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西方会计实务期末考试(会计实务期末试题)

外国中文期末考试中的题:同义词和反义词; 如果先不让看题,我们肯定认为这不是很简单嘛,正-反、上-下、左-右,等;不过看了题以后,作为中国人,我也不觉得有多少人能做出来。

外国中文期末考试中的题:同义词和反义词;

如果先不让看题,我们肯定认为这不是很简单嘛,正-反、上-下、左-右,等;不过看了题以后,作为中国人,我也不觉得有多少人能做出来。

去国外当中文老师也不容易啊。

我是属于平常差的一批,但是期末考得很好的那种,但是来了外国全变了,我很紧张,所有都是我不擅长的英语,我讨厌英语。不是开玩笑,我很讨厌英语,我想学的语言父母说再学就打死我。

1.宾馆退房,服务员来查房,发现窗帘上有三个洞,于是要求一个洞赔50元。这哥们问:“确定一个洞50元吗?”服务员点点头。只见这二货拿起烟头把窗帘上的三个小洞烫成了一个大洞,然后给了服务员50块,说:“能省100就省100吧。”

段子:在飞往美国阿拉斯加的飞机上,我很明显地感觉到飞机出现了剧烈的晃动。然后我就听到广播说道:旅客们欢迎你们乘坐本次航班,刚刚飞机出现了重大的故障,将实行迫降,请客为乘客系好安全带带好氧气罩,我们机长正在竭尽全力地保障航班的安全。没多久广播又说道:因为无法和地面取得联系,机长决定亲自去找救援!纳尼……

段子:前几天看到女神不高兴,我对她说:高兴点,我们把心里想的写在纸上,交给对方。她同意了,我打开她的纸条,上面写着:我梦到期末挂了好几科,好害怕!我当时写的是:祝你梦想成真。哎,好几天她都没理我了

段子:前女友结婚,为了显摆一下,我特意问女老板要了20万去买车。进门,我就说:“给我来一辆18万的迈巴赫。”我打算留下两万随礼呢,工作人员说没有18万的迈巴赫。我气呼呼地走了,去另外一家车行说来一辆18万的玛莎拉蒂,对方还是说没有。我生气了,直接去菜市场说:“来一万八的水果。”水果店老板表示马上帮我安排。嗯,还是市场好啊。

段子: 和女朋友是在大學军训的时候认识的,我们相互对彼此有好感,就在一起了。现在大學都快毕业了,女友说要带我见家长。弟一次去女朋友家见家长,我心情十分紧张,满头大汗。女朋友先进去了,我在门边等,这时门突然開了,为了表示礼貌,我叫了句:阿姨你好!当时气分有些尴尬,我又改口道:岳母你好!但是,还是有点尴尬,我当时很不解,難道嫌我太生了!我忙改口:妈,你好!这时,女朋友笑着说道:亲爱的,这是我姐!

段子:小舅子坐飞机从外国留学回来了。回到家看到丈母娘正在和姐妹们打麻将,无奈之下只好亲自下厨煮饭。小舅子问丈母娘:“要洗多少米?”丈母娘在专心打麻将没有听到小舅子的问话,一面将手里的牌打出,一面说到:“九筒!”结果,那一锅米饭他们一家足足吃了半年。?

段子:老公在电子厂下班后,回家逗女儿玩。玩着玩着,老公突然兴奋的大叫:老婆快看,咱女儿笑起来脸上有酒窝!哈哈!我听了以后,指着自己的脸蛋作可爱状说:亲爱的,你看我也有酒窝。老公嫌弃的看了我一看,来了一句:你那就是个坑。?

段子:爸妈吵架,老爸一怒之下把电视砸了 ,老妈也把微波炉砸了!过了几天,我问老爸:“当时干嘛砸电视?”老爸说:“早想把那38寸的电视换成60寸的,你妈就是不肯。”我后来又问老妈:“当时干嘛砸微波炉?”老妈说:“老早就想换个新的,可你爸嫌贵。”我觉得下次你俩吵架,我也砸点东西试试……

段子:.我和哥哥是一对龙凤胎哥哥和嫂子是在一家敬老院认识的,两人当时都在敬老院做义工。然后,他俩交往半年就直接订婚了。订婚当晚,嫂子在我们家住下了,哥哥晚上洗完脸出来,嫂子盯着他一动不动,哥哥正纳闷呢,嫂子突然冒出来一句:一个大老爷们竟然也化妆,你这不是明摆着造假吗?

