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股票分析师工资(股票分析师待遇怎么样)

跟股票分析师一样,能说不能做,要么拿死工资,要么忽悠别人骗钱。 【BT金融分析师】莫德纳三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分析师称供应链限制导致

跟股票分析师一样,能说不能做,要么拿死工资,要么忽悠别人骗钱。

【BT金融分析师】莫德纳三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分析师称供应链限制导致

2019年底新冠疫情的爆发使世界各国意识到卫生保健以及为满足医疗需求而进行研发工作的重要性。许多生物科技公司正在研发的药物一旦获得批准,就可能产生数十亿美元的利润。Moderna(莫德纳)是生物科技股增长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就是说,生物科技股通常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

下面我将分析比较Moderna、渤健(Biogen)和IQVIA,看看哪只股票在华尔街分析师眼里是前景最佳的生物科技股。

Moderna

Moderna的mRNA-1273新冠病毒疫苗(Spikevax)成为第二个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和批准的新冠病毒疫苗,从而是该公司一举成名。

然而,由于全球迅速开展疫苗接种,人们担心对新冠疫苗的需求下降。Moderna第三季度收入下降32%,至34亿美元。此外,与人员增加和增长性投资相关的支出影响了该公司盈利能力。第三季度Moderna每股收益下降67%,至2.53美元。

此外,该公司将新冠病毒病疫苗全年营收预期从此前的210亿美元下调至180亿至190亿美元,原因是供应链限制导致部分疫苗交付推迟到2023年。

截至2022年9月30日,Moderna的Spikevax新冠疫苗和针对omicron加强针是其唯一获准使用的商业产品。该公司的产品线包括48个项目,专注于开发感染性疾病、罕见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方法和疫苗。

华尔街给予Moderna股票的一致评级为“适度买入”,这是基于8个买入和6个持有评级得出的。Moderna的平均目标价为200.38美元,意味着该股有近14%的上涨潜力。今年以来,该股下跌了近31%。

渤健(Biogen)

渤健专注于开发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治疗药物。在阿兹海默氏症药物Aduhelm遭遇挫折后,该公司又因另一种阿兹海默氏症药物Lecanemab的进展而上了新闻头条。渤健与日本卫材公司(ESALY)共同研发了Lecanemab。

11月30日,卫材在旧金山举行的阿兹海默病临床试验(CTAD)会议上公布了与Lecanemab相关的全部试验结果后,百健的股价上涨4.7%。对于图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第三期临床试验(Clarity AD)对Lecanemab的评估结果,该药物将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降低了27%。尽管如此,仍有人担心Lecanemab的副作用。

Lecanemab的获批对渤健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该公司的关键药物,如Tecfidera和Spinraza的销量正在下降的情况下。

Stifel分析师Paul Matteis重申了对渤健的“买入”评级,并重申了买入的正面业绩。该分析师指出,“总的来说, CLARITY-AD作为一个结果积极的试验,在安全方面没有什么太大意外。”

根据19个买入和7个持有评级,渤健获得了华尔街分析师给出的“适度买入”的一致评级。该股平均目标价为310.58美元,这意味着较当前水平有1.8%的温和上涨潜力。今年以来,渤健的股价上涨了27%以上。

IQVIA

IQVIA是一家提供先进分析、技术解决方案和临床研究服务的公司。该公司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帮助加快药物的研发过程。

在第三季度的会议上,该公司向投资者保证,尽管面临宏观挑战,但该公司没有遇到任何需求放缓的迹象。IQVIA在100多个国家拥有业务,并与超过10000个客户合作,其中包括排名前25的大型制药公司。

IQVIA第三季度的业绩超越市场预期,该公司营收增长5%至3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14.3%至2.48美元。尽管需求依然强劲,但由于工资上涨、人员流失严重、地缘问题持续等因素,IQVIA一直面临着运营挑战。该公司预计,由于宏观挑战和某些地区的人员短缺,交付时间将出现轻微延误。总体而言,IQVIA预计全年收入增长将在3.2%至4.0%之间。

