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务筹划的那些提醒,老板一句要节税,愁死了多少会计。
纳税筹划筹划的是事,而不仅仅是账。
纳税筹划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事,更是业务和老板的事。
纳税筹划一定是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
2022年公司合理合法节税筹划
财税分享
企业做好税务筹划是有必要的,对于企业来说,
“税”是大问题,
无论何时不能被利益牵着鼻子走,不做偷税漏税
之事,该交的税不少交,利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减
税降费对企业也是有必要的。
昨天聚会时,一个朋友认为企业做税收筹划,节税就是帮助企业避税?今天跟大家分享下节税和避税的区别!
要想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们要先了解其含义,相对于避税,节税方案可能更容易被大众受用,毕竟节税是合法的,并且具有政策导向性和策划性。这个是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下面再来了解一下节税和避税之间的含义。
节税是指遵循税收法规的要求,以合法的方式减少企业的税负。节税是合法合理的手段,这种服从法律规定的节税手段其实是和税法的本质意义是相一致的,不但对税法的地位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还能够用来加强税法的地位,从而使得利用税法进行的宏观调控更加有效,这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而避税是这样的,避税是企业纳税人利用税法的一些小漏洞,来钻法律上的小空子,看上去是合法的行为,本质上却是和国家的法律意图不一致的,是一种恶意、故意的违法行为。
避税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于逃税。 避税是以非违法的手段来达到逃避纳税义务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这和逃税一样有点触犯到国家税法,这种行为可能会减少国家在财政方面的收入,这对国家是不利的,查出来法律是不允许的,而节税不会有这种后果。
企业节税并没有想像中以为的那么简单,只有节税方法靠谱,大家才能够合理的节税,到底该怎么节税呢?想合理节税又不知道该怎么做,留言我,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税收难题,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
建筑公司如何做税务筹划?#重庆头条#
建筑公司经营环境较为复杂,在税制改革初期的时候,还面临许多的问题,甚至出现税负增加的情况,阻碍了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节税降费是势在必行的。建筑行业公司税务筹划怎么做,企业公司应该怎样合理节税呢?
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避税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税是一种比较合法的避税方法。建筑行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应当及时掌握现有的优惠政策,以便合理运用,直接用税收优惠政策避税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二、提高企业的成本达到合理避税的目标
纳税往往与企业的相关成本相互联系,成本越高的情况下反而企业纳税支出少了。所以建筑公司可以利用提高企业成本的方法,实现合理避税。一般可以通过折旧的方式提高企业成本,将折旧费用计入到当年的成本中,增加企业成本,达到合理避税的目标。
三、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工作,减轻税负
建议建筑公司应当与正规供应商进行合作,对于一些资质不正规,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可以减少业务往来的机会。同时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尽可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从而达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
四、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享受核定征收政策
这是现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想要节税,成立个人独资企业是很不错的一个方法,因为可以解决无票支出、缺成本票等问题,而且税率很低,完税后也不用再交额外的分红税。
案例:一家建筑施工企业,500万高额无票成本无法解决,25%的企业所得税+20%的股息红利所得,企业所得税总税负:500万*25%=125万,分红税(500万-125万)*20%=75万,合计200万,面对如此高的税负,通过注册个人独资企业申请核定征收,500万通过业务分包形式,合规无票成本为工程管理服务费、建筑服务费等,完税合规,税负:3.16%,500万利润,总税负降至15万左右。
总之,税务筹划不是简单地考虑税收,而是一项关系企业整体、全局利益的复杂思考。建筑企业应在获取真实、可靠、完整的筹划材料的基础上,选准筹划切入点,制定正确的筹划步骤,才能做出最符合企业要求的有效的筹划方案。
挑战每天一个税务筹划技巧(1/100)
纳税筹划不等于偷税漏税!!!
今日分享关于企业“注册环节”涉税风险与节税技巧!