段子:我来到厨房,跟着妈妈学习,妈妈:“你小子开窍了,再这样每天无所事事,迟早懒死你。”我在掌勺,老妈在指点,一个菜还没熟,老妈:“你还是歇着让我来吧,懒死你一个,也比你毒死我们要好啊。

#搞笑一刻# #搞笑# #幽默搞笑段子#

二十年前上大学(45)

大学生活,最大的事就是考试。

期末考,是一场战斗,让人着急,也让人快乐。

每次复习的时候,我都喜欢一边背书,一边把要点写在目录上。

这样在脑子里过知识点的时候,就照着这个顺序来。

一下想不起内容,就赶紧翻开书来看,没有记牢的地方新鲜出炉,过目难忘。

也是这样,

我的书乍一翻开都挺惨不忍睹的。

我记得考马哲的时候,系副主任闲着没事翻我放在窗台的书,惊得直哎呀。

不过,饶是这样,也有复习不到位的时候。

外国文学考试的一个填空,一下把我整懵圈了。

《德伯家的苔丝》作者的家乡。

我滴个天!

没看啊,

我这脑瓜子嗡嗡地。

绕路,绕路。

出于考试经验,我把这道题的题号记在草纸上,画了个大大的圈。

继续下面的题。

离考试还有四十分钟的时候,题都答完,也检查完了。

《德伯家的苔丝》开始是个事儿了。

我坐在那儿,反复联想,反复逼自己回忆,就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这绝对是老师挖的一个坑!

不然,考啥人老家啊?

哎,老家,我的老家,他的老家,都是农村哒!

不想就这么白白放弃,

我想编一个名字填上。

可外国名,也不是那么好编的。

一集中精神想,什么哈达乡,靠山屯,沟帮子,就往脑袋里蹦。

编个啥名好呢?

我想写沟帮子,怕叫老师打死。

哎呀,难。

要不就不填了吧,让卷面看起来更纯洁。

想着,我就把棉袄套上了。

老师一看我,要交卷,立马过来收卷纸。

就在他提起我卷纸的一瞬,我啪一下把卷纸按桌上了。

不行,我不交卷!

不能就这么放弃。

我还得憋,万一憋出来答案了呢?

屋里热啊,

我憋了一会儿又把棉袄脱了。

不得不说,考试,要想发挥的特别好,是需要一股心劲儿跟着的。

这劲儿太累。

没一会儿,我就有点儿泄劲儿,我就把棉袄又穿上了。

老师看我穿棉袄,立马又过来。

我也不知道咋想的,一看他过来,又把棉袄脱了。

他就只好又退了回去。

诶,咋有点儿好玩呢?

我要不再穿一次试试?

我又拎棉袄领子,抬眼就见老师挺直了身板,随时准备过来的样子。

这老师为啥这么积极呢?

是跟他一起监考的老老师腿脚不好,老头儿又认真负责,看到活抢着干。

他怕劳动着老爷子,一看有人要交卷,马上过来收卷纸。

老老师也在看我,

我不敢玩儿了,老实检查卷纸。

考试结束铃响起来的时候,我还在对着填空发呆。

坐在前面的同学,回头看我直乐,“你哪儿不会啊?瞅给你憋的。”

我一指填空。

她马上告诉我,“威塞克斯。”

“啥?”听到答案,还不知道怎么写,我意识到我这书啊,念水了。

没人家掌握的好。

看我一脸懵,同学又一个字一个字的告诉我咋写,周围起来收拾东西的同学也都帮着提示。

“咋?你还想要一百分,咋的啊?”老师放下前面交卷的同学,扒拉开围着我的大家们抢走了我的卷纸。

这么多人告诉我,我也没写上答案。

老师很满意。

啥叫威塞克斯呢?

它咋那重要?

英国小说家和诗人哈代创作了一系列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为背景的小说,统称威塞克斯小说。

就是这个啦!

#寻找小组生活家#

期末考后对号入座。

1920年,童第周考进效实中学,可基础差跟不上,同学嘲笑他迟早被退学。期末考试,童弟周又是倒数第一,然而,校长却无比庆幸劝退没成功,之后童第周逆袭为学校的骄傲。

童第周是我国克 隆之父,不但是优秀的教育家还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

1902年,他出于于浙江鄞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有七个兄弟姐妹。

童父是村里的私塾先生,小时候童第周跟着父亲学习。一次,他见屋檐石阶下的小坑,问父亲是谁凿的?父亲告诉他这是檐头水滴出来的,长年累月不断地滴,就能滴水穿石,希望他学习也能如此。