巴克莱分析师Luke Sergott在IQVIA第三季度财报公布后,将其目标价从215美元上调至235美元。该分析师指出,尽管第三季度业绩稳健,但IQVIA的业绩预期"喜忧参半"。该分析师认为,由于利息支出上升,IQVIA明年的盈利可能面临压力。

总体而言,IQVIA获得了“强烈买入”的一致评级,这是基于华尔街分析师给出的10个买入和1个持有评级得出的。IQVIA的平均目标价为254.73美元,意味着该股较当前水平有近17%的上涨潜力。今年迄今为止,该股下跌了22.7%。

结论

相比Moderna和渤健,华尔街更看好IQVIA的股票。分析师们普遍认为IQVIA的上涨潜力高于其他两支生物科技股。值得注意的是,截至9月底,IQVIA的积压订单已达到258亿美元,扣除汇率不利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同比增长5.4%。

【富国基金策略分析师 刘宇童】美联储或转向“温和紧缩”,港股延续升势(十一)

· 市场表现

美股:未来美国通胀放缓的程度、美联储加息政策以及经济能否软着陆仍将是对股票盈利和估值的核心影响因素。由于成本上升尤其是工资成本的高企挤压企业利润,以及经济放缓导致的需求疲软,高通胀下消费者购买力减弱,部分上市公司下调三季报盈利预期。考虑到美联储激进紧缩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中期来看美股盈利或将承压。当前,美国通胀前景仍有不确定性,美联储仍处于货币紧缩周期中,美股或将持续震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富国基金策略分析师 刘宇童】美联储或转向“温和紧缩”,港股延续升势(一)

· 全球经济基本面与政策焦点

美国:美国10月份职位空缺数量下降,但11月非农就业新增及薪资增速超预期,劳动力市场紧张。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6.3万,平均时薪环比增速上升至0.55%,创今年1月以来新高,而失业率仍稳定在3.7%的历史低位。美国10月职位空缺数减少35万个至1033万个,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每个失业人员约对应两个职位空缺。虽然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但劳动力市场依旧紧张,由于工资在服务业企业成本中占较大比重,工资上涨带来的潜在通胀压力并未消除,但如果职位空缺数持续下降,工资增长在未来或将逐渐放缓。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跟一个面试者谈offer,他的基本月薪是30000,一年13个月的工资,外加30万的股票,然后说期望工资要90万,领导觉得这个涨幅太高了,不同意,让我跟面试者谈最多70万,面试者说和他的期望差太远了,要考虑一下。

给候选人分析了一下,他现在的工资是一年13*3万=39万,30万的股票其实是有条件限制的,要达成公司的业绩目标,并且他自己的绩效考核结果也不能太差,然后再分3年来行权,第一年40%即12万,第二年和第三年都是30%即9万,就算他第一年能拿到股票,那么年薪是39+12=51万,如果我们给他70万的话,那涨幅就是37%了,在我经手的这么多offer里面是涨幅特别高的了。

但是面试者认为,应该按照30+39=69万来算他的年薪,这样确实不太合理呢,因为都不敢保证你能不能拿到那个股票。所以,我觉得还是让他先冷静想一下吧,这个薪资涨幅确实很高了,如果不同意,那么我们也只能重新找人了。

一位网友发文求助,称自己安徽人,本科211大学,硕士985大学毕业,目前校招有两个offer,一个是数据分析师,年薪30万左右,但是出差多,加班多。一个是江苏银行总行金融科技管培生,第一年19万,第二年26万,双休。

看了一下这两个工作的基本情况,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个比较难取舍的问题,这两个工作真是各有利弊,很难说哪一个不好。

我就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如果想赚钱多,想以后有一个好的发展,那比较建议去第一个,现在数据分析师是比较热门且发展前景比较好的一个行业,不止薪资高,而且未来大数据分析只会越来越火,很多事情都需要靠大数据来解决。当然,对应的是加班,出差可能会多一些,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是一大考验。

