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
星座运势:天秤座
买买买的欲望飙升,容易有大额的财务进出,下手前还请三思,以免后悔。工作中容易遇上强势的客户或是合作伙伴,被压制你的容易感到委屈,想要还击。情侣间浓情蜜意,但也有拌嘴情况出现。
单身的有点妄自菲薄,不敢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恋爱中的不要吝啬传达自己的爱意,行动和表达都可以。
工作方面你能表现出机智的一面,即便是随机应变也会很灵活,善于化险为夷,而且能将挑战转化为机会。
基本上没有进账的收入,不过你有理财的意识,还是能够做好收支的把关,暂时最好还是精打细算,免得有经济压力。
#原创# #头条创作挑战赛#
聚焦今日连板池(1月5日)
今天指数涨势很好,但是短线情绪在退潮,高位强势股大面积的大幅下跌。
大碗面我已经先吃为敬了。
1、尚太科技,6天6板,月度涨幅33.08%,流通市值51.03亿。(新股)
2、奥维通信,4天3板,月度涨幅19.95%,流通市值29.25亿。
3、哈尔斯,3天3板,月度涨幅33.06%,流通市值22.8亿。
4、中远海科,3天3板,月度涨幅33.09%,流通市值53.51亿。
5、海得控制,3天3板,月度涨幅33.16%,流通市值36.65亿。
6、如意集团,3天2板,月度涨幅12.95%,流通市值28.44亿。
7、美丽云,3天2板,月度涨幅25.99%,流通市值118.96亿。
8、兔宝宝,2天2板,月度涨幅19.24%,流通市值89.79亿。
9、紫光股份,2天2板,月度涨幅26.35%,流通市值705.01亿。
10、数源科技,2天2板,月度涨幅25.44%,流通市值38.78亿。
以上连板数据统计日期为1月5日。
#财经新势力新春季#
#螺丝钉说#
今天大盘整体上涨,截止到收盘,还是在4.6星级的位置。
不过距离4.5星级也不远了。
大部分品种上涨。
消费、医药上涨比较多,港股也涨幅不错。
最近A股实在是太强势了。
这种爆发式的上涨,在以前的5星级反弹中也出现过。
例如2014年的三季度、2019年的一季度。
因为4.5星级-5星级,往往是伴随着不理性的恐慌下跌才会出现的。
这种跌幅,修复起来也会比较猛烈。
不过不要把这种上涨当作常态。
例如2018年底的5星级,在2019年初,大盘一口气反弹了40%。
之后迎来第一波回调,大约回调15%。
后面还是要做好面对波动的心理准备。
1. 最近出来了两个新的信息。
一个是关于ETF,纳入到互联互通中。
之前港股通等,主要是纳入股票,并没有纳入场内的ETF。
现在ETF也可以进入到互联互通中了。
这可以给投资者增加一些投资的品种。
主要是港股场内的一些海外ETF。到时候也会跟大家介绍下。
不过港股通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投资者比较难达到。
目前ETF也没有被纳入到投顾组合。
投顾组合还是投资纯场外基金。
参考海外,ETF未来也会成为投顾的主力品种之一的。
2. 另一个信息,则是个人养老金的一个征求意见稿。
个人养老金是一个大事,也是养老第三支柱的主力。
这个账户中,可以投资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养老公募基金。
这三类品种,风险和收益有比较大的区别。
▼养老理财
除去养老保险不谈,这里的养老理财,类似二级债基,大部分配置债券,少部分配置可转债、股票。
跟365天投顾组合类似,长期预期大约5%-7%,会有百分之几的波动。
▼养老公募基金
而养老公募基金,主要是养老FOF。
通常是目标日期(类似100-年龄的策略)或者目标风险(股票债券比例相对固定)。
假设距离退休年龄比较远,可能会持有60%-70%的股票基金。
那遇到熊市,这类品种的波动还是非常大的,会远超理财。
其实发展初期的话,养老理财等估计会是规模更大的。
因为大多数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波动风险还是比较难接受。
股票基金的投资者数量,比理财投资者的数量还是少很多。
养老FOF已经诞生了很多年,但波动比较大,适合有一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
规模始终没有做到太大。还是有一些投资门槛的。
当然,随着投资者投资知识逐渐丰富起来,也会逐渐掌握起股票基金的投资的。
这也是螺丝钉一直在做的事情~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螺丝钉说#
