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澳大利亚10月11日发行《免费公共义务教育150年》邮票】澳大利亚于1872年12月17日率先在维多利亚州政府执行《教育法》,法律规定维多利亚州公民6-15岁子女享有免费参加公共教育的权利,为纪念公办教育制度建立150周年,10月11日发行邮票1套,面值……详见https://www.stampsms.com/archives/377
绝对的一知半解。澳大利亚的养老金制度极其复杂。就是长期在澳居住和工作的人,光资产测试和收入测试这两块,也未必完全清楚。更不用说其它的规定。有些人冲着澳大利亚的福利制度,来了就不择手段,想让澳大利亚的纳税人为他们的不劳而获埋单,很无耻。奉劝那些内心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早早收手。别再给华人脸上抹黑了。
#澳媒称澳军或将违反中国海上新规#澳大利亚欲碰瓷中国《海上安全交通法》是自不量力。中国海事局8月27日颁发公告,自9月1日起,要求外国潜水器、核动力船舶、载运放射性物质的船舶,以及载运散装的油类、化学品、液化气体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船舶的运营方,须在进入中国领海时,提前报告船只详细信息,包括所载危险货物的正式名称和装载量。这是加强事前制度防范、事中事后加强监管、强化应急处置等方面完善制度的设计,也是世界沿海国家通行的做法,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本无可厚非,但澳大利亚却第一个跳了出来。澳大利亚国防部最新表态不但质疑中国的做法是否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还声称“澳大利亚海军舰艇将继续展开符合国际法的自由巡航。”明显有挑衅的意味。澳大利亚最好的舰艇是两艘两万吨的堪培拉级两栖登陆舰和三艘7000吨的霍巴特级驱逐舰,在中国075两栖攻击舰和055、052D驱逐舰面前完全落于下风。澳海军堪培拉号两栖登陆舰和一艘护卫舰目前已经启航去东南亚参加演习,如果真的到南海“以身试法”,无异于自取其辱。我们拭目以待,倒要看看澳大利亚海军究竟有多大胆量。
对中国人设限最狠的国家出来了。新年最后一天,摩洛哥外交部宣布:从2023年1月3日起,所有来自中国的人员,不论国籍,皆不得入境该国,“以避免出现新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到现在为止,日本、印度、韩国、意大利、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宣布对中国入境人员采取不同程度的管制措施。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也督促中国提供疫情具体数据。
无论是一些国家对中国入境人员设限,还是世界卫生组织督促中国提供疫情具体数据,单独来看其实本来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一旦进行对比就会觉得十分不爽,因为他们的这些措施中含有故意为难的意味。在我们“动态清零”的时候,这其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曾不止十次百次地要求中国和他们一样放开,可当我们真正放开时他们却又搞这些小动作。世卫组织更是如此,在涉疫问题上区别对待中国和其他国家,他们的小心思一眼就能被人看透。
说实在话,中国此前的抗疫成绩实在是太成功,太让人无可挑剔了。我们不但让大量生命免遭伤害,而且经济发展得还不错。前两年不用说了,全球一枝独秀,今年困难较大,但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也不算差。几年战疫,无论美国和西方如何抹黑和诋毁,坚硬的事实让中国在国际社会占领了道义高地,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
如今,以美西方为主的大量国家对中国入境人员设限,世卫组织有一搭没搭地意有所指,为西方媒体渲染中国抗疫失败提供大量素材,目的就是要抵消这几年中国抗疫取得的巨大成功。这也是我常常说的话语权的重要性,很多历史事实在西方持续的洗白、洗黑下,后世慢慢的以为二战是美国拯救了欧洲,苏联是与德国一样,甚至是更凶恶的侵略者。
这场“战疫”同样如此。西方媒体在战斗的全过程操纵舆论,无非就是想争夺对这场战争的解释权,把采取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野蛮西方洗成代表文明的力量罢了。而真正取得胜利的我们,反而有丢掉胜利果实的危险。
英女王逝世,澳大利亚长期支持共和的工党总理阿尔巴内塞却表示,现在不是讨论“共和制公投”的时候。1999年澳大利亚曾经搞过公投,当时女王说尊重澳大利亚人的制度选择,结果55%的人反对,现在就不同了,55%的人赞成。
澳大利亚是一定会走向共和的,现在工党总理阿尔巴内塞没必要在当下这个关口提出这个让五眼联盟尴尬的问题。但是共和制既然已经得到了大多数澳大利亚老百姓的认同,一定会有政客在未来的选举中跟选民打这张牌。然后随着越来越多的选民认同,就会把更多的政客卷入,逐渐变成政治正确,那时候谁都挡不住。澳大利亚加拿大最后都会变成共和制,失去这两个国家,英联邦随即就会实质性死亡。
这个说法完全错误,英国制度就好像我们国家的考试制度,举例(目的为了更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能考700多分?为什么有的人只能考300、400分?原因就在每一个人的天赋擅长领域兴趣特长爱好都不一样,不应该统一,标准化,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天赋擅长领域兴趣特长爱好,并发挥出来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公平:因材施教。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你用爬树的本领来评价鱼儿的能力,它终其一生都会觉得自己是条蠢鱼。英国制度“竟然”这么好,那为什么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乌干达、肯尼亚、缅甸、孟加拉国等国家不是发达国家?原因很简单,他们不适合英国制度,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中国香港适合英国制度,并且发展的很好,不应该拿几个国家的成功说明一切事情,英国殖民地大多数不是很发达,相对于以上保留英国制度的发达国家/地区,这个问题和举例是一个道理,每个国家应该去寻找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而不是盲目跟风模仿其他国家(括号里是我觉得的前提(下同):模仿成功或者超越除外),毛主席说过一句话: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致失败。照抄别国经验是要吃亏的(前提盲目跟风情况下),照抄是一定会上当(前提是这个国家照抄没有成功情况下),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最重要的是那些国家压根就不适合英国制度,英国制度不符合他们国情,有些人拿几个国家成功案例否定其他制度,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错觉,是因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加拿大都是发达国家而且国际影响力很大,大家都在关注这些国家,其他国家没有多大国际影响力,而且不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下。
重磅:DSE成绩升读名校依旧无障碍!