如果想追求稳定的话,那可以考虑去江苏银行,薪资不高,但是相对来说,工作会比较轻松,加班少,压力没那么大。

所以,至于选哪一个,一切都要看自己的内心,自己以后想过什么样的选择,选择不同,未来的日子也大不相同。

如果让你们选,你会选择哪一个工作呢?#家长百问百答# #教育听我说#

郑州富士康11月份的工资,12月份和1月就算每天8个小时也是稳稳每月1万到1.5万左右,依然火爆。

在某投资论坛上看到一位新股民,在入市一个月后,准备拿10万元用来炒股,然后每天只要求平均0.25%的收益率,即能盈利250元就行。

这个方案似乎是可行的,毕竟一只股票每天都能波动1~3%以上。 一个月平均下来,按照20个交易日计算就是5000元。一年下来就是6万元,和普通上班族差不多。

这样,上班有一份薪资,炒股也有一份收益,相当于双倍收入了。

一年下来,来年就有了16万元的本了。 继续保持0.25%的收益率不变,每天则有400元的收入,一个交易月就是8000元。光股市上,一年就有近10万的收入。

这样复利下去,若干年后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

他的想法可不可行? 如果可行,对普通上班一族来说,成为千万富翁的梦想是不是并不遥远?#股市#

未来5年,大数据行业的人才需求将保持30%~40%的增速,总量在2000万人左右。从2022年3-4月互联网大厂需求最多的职能TOP15的招聘薪资变化来看,薪资涨幅最高的是数据分析师,招聘平均年薪从上年的3-4月的33.40万元上升到今年同期的49.06万元。

高分考生读名校该专业值得选择。

♦餐饮门店店长

必须掌握的24项核心工资任务:

1. 定期数据分析

2. 核心员工恳谈

3. 每月营业分析报

4. 数据库搭建

5. 参加顾客管理会议

6. 审批人力招聘计划

7. 培养经理人

8. 组织成本分析会

9. 问题清单整理

10. 审核工资

11. 人力资源特征分析

12. 审批员工晋级晋升

13. 员工流失分析

14. 审批有价赠券管理方法

15. 月经营计划完成情况会议

16. 组织周管理会议

17. 审批月度促销计划

18. 组织销售分析

19. 各部门任务分配计划

20. 组织竞价邀请

21. 定期部门工作检查

22. 建议产品调整

23. 调整售价

24. 把握毛利率

#新时代餐饮品牌如何创新突破#

18本餐饮门店手册

恒大的工资真高呀!月薪125万!

任泽平曾任恒大经济研究院长,负责宏观经济分析,市场发展方向及行业发展动向研究……月薪高达125万!

许老板真是大方,但这几年恒大的表现可能让他失望了!

不知这个经济分析师现在还在职吗?

Loeb暗示,许多依靠股票期权来吸引人才的投机性公司可能因股票缩水已经进入了死亡循环。 “即使在经历大跌之后,也很难断言高增长、高估值的科技行业已经见底,尤其是考虑到许多此类公司依赖以股票为基础的薪酬,以及存在争议的会计和报告技术。 看来,许多使用这类薪酬来吸引员工的公司可能在留住员工方面存在困难,导致未来股票奖励或现金工资进一步稀释,这对于依赖调整后指标、而不是传统的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分析师而言,公司利润率承压。 一场史诗级洗牌已开始!全球金融环境失衡,许多公司进入死亡循环 ... @知识星球

4月就业榜来啦|||你还在犹豫现在能不能入数据分析师的“坑”??看看上个月学员的就业薪资吧#大数据#

这份报告竟然说:2022应届生平均月薪8376元,不知道看了报告的笑了没有,反正我是笑了,气笑的。

某招聘网站近日发布的《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从薪资水平上看,毕业生实际月薪水平为8376元,能源/矿产/环保为实际税前薪资水平最高行业,为9500元。

各城市的实际薪资水平与受欢迎程度大体相当,北京因高科技产业较为集中,在高薪职位带动下实际月薪均值过万,为10800元;其次为深圳,实际月薪平均为9800元,广州为8595元。

相比之下,这一份数据似乎更靠谱一些。

根据中智咨询发布的2021应届生求职就业和薪资调研报告,2021年硕士生起薪平均是7520元,本科应届生平均起薪是5809元,专科生是4446元。#网友说毕业生月入5440元太少#

哈工大博士求助,最近收到三个offer,一个市电力公司电力分析师岗位,年薪28万,公积金是每月4280元。

一个是省烟草专卖公司,技术员岗,年薪36万。

另一个是市财政人事科副科长岗位,基本工资3976,公积金3518,年收入加起来有15万。

现在不知道选哪个好?