今天大盘整体波动不大,还是在5星级。
沪深300微涨0.12%。
中证500等中小盘、港股涨幅稍高。
不同风格涨跌分化。
昨天比较强势的银行地产变成下跌。
小盘成长风格今天比较强势。
不同风格分化的情况下,
主动优选、指数增强的表现会稳定一些。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螺丝钉说#
今天大盘整体微涨。又回到了5星级。
不过目前还是在5星级的位置,还没走出。
这几天不同风格切换比较快。
昨天中小盘、成长风格上涨较多。
今天又变成了大盘、价值风格强势。
银行等普遍上涨。
消费、医药等也上涨。
港股周一周二都是假期,明天周三恢复交易。
周一周二,组合的收益,主要展示的A股部分,港股因为放假,组合收益没有包括港股的。周三开始就恢复了。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螺丝钉说#
今天大盘先跌后涨,全天下来微涨,波动不大。
目前还是在4.8星级。
医药、港股比较强势。
其他品种波动不大。
这两天反而是港股比A股更强势一些。
1. 最近,看到一些银行的养老理财也开始发售了。
未来个人养老金账户,主要可以投资三类品种:
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养老基金。
其中,
(1)养老保险主要是看买入的时候,保险合同中的约定收益。约定是多少就是多少。
(2)养老理财和养老基金,持有的时候则会有波动。
养老理财,更类似于债券基金。比如365天投顾组合的配置思路。
债券的比例会高一些,股票比例相对较少。
养老基金,主要是养老FOF。
例如会看到有的FOF基金中,名字里带有2040、2050这样的字样。意思就是,如果自己在对应年份附近退休,就可以买对应的FOF。
养老FOF大致的配置思路,是用「100-年龄」的方式,来分配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
所以距离退休年龄越远,股票基金的比例会越高。
2. 那哪一种养老品种,会比较受欢迎呢?
初期还是养老理财的规模会更大一些。
像最近一些养老理财,募集规模达到30亿。
而最近股票基金、FOF基金的募集,平均规模只有几亿。
因为养老理财的股票比例较低,波动也小。
像365天投顾组合这样的品种,持有的时候,波动通常在3%以内。
养老理财也是类似,波动不会太大。
而养老FOF,股票比例有的会达到50%甚至70%。
这种情况下,波动并不小,遇到熊市,可能短期回撤会达到20%级别。
现阶段国内投资过股票基金的人,还是相对比较少的。
大多数人,之前投资的是波动很小的货币基金或者银行理财。
那下一步,接受波动稍大的债券基金是顺理成章的。
最后才会过渡到股票基金。
从长期看,股票基金属于风险高、收益高的品种,如果掌握了投资技巧,那股票基金长期年化还是比债券基金高的~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螺丝钉说#
今天大盘整体下跌,还是在4星级的位置。
1. 价值风格、中概股最近比较强势,连续上涨。
银行指数今天上涨后,距离正常估值也不远了。
红利指数今天也是上涨的。
如果后续利率稳步提高(即回到过去几年的历史平均水平),那价值风格通常会表现好一些。
有希望走出2016-2018年的价值牛市。
红利、价值等指数也有希望达到高估止盈的阶段。
当然最好不要利率突然大幅陡然提高,这种情况往往是出现了流动性风险,也就是钱荒。
通常带来的是股债双杀。好在这种情况出现概率比较小,过去10年主要是2013年遇到过。
因为300价值已经回到了正常估值。本周假设有定投,那就是50AH、中证500、中证医疗、生物科技、恒生科技、中国互联。
其中中国互联容易遇到限购,走恒生科技也OK。
投资单个品种的时候,注意控制好资金比例。
2. 主动优选最近也跑赢了大盘。
目前主动优选,价值风格的配置比例也是相对多一些的。
成长风格相对低迷一些。
倒不是成长风格不好,像2020年主动优选刚上线的时候,成长风格是组合里挑大梁的。
2019-2020年成长风格表现强于大盘。
等到了成长风格便宜的时候,到时候也会提高成长风格的比例。
这就是主动优选的风格配置策略:多种风格都配置,哪一种风格相对便宜会提高对应的比例。
后面主动优选投顾组合上线后,也会延续类似的风格配置比例。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安徽一文科考生今年的高考考得很不错,排名全省的前80名。
这位考生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录取了!
