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宣布裁员,马上成为关注焦点。
本次裁员,面向50岁前后的最中坚力量,这部分人在公司工作了20多年,正值加薪享受日本雇佣制度黄金时段的时候,却被公司在困难面前不得不抛之弃之。终身雇用制受到挑战。
新闻报道的松下裁员方法:
4000万日元买断10年工龄(按60岁退休计算),1年400万日元,每月33.3万日元。
之前有电通,日通,变卖家产,再有JR,ana,jal宣布大数额亏损,再有这波裁员,日本经济估计要再次进入停滞或后退。
松下被爆大量裁员,40-50岁成为主要被裁对象
都说日本公司稳定,现在看来也不稳定,松下最近40-50岁为主,工龄20多年的员工进行大量裁员
具体裁员办法为
4000万日元买断10年工龄(按60岁退休计算),1年400万日元,每月33.3万日元,约19617人民币
我有个朋友在国内工作,也40岁,竟然被某私人企业逼着走,一分钱都没有补偿,也要10年的老员工了,制造业经理
对此,网友们有不同看法
1 日本的这个裁员补偿是平均工资,大多数人拿不到这么多
2 中国也需要工会
3 裁员是为了新鲜人才的流动,中年人价值不如年轻人大,不如裁了
你怎么看?#我要上微头条##上海头条#
后台有读者问:“难熬的时光,该怎么度过?”
我想说,生活再难,也要咬着牙走下去。
人生在世,十有九难。 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情,逃避也无用。 越是难熬的时刻,越要坚定地熬下去。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他出身贫寒,小学学历,却把松下经营成为日本第一的电器企业。
1929年,经济危机到来,多数公司选择大量裁员。而松下幸之助却对下属说,我们不裁员,要是裁员,员工该怎么生活。
于是松下决定停产,所有人都出去销售。在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大家一起渡过了难关,而且收入比以前还要多。
晚清名臣曾国藩说过一句话:“人才都是熬出来的,本事都是逼出来的。”
有时候在艰难的环境里,坚持下去,就会有转机。
“海啸虽然来过,但樱花还是开了。”
很多时候,距离成功也许就差那一步。
不狠狠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也无从知晓自己原来可以这么优秀。 #洞见#
越南最大的国营服装缝制企业--越南国家纺织服装集团(Vinatex),正在讨论让5万名员工临时休假或直接裁员。而同时,缺乏风险抵抗能力的不少越南中小服装工厂,已经大面积倒闭。
“这样下去,到5月份,30-50%的工作将消失”,Vinatex的首席执行官(CEO)黎进长说。
越南工商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4~5月的化学纤维类鞋产品的订单额将比上年同期减少7成。
尽管越南这两年在引进三星、松下等电子产业,推进本土的产业升级,但服装业依然是越南最核心的工业之一,服装业陷入大萧条,将引发大规模失业潮和经济增长困难。
除了越南本土的服装工厂,在越南建有代工厂的优衣库、ZARA等世界服装品牌巨头,也面临产品挤压如山,而代工厂却要临时关闭的窘境。
未来日本入口下降3000万?世界老三如何陷入绝境?
