚们从来没有为成员的原则或感受而感到烦恼,他们的首要个目标是将尽可能多的工人驱赶到工会的队伍中。
这些数以百万计的有组织的工人,被迫口头上信奉自身所在政党的信条,他们在议会和工会办公室的选举中,投票支持他们的候选人、订阅党的报纸,并避免公开批评党的政策。但日常生活仍然给他们带来了影响,很多证据证明他们的政党出了问题。
德国工人每天都在了解外国对德国制造业施加的贸易壁垒,这种贸易壁垒正在针对他们的辛劳和产出的商品。除了少数例外,大部分工会都不准备同意削减工资,每一个新的贸易壁垒都导致德国的失业率增加,工人们因此对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央失去了信心。
工人们意识到这些人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们的问题,他们所做的只是控诉资本主义。德国劳工对资本主义怀有极端的敌意,但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发现对资本主义的谴责并没有什么效果,如果出口销售下降,工人们无法指望生产会跟上,因此,他们对纳粹的论点产生了兴趣。
纳粹说,这种情况是我们依赖外国市场和外国政府的弊端,如果德国不能成功地征服更多的领土和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那么德国就注定要失败。只要德国依然被迫充当外国资本家的雇佣奴隶,那么一切改善劳动条件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纳粹这番洗脑言论给德国工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人们以为纳粹既没有放弃工会,也没有放弃政党,因为这会对纳粹政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出于恐惧和惰性,德国工人们仍然投票给社会民主党、共产主义者或天主教徒。
但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天主教主义都漠不关心,并开始同情国家主义。早在1933年之前,德国工会的队伍中就已经挤满了暗中同情纳粹主义的人。
因此,当纳粹强行将所有工会成员纳入他们的劳工阵线时,德国劳工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干扰,他们之所以转向纳粹主义,因为纳粹提出一个计划来处理他们最紧迫的问题,那就是对外贸易壁垒。显然,在当时的德国,其他政党缺乏这样的计划。
罢免不受欢迎的工会官僚,使工人感到高兴,这不亚于纳粹对企业家和高管的羞辱,老板被降为商店经理,他们不得不向希特勒俯首称臣,工人们也为雇主的不幸而感到痛快,当他们的老板被迫在国定活动中游行时,工人们认为这就是自己的胜利。
然后是重新武装热潮,纳粹的这番措施让德国不再有失业者。对于数以百万计的德国工人来说,纳粹成功地解决了社会民主党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使得工人们的劳动变得热情高涨。
但工人们逐渐已经意识到了纳粹的阴暗面,他们的美梦幻灭了,纳粹并没有带领他们进入充满牛奶和蜂蜜的社会,在失败的那一天,纳粹的劳工阵线会像曾经马克思主义者和天主教工那会崩溃。德国纳粹也终将因为自己的谎言失去德国工人们的信任。
乐中有人愁,工会发物资人人有份,对有家又近的职工来讲,当然是好事,这福利人人夸,但是,对家在外地的单身男女,这些好东西无法处理,变成难心事,这点,工会没有考虑到十分遗憾,好事没办好。
工会不允许发现金或者购物卡。小王拿不动可以不要,或者自行处理。提这样的要求就是无理,而且混不吝。看得出此人不是年轻不懂事就是情商低。
生产安全事故的划分标准与事故报告原则是什么?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一、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十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问:建立了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按照法律规定事先通知工会,事后才补正有关程序,该如何处理?
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20〕26号)第四十七条规定:
建立了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但未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事先通知工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起诉前用人单位已经补正有关程序的除外。
【被掌掴秘书的妻子遭停职?豫港焦化回应:网传图片不实】
1月19日,一张豫港(济源)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港焦化”)关于“对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尚小娟同志处理意见”的文件在网上流传,文件显示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尚小娟因为在网络上发布有关济源示范区主要领导负面影响的言论,目前已经被停职处理。
据悉,1月16日,微博博主“济源市尚娟”发帖,实名公开举报河南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掌掴济源市政府秘书长、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翟伟栋,自己为翟伟栋妻子。随后,河南济源市委书记被举报掌掴政府秘书长登上微博热搜,引起讨论。
随后,豫港焦化就网传图片发表严正声明:尚小娟,女,现任我公司工会主席。网传“关于对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尚小娟同志的处理意见”文件截图,系不实信息,特声明。
企查查APP显示,豫港焦化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1.4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卫存生,经营范围含生产、销售焦炭、焦炉煤气、焦油、粗苯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大股东为金辉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持股88.0282%,洛阳铁路运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1.9718%。
#你单位有工会吗工会是自愿加入的话,你会自愿加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