原本想要吐槽他的,工商管理这垃圾专业?还有人愿意学?
结果看到是人大的,我瞬间怂了,人大的工商管理?真是厉害炸了!
其它大学读工商管理可能真的就是做做样子,但是人大的工商管理,人是真的管理!
人大工商管理出来的机会不要太多,一般情况下今年内直升管理层不是梦!
而且就业的话,单单北京就机会无数了,更不要说其它地方了!
最后人大的工商管理毕业后还可以选调考公,出路很多也很好!
如果家里面的条件比较好,那么以后的发展就更好了!
然后人大的工商管理属于商学院是一个大类,大类里有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细分专业,和大家所理解的工商管理并不一样,是和人大的金融以及法学一样强势的王牌专业!
然后这个专业的学习还是比较轻松的,保研比较容易,实习时间很充足,简直是让人羡慕死了!
最后,恭喜这位考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希望他能在人大享受一段幸福快乐的大学时光,相信他的未来一定无比光明,加油!
#螺丝钉说#
今天上午大盘微跌,下午反弹。
整体微涨,还是在4.5星级。
今天价值风格比较强势。
红利、价值指数,上涨超过2%。
目前组合中也是配置了价值风格品种。
经过两天连续上涨,港股上午下跌比较多,不过到下午反弹。
全天跌幅不大。
其实即便是从底部反弹,也很少是连续上涨的模式。
短期里还是会有市场的大起大落的,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
1. 最近有不少基金放开了限购,或者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自己买入自己管理的基金。
这里面也隐藏了一些信息。
(1)放开限购
有的基金经理会在市场回到便宜位置的时候,放开限购。
比如说前段时间的谢治宇、张坤都放开了限购。
这也代表基金经理看好市场短期的投资机会。
不过之前限购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觉得市场比较贵;
一种是觉得自己管理资金太多,管不过来。
如果是后者,即便放开限购,额度也不会太高。
(2)基金公司自购
第二种,是基金公司用自己的钱,买入自己家的基金,并承诺持有至少多少年。
这种自购,自然是买的越多越有诚意。
对基金公司来说,2020年,国内基金公司的净利润率大约是37%。
也就是说,基金公司每收入100元的管理费收入,有37元会变成净利润,其他是各项支出。
如果基金公司管理1000亿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
假设平均管理费1%,那就是10亿收入,大约3.7亿净利润。
考虑到基金公司还得给自己未来经营发展留出资金,那么1000亿管理规模,3.7亿净利润,自购1亿,就是比较良心的了。
像之前睿远就多次自购,持有时间长度不低于5年,堪称表率。
不过小规模的基金公司,可能就做不到自购了。
如果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只有100亿,可能还在盈亏平衡上挣扎,就没有钱自购。
(3)基金经理自购
第三种是基金经理用自己的钱自购。
这是是基金经理缴纳个税之后,用税后的钱买自己的基金。
这种真金白银,自然也是很强的信号。
这几天有不少基金经理也在这么做。
自购金额越高,承诺持有时间越长,也是代表越看好自己的基金。
当然,也不排除基金经理后面会卖出。
基金定期报告里,是有基金公司持有自己基金的情况的。
2. 看了下咱们主动优选投顾组合的基金。
目前投顾组合中的基金,都有基金公司员工、基金经理自己持有一定份额。
说明对于这批基金,基金公司内部的员工、基金经理还是看好的。
比例最高的是中泰资管姜诚的基金,基金公司员工和基金经理持有基金比例达到4%。还是非常看好自家的产品。
其他大部分持有比例在1%以内。