不久,一场大雨证实了父亲的话,看着檐头水一滴一滴地滴在石板上,童第周突然悟了,立志学习也要像“水滴石穿”那样专注与坚持。

童第周小时候好奇心特别重,经常抓鱼,鱼做手术,看看鱼肚里有什么,鱼是怎么生出来的。

正是这儿时的好奇心和尝试,练就他一双灵巧的解剖手,而这双手最终引领他走向生物学事业,并做出杰出贡献。

然而,童第周10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更差了,但他没有放弃学习。12岁时,在大哥的安排下,他到管食宿的宁波师范预科班上学。

大哥希望他学完回乡教书,然而童第周却打开了眼界,提出要考效实中学。

大哥大吃一惊,这效实中学是省内出类拔萃的学校,十分重视数理学科和英语,而且是全英语教学,但童第周从没有学过数学和英语,他能行吗?

然而,童第周却满怀信心地说他这半年在学英语上花了很多工夫,还有半年时间报考,他完全可以自学英语。

于是,从那天开始童第周手不离书,念念有词,每晚总是学到深夜还不睡觉。

然而开学前两天,哥哥却告诉他一个不利的消息:效实中学现只招三年级插班的优等生。

而童第周考一年级都十分费劲了,更别说是三年级的优等生了。

当头泼一盆冷水,哥哥以为童第周会知难而退。然而,童弟周还是坚定的说:“我一定要进效实中学!”

于是,童第周更是争分夺秒刻苦学习,拼尽全力终于考进了效实中学,不过成绩却是倒数第一。

从此,童第周为了“学习”,消得人憔悴。进了效实中学,他压力山大。虽然他暑假疯狂恶补英语,但还是没有达到听课水平,另外有些科目比如几何,他以前从没有学过,这些压得童第周几乎喘不过气来。

尽管他很努力,但每次小考,成绩惨不忍睹,很多同学对他议论纷纷。

“听说他没正式上过学,乡巴佬一个,他连英语都听不懂,还来读书,真是自不量力。”

“我敢打赌,他迟早被退学。信不信?”

童弟周是班上最大的学生,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他与同班同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冷言冷语如冰剑一样刺痛了他的自尊心。

“我一定能行!”他暗暗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然而,尽管童弟周每天拼命学习,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但基础太差,期末考试他的总平均分才45分,又是倒数第一。

嘲笑声不绝于耳。按校规平均成绩不及格,必须留级或退学,于是校长把他叫到办公室,劝他退学,回家种田吧。

“校长,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可以的!”童弟周满脸通红地哀求着。

校长被诚恳的态度、坚毅的目光感动,最后答应让他跟班再试读一学期。

校长室岀来,童第周泪流满面,他想起父亲的期待,求学要“水滴穿石”,他握紧拳头发誓:“我一定要争气,我一定行!”

从此以后,每日天蒙蒙亮,童第周就翻身下床,到操场上朗读英语;中午,别人休息玩闹时,他把头埋进书本里;晚上,宿舍关灯了,他搬张凳子在昏暗路灯下演算习题……

终于又到了期末公布成绩的时候,童第周成了焦点,而这次他的总平均分达到70多分,几何竟考了100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

校长无比庆幸当初劝退没成功,感慨地说:“我当了多年校长,从来没有看到过进步这么快的学生!”

原先取笑过他的同学,也都开始对他另眼相看。从那以后,童第周从学渣逆袭成了学霸,他成了效实中学的骄傲。

童第周熬夜苦读,水滴石穿那种专注与坚持,成就他不屈不挠,不服输的性格。

很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童弟周说:“效实中学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的影响特别大。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不笨,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能做到。”

之后,童第周从复旦大学毕业,又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跟着欧洲著名的生物学教授研究胚胎学。

当时中国微弱,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有一次,一名和他同住的外国留学生竟然公开说道:“中国人太笨。”

童第周非常生气,他用坚定的语气向对方下战书,他们俩代表各自的国家,看谁先获得博士学位。

结果,那名留学生被现实打脸,他连学位都没拿到。而童弟周却凭着水滴石穿的专注与勤奋,脱颖而出。

当他成功为直径不到1/10毫米的海鞘卵子做外膜剥离试验时,国际同行们发出了赞赏的声音:童第周真行!中国人真行!

