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过印花税法# 现行印花税暂行条例将废止】#印花税法通过#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10日下午表决通过印花税法,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1988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将同时废止。(中国新闻网,希隆)
【#深圳每套房可省5块钱##深圳不动产权登记将终止收取5元印花税#】6月27日,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官微发布关于终止收取5元按件贴花有关事宜的公告。 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规定,权利、许可证照不再属于应税凭证,7月1日起对发放给不动产权利人的不动产权证书不再收取5元按件贴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将于2022年7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AI财经社)
【#我国通过印花税法# 现行印花税暂行条例将废止】#印花税法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10日下午表决通过印花税法,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1988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将同时废止。via.中国新闻网

印花税变了!到底是按次申报还是按期申报?千万别多缴!
2022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印花税有了几个重大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01、变了!印花税取消按次申报税种认定!#每天一个财税知识点#
印花税取消按次申报税种认定:申报印花税可按次申报或按期申报,如果是按次申报,可以不用让税务局做税种认定,可直接登录电子税务局进行税源采集,之后直接申报即可。
如果是按期申报,那申报之前必须要先做税种认定,否则没有这个税种项目就无法采集税源信息,就无法进行申报了。
什么是按次申报,什么是按期申报?
印花税计算方式:相应应税凭证的金额*税率
如一份购销合同的合同金额为20万元,则印花税=20*万分之三
什么时候计算印花税?#印花税要立法了#

达到纳税义务时间时计算印花税,至于什么时候达到纳税义务时间:
《印花税法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应纳税凭证应当于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即,合同签订时便是纳税义务时间,应当计算印花税。
但有些公司每天签订的合同数量都很大,因此税务局给了一个纳税期限,可以将本月或者本季度达到纳税义务时间的汇总起来一起算,即可以按月或者按季申报,这就是按期申报。当然,有的公司每天签订合同数量并不多,可以每次达到纳税义务时间便算税,去纳税申报,这就是按次申报。
按次申报典型案例:自然人代开发票时按次缴纳增值税。自然人代开发票时,税务局直接扣增值税,即为按次。
按次申报和按期申报的区别:按次申报时,未发生纳税义务的可以不申报;而按期申报时,即便没有纳税义务发生,也要作零申报处理。

怎么选择按次申报还是按期申报?很简单,企业业务大、订单爆,选择按期申报;企业业务少,选择按次申报。
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2022年7月1日正式施行
新《印花税法》与旧《印花税暂行条例》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
一、缩减了征税范围#印花税#
取消对权利、许可证照每件征收5元印花税的规定
二、降低了税率
1、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印花税的税率从原先的万分之五降低为万分之三。
2、部分产权转移合同降低税率: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书据印花税税率从原先的万分之五降低为万分之三。
3、营业账簿印花税税率从原先对“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合计”的万分之五降低为万分之二点五,将财税〔2018〕50号规定直接纳入立法。
三、明确增值税不作为计缴印花税的依据

注意:如果纳税人签订合同是含税价,未单独列明增值税的,则需按全额计缴印花税。
四、取消了尾数规定,直接按实际计算税额纳税
也就是说,自2022年7月1日起,纳税人计算印花税时不用四舍五入了,以后你算出来多少就是多少,再也不用担心应缴与实缴的差异了。
五、新增了印花税扣缴义务人的规定
原《印花税暂行条例》对于境外个人如何缴纳印花税,能否实行源泉扣缴,都没有规定。这次立法增加了此方面的规定:
六、明确了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原《印花税暂行条例》对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的规定并不明确,刚通过的印花税法没有明确纳税时间和纳税地点。
七、取消了轻税重罚的做法,统一按征管法执行
原《印花税暂行条例》有个传统就是轻税重罚:
现在新的《印花税法》取消该规定:
附:印花税税目及税率新旧对比表

03、印花税纳税申报简并!今天起,就按这个来!
自2021年6月1日起,印花税与其他9个税种简并申报,不再单独使用分税种申报表,而是在一张纳税申报表上同时申报多个税种,简单说就是一表报多税。
04、印花税,免征!这80种情形通通不用再交了!
1、普惠类4项
2、小微企业优惠2项
3、促进区域发展2项
4、与住房相关的优惠11项
5、社会保障2项
6、文化、教育类4项
7、体育类 6项
8、运输类 4项
9、金融类 28项
10、三农类 4项
11、企业转制升级 9项
12、支持商品储备类优惠 4项
以上就是文章的内容啦~如果老板们需要税务规划等方面的财税需求,我们将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印花税法7月1日起施行#这表明印花税正式纳入立法轨道,取代了此前印花税暂行条例,最终明确了税收法定原则。