不过这个数据不是最新的,是去年的数据了。今年市场下跌之后,自购数据也增加了不少。不过详细的数据得等基金报告全更新完之后,也再来统计一下。
3. 熊市底部的信号。
目前星级处于4-5星级,估值比较低,这是我们每天看到的估值数据。
另外,新基金频繁募集失败、基金放开限购,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自购,这是另一些熊市常见的信号。
反过来,
如果估值回到3星级、2星级、1星级,百亿新基金频频出现,一些基金纷纷限购,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卖出了自己持有的基金份额,那就要小心了。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螺丝钉说#
今天大盘整体微跌,波动不大,还是在4星级。
1. 今天主要是价值风格比较强势。
价值、红利指数上涨。价值风格在原组合和现在投顾组合中都有配置不少比例。
目前这类品种反弹了一年,整体还处于不贵的阶段。
其他品种下跌为主。消费行业中,今天白酒指数下跌多一些。
消费行业大部分处于正常估值。消费龙头、消费50处于低估附近。
2. 有朋友希望能分析下目前的中概股等市场。
最近影响中概股涨跌的主要是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地区冲突。
这个因素也是最近A股港股比较低迷的原因之一。
虽然跟港股、内地公司的经营,相隔万里,但一般出现一些地区事件的时候,相应的涨跌冲击也会影响短期的波动。
比如说俄股有一家银行,在伦敦交易所上市,最近下跌了超过99%。
虽然这跟内地公司经营没啥关系,但对海外投资者来说,俄概股和中概股会感觉也有类比性,都算作是新兴市场的股票部分。
例如2016年初,英国退欧事件的时候,当时港股市场也出现过较大的波动。
包括在港股市场交易的内地公司,跟英国没有啥业务往来,也出现了波动。
有一些短线投资者,在出现国际事件的时候,会降低股票资产的比例。也有的投资者会针对这些事件来进行做空。
到了2017年的时候,市场缓和,这部分也涨了回来。
短期里,会影响市场情绪。
第二个是因为在财报更新的阶段。
财报更新前一段时间,上市公司会暂停回购,也少了一部分资金流入。
目前中概股大部分财报还没更新完。
每次财报数据更新后,也会分析下指数预期的盈利、收入增长速度。
从目前预期看,2021年,中概股收入增长,盈利受到短期影响。
2022年,行业研究的一致预期收入、盈利预期增长速度平均在15-20%。
不过目前还有不少公司财报没更新完,等更新后再分析会更准确一些。
每季度财报披露后也都有讲的。
3. 有朋友问,最近新指数基金的介绍少了。这倒不是螺丝钉不想介绍,而是现在,基金行业已经进入了发行的冰河期。
今年1-2月新基金发行的数量和规模,处于过去六七年的低位。基金行业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好做不好卖,好卖不好做」。
一年前,3星级的时候,很多明星基金经理,新基金单日募集超过百亿。
但现在,很多基金发行失败,募集一个月,2个亿都募集不到。
指数基金就更少了。
最近两个月,主要有10只新指数基金成立。
中证消费电子(千万)
中证新材料(千万)
民族品牌(4亿)
芯片产业(千万)
中证1000(千万)
光伏(千万)
沪港深竞争力(2.9亿)
港股通互联网(千万)
医疗指数(千万)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千万)
大部分只有千万级别,几年后清不清盘还不好说。两个规模稍大一些的。
现在市场比较冷清,所以新基金也没有太多合适的品种介绍。主要还是针对已经成立的基金品种。
不过反过来,如果大家看到新闻里,经常出现百亿规模新基金的新闻,那这时也差不多到3星级,不太便宜了。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