觉得有帮助的话可以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哟~#会计#
苏州一公司为帮员工节税,将年终奖发给奖金少的员工名下再转回来的方式,被稽查补税。
这些年,一些公司为帮员工节税费尽了心,以年终奖为例,据小编所知就有以下方式:
1、将年终奖发给员工家属;
2、将年终奖发给奖金少的员工再转回来;
3、利用年终奖未合并计入综合所得来筹划;
4、以现金方式来发放;
5、以生产经营所得代替年终奖。
这里面有错误的方法,也有正确的方法,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筹划应该如何做,确实有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但一定要基于真实的业务,通过改变合作模式和交易模式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方法。
一个老财务提供了下面的方式,可以参照:
1、员工可以在2处以上发放薪酬,在其中一处交纳社保。这样可以降低社保基数,但个税还是次年汇算清缴的。
2、将劳动合同转为服务合同,变薪酬所得为生产经营所得。
3、利用福利方式来改变年终奖的发放方式,比如公司购车给员工使用等等。
当然这些方式也是有很多注意要点的,不是简单就可以操作的,比如将劳动合同转为服务合同时,就不能再将员工按正常的上班下班打卡考勤了,否则还是会视同的。
要改变,一定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指导才可以。
比如这2本书就,就介绍了如何使用个体户等方式来进行节税筹划,有时间的朋友可以看看,应该对思考如何节税有帮助的。
近期接受一家外资企业老板委托,针对公司薪酬社保做税务咨询,发现一个企业通病:想给员工多点收入,但又对过高的社保望而却步。
该公司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收入比较单一,业务模式比较简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节税筹划模式:
1、巧妙利用双公司制:全日制+非全日制用工模式。
在非全日制企业中,无需办理社保,员工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由支付方代扣代缴。
而在全日制公司中,则按低社保正常缴纳即可。
有人可能会疑问:一个人可以在两家公司发工资吗?当然可以的,就像一个员工白天在A公司上班,晚上去B公司打工一样,一个人获得两处就业,获得两处工资当然没有问题。
2、用好三项经费
在客户咨询过程中,发现此企业虽然年度有几千万的利润,但财务却没有列支任何成本在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根据相关税优政策,福利费用不超过工资薪金的14%,培训费用不超过8%,工会费用不超过2%,补充养老医疗不超过10%,均可企业所得税前列支,且不计入社保缴纳基数。
比如同样是发1000元,如果按工资来发放,企业、个人都要额外承担五险一金的费用,这样不仅企业实际支出多了,但员工拿到手的却没有1000元。
但将这1000元变为福利费来发放,那么企业不仅不用承担额外成本,员工个人的缴税基数也降低了,这1000元福利费员工还可以用于消费等等。
公司每月给每名职工发放零食补贴600元,属于福利费,但是由于属于个人性福利,需要并入当月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
改变:从明年开始,公司统一购买水果、点心等放在休息厅当做下午茶供员工品尝,不再向每个职工发放零食补助,这样的福利属于集体性福利,免征个人所得税。
3、改变发放模式
针对一些高管,可以成立一家合伙企业,入股到主体公司,主体公司分红到合伙企业,从而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
按年度100万来算,如果100万以工资名义发放,则需要45%个税,如果通过分红方式来发放,则仅需20%个税。
4、改变合作关系
针对收入更高一些的高管,可以将原来的劳动关系改为合作关系,以业务外包的方式来开展业务,公司不需要为他们缴纳社保,并且可以获得成本票入帐。
高管可以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按生产经营所得来核定申报,自己办理社保即可。
这种模式下,45%的个税可以降低至2%以内。
5、改变用工模式
针对用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可以针对部分员工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社保由劳务派遣公司缴纳,个税也由劳务派遣公司按工资薪金代扣代缴。
6、私车公用
通过私车公用平台,可以将员工的私车租给公司使用,这样公司可以获得13%的专票抵扣,个人也仅需万分之三的印花税就可以获得几千甚至数万的收入。
7、 用好实习生
作为广告公司,可以将部分简单、重复的工作交给实习生来做,这样不需要缴纳社保。
8、 返聘退休人员和残疾人
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即不再属于劳动者的范畴,也不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也就是说离退休人员返岗的无须再缴纳社保。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总之,对企业来说,在社保筹划上的方法不多,能将其中几个用足用好就可以了。
1、利润高,缺成本票。2、公转私、大额提现合理节税。3、个人与公司合作无法取得发票。4、薪资,提成,奖金,劳务,报酬个税太高。5、股东借款、分红个税太高。
@税务筹划師:#税收筹划 1、利润高,缺成本票。2、公转私、大额提现合理节税。3、个人与公司合作无法取得发票。4、薪资,提成,奖金,劳务,报酬个税太高。5、股东借款、分红个税太高。