印花税近年不断增长,去年已超过了4000亿元,今年前五个月印花税也超过了2000亿元,所以印花税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广大炒股朋友的切身利益。因为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广大资本市场投资者所要担负的税种。
7月1日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广大朋友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主要是炒股交税正式写入法律,但税率不变;同时不少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书立应税凭证也涉及缴纳印花税,且有些新变化,即7月1日之后,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不用再交印花税,减轻纳税人负担。此外,将原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的适用税率由万分之五降为万分之三。产权转移书据中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专利权、专用技术使用权转让书据也由此前的万分之五降为万分之三。

#新印花税法出台!2022年7月1日施行# 在10日下午表决中,新的印花税法获得通过。与此同时,1988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印花税暂行条例将同时废止。
在新的印花税法案中,包括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的调整权将收归人大。此前备受关注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并没有做出调整,仍然维持对证券交易的出让方征收成交金额1‰的税率。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交易印花税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收入为1,774亿元,同比增长了44.3%。这一数字和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9%相比,是一个了不起的增长,这凸显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活力。单就印花税这一税种来说,在2020年我国共收入印花税3,087亿元,同比增长了25.4%。
在新的印花税法出台之前,经过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税务总局即可对证券交易印花税进行调整,无需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但是在今后,这一税率的调整必须经过人大修改后才能调整。

就在刚刚,证券市场又爆出了1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通过印花税法,现行印花税暂行条例将废止!同时还有12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重大公告,其中有9家突发重大利好!看看有没有你持仓受影响的股票?给股民们几点提醒:
一、重大利好消息
我国通过印花税法 现行印花税暂行条例将废止
这条消息的核心就是将证券交易印花税有关规定上升为法律,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由财政部与税务局共同决定。这个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必须经过人大修改法律后,才能调整。这有助于税率调整的权威性和可预测性。也就是说,印花税税率的调整不会像上次那样,闹出乌龙事件,否则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重大影响。大家以为会降低印花税,纷纷全仓杀入,之后又澄清搞错了,大盘高位回落,着实让那批追高的人套死在里面,投资者肯定心有不甘。以后,证券交易印花税会由执法机关公布,任何人都不得提前透露消息,否则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重大利好公告
1、华恒生物:子公司拟投建年产16000吨三支链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项目
2、厦门港务:拟1.6亿元购建四艘大马力全回转常规拖轮
3、中国中铁:近期工程中标价合计约511.51亿元
4、鸿远电子:拟3000万元至6000万元回购股份
5、赛福天:与中车环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6、环旭电子:5月合并营业收入同比增18.67%
7、小康股份: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5.51%
8、中远海特:5月运量同比增4.9%至122.95万吨
9、热景生物: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公司出资 3000万元人民币,出资比例约15.79%
三、重大利空公告
1、巨化股份: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2、中路股份:拟减持持有的路德环境部分股票
3、森霸传感:香港鹏威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四、热点板块解读
1、港口航运板块
解读:由于国外疫情反复,此前外迁的产业订单重新回流,集装箱需求随之大增;再加上当前全球的主要港口因受疫情影响出现了集装箱运输卸载需要排队、空箱回流较慢等问题,苏伊士运河此前又出现了拥堵事件,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加剧了集装箱区域性短缺的状态,使得近期中国出现了集运舱位一箱难求的局面。当市场的供应满足不了需求的增长的时候,涨价是很正常的事。也就是说,谁出价高,我就优先为谁服务。今天航运板块大幅上涨,预计这种现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港口航运板块会继续上涨。

2、半导体板块
解读:现在全球缺芯非常严重,有人预测仅中国的需求量就需要8个中芯国际的产能才能满足,现在台湾与马来西亚的芯片供应受阻,大量的芯片订单回流到国内,导致芯片价格水涨船高,资本市场也是给出了回应。最近科技板块迎来了一波非常良好的涨势,基本上快达到了前期的高点,这种良好的势头仍然会持续下去。不过板块并不能代表个股,大家要抓住回调的机会,低吸那些还没有轮动到的股票。
3、汽车板块
解读:这个板块也是个香饽饽,各大手机巨头争相入局,就是提前跑马圈地的节奏。传统车企的发展已经遇到了天花板,无非是比的各家公司的品牌效应与汽车质量,真正拼技术实力的要数新能源汽车了。我们国家现在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用它替代燃油车是迟早的事。汽车板块经历过一轮快速回调之后,很多个股的估值已经降下来了,与巅峰的时候相比并不高,现在整个板块也处于上升阶段,预计后期的表现也不会差。