1934年,童第周获得比利时的博士学位,他放弃海外的高薪工作机会,毅然回国大力推动中国胚胎学的发展,开创了中国实验胚胎学,

成为一位大名鼎鼎的生物学家。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中国人真了不起!”这是外国教授对童第周的评价。1930年童第周在比利时求学时,在国外很多外国孩子瞧不起中国孩子。童第周暗下决心,要为我们中国人争口气。

当时,他的导师达克教授被一个难度很高的实验困扰,实验的内容是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教授和助手们曾经尝试了很多次,也没能把实验做成功。至于其他外国学生,看到权威的教授都做不了的实验,自己也不敢尝试。

自信的童第周则不一样,在教授和外国学生助手的注视下,童第周到显微镜下拿针把卵膜刺穿,青蛙卵瘪了下去,一下子就剥开了。

童第周的表现,在当时的环境下,无疑是狠狠打脸了那些看不起中国学子的外国学生,达克教授也被他的天赋和努力所惊艳,对他更加重视。

后来,童第周学业有成后回到国内,他不忘刻苦学习,成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被称为“中国克隆之父”。著名的生物学家布拉舍教授曾经这样评价童第周,他说“童先生了不起!中国人真了不起!你为我们的实验开辟了一条道路!”

童第周先生对我国的生物科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是中国实验胚胎学、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的先河。

而他的求学历程却是非常的曲折和精彩的,也引人深思。童第周出身贫寒,靠学习和书籍而获得了知识的力量,最终成就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经历,让人津津乐道。

1902年,童第周先生生于浙江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清贫。小时候他喜欢读书,跟随父亲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后来他的父亲离世了,靠着兄辈抚养继续求学。

1918年,直到17岁的童第周才正式开始第一次走进校园读书。和从小就开始在学校读书的孩子相比,他的基础很差,跟不上进度,学起来也很吃力。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各科平均分只有45分。受到打击的童第周并没有自我放弃,他反而更加有斗志,也更加努力。

第二学期开学后,童第周变得更加刻苦学了,经常学习到深夜。每天晚上学校的教室、宿舍都已经关灯了,童第周就带着书本跑到路灯下借光读书。

他的行为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发现他天天凌晨都在路灯下学习后,便阻止他。老师直接把校园里的路灯给关了。

难道是老师不希望他如此执着地去读书,想去阻拦他?其实不是的,老师担心他长期熬夜学习,身体会吃不消,所以才这样做。老师想劝他多点休息。

但是童第周为了把学习进度赶上来,老师关了校道的路灯后,他就去厕所的路灯下学习,反正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位热爱学习的人的行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童第周仅用一个学期的努力,就把进度赶上来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在我看来,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来之不易,尤其是寒门学子,要想改变命运,读书和学习是一个好方法。

在生活中,我时常和自己的孩子分享一些著名人物的求学经历和学习方法,给他们在心里埋下一颗爱读书的种子,潜移默化去影响他们。我不希望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但愿孩子的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涵养的人,可以在成年后因为有知识,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或事业。

像童第周先生求学经历这样的励志案例,我是在《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这本书里面看到的。里面有很多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例如张载、宋濂、童第周、达芬奇等名人的求学故事和学习方法分享,生动有趣,能增加自己的见识见解。

现在是网络时代,小孩子容易被一些无用的网络文化影响,沉迷于网络游戏、电视、沉迷于玩手机等,有的孩子因此无心读书与学习。

在此,我建议看这本《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这本书,让孩子们早点知道读书的作用。让孩子明白,不读书和爱读书的孩子,将来的人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这本书是徐可夫先生所写,里面包含有趣生动的案例,通过从读书的志向、兴趣、方法等引导孩子如何读书。我直接说一句,有条件的长辈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或孙辈带一本这书。

曾经我的孩子问我“读书有什么用”。那时候我不会回答,就说“你如果连读书这么简单的事我不会,你想象一下自己长大以后,还能会做什么?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

现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就明白了,我可以告诉孩子,知识,其实是一种更重要的财富。

【南京农业大学打造农业特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南农八门课”厚植爱农情】上学期期末,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学生朱琪在修完“大国‘三农’与乡村振兴”课程后,收获满满:“课程涉及农业农村政策多个领域,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让我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大国‘三农’与乡村振兴”属于该校“南农八门课”这一农业特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40多门课程,涵盖文学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哲学方法、科学探索、外国文化六大类。

“南农八门课”≠南农8门课

“其实不止8门。”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炜介绍,“南农八门课”是自2017年起,借鉴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精髓,融入农业元素,让学生在大学4年中,修读六大类中的至少8门课,合计10学分。