英国大学及院校招生事务处(#UCAS# )宣布今年5月起在分数对照表移除所有国际考试资历及非英国监管的考试资历,适用于23年9月起赴英国升学的学生。
香港考评局今日强调,UCAS确认有关改动不会影响#香港高考# 香港中学文凭试(#HKDSE# )的认受性,学生仍可继续直接以文凭试成绩,按照以往的程序申请入读英国院校。
香港中学文凭试目前有近300所海外高等院校接受以文凭试(HKDSE )成绩申请入读,当中包括英国、澳洲、加拿大、美国等;另约有130所内地院校及约140所台湾院校直接以文凭试成绩取录DSE学生。
#香港中学文凭试# 的UCAS对照分数:
由2017年9月起,英国大学及院校招生事务处(UCAS)会采用新的UCAS对照分数,为英国院校收生时提供支持。
新的UCAS分数对照制度按各资历的课时及等级计算总分,香港中学文凭试HKDSE第3至5**级与英国GCE A level的E至A*级之水平相若。甲类高中科目的5**级之对照分数,获评最高的56分;而数学科必修部分及延伸部分的5**级则各取得28分,修读数学科必修和延伸部分的考生于两部分取得之总分,与其他甲类科目之对照分数一致。
1967年,澳大利亚进行了一场荒诞的全民公投,公投的提案是“澳大利亚原住民是人还是动物?”
在此之前,根据澳大利亚《动植物保护法》的答案规定,澳原住民一直都被被划分成了动物,不属于人类。两百年来,澳洲土著遭到了盎撒白人惨无人道的奴役和屠杀,甚至被关进动物园里的笼子里,当成动物展示。
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曾厚颜无耻地说:“澳大利亚从来没有过奴隶制度。”
恐怕也是因为澳洲土著在这帮强盗后代眼里根本就不算人。
这项荒唐的公投虽然最后承认了原住民属于人类,但永远也遮掩不了盎撒人曾经犯下的累累罪行。
#澳方希望中方取消煤炭进口禁令#【我还希望澳大利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呢!】中国有啥煤炭进口禁令?澳大利亚人真能造谣!我们分明是为了环保的原因,对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煤炭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你们的煤炭不合格,能怪我们吗?
再退一步说,就算中国有这么个禁令吧!希望就好用吗?除非是神仙,神仙长什么样不知道,但是肯定不长澳大利亚这样。
当然了,能颁布禁令,自然也可以撤销禁令,但是这不还是借用周星驰的那句话“给个理由先!!”我们为啥发布这个禁令?现在让中国这么做的原因消除了吗?
如果原因还没有消除,中国凭什么撤销?澳大利亚应该老老实实的回家努力反省,怎么才能让中国颁布禁令的原因消失!!
【81%的澳洲电动车主支持电动汽车缴纳路税】#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成为新热门##澳洲#一项调查显示,澳大利亚绝大多数相对富裕的电动汽车主支持电动车征税的制度。
澳大利亚汽车协会本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69%的选民表示,电动汽车车主应该为使用公共道路付费。在电动汽车车主中,这一比例跃升至81%。
包括南澳州长在内的一些反对征收电动汽车道路使用税的人士,对这一意外结果形成了质疑。他们认为,征税只会降低电动汽车的使用率。
鉴于澳大利亚家庭每年为每辆车支付大约1000澳元的燃油税,税改倡导者和公共基础设施专家表示,电动汽车车主最终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部分税费。
另外,税改倡导者和公共基础设施专家也指出,在当前电动汽车保有量比较低的时期,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引入一套系统将耗油少或不耗油的车辆纳入联邦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可能会错失税制改革的良机。
从政治角度而言,在电动汽车保有量很高时再引入道路使用税,难度只会更大。
工党预计,到2030年,89%的新车将是混合动力或电动的,这将严重侵蚀目前每年约120亿澳元的联邦燃油税,而在全球油价飙升的情况下,联邦燃油税减半了6个月,下个月将反弹至每升44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