五、后市看点
短期调整已经结束,新的行情已经打开了,今天大盘只是进行了一轮试盘,我们看到大金融已经蠢蠢欲动了。另外,今天大盘放量到万亿以上,说明追涨资金大量进场了,但是大盘并没有过快地上涨,所以这里需要警惕回撤套人的风险。因此这个位置禁止追高,尽量低吸那些还没有动弹的个股就行了。
房地产企业必须关注的十项涉税风险点
双诚财务
15小时前
房地产企业必须关注的十项涉税风险点
双诚财务,专注财税十四年!快来让双小诚为您讲解一下吧~
风险提示:签订合同未申报缴纳印花税
风险描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房地产企业签订土地出让或转让、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等合同较多,容易忽略合同印花税申报。

风险防控建议:纳税人在经营过程中签订合同,及时申报缴纳应税凭证对应的印花税。由于印花税征税范围较广、税目较多,纳税人需要事前准确掌握相关法规条例,避免出现税款滞纳风险。
2.风险提示:超限额列支预提费用
风险描述:根据《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第三十二条规定,出包工程未最终办理结算而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在证明资料充分的前提下,其发票不足金额可以预提,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总金额的10%。部分纳税人在预提费用时由于不熟悉政策,预提费用可能忽略总金额10%比例的限制,导致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多列支成本。
风险防控建议:房地产企业应准确把握政策规定,侧重注意税收法规规定的预提比例上限。对于出包工程而言,发票不足金额预提费用不能超过出包合同总金额的10%,同时也要注意在政策允许的费用范围内预提。政策中已以列举的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只有出包工程、公共配套设施、报批报建费用和物业完善费用才可预提,切勿超范围列支预提费用。

3.风险提示:违规扣除利息支出
风险描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房地产企业支付的利息,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实际业务中,部分纳税人通过非金融企业进行贷款融资,其较一般金融企业同期同类利率高,在不熟悉政策情况下全额列支利息成本。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房地产企业对符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应当按规定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作为财务费用在当年度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部分纳税人往往不熟悉政策细节内容或把握不准,导致发生违规扣除利息支出情形。
风险防控建议:房地产企业对投入资金量要求高,主要依赖金融机构贷款。同时,部分企业在银行收缩贷款情况下通过民间借贷获得资金流,利息成本高,因此作为借款方,需要重点关注利息支出。一方面,税收政策有明确规定,超标的贷款利息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须认真梳理贷款合同内容,确保利息超标部分不作税前列支。且对于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纳税人是负有举证责任的,即企业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税前扣除时,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另一方面,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企业应对准确将该部分贷款利息支出区分出来,避免违规列支财务费用。

4.风险提示:缺失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
风险描述: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发生支出,应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的依据。同时,该公告第六条规定,企业应在当年度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汇算清缴期结束前取得税前扣除凭证,而房地产企业经营环节多、业务交易量和交易对象规模不一,尤其是对一些零散的人工费用、代理费用,部分情况下未能及时取得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但同时又将相应的支出违规进行税前扣除,容易产生涉税风险。
风险防控建议: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是否能够取得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直接决定了成本费用支出。因此,企业在业务交易时需注意上游供货商或服务提供商能否及时开具发票,同时在入账时需注意取得发票是否符合规定、票面信息是否与经济业务一致、是否为作废发票等。

房地产企业必须关注的十项涉税风险点
双诚财务
14小时前
房地产企业必须关注的十项涉税风险点
双诚财务,专注财税十四年!快来让双小诚为您讲解一下吧~
风险提示:签订合同未申报缴纳印花税
风险描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
6.23—慧财税答疑解惑时间#印花税##慧财税##许可证照##印花税法#
【提问】权利、许可证照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包括哪些证照?如何缴纳印花税?
【答复一】权利、许可证照是指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
【答复二】按件贴花5元。纳税人为权利、许可证照的领受人。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第二条 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二)产权转移书据;
(三)营业账簿;
(四)权利、许可证照;
(五)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2022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以下简称印花税法)正式施行,印花税法取消对权利、许可证照每件征收5元印花税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