看了一下这三个单位都很稳定,其中有两个是技术岗,另一个是管理岗。

如果性格外向,情商高,喜欢与人交往,想走仕途,对当官感兴趣,那就选财政人事科。如果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和交际,那就选电力和烟草。

个人建议去电力公司,电力更稳定,长久。火电在未来虽然是夕阳产业,但是电力永远不会倒,未来电力会向核聚变方向发展。

至于烟草,究竟能稳定多久?发现没有,当今社会吸烟的人越来越少,我周围的那些烟民,之前爱烟如命的,现在都戒了的。之前大家见面,动不动就递上一棵烟表示热情友好,现在也没这种现象了。

大家怎么看?

满仓老韭菜离回本还差4.4吧,今天终于回了一口血了,调了一下仓,广东鸿图割了,亏7000多相当于2个月工资,换了个老牌医药龙头埋伏下。今天969只跌,3788只升。大环境比昨天好多了,昨天做空的真不是好人。今天下雨,上午很多堆积垃圾,清理的同事真是辛苦了,午后过来看看公园公厕修得怎么样了,还在修理中,明天下午这边街道有检查,今天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坐等检查吧。#股市分析# #股票# #生活日记#

薪酬封顶5000万?太少了,不干了!

同志们,你们的基金经理可能要开启“奔私潮”了,因为你们给人家发的工资不够用啊……

据知情人士透露,有地方证监局近日下发了基金公司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的落实方案,传言有上报方案基金经理的薪酬封顶5000万元。

早在20年初,就有传言诺安基金蔡嵩松年终奖8000万。一位私募人士透露,年景好时,私募基金经理1年的收入顶公募基金经理10年收入。巨大的收入差距让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奔私。

规模50亿元,5年回报100%计算,有人测算,在公募基金年收入估计千万左右;在私募,考虑到业绩提成5年就可以拿到4-10亿元,平均年收入在1亿-2亿元。

今年以来,多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或入职私募,包括董承非、周应波、赵诣、林森、崔莹、肖肖等,他们大多是“公奔私”。

同志们,这就是你们的基金经理,你们赚不赚钱我不知道,但是人家的工资可是不能少哦,少了人家就不给你们干了!#股票# #股市分析#

子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疫情寒冬期,半路转行、工作一年的自己,竟然真的能如愿以偿地拿到40%的加薪。

➡️ 转行入职,从专员到分析师

2018年本科财务管理毕业的睦子民,经历求职磨砺后,进入了一家零售集团做数据专员。

刚开始,子民与另一个数据专员同事一样根据要求处理Excel表格,整理指标给经理分析,工作没有什么难(jia)度(zhi)。

幸运的是,他碰上了从0到1做数据中台的实践。趁这个机会,子民常与业务沟通,对业务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提出了超出职责范围的分析任务。

一年多过去了,睦子民逐渐有分析成果的落地,同时也意味着他拓宽了职责边界:从专员→分析师,他感觉到转折点的到来——是时候提加薪了。

➡️ 疫情来袭,加薪无望

于是他找经理聊这个想法。可喜的是经理表达了认可,让子民把近一年做过的项目和成果整理出来,他会与领导商量。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两周后,新冠肺炎疫情来了:集团80%的核心业务关闭,睦子民所在的部门还面临50%的“劝离”指标,另一个数据专员同事也在裁员名单上。

➡️ 抓住自身价值,再提加薪

一个月后,在一次与业务团队的专项启动会后,睦子民抓到经理的空隙,第三次找他谈。子民提出了具体的市场(跳槽)机会,庆幸的是,一周后,部门总监找子民沟通:他也知道子民目前的工作内容已经跟入职时的不同了,而且中台上线后业务部门会有更多的需求,数据是部门未来的核心能力,所以他会直接跟董事长谈。

子民如愿以偿得到了40%的加薪幅度。

(故事根据 @饼干哥哥 真实经历改编。)

简单复盘一下,睦子民为什么能在公司业绩低谷期逆势得到加薪?