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很多企业削减了人力成本,削减正式员工,增加了非正式雇佣的人员。
2001年的时候向松下,富士通索尼的电子公司呢,就相继宣布了裁员计划。#日本人口中位数年龄48岁#
2018年已经就业的人群之中啊,正式员工在日本是占不到10%,其中25到30岁这群人,正式员工其实不到70%。此外,日本的劳动法规定:外派员工年龄不得超过40岁。
作为一个年轻人,特别是经历过激烈竞争之后,进入到大公司的年轻人,同时为了自身发展也想建功立业。
根据日本的这个入口问题研究所估算日本的入口将在2050年,跌破1亿人,到了2065年,基本呢要跌到9000万人以下。
顶尖的老板是什么样的格局?在遇到危机的情况下,喊出:我带你们一同克服危机。
而不是我抛下你们,使我克服危机。
日本百年工业史以来,只有两个经营之神,一个是大家熟知的稻盛和夫,另一个就是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萧条期间,松下电器库存大量堆积,管理层认为这是公司创始以来的最大危机。
怎么度过这次危机,大家提出了很多办法,其中比较受到认同的一个就是,简单粗暴的裁员一半。
时年35岁的松下幸之助,当时正躺在病床上。听到这个意见的时候,他说如果松下不是今天倒闭的话,这个裁员我不同意。
如果一个企业不遵守合同约定,随意裁员,今后松下就不要想做大发展了。
松下幸之助提出这样一个方案,把工厂的工作时间改为半天产量减半,工资依然全额发放,但取消周末休息。所有人一起努力卖库存。
本来以为会失业的员工一听不仅不会失业,工资还能全额发放,不禁大喜过望,仅仅两个月就把堆积的库存销售一空。
德鲁克就批评过通用汽车公司的经营策略。“他们把人员看成一种(可消减的)成本,其实他们应该把人员看成可以灵活运用的经营资源。”
第一次拿包,是被另外一家外企并购。工作岗位工资不变。公司还是赔了钱。年终奖也还没开始评定,公司给了方案到来年4月发放。股票按当时股价回购。供参考//@朱礼华谈劳动仲裁:小米N+2的裁员方案到底性价比如何?是良心价吗?小米的裁员已渐入高潮,今天一天时间,老朱就接到了至少10个小米员工的电话咨询,接起电话,只要听到他们说公司要求在2022年12月30日前离职,签订解除协议,我就问是不是小米,回答是的。老朱拿到了一份小米的裁员方案,仅限非常高层的员工内部传阅,已经公开的方案是试用期满的员工赔N+2,试用期内的员工赔N+1,猛一看,这个方案是非常OK的,但看看具体内容,就能知道这个方案对于工作年限长的员工来说,非常不公平。
小米N+2的裁员方案到底性价比如何?是良心价吗?小米的裁员已渐入高潮,今天一天时间,老朱就接到了至少10个小米员工的电话咨询,接起电话,只要听到他们说公司要求在2022年12月30日前离职,签订解除协议,我就问是不是小米,回答是的。老朱拿到了一份小米的裁员方案,仅限非常高层的员工内部传阅,已经公开的方案是试用期满的员工赔N+2,试用期内的员工赔N+1,猛一看,这个方案是非常OK的,但看看具体内容,就能知道这个方案对于工作年限长的员工来说,非常不公平。今天老朱接到的10来个小米的员工中,年限长的已超过了六七年,而且还有股票,年终奖,但此次小米裁员,2022年度的年终奖是不发的,关于年终奖的问题,小米裁员方案中是这样表述的:【目前没有启动年终奖评定,按照员工手册规定无法折算您的年终奖。但考虑您一直以来对公司的付出,也临近年底,所以为您争取到了+2的补偿,完全可以覆盖到您的年终奖。】
《绝望的主妇》里有一句台词:
“越是运气不好,越要沉住气默默振作,静静熬过去,就会发现自己到底有多强大!”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皆因能沉住气。
一个人遇事不慌,沉着冷静,方能成大器。
越是艰难,越要沉住气
曾国藩曾经说:
“事以急败,因思缓得。”
松下幸之助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他出身贫寒,只有小学学历,却把松下经营成为一家著名的电器企业。
他用100日元成立了生产插座的松下电器。
1929年,经济危机到来,多数公司选择大量裁员。
而松下幸之助却对下属说,我们不裁员,要是裁员,员工怎么生活。
于是松下决定停止生产,所有人出去销售。
就是在这种互帮互助的情况下,员工和公司一起渡过了难关,反倒收入比以前更多了。
在艰难的环境里,坚持下去,就会有转机。
有一个年轻人叫做神田三郎,他非常优秀,来松下电器面试时,和几百位应聘者竞争同一个岗位。
经过一个星期的筛选,录取名单出来了。
松下幸之助发现名单上没有神田三郎的名字,于是立马让人事去查一下。
原来,人事把神田三郎的名字给漏了,于是马上补寄录取书。
但是人事却收到一个震惊的消息:
神田三郎因为没有收到录取书,选择了自杀。
松下幸之助感叹到:
“太可惜了,要是他能沉住气,多坚持一会儿就好了。”
苏轼曾经在《留侯论》里写道: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不管发生了什么,心态上不能输,一点点自信,就能改变结局。
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沉住气,别让情绪打败自己
鬼谷子写道:
“气定则心定,心定则事圆。”
一个人能沉住气,就不会自乱阵脚,把事情慢慢做好。
主持人白岩松,是曾经的央视名嘴,重大节目里都会有他的身影。
在32岁那一年,他遭遇了情绪低谷期。
节目收视率低,而且还遭遇了网络暴力,他自己都找寻不到坚持下去的意义。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改变,跟领导提出停职一年,好好休息。