“这一通识课程体系的广度,要求学生跨越文理专业反选,鼓励学生多视角去看世界。”张炜说。

传统的通识课程存在单科性的局限,不利于学生搭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但是,“跨越文理反选”谈何容易?课程改革前,南农就在教学反馈中发现,一些文科生觉得自然科学类课程太“深”,学生“不爱听”,教师“不想上”。同时,通识课程普遍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授课,低年级学生对课程内容不理解,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这些问题,在‘南农八门课’的课程体系中都被一一破解了。”张炜表示,在课程广度上,通识教育与专业课交织,4年不断线,向通用知识与能力方向改革,重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跨学科思维;在课程深度上,体系要求课程以教授领衔,明确通识课的学术要求,实现通识核心课程“宽”与“深”的结合。

在“南农八门课”体系中,属于“科学探索”大类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被更名为“生命科学概论”。“一字之差,师生的感受却是天壤之别。导论是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概论则是概貌,让学生对该领域有大致的了解,重点关注生命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该课程主讲教授陈世国介绍。

出品“农字号”通识教育

以农科精粹和农业传统文化为通识课程输送养料是“南农八门课”建设的重点。据统计,在首期建设的40多门核心课中,农业特色课程就有14门,约占课程数的三分之一。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领衔主讲“历史研究”大类中的“南农简史”课程。“这不仅仅是校史,希望学生们从历史的思维和眼光出发,看南农、看中国、看世界。”董维春说。

南农在120年里走过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南农人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26座校园人物雕塑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南农简史”教学团队由7位各领域资深教授组成,他们在一次次集体备课会上,精心设计课程章节,打磨授课内容。

“农业伦理学概论”隶属“南农八门课”的“哲学方法”大类。课程配套使用的教材,是98岁高龄的草地农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编写的《农业伦理学》。“农业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农业大学的学生都应该多多了解农业与社会、农业与人类的关系。”任继周对于农业伦理学通识教育有着殷切的期望。

“南农八门课”还将课程搬出传统课堂,在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里讲稻作起源,在昆虫学公开课上展示昆虫的图解、标本与美食,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通专”结合带动课程群发展

“南农八门课”课程体系建设至今,累计有41655人次选修318门次课程,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达到95%。其中,“世界农业文明史”“大国‘三农’与乡村振兴”等课程满意度均达99%。

学生受益的同时,通识核心课也带动了教师课程群的发展与成熟。“植物与生活”“茶叶品鉴艺术”“昆虫与人类生活”等5门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美在民间”“普通生态学”等4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民间艺术鉴赏”让留学生参与陶艺制作体验,相关课程也在南农肯尼亚孔子学院推广应用……

“在学科专业高度分化的时代,高等教育模式将更加强调‘通专’结合。我们的通识教育是提高卓越农林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跨越学科与专业界限,形成广博的农业及相关学科知识跨度,培养科学精神、全球视野和知农爱农的情怀,最终实现学生成长成才。”董维春表示。

作者:通讯员 赵烨烨 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中国教育报》2022年08月20日第2版#教育##教育微头条##南京农业大学##农业#

家长:英语是不是不再重要了?

小学期末考试不再考英语了,上海率先试点!网上消息一传开,在全国引起不少的振荡,有支持的,有不赞同的,但更多的家长陷入焦虑和迷茫。

众所周知,中国大陆从1949年至1960年代中期,因得到苏联的大量援助,中苏关系很好,俄语作为我国的第一外语。从1960年代中期以后,英语作为第一外语了,特别是1983年以后,英语(外语)是在高等学校升学考试中,和其他科目一样同等对待。

但从2016年开始,北京高考英语分值由150分降为100分,中考英语由120分降为100分,其他的省市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我们国家由从前对英语的重视,和对今天取消英语考试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国力的发展变化。

今天的中国已是全世界超过60%以上的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许多国家可以直接用人民币买东西,全世界使用中文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英语,而且最近很多外国航天员都在苦练中文,因为中国航天站操作界面是中文的,而不是英语。

当国家强大了,国力发展了,英语就会从一个非要不可的东西,变成普通工具。所以英语在我们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要重新定义。当然有的孩子对语言感兴趣,将来想从事翻译工作,怎么办呢?

不用着急,孩子可以在高中阶段选修英语,正如想做建筑师、工程师的孩子可以选修物理一样。取消英语考试是为了贫富和城乡学子的公平,而高考志愿的改革,是一种更高级的公平,每个孩子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

如果家长认为英语有需要的就去自学,比如想去北大清华读核物理的、想去大公司搞研发的,自学就行了!何况带有目的性的学习,学习更有动力,学得更快。另外,如果家长你觉得你孩子有特别的天赋,希望你的孩子能走得更远,别放弃英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83574/
1
上一篇西安市会计培训中心(西安会计培训费用)
下一篇 初级会计师的证书编号(初级会计师证书编号是管理号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