1. 靠近业务,深入业务

子民原先只是在部门听领导安(打)排(杂),转折点在于他抓住与业务沟通的机会,打破了信息壁垒。

除了能拿到更多分析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唯有理解业务才能做出有价值的分析结果。

2. 职责边界的延伸:从数据专员到数据分析师

刚入职的时候,睦子民的工作内容只是用Excel处理数据,倘若他安于现状就只会是工具人。

随着工作的熟悉,他主动提出了许多数据项目,承担了更复杂的分析工作。

这个职责范围的改变,或是促成此次加薪的重要原因:领导能用数据分析师的标准进行定薪。

3. 拿结果:分析结果能在业务落地

子民提加薪时做的复盘很重要:整理自己曾经做过什么,效果如何,价值在哪?

很多数据分析师只是用产出报表数来考核,但这只能说明“苦劳”,不如“功劳”价值大。

考察点在于能否做到:用具体的业务落地成效描述数据方案效果,用业务指标说话。

4. 跳槽底牌:放到市场中衡量身价

后来子民加薪诉求的加速或许是因为他向经理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跳槽机会。

要知道,薪资普遍被应届生倒挂的市场中,不跳槽很难实现大幅薪资的提升。

而这就要求数据分析师们不能只看着公司内部的要求,一段时间更新一次简历,把自身的数据能力放到市场上,查缺补漏,保持竞争力才是加薪的关键。

#头条创作挑战赛# #挑战7天在头条写日记#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师# #加薪# #升职加薪# @今日头条 @头条职场

周五晚间时分,市场爆出了3个利空消息,看看有没有影响到你的股票持仓?给所有股民的3个提醒:

1、消息一:90后券商交易员月入超8万上热搜 中金公司人均年薪116万居行业之首。

解读:近日一个博主晒出了其夫的收入证明,月均收入为82500元,薪资收入抬头和落款处均表明,该女子的老公为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员工。

据悉,2021年,中金公司员工人均年薪以116.42万元居首,其次是中信证券,人均年薪为94.59万,第三为华泰,人均薪酬88.57万元。

其博主吐槽说的,月工资82500元还没达到公司的平均工资水平,很快,该中金员工已停职 ,母公司中央汇金昨日连夜介入调查。我想起当年我在证券公司的第一份工资才是650元,现在都是8万多还没达到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近年来,证券板块就是脉冲一波行情之后又是绵绵不绝的修整时间。希望证券板块雄起吧。

2、消息二:“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拆解特斯拉研报被曝抄袭!网友发帖:连笔误也原封不动复制 还有错误的配图。

解读:根据报道,近日,“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研究部发布了《从拆解Model3看智能电动车发展趋势》研报遭到了质疑。

此前刚有海通证券为了研报,分析师亲自拆解了比亚迪;随后中信证券的几名首席分析师拆解了特斯拉。这回中信证券的这份研报却爆出了被质疑。

今日证券公司的大瓜有点多,难怪周五A股市场证券板块是冲高回落了,中金公司下跌2.33%,中信证券下跌1.36%,近期证券板块持续低迷也是大盘权重指数持续走弱的原因之一。下周大概利空出尽来个探底反弹行情吧。

3、消息三:榨菜里吃出脚指甲?涪陵榨菜回应:已介入调查。

解读:根据报道,日前有消费者爆料称,涪陵榨菜所产的乌江榨菜里吃出脚指甲,今日下午公司已安排人员与当事消费者进行联系,公司已介入调查。

公司方面表示,从生产工艺来说,公司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按理说产品中不会出现指甲等异物。此外,涪陵榨菜公告,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增长37.24%。

记得涪陵榨菜刚上市不久的时候,很多机构都是大量配置的,小行业大生意,每年公司的净利润也都不错,所以近10多年来也走出长牛大牛股格局,近2年保持高位震荡行情,这个消息多空交织了,按技术行情走为主了,目前维持震荡筑底阶段。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最后,点赞支持,恭喜发财,周末愉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78421/
1
上一篇下调准备金率(下调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下一篇 股票600131(股票600388)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