那一年,他沉浸在学习、养花、做饭里,给自己一个充电的机会。
他没有跟坏情绪去对抗,而是选择沉着应付,退后一步,默默回归生活。
一年之后,他再次复出,和团队一起制作出许多贴近民生的节目,更加受到老百姓的喜欢。
真正的强者,不害怕一时的低落,他们的目标是长远的未来。
如果时机未到,那就沉住气,放下坏情绪,等待下一个机遇。
扛得住,熬过去
王石曾经说: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
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于能不能扛住压力,熬过难关。
演员黎姿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
她的父亲患有脑膜炎失聪,全家依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
为了减轻负担,黎姿以童工的身份演出舞台剧。
后来她回忆说:
“那时候房子很小,没有独立卫生间,就去上公厕。
但是经常被欺负,后来爸爸就在厨房边搭了卫生间,吃饭的时候都能闻到厕所的味道。”
因为童年的遭遇,黎姿性格里就有一种韧劲,从不放弃,也从不抱怨,任何困难都咬着牙扛过去。
后来,黎姿红了,生活总算是好了一点,却没料到弟弟遭遇车祸,身负重伤。
那一年,黎姿退出娱乐圈,照顾瘫痪的弟弟,接手弟弟的企业。
她从一个别人眼中的花瓶,转变为公司的CEO。
她学习财务管理和公司经营,在人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黎姿在2017年,将公司挂牌上市,生意越做越大。
圈内人评价黎姿:“她很能吃苦,一个人能熬出头,唯有靠自己。”
没有谁的人生一帆风顺,在得失中成长,在胜败中精进。
熬不住,出局;
熬得住,出众。
愿你能活在当下每一个时刻,沉住气,吃硬饭,干硬仗。
在过去的几年里,(匠人精神)是个很火的词。官员,学者及媒体频繁提及这个词,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似乎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制造业,又向高端转型,就必须依靠匠人精神。不过,日本制造业的衰败则带给我们一个教训,——对匠人精神的发挥,也要适可而止。
十几二十年前,在全球的家电市场上,日本品牌几乎独领风骚,日本制造的匠人精神,也常为国内的企业研究者津津乐道!最近两三五年,那些老牌的日本货,似乎很难再高调起来了。危机中的夏普还在裁员与买球自救,连年亏损的松下想盈利还很难,昔日明星NEC己功彻底退出了智能手机领域…
没错,发挥匠人精神可以使产品更完美,然而,在边际成本上升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产品质量在提高到一定程度后,
在进一步发挥匠人精神使之更完美。
#兰州头条# 兰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欠债39亿让职工自己贷款发工资全国闻名。 这种巨额债务危机如何破局,令人头疼不已。已故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经验可以给兰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一些思路。
2010年2月,日本航空申请破产保护,当时已78岁的稻盛和夫受日本政府委派,以零薪酬出任日本航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主导了日航的破产重组。稻盛在出任日航总裁后不久,便缩减公司规模,裁掉1.6万名日航员工,这占当时日航员工总数的约1/3。虽然规模缩小,利润额却不断增加。在稻盛的领导下,日航于第二年实现扭亏为盈,并在不到三年时间内重新上市。在日本国内,稻盛和夫与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并称为“经营之神”。
对照稻盛和夫重组日航之举,兰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也可以学:
一:调整公交线路,缩小线路规模,裁减乘客稀少赔钱太多的线路,裁减司机和不必要的行政人员。裁减规模至少三分之一。在兰州地铁分流公交乘客的大趋势下,裁员是必然之举。
二,涨价,至少涨一倍,起价2元开始,最高不超过6元,因为超过6元肯定竞争不过地铁,地铁票最高6元。
三,卖家产,把不需要的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尽快变现出手自救。多余的公交车,多余的乱七八糟能变成钱的没用的资产统统出售。
四,盘活固定资产,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具有兰州市独特的站点地利资源,各个站点可以利用的沿街地段建设商铺,出租或者自营都可以,自营开便利店、饮食店、早餐店都可以,想尽办法创收。
五,向上#面要钱,使劲要,公交集团作为利民的民生企业,亏了这么多应该补贴救助一些。
暂时想到这么多,我想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一年就让日航翻身的神话不太可能在兰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上演,但至少经过上述自救行动,会迎来转机。#兰州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